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那群“少数人”
——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显成效

2022-11-24徐光明甘甜

江西教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豫章康复中心师范学院

□本刊记者 徐光明 甘甜

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新生不少是调剂或踩线录取进来的,就业率却保持在96%以上,并为江西省特殊教育培养了90%的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近日,特殊教育学院的教授在高手云集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日,记者来到拥有110 多年办校历史的豫章师范学院,了解该校特殊教育学院背后的故事。

从“调剂生”到“践行者”

“以前从没想过要当老师,更没听过特殊教育,调剂志愿录取到了豫章师范学院学特殊教育专业,起初落差很大。”说这话的是2018级学生颜璐,她回忆,入学之初,就想着努力考班上前几名,争取第二年换专业。

班上43 人,和颜璐同样经历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几年学习下来,非但没人转专业,还有一学生从其他专业转进来。

1989年创办特殊教育专业,豫章师范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之一。

但由于考生对特殊教育缺乏了解,很多考生是调剂录取进来的。

但这个专业又特别需要奉献与情怀,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能在该领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有用之才?

“一方面以师德为引领,用亲和力、感染力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同时丰富学生工作的载体,利用校内的儿童康复中心,校外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精神追求。”院党总支副书记徐光仪介绍说。

“来了这儿发现老师们对学生乃至家长的态度都很谦和,没有一点架子。有时为了给特殊儿童上课,双手被他们咬得都是牙印,却不离不弃。”颜璐今年已经考上华南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学专业,“在这些老师身上,我明白这是一个需要极强的耐心与责任心的专业,学成后不仅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心理、医疗等多方位的支持,也能为他们的家庭减轻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温暖。”

“学生们进校之后,经常和特殊儿童打交道,在了解到特殊儿童家庭的艰辛和不易后,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被激发。”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胡金秀博士介绍,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全程、全职业环境浸润式教学

“但是要爱上这个专业,只有老师的讲课是远远不够的。学院楼上办了一个康复中心,我们经常把课堂放到康复中心;周末、寒暑假我们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2019级学生徐燕介绍起专业的“独特之处”。

江西省0-14 岁残疾儿童有4.8 万人。作为江西省主要的特殊教育师资教育培训院校,豫章师范学院校长蒲守智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专业内涵发展,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以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8年成立豫章儿童康复中心(下简称“康复中心”),承担0-6 岁听障、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并在次年组建“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下简称“资源中心”)”。

“依托这两个中心,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全职业环境下浸润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师生一道,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反复提升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胡金秀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康复中心主任,她介绍,在30 年的实践中,学院逐渐探索出以专业为主体,以康复中心和资源中心为两翼,“双实践、双循环、学中做、做中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康复中心设在学院特教楼三楼,现有听障、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等类型在训学生65名。

“大一在康复中心主要是观摩,体验师德;等到大二大三,有了一定专业功底,便在康复中心锻炼和发展特殊教育实践能力;这期间不少同学当上助教,和老师们一道,给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心理、医疗等多方位的支持。”徐燕介绍。

在康复中心,一位陪着两个孩子上课的家长说起她的故事:一对龙凤胎,一个是自闭、一个是智障,四处求医治疗都无果,连主治医师都担心起这样的家庭日后如何养育这对特殊的儿童,最后经残联推荐,来到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

“全程陪着两个孩子来上课,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儿子是重度自闭,第一年完全不和人交流,经常打人,还将罗美英老师咬得满手牙印。我真是过意不去,几次说不把孩子送来了,没想到罗老师非但不计较,还叫我不要急,不要放弃。”这位家长介绍,罗老师经常和她说“先不要急着教他说话,先把他从自己的世界里带出来”。

起先,这位家长并没有听懂罗老师话语中的意思,坚持了一年多,没想到孩子竟然开口说话了。

“女儿也完全康复,我的脑瓜子都转不过她。这个暑假复查,医生说这简直是奇迹。”该家长计划将女儿转入普通学校,继续陪儿子到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

“三十年磨一课”后的坚持

在一堂手语课中融入情境创编、歌曲表演等内容;专家提问环节近乎秒答各类问题……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刘永萍教授(团队)脱颖而出,勇夺一等奖。

从特殊教育专业的留校毕业生,成长为骨干教师,刘永萍及团队磨了30年的手语课程。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手语的认识存在误区,觉得是‘瞎比画’”,作为手语研究工作者,刘永萍却觉得手语“是聋人对人类语言学的伟大贡献”。

“还记得,当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亮相春晚时,我们心底的震撼与惊艳吗?或许,在那个无声世界,本就有着无限精彩,只是需要我们认真看、认真去感受!”本着这一理念,她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将手语和艺术、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手语的表现形式。为广泛收集全国各地的手语资料,刘永萍利用出差和假期联系各地聋人朋友帮忙录制手语视频。要找到一位能熟练打出手语且愿意出镜的聋人并不容易,有时会无功而返,但刘永萍锲而不舍。

刘永萍说:“过去,许多人对特殊人群的认知存在误区,善意者下意识地同情他们,恶意者甚至会嘲笑。如今,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走上融合教育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与康复,让特殊儿童迎接属于他们的春天。”

“特殊教育较少人了解,就更需要有人去耕耘这块田地。”豫章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恒伯表示,学校将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做精特殊教育”,创新专业发展路径,培育卓越教师团队,用好“双中心”实践基地,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增强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助补民生短板,助力那群“少数人”也能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猜你喜欢

豫章康复中心师范学院
刘江宁作品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豫章文化内涵研究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writtenandspokenEnglish
Study of difficulty of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 in producing English
“豫章书院”办成戒网瘾学校
美哉,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