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4李寿昌大理州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大理6756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蒜瓣蒜薹蒜头

●李寿昌(大理州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 大理 675600)

大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食用者血糖和免疫力的调节,其含有的大蒜素还具有抗菌消炎和抗氧化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治肠炎。大蒜除了作为日常餐饮调料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外,还可以被开发成植物性广谱抗生素,因此大蒜是一种市场需求量较大且应用价值较高的香辛类蔬菜作物。为进一步提高云南大蒜的品质和产量,本文结合云南当地栽植情况,对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 探讨。

1 品种选择

大蒜品种繁多,云南大蒜从大小来看,有“大瓣蒜”和“小瓣蒜”。从皮色来看,有紫皮蒜和白皮蒜。与紫皮蒜不同,白皮蒜瓣多,便于储藏和运输,耐寒性强,成熟期长于紫皮蒜,但辛辣味不如紫皮蒜浓。而紫皮蒜品质好,可以生吃,也可以腌制和熟食。如大理独头蒜是一种紫皮、乳白色肉质的圆形或扁圆形大蒜,蒜头外形美观,香味浓厚。

不同品种大蒜的生育期、产量不同,如“温二早”(全生育期145 d,株高59.4 cm)产量达 23 763 kg/hm2;“成水早”(全生育期113 d,株高31.3 cm)抽薹时间短,可提早上市,但产量较低,仅为5847 kg/hm2;“四川红七星”(全生育期150 d,株高68.2 cm)产量为21 177 kg/hm2[1]。

由于大蒜品种与其品质、风味、产量具有密切关系,所以蒜农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紫皮或白皮品种,尽量选择蒜瓣肉质洁白、色泽均匀、肉瓣肥大、形状规整、质地坚实、无病斑和虫害的蒜种。

2 种子处理

2.1 选种依据

大蒜是一种母壮子肥的蔬菜作物,其种瓣质量、大小直接影响大蒜的品质和产量。

2.1.1 外观要选择个头较大且圆整的蒜头,蒜瓣特征为新鲜、整齐,大小和硬度适宜,色泽洁白[2]。剔除腐烂霉变、发软发黄、残缺、虫害、无芽瓣、顶芽受伤的劣质蒜瓣。

2.1.2 重量蒜瓣重量一般在5 g左右,若低于3 g或大于6 g,种出来的蒜头可能整齐度较差,大蒜的商品性能较低,会影响大蒜售价。

2.1.3 分级将挑选后的蒜瓣的托盘和茎盘进行剥离,然后按照大、中、小进行分级,最后选择形状较大的蒜瓣作为“种瓣”,这样栽植出的大蒜具有均匀度较高、成熟时间一致的 优点。

2.2 种前晒种

为促进大蒜发芽和出苗整齐,可以在播种前平铺到太阳下进行晾晒,一般在10:00~15:00,连续晾晒2~3 d。

2.3 药剂处理

晾晒后的种蒜置于清水中浸泡12~16 h,然后捞出控水,再置于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6 h后播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栽植期间的病虫害发生率。

3 选地整地

3.1 选地

大蒜怕旱、怕涝,是一种根毛少、根系小且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的蔬菜作物。大蒜的根系多分布在距离地表20 cm深的土层中,因此大蒜种植的土壤需要透气性强,富含有机质,易排易灌。为提高大蒜产量,土壤的肥力要高,且保水保肥能力要强,因此可以选择沙土或砂壤土。

3.2 茬口选择

3.2.1 前茬作物大蒜不适合与葱属植物 重茬。大蒜若与洋葱、山韭、小山蒜、韭葱等葱属植物重茬,其根部不仅容易发育不良,地上部分幼苗还会长势较弱,易感病虫害,若排灌不及时还易发生烂根,严重降低大蒜的品质和 产量。

适宜的前茬作物为玉米、大豆、马铃薯、大麦、瓜类和茄果类。

3.2.2 下茬作物大蒜在生长期间,其根系会分泌杀菌素,能有效降低土壤内的病原菌数量,因此大蒜的下茬作物可以为辣椒、茄子、大豆、玉米等。

3.3 整地施肥

3.3.1 翻耕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大田进行抢墒翻耕,由于大蒜85%根系分布在20 cm土层内,因此耕地深度控制在20~25 cm即可,一定要细耕地、整平。

3.3.2 施肥大蒜需肥量较大,底肥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为主,一般结合翻耕同时施加, 每667 m2施加5000 kg腐熟农家肥+10 kg硫酸 钾+20 kg尿素+2 kg硫酸亚铁+1.5 kg硫酸锌[3]。

3.3.3 作畦畦长约90 m或45 m,宽约4 m。

4 科学播种

4.1 播种时间

为提高大蒜植株的抗寒能力,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超过18℃时进行播种。若过早播种,大蒜植株越冬前会长出6片以上的真叶,此时的营养体较大,植株的整体抗寒力会下降,且后期容易早衰或形成复瓣芽。播种时间过晚,越冬前的植株营养体较小,植株不耐寒,容易出现冻害。

云南大蒜为“秋播春收”,播种时间为每年的8~9月,这样大蒜越冬前可以长出5~6片真叶,大蒜植株的整体抗寒力较高,一般在翌年2月开始收获,比北方大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早熟80~90 d。

4.2 播种密度

大蒜适宜密植,但为保障大蒜的正常采光,一般每667 m2种蒜量为125 kg,行距为20~30 cm, 株距控制在10 cm以内。

4.3 播种方法

4.3.1 浅栽大蒜若播种过深,容易推迟出苗,且根系生长过旺,蒜头容易变形,而播种过浅会发生“跳瓣”[3]。若选择插种,即将大蒜种瓣直接插在土壤内,播种深度为3~4 cm适宜;也可以浅沟点播,即开好一条沟后,挖出的土直接覆在前一行种瓣上,覆土1~2 cm。

4.3.2 地膜覆盖播种后切勿直接浇水、覆膜,一般待气温降到17℃左右,种瓣定根后进行浇水、覆膜。地膜要压实,紧贴大田,两边也要压实,切勿有褶皱或被风吹走。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5.1.1 出苗放苗播种6 d左右,大蒜植株出苗,当50%大蒜芽鞘顶破地膜后进行打孔(铁丝直接扎漏地膜,孔径控制在1 cm左右)放苗,若温度较低,可待长出3片叶后再破膜。出苗期间每天巡查1~2次,每天早上巡查时可以用扫帚将地膜上的尘土扫净,并在打孔位置露出蒜芽鞘。苗期若发现地膜破洞,可覆盖3~4 cm细土封压。

5.1.2 浇灌幼苗出土后可浇水1次,即“催苗水”。出苗整齐后、长出2片真叶时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这样有利于大蒜根系生长。11月下旬,蒜苗要进入越冬期,可以在越冬前的晴天中午土地化冻时浇水,即“封冻水”,可增强幼苗的抗寒性。返青后需浇“返青水”来促进蒜薹和蒜头分化。

5.1.3 施肥大蒜苗齐后每667 m2施加200 kg的人粪尿来提苗。返青浇水时可以进行追肥,可每667 m2施加12 kg的高氮复合肥(28-6-6),促进幼苗恢复生长。

5.2 薹期管理

5.2.1 浇灌薹期需水量为全生育期的40%,蒜薹伸长期要分次浇水,一般5 d浇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5%左右。采收蒜薹前4 d停止浇水,并浅耕3~4 cm以便植株萎蔫,易于采收蒜薹。

5.2.2 追肥上部叶片间隔10 d喷洒叶面肥,每667 m2施加10~15 kg复合肥。

5.3 蒜头膨大期管理

5.3.1 浇灌进入鳞茎膨大期,光照可以促进蒜头健壮,做好水分管理可以促进叶的光合作用,因此此期要及时浇水,间隔5 d浇水1次。

5.3.2 追肥蒜薹采摘前,每667 m2追加5~ 10 kg氮钾复合肥。

6 病虫草害防治

6.1 大蒜叶枯病

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500倍液均匀喷洒植株进行防治,一般间隔1周以上使用1次,连续使用3~4次。

6.2 大蒜白腐病

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75%蒜叶青1200倍液均匀喷洒植株进行防治,一般间隔10 d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

6.3 大蒜软腐病

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3500倍液均匀喷洒植株进行防治,一般间隔10 d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

6.4 蒜蛆

幼虫期间,将辛硫磷以1 kg/667 m2用量和 25 kg细土混匀,均匀撒施在土壤内。或越冬前浇足“封冻水”,也可有效降低蒜蛆虫害。

6.5 蚜虫

返青后,用20%乐果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洒植株进行防治,一般间隔1周使用1次,连续使用3次。

6.6 大蒜草害

覆膜前可以喷洒20%乙氧氟草醚乳油(每667 m2用量为50 mL药剂+100 kg清水),向大田均匀喷洒。也可在出苗前1周,用50%扑草净(每667 m2用量为100 g药剂+50 kg清水)来防治狗尾草、马唐、灰灰莱,或用25%恶草灵(每667 m2用量为150 mL药剂+50 kg清水)来防治猪殃殃、马齿苋、大蓟等双子叶阔叶草。也可以人工除草来防治草害与蒜苗争夺水养。

7 适时采收

7.1 采收蒜薹

蒜薹适宜的采收时间为其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若采收过早,蒜薹不仅易折断,且产量低,会影响售价,采收过晚则纤维含量较高,基部组织易老化,食用品质较差,并不利于蒜头生长发育。一般选择晴天11:00~15:00采收。

7.2 采收蒜头

蒜薹采摘后20 d采收蒜头,一般待大蒜叶片干枯,呈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底叶枯黄脱落,假茎膨大、松软时采收。若采收过早,蒜头水分含量高,蒜瓣饱满度差,不易贮藏;若采收过晚,蒜皮变色,蒜瓣易散落[4]。采收时直接拔出或用锨挖,排落整齐,晒秧不晒头,一般晾晒 2 d左右即可,晾晒时切勿高温灼伤蒜头,并注意防潮。

8 总结

云南气候条件适宜大蒜生长,当地许多地区均有栽植,以云南产地命名的大蒜有“大理独头蒜”“昭通大蒜”“腾冲白皮蒜”等。云南当地除了要推广大蒜的标准化栽培生产外,还要提高大蒜的优质高产栽植水平,并从保健与美容产品、医药制品、饲料添加剂、食品防腐剂等途径促进大蒜相关产品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蒜的种植效益,激励蒜农广泛种植。

猜你喜欢

蒜瓣蒜薹蒜头
拔蒜薹
抽蒜薹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蒜薹供过于求 价格偏低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蒜宝宝不好惹
砸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