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非遗文化在新时期走进校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11-24谷雪
谷 雪
(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0)
彝族作为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拥有着诸如彝族火把节、打歌、阿细跳月、撮泰吉、朵乐荷、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马布音乐、彝族漆器、月琴音乐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中理应起到积极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和社会为加强非遗文化保护提出科学规范和保障措施;在新时期走进校园进行传承和创新的举措会让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活”起来。在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科学走入校园,契合新时期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一、构建彝族非遗文化美育教学体系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教育中具有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使学生能够鉴赏美和创造美。彝族非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中小学“主课”、高等院校“公共课”基本同质化发展的今天,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理应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通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摄影、雕塑、戏剧、文艺演出、文艺欣赏等形式,以及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阶梯式教学等方法,大力提升彝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力度。
1.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结构
课程开发不仅仅面对着学科知识,更多地是面对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系统,如:课程标准、育人目标、学生需求等;也面对着更为具体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构成了校本课程目标与校本课程内容信息的同步,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及产生的方法。彝族非遗文化能够在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得到传承和创新的发展就是该校本课程的目标,而丰富多彩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该校本课程的内容,目标与内容的同步需要多元化的实施渠道。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或缺校本教材这一重要载体,彝族非遗文化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严格的管理体制,使彝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本校教师深入校本教材的开发、审定过程中,不断挖掘非遗文化课程资源,使教育行政部门、文化主管部门在监督和评价过程中不流于形式,完善校本教材编写的管理体制。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回族彝族自治县的中小学校就将彝族打歌列为校本课程。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把彝族刺绣纳入教学,编写了《楚雄彝族刺绣》《彝绣花样》校本教材,让彝族刺绣进入课堂。
除了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的校本课程外,在高校开设彝族非遗文化的公选课、素质拓展课也是彝族非遗文化“活态性”传播的有益尝试,甚至将彝族非遗文化微课堂视频课程传到网上,使不同高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课程,进一步掌握彝族非遗文化的相关历史、基本技能。对彝族非遗文化有兴趣和爱好的同学组成彝族非遗社团,用第二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彝族非遗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创新发展。四川攀枝花市平地镇中心学校就开设了民歌、民舞、民乐、绘画、书法、科技创新等25个社团,让彝家孩子100%免费参与。
2.培育和建立非遗师资队伍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彝族非遗文化人才的保障和关键。通常情况下中小学和高校的教师均有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或属于行政人员,对彝族非遗文化知之不多,这就需要引进非遗文化传承人、专家、民俗学者进入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实行非遗人才“入伍、驻校、进班”。非遗传承人在驻校、进班后,既教学生也教彝族非遗文化校内的指导老师,在一段时间的引领和潜移默化的感受下,校内指导老师会形成从彝族非遗文化的理论掌握到实践水平提升的巨大转变。
在彝族非遗文化教学团队中,非遗老艺人、艺术中心的专家学者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并在每周固定时间来学校进行授课,而校内的专职教师会选择一项自己所擅长的彝族非遗文化进行精耕细作,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它教给学生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师在学习和传播彝族非遗文化的同时,加强相关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能够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和实践项目。同时,将彝族非遗文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还可以有效避免西方文化对我国学生的渗透,进一步弘扬中国非遗文化。
3.积极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遗文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和高校理应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调整和改变,提升学生的学习、研究、创新文化遗产的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知识面广、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彝族非遗文化人才。为了加大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传承与创新,高等学校应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做好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对彝族非遗文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音乐、体育、艺术等相关学院设立彝族马布音乐、彝族月琴音乐、彝族烟盒舞、花腰刺绣等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既能在实践中掌握彝族非遗文化,又能在理论上研究彝族非遗文化的创新型人才。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职业本科专业的设立也应充分考虑到彝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此外,彝绣技艺传承培训班等彝族非遗文化课外活动也可以吸引其他专业学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承彝族非遗文化,发挥高校在中国文化复兴中强大的关怀能力。
二、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双元育人
高校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要和企业相联系,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路径。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推行双元育人政策是产教融合大趋势下的时代选择,“双元育人”即“双主体育人”,培育的人才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使学生毕业顺利从事相关工作,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应积极探索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彝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弥补以往班级授课制的不足,锻炼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能力,与校外非遗传承基地、创新创业比赛、开发文创产品形成系统体系,推进彝族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1.建立校外非遗传承基地
学校可以把彝族非遗文化发源地作为“彝族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并联合彝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开设彝族非遗文化工作室,为学生熟练掌握彝族非遗文化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近些年,我国陆续设立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等均是在校内开设的彝族文化研究机构。理论与实践并行不悖,在校外建立彝族非遗传承基地已是大势所趋。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拥有数个彝族刺绣协会、彝族刺绣龙头产业、彝族刺绣专业示范村,高校在大姚县建立校外彝族非遗传承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的瓦曲村是远近闻名的彝族银饰村,被授予国家级“非遗扶贫工坊”,大力发展银饰产业的瓦曲村可作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实践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的家族式传承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在彝族漆器的发源地四川凉山喜德县依洛村和美姑县建立彝族漆器实践和实习基地,可解决家族式传承带来的经营滞后、动力不足和创新匮乏等问题。此外,对于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铃铛舞、打歌等彝族非遗文化,应该在四川凉山布拖县、贵州赫章县、云南大理巍山县等地设立相关产学研教学研究基地。
2.举办创新创业比赛
彝族非遗文化走进高校可以是本科院校,也可以是高职院校,多数本科院校以学科为导向,偏重于彝族非遗文化的理论层面,而高职院校多数是以就业为导向,偏重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四川省高校在推动本土文化发展、传承彝族非遗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四川民族学院民族表演艺术专业、阿坝师范学院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及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与策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以尝试活态传承彝族非遗文化。他们可以以“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为平台,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比赛,以赛促学,以此推动彝族马布音乐、月琴音乐、彝族刺绣、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彝族漆器等彝族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各高校应着力通过与实践相关的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比赛,培育彝族非遗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活态传承彝族非遗文化的热情,打造彝族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在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中,也应体现彝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带动创新创业的元素。
3.开发文创产品,挖掘文创市场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售卖成为文化旅游推广和盈利的一种有效方式。文创市场对于彝族非遗文化是一块崭新的园地,而且深得一些年轻群体的喜爱,彝族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创新与传承理应挖掘这一市场价值。与彝族非遗文化相关的丝巾、茶具、团扇、手机壳、T恤衫等,都可以作为彝族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彝族非遗文创市场的挖掘,应免于“饥饿式开发”,应掌握合理的步骤和操作流程。首先,彝族文化品牌定位及LOGO设计,如彝族漆器文创品牌就可以将品牌定位写在售卖的展板上,LOGO刻画在漆器的合理位置。其次,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彝族非遗的文创产品也是宣传品,若质量不好会直接影响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再次,在“互联网+”时代,彝族非遗文创产品的宣传也需要线上传播和线下传播结合起来。如在城市公园售卖绣着彝族刺绣的T恤衫,可以在售卖前期就进行网络宣传,甚至在前期也可以采用零收益的公益发放,以此来扩大影响力。文创产品的开发应以高校学生为主体,最好以彝族非遗传承人为引领,有效推动彝族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售卖。
三、彝族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继续推广
彝族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传承与创新过程,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师生欣赏、认同彝族非遗文化和保护彝族非遗文化的过程。对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用生活的态度去保护它,通过“生活性保护”来真正做到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保护。彝族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继续推广,并不单单是为了传承而提出的具体措施,把保护彝族非遗文化融入教师和同学生活的每个部分,让师生周围时刻围绕着彝族非遗文化,即是一种生活性保护。
1.打造数字化的“特色展览”
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和数字时代,将彝族非遗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数字化存储的彝族非遗文化资源上传在网络上,以前所未有的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地展现打歌、火把节、撮泰吉、烟盒舞、彝绣、海菜腔等彝族非遗文化。彝族非遗文化展演活动也是传承彝族非遗文化的一种方式,但却有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把线下进行的彝族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拍摄记录下来,形成线上彝族非遗文化展演的素材,就可以有力弥补时空的局限,还可以扩大传播的受众面。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观看立体化的彝族刺绣过程,戴上VR眼镜便可置身于彝族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中,和传承人一起学习彝族漆器等彝族非遗文化。数字化“特色展览”不可缺少掌握新技术的人才,通过相关培训,提高学生对彝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能力。
2.开通短视频和网络直播
传承与开发之间有着明显的矛盾与冲突,传承与开发的工作在内容与目的等层面均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如果同时符合两方面的需求,就会获得传承与开发的双赢。[5]在注重流量、制造话题的“注意力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凝聚着先辈智慧的彝族非遗文化也需要开发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直播是彝族非遗文化传播的新尝试,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当地的文化部门,应联合网信办举办彝族非遗文化网络传播活动,网上媒体集中报道,网民纷纷转发讨论,以此可以拓展彝族非遗文化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此外,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应联合彝族自治地方策划特别推出“彝族非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网友上传彝族非遗文化的短视频作品并进行互动讨论,通过短视频形式拓展彝族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引领下,彝族非遗文化的其他传播主体,特别是青年人就能够以此为契机,使得彝族非遗文化在短视频领域,在年轻人活跃的圈子里“活”态展现。
3.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自觉性
彝族非遗文化的生活性保护,对于校园中的师生是贯穿于生活和学习全过程的一种精神,是除了如上所述的各项具体措施之外的无形动力,是通过彝族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和教师认知、热爱、传承彝族非遗文化的自觉性,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背景下彝族非遗文化的多元化传承。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彝族非遗文化认同感,学校的引导和政府的关怀应做到细微之处和无形之中,如校园建筑和器材的风格设计、志愿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均可以融入彝族非遗元素,利用优秀的彝族非遗文化营造出浓厚的彝族非遗校园文化氛围,让教师感受到彝族非遗文化精神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彝族非遗文化底蕴。
彝族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传承与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之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彝族非遗传承人经过长时间可持续的共同努力,才能看到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效果。在长期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均应不断追求、无私奉献,同时也要明确彝族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不是强迫的灌输,一定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由此才能通过教学体系、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等举措,在学生中播撒彝族非遗文化传播的种子,以静待彝族非遗文化之花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