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
2022-11-24石建勋
石建勋,徐 玲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彰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1],“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初步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的目标要求。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应对国内外新形势变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出的新型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发展目标,只有将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发展建立在服务新发展格局、借力新发展格局、贡献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之上,才能准确定位海南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的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既是海南贯彻新发展理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崭新征途,又是首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贸港的伟大实践,更是中国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变局做出的战略回应。为实现建成“开放层级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世界一流自贸港的战略目标,需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以服务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前提,深刻认识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尽快明确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精准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中的困难和瓶颈,牢牢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着力点,从而实现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从容应对国际大变局,主动迎接新挑战。
一、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分析
要明确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就要先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海南自身发展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
国际环境方面,全球正进入产业格局重构、政治博弈加剧、经济版图调整的动荡期,既给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首先,产业格局重构成为时代发展主线,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步爆发,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正在重构,以5G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产业实力与经济发展前景。其次,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变革,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守成大国之间的博弈将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化行为,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难度也将增大。除此之外,世界经济版图面临大幅调整,随着全球经济“东快西慢、南升北降”格局的持续演进,新冠疫情又加剧了全球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实力角逐白热化,逐渐演变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美经济圈、以法德为支柱的欧盟经济圈及以东亚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圈“三足鼎立”格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际战略环境面临重大变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压力虽然导致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难度增加、出口导向模式难以为继、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但也为中国带来了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影响甚至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实现重点产业技术弯道超车的机遇,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正是我国“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抉择。建设海南自贸港,就是要以新一轮对外开放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加快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就是要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等新趋势,加快推进与高水平经贸规则、管理、标准等对接,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走出一条制度型开放新路子。
国内环境方面,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急需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初衷与我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战略需求是一致的。当前,我国工业化进入深度提升后期,城镇化进入高质量转型后半场,国内战略面临重大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一方面,新发展阶段呼唤更深层次的改革,为了打通国内大循环的断点堵点,就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呼唤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就意味着要在制造业基本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也意味着资本流动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最终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建设海南自贸港正是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目标、产业特色与精神理念,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海南自贸港优化营商环境、便利进出口和投融资的目标,与新发展格局打通双循环断点堵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海南自贸港着力打造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正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环节;海南自贸港建设所坚持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与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中形成的“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海南自身发展条件方面,毗邻东南亚的地理优势、自然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中央政策支持的制度优势,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海南在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上具有先天优势,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急剧提升、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要素中转、交易、配置的大平台的首选之地。第二,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广泛认可,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自然环境、食品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海南岛的自然生态价值便凸显出来,成为海南自贸港吸引企业、人才入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海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岛、教育岛、医疗岛的品牌效应逐渐打响,产业发展优势初步显现,低能耗、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第三,海南自贸港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在明确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定位基础上,2020 年6 月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绘制了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总蓝图。为提升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保障水平,自2021年6月10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开始实施,这是除我国香港、澳门外,中央层面首次为一个地区单独立法,且海南自贸港法被赋予史无前例的变通权,允许地方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达成真正的制度创新、自主改革。
二、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为了有效服务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海南自贸港的定位与担当,应当从根本上符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逻辑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全面联通为基础,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为此,海南自贸港在新发展格局下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在参与国内大循环中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间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在全球大循环中的目标和任务。
(一)海南自贸港要成为国内大循环中消费升级的重要承接地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依靠内需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而扩大内需重在提升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注重需求侧管理。海南自贸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旅游岛”“医疗岛”“教育岛”建设,有望成为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承接地。一方面,海南岛有较强的游客承载能力,海南2020全年全省接待游客6 455万人次,是同期新加坡接待过境游客数量的23.9倍,是同期日本接待过境游客数量的15.7倍,加之2020年起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大量境外旅游消费需求转移到国内,海南已成为旅游消费回流的热门首选地。另一方面,培育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符合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趋势,将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放宽至每年每人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 种增至45 种,而国内其他口岸进出境免税店购物额度最高只有每人8 000 元,2021 年5 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举办,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大提升了海南自贸港的对外吸引力。海南要抓住国家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战略契机,牢牢把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继续通过离岛免税政策吸引境外高端商品消费回流,通过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通过国际教育岛建设吸引境外教育消费回流,适应全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适应高新技术、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内需释放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海南自贸港要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的发展模式。从空间格局看,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形态如同一个数字“8”,海南自贸港恰好就位于这个“8”字的交汇点上。海南自贸港通过建设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既可以成为中国西南、华南地区乃至内地更大范围货物出海主通道,又可以成为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资源要素进入内地的主窗口,辐射整个祖国内地市场,可谓中国在南部边境上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沟通的桥头堡。加之海南岛物理空间上与外界是分割开的,这为商品、资金、人员自由进出特殊功能区域先行先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海南自贸港在双循环中的枢纽意义在于,一方面,海南自贸港是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跳板,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是外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搭乘中国发展机遇的重要渠道。此外,政策优势也有助于海南自贸港成为沟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键枢纽:海南自贸港实行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进口日用消费品和药品药械“零关税”、外汇结算可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的种类、国际贸易企业落户入驻+工商注册+税收征管+财政扶持“一站式”服务机制,一系列政策优惠有助于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落户海南,进而带动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进入,成为中国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总体而言,海南自贸港要在探索和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自贸港建设成为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境外资本人才“引进来”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交汇点。
(三)海南自贸港要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大循环的战略支点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循环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前提下参与全球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既立足自我又贡献世界”“既受惠于外又不受制于外”的开放发展新思路。海南自贸港正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特殊立法、特殊监管、政策优先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逐渐发挥中国参与全球大循环的战略支点作用。首先,参与全球大循环的前提是规则对接、标准对接。在数字经济时代,更高水平的开放不仅意味着以贸易投资为核心的市场开放,更意味着向全球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开放,主动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知识、技术与理念,这就迫切需要制度规则的顺畅对接和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海南自贸港致力于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较高的政策自由度有助于其打破现有的观念束缚和政策障碍,发挥更高水平开放和更深层次改革的联动效应。其次,参与全球大循环的有效途径是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从产业方面看,海南自贸港大力推进生物医药、港航物流、商贸服务、数字经济、离岸结算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业务,有助于适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革新趋势,与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国际贸易新规则实现有效对接。最后,参与全球大循环不仅要着眼经济层面,也要关注地缘政治与领土安全。海南自贸港所在的南海地区,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环境下,海南适合成为国家管控南海、深耕南海的桥头堡和最前沿基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的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社会安定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维护南海秩序、保障南海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海南自贸港的成功建设,有助于维护好国家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保障中国在全球大循环中的核心利益。
三、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一)海南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与周边区域合作有待加深
海南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难以为经济快速起飞提供坚实支撑,且作为一个岛屿经济体,前期未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从总量上来看,2020 年海南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 532亿元,在全国31省市区中排名第28位。从产业分布来看,2020年海南三次产业比重为20.5∶19.1∶60.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海南的服务业发展较为突出,形成了以三亚、海口为核心的南、北两极化发展态空间布局模式,南部主要以海岛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北部则以生产性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为主导。但海南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缺乏协调性,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仍较大,农产品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工业发展起步晚且水平较低,很多企业处在初级加工、低端化的层次上,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究其原因,在于海南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并未构建起支柱性产业,曾多次出现追求短期红利而损害长远利益的产业发展投机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倒卖进口汽车的狂潮掀起了海南岛投机氛围,无人顾及工业基础建设,到90年代的房地产热潮吸引了本该用于工业生产建设的资金,再到后来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发展“旅游岛”,第二产业发展始终未得到重视,最终导致制造业原始积累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链,成为经济快速起飞的制约因素。此外,作为一个岛屿经济体,海南长期以岛上房地产、旅游业为重点开发对象,未与周边地区形成有效的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未嵌入到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链条中,未形成稳固实体产业根基的合力,这也导致了海南抵御经济危机、房地产泡沫等的能力很差,经济发展易受到外部冲击而产生较大波动。
(二)海南岛与大陆的交通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
海南是典型的岛屿经济体,对内地经济的依存度高达70%,与内地往来的必经之路就是琼州海峡,但琼州海峡的通行效率远低于世界上其他类似的岛屿经济体。目前海南进出岛物流成本高于内地约15%—20%,汽车轮渡过海总耗时约3 至5 小时、火车轮渡耗时也在2 小时以上,20 公里的琼州海峡耗时却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数百公里。随着自贸港建设的加速推进,海南岛的人流、物流将呈“爆发式”增长,琼州海峡的交通瓶颈制约将日益凸显。从国际经验看,一国范围之内与大陆相隔三十公里左右的岛屿经济体,大多已通过修建桥梁或隧道的方式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如丹麦与瑞典之间的厄勒海峡通道、美国旧金山—奥克兰大桥、英吉利海峡隧道等,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岛屿经济体。国家“十二五”规划曾明确提出“研究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但项目迟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不加快推进跨海工程建设,高昂的交通成本将成为海南与内地人口、物资进一步自由流动的制约因素,长远来看会阻碍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进程。
(三)海南自贸港建设人才缺口大,尚未形成人才“虹吸效应”
自贸港的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而海南原住居民少、高等学校少、人才回流少的问题突出,人才缺口巨大,急需将人才引进作为自贸港建设的工作重心。从人口密度上看,海南省面积3.54 万平方公里,人口1 008万,而面积相近的我国台湾地区有2 356万人口,海南人口密度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从人才培养上看,海南目前设有普通高等学校21所,其中13所为大专层次,公办本科院校仅有5所,相比之下,国际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往往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之地,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均拥有一些顶尖高等院校,每年培育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海南当地既缺乏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并且出岛求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回乡比例也不高,这就导致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为了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需要引进大量通晓多种语言和国际惯例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外汇交易、海外融资、保险服务、法律仲裁、运作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起一支专业、创新、高效率、高标准的自贸港建设队伍。为此,海南目前已开始推进“百万人才进海南”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服务人才、留住人才、回馈人才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相比于国际一流城市,海南为引进人才提供的医疗和教育配套措施还缺乏竞争力,如何让人才进入后长期留驻海南,是自贸港建设急需破解的难题。
(四)海南自贸港金融发展滞后,尚未形成配套的金融支持体系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力度仍不足,尤其缺乏为自贸港“量身定做”的金融组织和金融业务,使得海南金融业整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通过经验总结不难发现,国际一流的自贸港几乎都具备有世界影响的金融中心,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迪拜都是如此。目前,海南金融业的基础较弱,存在诸如金融组织单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人才缺乏等短板,相较于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的金融业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尽管《总体方案》在有关“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中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但《总体方案》中还缺乏将海南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也缺乏具体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5]。2020年9月13日中国银行最早发布了《中国银行海南自贸港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出30条措施支持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也陆续推出海南自贸港专项业务,但是仅靠几家商业银行显然力度不够,海南自贸港建设仍有巨大的金融缺口,需要海南整个金融系统从“顶层设计”到组织实施,都围绕自贸港人员往来、贸易投资高度开放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和系统变革,逐步构建起与国际一流自贸港地位相匹配的既高度开放、与国际金融体系有效对接,又审慎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制度。
(五)海南自贸港建设缺乏参照经验,制度体系仍需全面完善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 年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将拥有1 008 万人的岛屿全面对外开放,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创举。海南全岛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关税、非关税壁垒、投资准入等“边境上”举措,还涉及准入后的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后”问题,目前国内各自贸试验区关于这些准入后的压力测试十分有限,海南几乎没有现成的国内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对于建设自贸港这样的大型项目,既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精准细微的配套措施,将制度、产业、金融、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统筹推进,从而形成一套上下贯通、动态调整、长效推进的制度体系,当前海南自贸港已经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降低税率、完善自贸港立法、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离岸贸易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但现有措施主要是各部门依据单一目标制定,政策间的配合性与协同性有待提升,后期需要在宏观层面加强政策的系统集成,微观层面结合海南实践不断优化细化,在实践中反复调整和创新。
四、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着力点
(一)抓住RCEP签署机遇,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夯实海南产业发展根基
海南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近、航运交通便利,是中国全面对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前沿窗口,建议海南借此契机,拓展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广度、深度,发挥自由贸易港加RCEP 的叠加效应。在地理方位上,海南自贸港一方面可作为国内其他地区企业前往东盟开拓市场、开展对外贸易的中转基地,另一方面又是东盟企业进入内地广阔市场的重要通道。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上,海南应在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的同时,筑牢产业基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农业方面,建议加快农业产业链延伸,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农作物培育、农产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交流,同时配合搭建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农业电商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协调优化;工业方面,建议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11个重点园区为载体,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绿色食品、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等新型特色工业,推动行业骨干企业向园区集聚,同时,抓住国家南海资源开发战略,推动油气开发及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方面,建议以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贸易为主导,发挥热带滨海休闲旅游品牌效应,积极开拓与东北亚、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往来的区域性和国际性邮轮航线,促进医疗康养、会展服务、文旅演出、体育赛事、创意文化等服务项目积极与国际接轨,形成产业开放新优势。除全面对接RCEP外,建议海南自贸港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东北方向上,实现与大湾区有机融合、错位发展,增强两地发展协调性、形成整体合力;西北方向上,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共同承担起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等职能,构成中国联系东盟的桥头堡。
(二)尽快启动跨海通道建设,全面提升海南岛与大陆的交通一体化水平
启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是促进海南自贸港实现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制约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咽喉瓶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关键举措。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有助于将长三角、珠三角的产能和物流低成本地通过铁路、公路抵达海南,相比海运可以大大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越早提上日程,海南自贸港畅通国内国际循环的交通网络就能越早建成。在实施过程中,建议把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具体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实行琼粤为主、交通运输部为辅的格局,探索跨行政区域专项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加快通道建设。建设过程中可借鉴杭州湾大桥的融资模式,放手社会资本建设,通过成立项目总公司,吸纳社会资本采取BOT方式广泛参与,也有利于缓解琼粤交通体制不对接的问题。
(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有效发挥人才“虹吸效应”
人才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因素,只有为人才自由流动提供便利,逐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自贸港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目前海南已经推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和“南海系列”等育才计划,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投入,同时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使更多人才受益。为此,建议学习欧美国家“教育产业化”的做法,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教育机构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并创立各类高科技创意园、物流园区以吸纳外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与此同时,建议为高层次人才的居留制定优惠政策,尤其是为高端紧缺人才提供税收减免,配合提供教育、医疗和养老支持,真正解决人才落户的后顾之忧,以一流的保障服务和宜居的生活环境留住人才。
(四)创新金融服务和监管方式,构建服务海南自贸港发展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起到方向引领、资金支持和托底保障功能。基于海南金融组织单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现实,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第一,港内逐步试行自由化外汇管理制度,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以人民币为本位币、本外币合一、基于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规则的账户体系,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通过渐进式放松资本项目,将在岸金融与离岸金融相互隔离监管,然后在防控风险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第二,逐步取消金融行业市场准入限制,支持国外金融机构在港内独资设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第三,进一步提高自贸港金融审慎监管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提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创造海南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
为了促进国内外要素市场循环,除了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更要重视建立和发展第五个要素市场——数据要素市场。由于自贸港在建立高度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的制度环境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为信息传输及数据的有序安全流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环境,因而海南自贸港在数据要素流动、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建议海南自贸港借助国内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全球领先的契机,瞄准数字产业,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在集聚区内打造包含基础设施、协同平台、应用开发等在内的多层次数字产业生态系统,引导多市场主体参与集聚区共建,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同时,制定数据开放政策,促进社会大数据的融合,明确数据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的法规准则,以及数据的公开范围和标准。加快形成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数字贸易网络,加快数字服务贸易协定谈判,最终形成关于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相关配套协定,推动服务贸易制度的系统集成,最终提升在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六)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海南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新发展格局下的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应当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海南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2.1%,9 个重点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介于95.8%~100%,这是其他省区无法相比的优势。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使命所在。为此,海南要始终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将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相融合,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建议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低碳能源利用,探索开展低碳农业、低碳交通、低碳旅游和近零碳排放建筑或区域试点;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要为全国提供高质量发展典型示范,努力成为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海南自贸港商事制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海南推进国际一流自贸港建设需要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依托,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将成为海南自贸港吸引国内外资源、留住优质企业和客户、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竭动力。一方面,海南自贸港应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主动向新加坡、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国际自贸港的营商环境看齐,如:学习新加坡经验,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全面打通海关、税务、安全等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所有部门,向不同监管部门只需提供一份电子文件,将通关时间缩短至几分钟,极大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要依据海南自贸港的自身特点,围绕核心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营商环境。具体而言,在货物贸易上,建议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或简化非关税措施,持续提高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在服务贸易上,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同时加快与跨境服务贸易相配套的资金支付与转移制度建设,提高结算便利化水平。此外,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法治保障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建议加快制定公平竞争条例、商事注销条例等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等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建立起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发展机制。
(八)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海南人民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要让全体海南人民在自贸港建设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首先,建议将海南免税政策扩大覆盖面,降低进口日用品经营的门槛,让日用免税品的经营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海南城乡居民也能从“免税品”经营中获利,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海南在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同时,要让岛上居民能够同样享受进口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红利,提升公立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办好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和教育事业,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和“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此外,要平抑资本流动和全岛商业化运营带来的价格波动,尤其要稳定岛上菜价物价,加快建设安居型商品住房,保障岛上居民的生活稳定和衣食住行便利。再者,需尽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城市里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特色民宿,把绿水青山变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将农村建设成为风景宜人、生活富足社会主义新乡村。通过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