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草地生态问题思考和对策建议

2022-11-24田新春

草食家畜 2022年2期
关键词:荒漠化植被草地

田新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 830049)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1],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1.7%。 新疆作为传统的“五大牧区”,天然草地面积约占我国总草地面积的14.6%,居于全国第三位[2]。 新疆草地的类型丰富,是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地区,被誉为生物自然种质的资源库,具有比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3]。与此同时,新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域之一,沙漠广布,于生态环境而言较为脆弱,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耐土地瘠薄等特性的荒漠草地植被广泛分布于高寒、高海拔、干旱、荒漠化等生态恶劣区域,地表上的植被与其地下的根系共同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土壤保护层,展现出防风固沙、维系水土、美化环境、滋养水源、调节气温以及抵御土壤风蚀等不可或缺生态性能[4-6]。 沙漠化的开始往往源于草地植被的退化,由此,要改善新疆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持草地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掌握新疆草地目前的生态现状,精准摸排出草地生态面临的问题,找到草地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草地生态保护措施,对促进新疆草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草地退化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及社会问题,提高人们对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视均有助力。

1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功能及重要性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天然屏障,草地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草地生态安全,就没有国家生态安全,对于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重要性问题需得到更多关注。 在我国18 种类别的草地中,新疆囊括11 种,分别为高寒荒漠、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原、高寒草甸和沼泽、温性草甸草原、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新疆的草地类别、分布特征的特殊性[7]及草地植物的多样性。 新疆全地域包含2930 种草地植物,包含杂花苜蓿、刺藜、苔草和篙类等品种。丰饶的草地生态环境与其特殊的资源类型缔造了新疆独特的草地资源,可被誉为全国草地天然资源精华聚集地,此外还涵盖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伊犁河、阿克苏地区的塔里木河和富蕴县的额尔齐斯河等几大水源地的主要植物群落,对确保水源的补给以及维系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8-10]。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维护可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土壤形成、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或获得生产生活资源要素如植物动物等。

如今,以草地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生态安全基本保障是保证国家生态屏障安全极为重要的措施。 新疆草地广布且资源丰富,是我国关键的生态功能区,直接影响着国家总体的生态安全问题。 由此,保障草地生态安全即可认为是我国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中的重要规划。

2 草地退化的表现与危害

2.1 草地荒漠化

草地的荒漠化是目前最为严重的草原破坏现象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态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重大瓶颈问题之一,草地荒漠化现象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 新疆荒漠化的草地遍布范围极广,涉及到全疆各个地域,从北向的阿尔泰山南麓前山丘陵带,南到昆仑山;西向的帕米尔高原,东到甘肃与中蒙的边界[11]。据文献统计,在新疆地区的荒漠化草地面积多达107 万km2,约占据了新疆总面积的43%,全疆近80 个县市存在土地沙化现象,多达2/3 的土地受到荒漠化的侵害。 由此,做好草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以促进新疆地区草地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是当前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2.2 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地生物的多样性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物质基础条件。草地生态系统培育着许多草地生物资源[14]。针对草地的生物群落而言,优势的生物物种与功能群间存在可以应对自然天气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干扰时所产生的互补效应[15]。而草地荒漠化致使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功能发生衰退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新疆北部位于中亚,此地区植物丰富,土壤和气候梯度大,具有独特的山体-盆地体系[16],其独具特色的气候条件和地质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生物种类,但仍存在因草地破坏而引起的生物栖息条件显著变化,使草地反馈调节能力下降,致使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生态系统脆弱不堪,一旦草地生态系统开始荒漠化,则生物物种与草地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很难恢复。

2.3 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中有机质降低

土壤微生物为土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基体,在养分的循环、土壤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7]。 随着草地破坏,草地植被更新能力急剧下降,土壤养分输入减少,土壤结构恶化,稳定的土壤微生物系统被分解,致使健康的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被破坏,一系列不良的连锁效应发生在草地生态系统。 例如,养分循环的破坏,尤其是碳循环,这将进一步加速草地退化[18]。

3 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气候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为现今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的两大主导因素。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模式的改变会改变生产季节的长度、植被生理过程、群落组成和植物多样性,对草地生长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导致草地退化。 此外,人类的一些负面干扰,如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地饲草供应与牲畜承载压力之间的冲突是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土地的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等,也同样容易致使草地退化。

3.1 自然因素

新疆地区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较长、寒冷,夏季较短、酷热,春秋两季变化较大。光源及热源富足,年均气温为9~12 ℃,降雨量稀少,北疆地区约为150~200 mm,南疆地区更是少于100 mm。而雨水的蒸发量则恰恰相反,北疆地区约为1500~2300 mm,南疆地区高达2100~13400 mm[19]。 由于草地气候的季节差异,尤其是干旱等自然灾害现象严重影响着草地植被生存。 草地的生物量和降雨量息息相关,水分主要限制植被的生长,是影响草地中植被的环境要素。除此之外,物种的多样化、繁衍生存的微环境因素以及土壤生物质元素也是影响草地生态的重要因素[20]。

3.2 人为因素

草地生态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实现了许多功能和服务,包括饲料生产、侵蚀控制、保持和改善土壤和水质、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碳积累[21];且在人们生活的大环境中,所有生物均具备与生俱来的自我恢复能力,故而,在适当使用草地的前提下是能够自我恢复的。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干扰,特别是过度放牧,牲畜大规模进食草地致使草地生态恢复难度增大,严重超出草地的承受能力,许多草地已经严重退化[22]。 气候改变的加剧以及放牧活动剧增,致使新疆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问题,与此同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生产力、碳储量和通量等也因此改变[23]。

此外,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任意采挖等涸泽而渔的行为,是草地生态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主要行为表现为人们长年累月地向草地无限制地索取,对草地中高价值植被进行任意采挖,甚至随心所欲无计划进行垦草种地。水分与热量的完美结合形成草地,若将其开垦为耕地后,非但因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而致使农作物产量极低出现撂荒现象,甚至会致使土地沙化,破坏草地生态。

据文献统计,由于新疆当地历史文化及生活习惯,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使得当地牧民盲目增多放牧牲畜的数量,尤其是南疆的农牧区草地长期处于持续高强度利用现状,致使南疆草地的生态破坏较其他地区而言更为严重。不但剥夺了草地自身休养生息的时间,且最终致使草地产生退化、土壤结构破坏甚至毒害草化加剧等严重后果。

4 草地生态保护措施

草地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以及新的部署,更是首度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既定目标。 因此必须着眼于人类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草地生态保护力度。 如今,针对于草地生态修复与保护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植被重建、补种、施肥、补充灌溉和围护等[26-29]。

4.1 人工育种,加强草种资源保护

以新疆独特丰硕的草地植被资源为原料,基于新疆草地生物资源的地域分布、系统演化以及生物特性,选择优异草地植物资源和新种类,引入高科技育种技术,或将常规品种培育和生物技术联合,选育适宜生长于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种、经济植被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人工育种政策的实施,制定配套措施,规范相应工作,以促进优异草种资源保护[30-32],为利用乡土草种开展天然草地修复和改良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4.2 人工种草,扩增草地面积

在现有草地基础上,试行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使得试点区域中度以上退化草地、废弃定居点及影响区等严重退化草地得到有效地治理,进一步提高草原植被盖度及产草量,扩增草地面积,使得草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此实现高草种供给能力。 建立人工草地基地,可以有效分担天然草场负担。 此外,可探索总结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的技术及管理模式,为新疆地区后续开展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积累宝贵经验[33,34]。 同时,缓解天然草地牲畜承载压力。

4.3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通过实施退耕还草工程项目,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7]。 新疆地区应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禁牧、退牧还草等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优化农业、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可防止草原生态系统过度退化。 此外,划区轮牧也是一种集约的草地放牧饲养方法和草地管理对策,让草地实现间隔性休牧,有利于草地的修复与再生,为当地牲畜采食供应最佳品质的草种饲料。

4.4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与宣传

针对荒漠和绿洲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干旱荒漠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从生态系统、地区以及景观尺度等方面探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定量研究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技术层面治理改善草地荒漠化现状[3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意识;积极推行各项草原保护制度;构建完善的补偿机制;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荒漠化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退化草地的植被和土壤条件,促进了退化草地的恢复演替。 在此基础上,仍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草地生态治理新兴技术,从而为加强新疆草地生态修复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荒漠化植被草地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基于Landsat-8影像数据的北京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Laughing song
草地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