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有效策略与人文价值
2022-11-24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
高 岚(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编写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形式,这种编写体例离不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融合。要真正落实这种融合模式,“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不可忽视。因此,我在教学三年级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时始终以“让略读课文成为阅读教学的校验场”为宗旨,挖掘“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设计有效教学策略。
一、基于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确定训练内容
学生在进行“精读”与“整本书阅读”时,课文“略读”是其桥梁所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情感陶冶属于共性任务与目的,所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知识迁移到略读课文中,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系统训练的起始年级。教师首先要对该年段学生应掌握的阅读知识、方法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训练重点进行梳理,并熟记于心。再结合各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分解到各单元的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精读课文时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对这一语文要素的基本特征有个大概了解,而真正检验学生对这一语文要素是否掌握,就要借助“略读课文”。教师要努力使“略读课文”成为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训练场。
在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首要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写清楚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在带领学生精读《燕子》《荷花》时,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郑振铎先生和叶老之所以能把燕子和荷花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机,是因为他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用准确的语句写清楚了,同时还能把自己想到的也写了下来,所以让读者读着这样的文字就感同身受,觉得特别美,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时,我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文字备忘录改成表格备忘录,在最后又设计了“拓展阅读多种备忘录,练习自主改写”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备忘录,如图式备忘录、影像备忘录 。最后设计了一个练笔的内容,观看“磕头虫”的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观察到的内容。也就是让学生把影像备忘录中介绍的磕头虫,用文字备忘录的形式写一写。这样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素养在略读课文中得以运用。
二、关联单元文本架起教学桥梁
在单元内的语文训练要素中,略读课文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能够链接单元语文要素的资源,对略读课文与语文要素、语文文本间的关联性进行充分关注,以此为基础设计具有桥梁作用的略读教学内容。
什么是“具有桥梁作用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知识的获得和积累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是隔空造楼。教师传授知识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来连接相关节点之间的知识内容,并以此形成健全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得学生能够有效连接旧知识与新知识。我们在教学单元略读课文时既要让学生运用在单元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去解决略读课文中的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铺路架桥。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单元包括一篇精读与两篇略读,在对《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材教案进行设计时,采用过了“瞻前顾后”的策略。
“瞻前”就是先复习学生在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学到的预测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边读课文边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所谓“顾后”就是在设计《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教学内容和策略时,我认真研读了后面一篇略读课文《小狗学叫》及“口语交际”和“习作”。《小狗学叫》的阅读提示要求学生预测故事结尾,在“口语交际”中,我会让学生对名字中的故事进行讲述,然后设计“习作”练习,对故事进行续写。这三个内容都要求学生要有多角度预测和合理想象的能力。
有了这样的研读,我的教学设计就不仅仅停留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在教学结束后,我会根据课后习题拓展预测方法,即除了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预测方法外,又拓展了根据目录预测、根据内容梗概预测等预测方法,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关注年段目标,搭建阅读成长台阶
任何的教学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已具备的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可以嫁接、生长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和水平的提高。
在三年级教材中,上下两册涉及到“句与段的关系”的总共有三个单元。其中,三上第六单元让学生借助关键句对一段话的意思进行理解;三下第三单元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三下第四单元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对一段话的大意进行概括。
这些单元的主要语文要素指向《课标》中年段阅读要求中的重要目标——“抓住关键句读懂一段话,初步掌握概括一段话的方法”。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虾》分别是三年级下册第三第四单元的略读课文。在教学这两篇略读课文时,我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略读课文表达特点。二是运用本单元应该掌握的语文要素在略读课文的相关段落中去实践,同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助于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验。比如,学生在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四段后,我会让学生围绕“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这个意思,补充第四段中的省略号的内容。这一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赵州桥》一课中学到的作者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方法迁移到这篇略读课文中。
这样在完成本课阅读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时就有了个性化的表达。
正是因为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能循序渐进,并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熟练运用课内所学的阅读策略,因此在三下第七单元学习《海底世界》时,学生轻轻松松就读懂了课文中的意思。这就证明了学生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虾》这两篇略读课文的训练场上的训练是有效的。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编委们的编写意图,那就是要一改之前在语文课堂上重人文主题的感悟,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训练的诟病。语文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培养,并促进学生终身阅读。因此,略读课文就成了对接语文要素与补充语文要素的重要教学载体。教师要关注课文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以及年段语文课程目标。只有将这三方面的要求统筹安排,放眼阅读教学的未来,让略读课文成为阅读教学的校验场,才能实现略读课文应有的教学价值,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