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24程思涵
程思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教育将更加重视育人的本质内涵。在教育体系的功能分工上,基础教育是孩子走出家庭、学习本领的基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年轻一代走向社会,获得才干的“双车道”;继续教育是成年人融合工作,提质赋能的“营养剂”[1]。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基础教育整体生态发生失衡,多数家长唯分数论,过于重视孩子理论教育,忽视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缓解教育焦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是党中央对“双减”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教育是国之基石,“双减”政策意义重大。
体育培训业是中国体育产业的业态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重要性认识的加深,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科学分析政策对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发展的影响,对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发展现状
1.1 市场占比迅速增加
随着人们对体质健康重要性认识的加深,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数量逐年上升,但增长趋势较为平缓。“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培训市场内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大量体育培训机构涌入市场。
“双减”政策实施之前,校外培训市场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占比最大,其次是艺术类、技能类,体育培训业占比很小,整体呈现出畸形失衡的状态。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受传统教育观念和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家长一味追求文化课成绩,甚至对学科进行价值排序,在此观念影响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蓬勃发展,体育培训长期被忽视,所属产业也一直萎靡不振;(2)“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学科类体育培训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有一些教育品牌开始垄断较为优秀的培训教育资源,资本通过营销教育焦虑情绪,鼓吹唯分数论,吸引更多的家长选择该品牌的教育辅导。“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因政策颁布大幅缩减,许多常红不衰的学科类教育辅导培训品牌土崩瓦解,教育市场突增空白,体育培训业才有了喘息的机会;(3)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兴产业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在之前社会环境还处于较为传统阶段时,大多数学生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整体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现象,其原因为人们对教育培训的需要较为单一。
1.2 培训种类更丰富多样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一些简单、普通的体育培训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体育培训市场也随之发生改变。早期,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主要以三大球、三小球以及跆拳道等为主要培训项目,随着青少年个性化体育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体育培训市场细分也越来越专业化,逐渐出现体操、击剑、冰球、轮滑、游泳、马术等原本不太常见的体育运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很多新颖的体育培训概念,如青少年体适能,教练人员也更为专业化。出现该现象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一是传统体育培训项目竞争过于激烈,盈利较难[2];二是很多青少年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学习一些特殊体育技能,不愿意与其他孩子的体育技能雷同;三是在专业化青少年体育市场内,由于培训机构较少,因此培训机构可灵活自主定价[3]。
人们对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是一步一步加深的,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传统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吸引力下降,更多优质、新颖的体育培训项目进驻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双减”政策的实施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业拓宽了校外教育培训市场,是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时代产物。
1.3 体育培训人员更加专业
“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行为提出明确要求:从严审批机构,清理整治违约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强化常态运营监管。“双减”政策的实施肃清了一批长期浑水摸鱼、借机敛财的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的教育培训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治理。青少年体育培训业作为教育培训市场的新起之秀,自然也在强有力的监管范围之内。
由于“双减”政策使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突增空白,大量非限制性新颖且廉价的教育培训机构进驻市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许多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为确保自身在同行业内的竞争力,大多数会选择优化自身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最常见的方式是选择优质师资,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机构核心竞争力,形成家长和机构共赢的稳定教育生态。
2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课程不规范,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体育培训质量,是指在体育培训开始时,培训机构所承诺的培训效果与培训结束后客户所能够得到的培训效果的比值[4]。行业内对培训课程没有标准化规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客源是有限的,各机构为了争夺有限生源,会制定出各式各样具有吸引力的培训课程。除此之外,因体育培训的特殊性,有些青少年参与体育培训的目的是愉悦身心、提高技能、赛前训练等,对于培训质量的评定也没有量值标准。有些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与前期宣传不符,通过虚假营销、不兑现承诺等方式攫取暴利,培训质量较低,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2.2 缺少长期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未成体系
短期内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快速发展必定导致行业内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双减”政策的实施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发展,虽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但也会因短期红利效应吸引一批小规模、私人性质的体育培训机构,该类型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获得短期红利,前期盈利简单且可观。但因缺乏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该类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生命周期较短,发展不长久,市场存活率也较低,整体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未形成体系,缺乏系统性。
2.3 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监管缺位
良性竞争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行业内通过不公平的价格战、质量战进行资源掠夺,会陷入无序竞争。一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不断降低收费标准,其他没有价格优势的小型培训机构就会失去被选择的机会。
另外,“双减”政策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体育培训业的市场份额是由学科类校外培训被迫退出市场而得,被限制的培训机构已经积攒多年的经营经验,且大多已经从教育培训市场获得不菲利润,不愿退出市场。所以会有一部分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跨行业转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这就导致体育培训机构管理层不专业,管理理念和教学理念冲突加大,专业的教练、教师在体育培训中的教学自主性降低,但在此方面,监管条例还处于未完善状态,青少年体育培训监管道阻且长。
2.4 行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之前因学科类校外培训在教培市场中占主要地位,后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教培行业陷入寒冬,许多培训机构纷纷进行战略转型,由线下直授转为线上授课。体育培训因受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限制,且线上线下授课效果差距明显,所以此条转型道路较为艰难。虽有政策扶持,但因前后两次影响,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规模整体偏小,还未进行充分的发展,行业整合度也不够高,机构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联系,面对风险时,规避能力还十分有限。而且,人们对该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严重缺乏十分确切的、能够指导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的信息,需要通过多种尝试提高该行业的抗风险能力[5]。
3 “双减”政策下体育培训业的机遇和挑战
3.1 “双减”政策影响下体育培训业的发展机遇
2021年10月26号,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明确表示,要增加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鼓励音体美机构办学。这是继“双减”政策后,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变革。“双减”后又“双增”,国家对于非学科类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体育培训等非学科类培训正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
不仅如此,后疫情时代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逐渐强化,全民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而且人们在体育培训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旺盛的体育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刺激了体育培训市场。另外,疫情之后,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方兴未艾,2019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7地启动了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就是希望加速推进“互联网+”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6]。不仅需求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供给端也通过模式创新、政策引导等方式给予体育培训业更大的鼓励与支持。
3.2 “双减”政策影响下体育培训业的发展挑战
“双减”后又“双增”,体育培训业进入全新的迅速发展期,但行业自身想要长远发展并不能总是依靠政策支持和机遇,总体来看,体育培训业所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大致归纳为以下3种:(1)供需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想在体育培训中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和运动意识。体育培训机构服务升级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需求,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比赛资源,这使得被培训者在运动技战术方面的提高十分有限[7]。体育培训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转变,尽快更改服务模式,以保证在行业内卷中不被淘汰。(2)培训模式探索迫在眉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体育培训新模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有交互类行业都陷入发展停滞期。线下培训作为传统体育培训模式拥有直观稳定、高效便捷、反馈及时等优点,但在后疫情时代,体育培训业必须克服过于依赖线下培训模式的习惯,要勇于踏出舒适区寻找新模式。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新授、线下巩固,增加用户粘性,保持用户活跃性,提高体育培训业面对风险变化的应变能力。(3)体育培训与学校教育有本质上的区别,体育培训更偏向于服务业,体育培训机构的存活率与用户多次续费几乎成正比,要想保证机构内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源,扩大目标群体、寻找新鲜客源固然重要,但老用户续费也是保证机构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信息共享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打价格战、品牌战、理念战,不能保证机构自身独特的竞争力,用户选择体育培训机构也不再仅仅考虑价格,体育培训行业应考虑多元因素,聚焦用户感知赛道,打通行业信息屏障,必要时跨行业合作。
4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发展对策
4.1 规范体育培训课程,加强培训市场监管
体育培训机构为保证自己在行业竞争中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大多数会选择改动培训课程以提高吸引力。但培训课程改动并不是毫无根据,乱改一气,任由培训机构自主更改创新,只会偏离培训课程的初衷。行业监管部门应制定出清晰明了的培训课程改革标准,允许培训机构在标准范围内进行课程创新,一定要保证培训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娱乐性。同时,在市场监管方面要加大监察力度,健全体育培训业监管条例,打击虚假宣传、过度营销,鼓励产业科学创新。另外,消费者反馈也是体育培训课程中重要的一环,重视反馈,可以敏锐捕捉到需求端的变化,及时反馈是培训课程变化的风向标,只有根植于需求端的需要而做出培训课程调整与创新,才能发挥出体育培训的最大功效与价值。
4.2 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打破行业发展壁垒
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能长久在行业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一份科学的长期发展规划应包含以下3个重点。(1)明确战略流程,制定阶段目标。战略流程是指在当下这个阶段,机构需要完成的任务及顺序,阶段目标是指通过执行阶段战略所应达到的目标。完整的战略流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分解、战略执行、战略评估4个方面。阶段目标要立足实际,又要和现状保持一定距离,只有每一步稳扎稳打,才能实现机构的长久发展。(2)尊重专业人才,人员各司其职。在一份科学完整的发展战略中,不仅要明确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更要清楚什么人做什么事。要学会尊重领域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例如,一家青少年羽毛球培训机构,应聘请专业的销售人员进行招生工作,而不应将销售任务分配给培训教师,只有让领域人才在所属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才能使机构更加专业。(3)指明发展方向,阶段复盘改进。科学的发展战略只是为培训机构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实际实施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因素和一些偶然事件,培训机构应时常对阶段经营状况进行复盘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任何行业在市场完全饱和之后都会进入一定时间的行业停滞期,体育培训行业作为近几年教育培训市场的新起之秀,自然也会经历这个阶段。行业长时间进入停滞期会内耗行业内优质资源,因此培训机构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打破行业内卷,促进体育培训业健康发展。
4.3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健全产业管理体系
行业由无序竞争、恶意竞争向有序竞争、良性竞争的转变,仅靠机构自身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引导和管制。体育培训市场的产值逐年增大,而规范其扩张过程中所引发的现实问题成为相关行业部门的工作重点[8]。建议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有关部门应对当地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设置合理的收费价格区间,体育培训机构的定价需要在区间内波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高于或低于该区间时,需要提前上报有关部门,核准后才可自行定价。有关部门要经常进行市场检查,如发现违规定价、不合理收费的情况,要给予严厉处罚;第二,同种类培训机构在一定区域内要设置数量上限,避免因供需关系失衡导致行业无序竞争。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开展座谈会,通过沟通、交流与协商等方式解决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引导体育培训业有序竞争。
4.4 探索合作共赢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最根本原因是同种竞争。竞争双方是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的物种,争夺的客源和提供的价值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必然是激烈的,甚至伴随一定的冲突。想要避免同类型培训机构白热化竞争,可以采取自我革新和合作共赢两种方式。
首先,体育培训机构进行自我革新,将体育培训机构现存的所有元素拆开重组,寻找最适合市场发展的组合模式,重新给培训课程赋能,在不改变机构原有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将优势最大化。
其次,探索合作共赢模式,提供增量价值。体育培训机构应将思维打开,可以选择跨行业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例如,体育培训机构可以在做好培训服务的同时,与其他行业融合,如与体育用品行业合作可以保障物质资源;与信息咨询行业合作可以保证充足的客源信息等。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处于蓬勃发展的前期,只有不停拓宽体育培训的赛道,才能提高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
5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将青少年体育培训业的蓬勃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有机遇,还有巨大的挑战,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培训课程不规范、市场无序竞争、监管缺位、抗风险能力水平较弱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给出四条建议:规范体育课程培训,加强培训市场监管;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打破行业发展壁垒;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健全产业管理体系;探索合作共赢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