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2022-11-24兰益强
兰益强
(昭通市民族中学,云南 昭通)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和最终目标,深刻反映了化学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化学属于应用学科,只有将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为民众服务,才能切实彰显它的实用价值。因为人们需要运用化学知识来改善生命品质,并将它纳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想让高中学生真正学好化学,首先就应该训练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好奇和自信。然后,要训练他们的化学关键能力,让他们的学业可以顺利地完成。
生命中充满着化学反应。而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化学教育也日益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知识时常会因化学知识的繁杂而感到迷茫,这将极大地抑制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因为化学属于应用学科,学生必然会对化学操作感到困难和无处下手。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化学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质与核心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形成的必备素质与关键能力。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构建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是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质的关键模块,反映了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高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化学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所谓化学教师核心素质,是指高中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必要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了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宏观认识和微观分析、转变观念和平衡思维、证明推理和模型认知、创造意识、科学精神等。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步骤。
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通常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化学运用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养的训练,学生往往在化学复习中形成了被动接触知识点,不愿意主动思考、独立创造的状况,片面追求教师权威、完全依赖教师授课是学校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不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在化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真实的问题探究、寻求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物质的本源等方式实现对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高中学生在练习中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锻炼高中学生的逻辑性和抽象思维能力,促使老师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敢于质疑,大胆提出崭新的看法与理念,并最终达到高中生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发挥的共同进步,从而使学生应用能力与社会情感价值观得到双重提升[1]。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
2014 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德育育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工作放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实现校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改革根本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并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国家高中化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修编工作组针对国家高中化学教材课程特点,重新编制了国家高中化学学科素养。高中化学教材的核心素养反映了在新时代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指导下化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它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无疑成为我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学生必须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养成关键的才能和必要素质,养成化学思想和化学素养以及辨别真假、善恶的基本能力。只有把化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是破坏环境和扰乱社会,才能体现化学的真正价值。
(二)做好课前准备
因为高中化学知识点复杂,学生学起来困难,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时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化学教师应进行课前准备,全面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掌握状况,以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掌握能力。因为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迫,学业任务繁重,所以学生学习的压力大。而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之前,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和个体学习差异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指导计划。因为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之前,已经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初步了解了部分化学知识,此外,高中化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世界[2]。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知识的转换,需要借助情境来完成。缺乏相应的化学活动情境,学习者就无法建立知识与实际环境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就不能够养成核心素养。而课堂化学的学习情境,主要体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化学实验的学习材料,包括了建构性和迁移性。
为凸显化学反应的科学价值与社会功效,教师把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论迁移和实践运用以及对STSE 问题的处理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创设了以下的迁移化学实验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讲述“牢不可破的手帕”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讲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醋、小苏打、矿泉水瓶等生活用品制作“自制灭火器”,使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铅笔芯、导线、食盐水、电池等工具让学生运用电解池的原理在家自己制备“84”消毒液,感受化学课堂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另外,课外作业的设计其实也是对教育情境的迁移。当学生下课后,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学习新能源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种钢材的冶炼过程、防弹衣中的合成纤维、芯片光刻胶的研发、光伏发电中使用的硅材料的制备、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一氧化碳规模化人工合成蛋白质等知识,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以化学的视角解题,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坚持学习兴趣并实现终身学习。
(四)理解化学核心素养体系
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核心素养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良好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化学教育中提升自己,并寻求自主发展。第二,积极训练学生的化学素养,如掌握一些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化学工艺中的各种节约原则等,让绿色环保化学教育深入人心。学习用推导、描述和对比等基本方式比较不同的实验现象。第三,通过用化学思维思考存在于实验现象背后的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深入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可能的用途”。第四,通过锻炼学生提取化学信息、处理化学信息、运用化学信息的能力,创造一种专业平台,使化学信息更好地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服务,如研究化学合成、工艺、生物技术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第五,通过训练学生的独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对策
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正面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有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以及分享知识带来的喜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习者碰撞思维,从思维碰撞中思考更多的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激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此外,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加强沟通,形成自己独特而完美的价值观[3]。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获得良性的发展,这对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认识当前的化学教育状况,并掌握最新的化学教学方法与课程理念,同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