APP下载

林业营造林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实践分析

2022-11-24王树坡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场树种幼苗

王树坡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5)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现有的森林资源不能满足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不断加强林业营造林技术的研究,深入挖掘我国森林资源的潜在容量,才能提高林业生产水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营造林技术也是实现林业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关键。

1 林业营造林技术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综合发展的生态资源基地,依靠林业营造林技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1.1 效率价值

林业营造林技术具有保证森林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保护的重要价值。充分灵活地融合科技和先进理念,突出整地、育苗、育种等林业关键技术应用细节,可以保障林业资源高产。

1.2 建设价值

通过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使林区的整个细节和点位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应始终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使林区可持续发展。应用渐进式林业营造林技术,提高林业人员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能力,从而强调建设价值。

1.3 宣传价值

林业营造林技术有利于公众将生态保护理念落实到现实中,发挥突出的宣传教育功能,它可以为森林栽培技术的应用开辟一条无缝通道,通过实地的实践、参与、操作,逐步完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

2 林业营造林技术原则

2.1 长远规划,整体布局

林业营造林技术必须能够满足树木栽培、空气净化、沙土防治和水土流失防治的需要,为了达到实时播种和长期收获的效果,需要获得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因此,在林木种植与管理过程中,要坚持长远规划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实际栽培应考虑30~50年的发展规划,根据树木的特性和生长周期确定栽培面积,充分利用树木生长的优势,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

2.2 栽培结构科学合理

植树造林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林业树木的成活率。确定树种后,种植者必须结合树木的生长效益,实现科学栽培,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保证树种、生长速度和树龄结构一致。砍伐森林和等级生长要为树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林业树木的种植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因地制宜提高成活率

为了保证森林树木的生存,首先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环境,同时综合改善种植土壤质量,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其次要提高林木栽培成活率,树木必须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具有生长周期长的特点,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2]。

3 林业营造林技术

3.1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是造林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工人必须科学地选择几种不同的森林砍伐方法。首先,全面清理。这种方法能完全去除林地的残留物,并能得到相对彻底的清洁效果。一些林区病虫害严重,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可采用这种清理技术。其次,带状清理。这种方法是对种植的栽培列两侧的植物进行清理,以免加剧水土流失的风险。最后,团块状清理。通常以人工伐木和药物处理块的形式清理林场周围的植物,这种清洁技术不需要很高的清洁成本,适用于当地林场。

3.2 科学整地

为了促进种植苗木的生长,需要提前进行整地工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应用整个现场准备方法或部分现场准备方法。综合土地构成法是指综合开发人工林以促进林场土壤结构的改善,如果种植地地形平坦,可以使用这种造地技术。当地整地是利用当地耕地林场的地块,包括两种类型:块状土地的准备和带状土地的准备。块状土地准备成本不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造林区的实际情况:如果在山区进行,则沿山的轮廓进行场地准备工作;如果在平地上进行,则必须沿南北方向进行带状土地的准备。带状土地开发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以适当宽度保留原始植被,这项技术操作不难,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的问题[3]。

3.3 选择树种

造林树种的选择是造林作业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如果选择的树种不适合林场的实际情况,就会影响林场造林的质量,导致树种难以生存。因此,工作人员应考虑林场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种植品种。一般来说,主要使用本地树种,本土树种适应性强,管理不难,成林速度快,且生长稳定性强。由于部分地区的林场土地相对贫瘠,可以使用侧柏或樟子松等耐旱、耐贫瘠的树种作为种植树种。实施适地适树的植树造林原则可以提高林场的生存能力,也可以显著降低造林成本。二是科学选壮苗。确定种植品种后,要严格控制苗木质量。幼苗大小和生长等因素对林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移栽苗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以缩短苗木的缓苗期,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三是合理控制密度。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为了提升林场的空间效应,需要根据人工林的实际情况和移栽目的,科学确定种植密度。如果林场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则需要建造混交林以增加林场密度。一般情况下,可以混合针叶树和阔叶树、乔木、灌木等,以提高对林木的保护。对于经济林,应适当降低造林密度,定期间伐,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大树的栽培和优良的树干形状。

3.4 合理选择造林技术

为了保证林场的效益,需要综合考虑林场的情况、种植苗木的种类等一系列因素,合理选择栽培技术。一是直播造林技术。这种植树造林技术实施起来并不困难,而且幼苗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应用于大规模植树造林作业。但是,直播造林技术必须控制种子质量和土壤状况,一般情况下,种子应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土壤应有良好的浇水施肥条件,播种后要注意肥水的控制。如果要选择萌发能力强的树种,可采用山杏、沙棘等植物。如果种植的树种价值较高或发芽能力不强,这种技术将难以应用。二是育苗造林技术。这种造林方法适应性强,对树木种类的要求不高,但为了提高林场的成活率,需要先培育幼苗,再将幼苗移栽到林场。在具体实施中,要合理选择苗木,保证苗木质量,苗木培育地与林场的距离不能太远,这样能降低苗木运输难度。要严格苗木栽培管理,落实苗木移栽、养护等工作标准,结合苗木实际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出苗前应做好苗木的炼苗工作,以促进苗木的环境适应性。为防止苗木严重失水,要按照相关制度标准和规定进行苗木的培育和运输。近年来,容器育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此技术可有效长出壮苗,成活率较高。例如,柳树与侧柏等树种可采用容器育苗技术。三是可以利用分殖造林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树木的根、枝等营养器官作为种植材料直接进行造林,操作难度小,可降低造林成本,免除种苗的培育环节。为保证分殖效益,在采集树枝的过程中,被选择的母树应保持生长旺盛,并使树枝保留母树的遗传特性。此外,需要科学控制种植密度,改善种植地的蓄水能力和水肥条件,保证幼树健康生长。例如石榴等树种可以采用这种造林技术。

3.5 抚育管理

造林作业结束后,为保证苗木的顺利成活,需要人为干预和优化苗木生长环境来开展管理工作,保证苗木的成活生长。一是覆盖穴面。造林成功完成后,可以在树的穴面覆盖杂草、枯枝或塑料薄膜,这不仅会增加地温,还会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也有一些区域气候特别干燥,必须进行穴面覆盖,以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水肥管理。植树造林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在季节性降雨量少的情况下,定植后应及时进行透水灌溉,以保证能满足幼苗生长的需水量。如果农田土壤有很强的保湿力,浇水次数可以减少。同时,各种幼苗对水的要求不同,工作人员必须科学管理水量。此外,施肥要同时进行,主要选用腐熟农家肥与复合肥等,科学地进行施肥工作,可以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三是松土除草。除草剂应在定植前两年内使用,并及时清除杂草和灌木,以免影响定植幼苗的生长。还可以通过每年两次松土来促进土壤水分的改善。如果树盘被雨水破坏,应及时进行修复,并进行扩穴处理,提高雨水储存能力。

4 总结

林业营造林技术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在自然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林业造林技术水平必须得到加强。培育森林资源,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森林经营栽培技术,是我国林业攻坚克难的紧迫任务。

猜你喜欢

林场树种幼苗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加强国有林场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希望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树种的志向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