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

2022-11-24杨美玲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素养

杨美玲

信息素养是基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伦理,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信息素养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契合信息时代大环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正逐步受到国家重视。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国家层面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教育大资源的战略目标。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物联网、虚拟现实(VR)、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社会各行业带来新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带动了教育技术和教育方式的革新,特别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大环境下,深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变革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新技术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计划》指出,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探索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方面的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需要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对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更深更广。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内到外都要做好深化改革,既要延伸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又要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技术变革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对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影响

在新技术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场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课程资料和PPT课件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数字化的网络课程、数字化的知识服务、数据服务、数字展览、数字出版服务将以在线的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动态化的案例教学会强化学生的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丰富的在线学习内容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培养对象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

(三)对高职院校教育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将会不断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彻底改变师生的学习场景和学习环境,各类电子文献、在线视频、课程直播等教育资源将空前丰富,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方式形成冲击。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灵活性以及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现在的课堂教学可以搭建虚拟实验环境,增加互动操作体验,生动、直观、形象地模拟现实场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四)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角色的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的改变。在新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和电子教案在持续深化和创新,课程可以轻松实现在线学习、测试、讨论等功能,内容已从“教”的范式转向“学”的范式,教师也由知识的领导者、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监督者转变。其次,学生角色的改变。新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新媒体平台、社交软件、门户网站等方式,自由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另外,随着慕课(MOOC)、翻转课堂、智慧雨课堂等教学形式和内容不断引入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随时可以互动,课程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究式寻求知识。

二、我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不理想

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职院校共计1521所,其中专科层次职业学校1489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课程设置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在不断调整。但通过网络调查得知,目前高职院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数量不到整个高职院校总数的一半,普遍存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到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考核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问题。

(二)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缺乏

首先,教学内容不够系统。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注重文献信息基础知识的讲授,关注科研与学术信息、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对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与法律、批判性思维和利用信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其次,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够充足。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检索工具落后,异地访问关键技术的权限欠缺,以及网络连接不畅等,导致受教育者实践学习的时长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动手能力差。最后,教师资源的缺乏。多数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由图书馆教师兼职来完成,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不强,教学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达不到现代化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局限

首先,在授课形式上,多数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只有文献信息检索课这一种形式,缺乏相应的讲座、竞赛等多样化形式。而文献信息检索也是采用理论讲解和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主要通过PPT课件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讲授信息素养方面的基础知识。实践部分主要讲授本校所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演练,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实践作业,并对其操作进行指导,整个授课过程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在课程性质上,多数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信息素养课程一般被定位为选修课或者素质拓展选修课,选课的学生相对较少,多数学生对这类课程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最后,在考评方式上,多数高职院校仍主要采取“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方式,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操作再到考核结果,教师是主要的考核人,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整个学习过程时间短,学习内容不够深入和细致,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学生受益有限。

三、新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

在新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应以新技术的应用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引领,创新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积极推动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规范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一)完善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构建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新体系,推动信息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1.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上,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学校的办学特色来调整教学内容。首先,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在线课程、信息检索课等方式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既能方便快捷地让学生获取优质的学术资源,又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资源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其次,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竞赛活动,推动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每学期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赛,以比赛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比赛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一方面,通过网络或者面对面的形式举办各类信息素养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掌握常用学术资源的获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及其他数据平台举办的信息检索大赛,积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检索技能的结合,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竞赛中得到锻炼和启发。

2.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资源包括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师资、设备的优化。一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好资源的更新、调整、整合等。例如,定期更换教材、整合网络学术资料、购买更新专业的学术性数据库等,不断优化和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教育内容和检索技术,使其学会有效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媒体技术、社交平台、学术资源等。二是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建设。高职院校应聘用专业技术团队或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多类型的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题库、课件库等,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关注度的同时,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资源需求,提升其学习效率。三是加强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育,引导和监督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提高授课质量。四是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教研室,由专人负责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安排、专业教师聘任与培训、沟通与协调等方面的工作,保障信息素养教育顺利高效开展。五是提供充足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时更新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等。

3.完善信息素养教育考核体系。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考核是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要根据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教育课程的考评体系,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系统的考核,建立一套标准的考评体系。首先,每一学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考核,组织督导、相关教师听课,收集反馈意见,根据意见及时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其次,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进度、方式等,提高授课质量和授课效率。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通过实践操作、课堂互动、课堂测验、卷面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内容的情况,及时分析学生的考核情况,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

1.从注重“教”到强调“学”。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重在“教”,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上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助少。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发挥不了信息素养教育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日益更新的大环境下,首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以研讨为主、以学生为主,实行课上师生互动、课下教师辅导、学生互助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发挥正向带动作用,形成优良学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和自主性的学习,从注重“教”到强调“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其次,增强学生教学参与度。不管是采用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应该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参与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教”到“学”,由“学”到“用”,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2.从传统教学到混合式教学。首先,引入“翻转校园”的教学模式。按照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利用“翻转校园”的数字化平台建立一套基于分组任务学习的支持系统,在系统上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通过小组学习、师生互动、排行榜激励和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进行督学、伴学,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检索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引入慕课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优化课程资源,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慕课平台的优质课程,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接受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最后,嵌入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人文科学的教育和数字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实践的学习和运用。一是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嵌入思政课程、创新创业、人文科学教育等内容;二是嵌入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与专业教师合作,完成专业课程信息素养教育。三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移动终端,嵌入学习场景、工作实训场景和生活场景,让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方式趋向多元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目的。

(三)构建数字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1.构建数字化的交互平台。现在的高职学生都处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是新一代的数字公民,他们热衷和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新媒平台和社交软件,而利用新技术打造多场景及空间转场变化,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场景体验,实现实时互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翻转校园”、微信、网站、App等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构建数字化的交互平台。通过数字化的交互平台,实现在线点名、学习、测试、讨论、评学等多样化课堂交互,让教师精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辅导并实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实现教学的适时互动、学情分析、教学督评等,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向成长。

2.构建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在新技术环境下,应构建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加速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满足学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能满足在线教学的需求。一是增加在线学习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对专业的学术数据库、专业资源服务平台、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检索与利用。二是重新编写教材。着重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教材既要适用于线下教学,又要满足线上教学,并能形成电子教案。三是设立不同层次的全模块课程资源,做好分类、分层培养。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信息检索内容,或者根据专业集群大类分别设置“专业学习、升学、就业、创业”等分类培养模块,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助推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素养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