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生产中苗木育种栽培技术分析

2022-11-24李慧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树苗苗木水分

李慧

(山东省临沂市森林湿地保护中心,山东临沂276000)

采用合理的苗木植物育种与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免苗木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时发生损伤、枯萎等现象,最大程度上保障现代林业生产中苗木植物的存活率,为苗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但受到我国气候、环境、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现代林业生产中苗木的育种与栽培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没有掌握技术要点,因此,需要系统化完善相关管理技术,并通过实践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以提升我国现代林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1 现代林业生产中苗木育种与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进步,苗木育种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苗木育种栽培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林业苗木存活率、生长率,进一步促进了新时期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苗木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1]。在林业生产中,应当积极推广应用苗木育种栽培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林业苗木的价值。在开展苗木育种工作的过程中,林业苗木的生产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还能够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苗木育种技术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

1.1 育苗技术选择

从当前林业育苗技术实际应用情况看,主要分为两种育苗技术,即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在具体选择时应当结合具体的树种,而后还需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来选择。

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需要先考虑树木本身的特点,也要结合地区的土壤条件,保证充分的养分供给,主要是因为采用扦插技术培育的苗木必须获得足够的养分才可以保证其成活率。

而嫁接技术的运用,主要作用原理就是在性状不好的树上嫁接优质的苗木,并通过给予特定的生长条件,促使二者能够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优质植株优势去带动被嫁接的苗木,借此增加其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技术会受到苗木生长环境的影响。

1.2 苗木栽培管理

1.2.1合理采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苗木植物也是如此。目前我国现代林业生产项目中所选用的常绿苗木植物大多为喜阳植物,亦能耐受半阴,并且苗木植物生长高度较高,相对于灌木植物而言,对阳光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特点也使得苗木植物育种与栽培的难度有所提升,所以在现代林业生产中把握好苗木移栽的位置,保证苗木植物能够合理采光,以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保障苗木植物的健康成长。除了阳光之外,水分也是苗木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

1.2.2做好水分补充

在移栽后的七天内应当对苗木植物进行三次针对性的水分补充。首先,在苗木植物栽培当天需要进行浇水;其次,在四天后对苗木植物进行第二次浇水;最后,在苗木植物栽培的第七天进行浇水。浇水应当沿着树根缓慢地浇灌,不宜太快,如果苗木植物在浇水后出现歪斜或者土壤下陷严重,可适当进行扶正以及培土。除此之外,如果苗木植物栽培后根系比较稀疏,应适当增加浇水量,以保障苗木植物所吸收的水分足够。而如果苗木植物的根系较为饱满,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量避免烂根。冬季可选择温度较高的中午对苗木植物进行浇水,而夏季气温较高时可以使用喷壶对苗木植物的树冠进行喷水降温,并在早晚间较为凉爽时一次性浇透。

1.2.3加强肥料施放管理

除了保证水分供给之外,还应适当控制好氮、磷、钾等肥料的施放。前提就是,以苗木自身对营养的需求为主,做到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移栽初期,需要对施肥量进行必要的控制,防止肥料伤害苗木根系,从而导致苗木抗病能力降低、成活率降低,这不利于苗木的生长。另外,要科学地选择肥料,做到施对肥,施好肥。苗木植物的施肥分为四个阶段,即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以及硬化期。在苗木植物的出苗期,幼苗的主要营养来源是种子内部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故此在出苗期的苗木植物无需施肥。而幼苗期的苗木对氮和磷较为敏感,所以应注意把控好氮、磷肥料的施放,以达到加快苗木幼苗的根系生长的目的。到了速生期,苗木树苗生长最为旺盛,所需的营养物质也更多,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的使用量,但是需要依照一定的比例施放,来提高苗木树苗的成长速度。最后就是苗木植物的硬化时期,在这一时期苗木植物的枝干以及根系都开始逐渐木质化,为防止出现增生,增强苗木植物抵抗力,应当停止肥料施放。

1.3 病害处理

在植物的养护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菌类感染、害虫防治。事实上,从苗木植物运输到移栽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如果出现较大的暴露型损伤,应当对苗木植物树皮脱落和翘起的地方进行处理,可以对其进行消毒、输入营养液,帮助苗木植物生长修补伤口。

现代林业生产中对于苗木植物的害虫管理也同样需要重视,尤其是苗木植物被移栽之后,会有一段时间抗病能力较弱,随着对水土环境的适应又会逐渐恢复。但在这一段时间内,也需要现代林业生产者对苗木植物格外地关照,如果发现苗木植物出现害虫要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提早预防苗木植物害虫也很有必要,病虫害防治运用绿色防治手段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因为可以在达到防治病虫害目的的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应对苗木植物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避免变质的积水等为害虫提供温床。

2 现代林业生产中苗木栽培注意要点

2.1 季节要点

在苗木移栽施工中,要选择好苗木移栽时间,以此来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进而提升现代林业生产质量。下面从春夏、秋冬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方面,由于春夏季节的温度对于苗木生长而言较高,水分流失较快,所以对于苗木的成活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春夏季节进行苗木的栽培时,可以提前48~72小时在树苗周围挖掘40 cm深度的沟槽,并一次性灌入5%~10%浓度的苗木植物营养液,并且对苗木进行抑制剂喷洒等操作来尽量避免水分的流失。48~72小时后,再通过筐苗或者容器苗的形式对苗木树苗进行带土栽培。

另一方面,由于秋冬季节水分蒸发较慢,但气温对于苗木生长习性而言偏低,需要对苗木采取御寒措施,否则在低温环境下,苗木很有可能出现冻死的情况。在运输过程中以及移栽完成后都需要用麻袋或者麻绳对苗木进行包裹,以对苗木起到御寒保温的作用,避免苗木树苗出现冻死的情况。并且,林业生产人员应当及时观察苗木的存活情况,如果出现冻死的树苗,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2.2 移栽方式

在现代林业生产中最完善的苗木移栽方式便是不修剪移栽。不修剪移栽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苗木树苗的全部枝干和树叶的完整性,并且在移栽之后立刻就能呈现出美观的效果。但不修剪移栽的方式也存在着技术难点,因为苗木枝干和树叶的完整性越高,水分的蒸发流失也会比较严重,往往移栽存活率较低。在采用不修剪移栽方式时,最好是配合容器带土进行移栽,以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除此之外,在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的笔直,移栽后要注意苗木水分流失问题。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苗木植物自身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决定了苗木植物育种与栽培的难度上限,在现代林业生产中,只把握住苗木植物育种方法及栽培技术,才能保障苗木植物的顺利育种及栽培。对苗木植物的育种与栽培管理要点进行研究,可以推动我国现代林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实现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树苗苗木水分
苯中水分的检验
移栽树苗
苗木供求信息
合影
三棵桃树苗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晾掉自身的水分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