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时代特征与实施策略

2022-11-24褚金星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质量院校职业

褚金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反映在高职教育领域就是人民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滞后、社会回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对高职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的价值追寻。当前,如何有效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无疑也是职业教育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之一。不少专家学者从学理的视角探讨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现实意义和发展目标,从实践的视角探讨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困境、策略和路径,并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如何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基本架构。但现有研究中关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解析,由于元认知的不足,造成问题破解指向模糊,对策路径也难以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本文试图从本体论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分析视角,在认识论上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和时代特征形成逻辑清晰的系统化认知,进而从方法论上提出指向明确、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与西方传统的“认识世界”的哲学方式不同,马克思革命性地将实践作为核心,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方式,并将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探索作为其实践哲学最终的价值旨归。在马克思看来,“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②。也就是说,人既为自在之物的自然存在,也为自由主体的超越性存在;既受制于自然,也改变着自然。因此,马克思基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现实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相互关系,采用了主客体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并以劳动概念代替了实践概念,提出了“人是社会的动物”的命题,还将物质生产活动纳入实践哲学的范畴,并进一步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提出了对人的自由的阐释——一个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不断现实化的过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提出,指引着职业教育界的研究和实践。关于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从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本文认为其内涵要义主要包含三个密切关联、相互作用的维度。

(一)高质量的内部治理

高质量的内部治理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构质量之维。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一个组织的内部治理如何直接或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发展能否实现高效,也制约着其发展能否实现良好的可持续性。我国高职院校大都从中职升格而来,尽管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效,但就整体而言,其内部治理依然尚未完全摆脱中职原有的遗传基因,没有突破原有的治理框架而实现脱胎换骨的质变。同时,就高职院校治理的重要使命来看,其核心在于保障院校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但恰恰在这一点上,一些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先天不足,这对于高职院校这样一个利益相关者多元化、权利谱系多元化的组织而言,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此,高质量的内部治理应成为高职院校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将尊重学术、多元治理、发挥和放大多元治理主体的非线性效应促成为高职院校的本真状态,才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依赖、可持续的内源力量。

(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质量之维。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教育是引领和生成,是从生命深处唤起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创造力、生命感和价值感。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是所有学校共同追寻的核心目标,是学校办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和发展成效的最显性因素。当前,存在人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渴望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足的矛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矛盾的症结集中体现于由规模扩张所带来的专业建设贪大求全、教学质量低下,以及由此产生的趋同化和同质化。同时,在现代产业和职业岗位高度细化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度分化也促使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解简单化,甚至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异化理解为培养纯粹的一线操作工人。这种片面的理解必将引发重专业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思想共识,从而最终丧失对学生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人文关怀,也无法有效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高职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人的思想,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上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要研究关于“人”的问题,为社会尽可能培养全面有用之人。

(三)高质量的诉求回应

高质量的诉求回应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果质量之维。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只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实现条件的基本手段,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毋庸置疑,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发生逻辑和发展基础,同时也要求职业教育能提高产业关怀精神,对产业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从而彼此构建良性开放的互动关系。因此,在这个大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高职教育越来越被深深卷入产业机器的运转之中。不断关注产业、服务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职院校的第三职能,即通过为产业界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才和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鉴于此,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立足传统使命,通过内提质量、外铸能力来不断回应产业诉求,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用,更要立足当下自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新问题和新要求,紧跟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以战略眼光和广阔视野明确时代使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

发展是一项具有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关于发展质量的认识也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有一定情境性的,对于发展质量的评判也需要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客观看待。对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评价而言,也同样如此。在新时代语境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通过“结构质量之维——高质量的内部治理”“过程质量之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结果质量之维——高质量的诉求回应”三个主要维度的综合性发展来实现。为此,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主要聚焦和表征于对“人”本身的重视、内涵建设的提升、对经济社会的良好回应和发展引领等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教育的基本观点。高职教育从其内涵属性上看,首先是教育的,其次是职业的,最后是高等层次的。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凸显对“人”的教育这一本质属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从根本上而言,高职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和实践也要秉承高职教育之“教育属性”,开展形而上的探索,寻求和回归教育本真状态。为此,《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新职业教育法在总则中也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来看,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强调了职业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即职业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属性”质量观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质量观,这将从根本上确保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实现对人的关注的转向,对学生的培养将从既往的“术”的层次提升到“道”的层次,并实现“道”与“术”的完美结合。

(二)提升内涵,增强自身服务黏性

内涵发展是高职教育的永恒话题,只不过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显得更为突出。过去二十多年的高职教育升格发展,究其本质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更多意义上走的是规模扩张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或道路在相对不长的时间里会将高职教育发展带入窘境,继而于自身内部出现要素结构混乱、持续发展乏力,于外部出现对经济社会有效回应性降低、服务黏性渐弱等问题。内涵发展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主线,并且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将被置于更加凸显的位置。为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此高职教育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框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内涵发展道路。“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为此提出十项改革任务,以引领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质培优计划”提出“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发展目标,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这样说,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系列化、组合式的内涵发展举措具有显著的前后贯通特性和整体性,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体化设计和外部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殷切期待。而缘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结关系,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升也必然彰显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魅力,内发式地影响外部经济社会对其所提供的服务的自然黏性,实现高职教育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时代价值。

(三)有效互动,彰显社会服务功用

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生成逻辑、发展基础和变革依据。因此,高职教育在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并遵循服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和服务外部经济社会。为此,《方案》提出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意见》规划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愿景,指出在未来15年里,我国将实现由“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的全面转型,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应该说,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将主要依赖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如果说《意见》目标的重点在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话,那么其突破点则在于促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间的良性有效互动,彰显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用。事实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及途径加强了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也形成了诸如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等典型的互动合作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互动不积极、合作不深入的痼疾依然存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驱动发展模式依然较为遥远。由此推断,聚焦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抓手,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互动生态,将成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策略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实践的哲学,马克思以实践为核心给我们提供了“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关涉“如何做”的问题,而是同时要与实践的主体、客体、时间、空间、目的等密切关联,并积极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这就需要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跳出实践本身,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处理好人与本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一)坚守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围绕“人”而展开,但纯粹的实践并不是其终极关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核的实践才是其根本价值旨归。可以这样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价值追寻理想中的目标。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整体质量观,面向实践,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培养“完整的人”。

1.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坚持德技并修。高职教育必须精准把握“教育性”这个根本属性,打破“工具理性”的人才观和“经济属性”的质量观,以教育场域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一是全面唤醒广大师生的德技并修意识。高职院校要处理好自身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及供需关系,以先进的理念倒逼企业对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再审视和再重视,促进企业选人用人标准由单一的“技术技能至上”向“德技兼备”转变,从而为学校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校内部德技并修文化氛围的创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通过宣传看板、校园广播等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显性、隐形两种资源,提倡将“德”与“技”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催化德技并修意识深入师生内心。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综合推进的方式开展“三全育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新时代的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更加宽广、更加高阶的职业素养。

2.落实劳动教育,推进“五位一体”育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要以人自身为目的,使人成为集劳心和劳力于一体的劳动者,以求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教育成为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选择。一是在宏观上,高职院校要通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使学生在关于劳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彰显劳动之于实现其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非凡意义,“以劳动教育的融通性为统领,带动其他各育发展,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五育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人”③。二是在微观上,高职院校要按照一体化育人的设计和要求,推进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并与现行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立志在劳动中锻炼成才;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特别是借助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体验性学习,推动学生理论实践双提升,使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成人、成才。

(二)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校企良性互动发展

实践包含合事物的真理性、合主体的目的性两个方面,并将真理性、目的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实践的目的性包含双重价值取向:一是“物的向度”,即人通过实践活动作用或改造外部世界的结果;二是“人的向度”,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或满足内在世界的结果。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在于产业的发展和变革,这使得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的内在办学规律和代表性特征。由此可言,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外向型”变革,其原动力在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对这一愿景的谋求和实现还要回到产业界,从经济社会需求中寻求根本出路,实现跨界融合发展,这也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因此,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着眼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专业与企业对接、产教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1.加强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南,产业人才需求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德国的以“职业分析、分类”为标准的专业设置,还是澳大利亚的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设置,其共同特点在于着眼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科学研判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向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细致梳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需求标准,科学设置专业和专业群。同时,企业和行业组织也要以责无旁贷的担当意识,以其在经济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优势,发挥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建设、预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专业发展与外部行业企业需求间保持良好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专业发展贴合、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改革。产教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共同诉求,也是产教双方寻求双赢局面的契合点。基于这种逻辑,《方案》、“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计划”、《意见》、新职业教育法等都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并将产教融合理念上升为整个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的高度,力图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方面,以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建设。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技能型社会为目标,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吸引和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重构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效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紧密契合。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上,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引入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资源,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开发校企实践课程体系,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各类资源的竞争合作作用,推动各类资源融合聚集、有序竞争和深度合作,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改革。二是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高职教育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来自政府的、企业的还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政策、方案,都不应该将产教协同育人的实施简单地认为是组织层面或领导层面的事务,而忽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师生作为被监管者和被改革者的身份地位,给予他们更多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改变高质量发展更多是为满足“外向型”需要的传统思维,给予师生更多的认可,促进师生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的终极价值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全面发展”④,唯有这种价值取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才具有永恒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象征,才能抵达高质量发展这一实践的本质。

(三)完善内部保障,提高内源性可持续发展

政治实践、伦理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实践哲学的三个向度,且三者有时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教育场域的实践尤为如此。关于教育场域的实践评判,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价值论”观点,应当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度作为评价的最高原则。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顺利推进,从根本上看,离不开三个基本保障,即现代化治理、“双师型”师资、科学的质量评价。从产生逻辑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本身就具有边界开放的先天特性,需要也必须与自身之外的相关要素保持密切关系,在动态中不断自我调适,以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1.持续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实践是历史的、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治理理念,推进变革,谋求善治,实现自身治理的合法化、透明性、责任性。一是在外部治理上,高职院校需要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向社会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推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决策制度,畅通教育治理渠道及网络,合理划分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形成协商、民主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环境。二是在内部治理上,高职院校同样需要构建多元参与治理格局,变革传统的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推动的学校运转模式,形成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高职院校要有效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工具,畅通广大师生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实现内部决策的民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2.始终将“双师型”师资建设摆在中心位置。“双师型”师资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级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建设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制度,构建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完善“双师型”教师成长制度。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教师自身特点,精准分析“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和发展需求,搭建多元化教师成长的立交桥。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培训方案,将行业企业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规范等融入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聚焦1+X证书制度,通过企业订岗实习、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等多样化实践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

3.不断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策略的优化指明了基本方向。一是树立赋能教育发展质量评价理念。事实证明,由于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点任务有所不同,所以评价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关于质量的考察不能仅仅强调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外部经济社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将一切评价变为所谓可测量的、可数据表达的、合乎标准的、科学的体系,这容易将质量发展评价异化为单纯的评价活动,使“高质量发展”沦为“高质量空谈”。因此,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更多关注对既有教育现象的改变和未来教育的成长性,着眼于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主动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单一评价模式,基于授权评价理论,重视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三是重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更多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发展后的静态的、总结性的评价,其过程较为封闭,而定性评价是在集中多元参与评价主体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的更为接近现实的评价,其过程较为开放。因此,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的“过去”,也便于感知发展的“未来”,且更加凸显评价在于改进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意义。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1.

③李昕潞,陈云奔.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应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6):22.

④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112.

猜你喜欢

高质量院校职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