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民生保持敏感: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自我修养

2022-11-24戴元初

视听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生公众用户

今年春天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反复,一些地方的疫情蔓延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在此情形下,公众对于疫情走势以及城市治理相关的政策信息和环境信息处于极度饥渴状态。此时,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流通量极大,然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人们莫衷一是。这个时候,从理论上讲,正是主流媒体表现自己责任担当的时候。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初暴发至今,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就疫情本身的新闻热度而言,似乎在不断减弱,因为,从时间上说,人们在疫情信息的反复刺激下,心理已经钝化;从疫情规模而言,最艰难的武汉保卫战过来了,多种疫情防控方式见识过了;从防疫意识而言,从戴口罩到健康码,从核酸检测到居家隔离,该普及的知识都已普及,该说的道理都已不止一次地讲过……如此这般,在新的一轮疫情反复发生的时候,我们发现,许多传统媒体人迷茫了:除了将近三年里反复传播的东西再炒作冷饭,还有什么可以报道的呢?

于是,一些媒体将眼睛盯住上级的最新政策发布,盯住每天固定的新闻发布会,将发布会上的有限信息添加各种辅料调配成每天的新闻头条;一些媒体将眼睛盯住感染病例的流调轨迹,在此基础上铺陈出各种故事;还有一些媒体为了寻找正能量,参加抗疫报道的记者自己成了报道的对象……

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在反思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人纷纷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时候,这“用户”是谁呢?对于自媒体人而言,他们可以高度地细分化,可以是网络游戏爱好者,可以是海淘一族,也可以是育儿期的宝妈,如此等等。但是,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你的用户是谁?答案其实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主流媒体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主流媒体的用户群,就是人民大众,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与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一致的。

以用户为中心,对于主流媒体来说,不是将自己希望传播的信息对着用户瞄准即可,而是要对民生需求有超出于以往的敏感,并将这份敏感转化为自己内容生产和传播选择时的责任自觉。众所周知,由于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保持学习能力的媒体人而言,数字感知能力比传统媒体时代提升了不知道几个数量级,因此,如果你愿意,你总有手段和触角感知到最现实的民众需求,最生动的民生表情。这一点,只要看看民间自我组织的需求文档接龙就能明白,那么粗糙的工具,那么简单的链接,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于急难。媒体人的信息传播力、资源调度力、渠道掌控力、民间影响力等,本是可以在此时发挥组织动员、服务社会的功能的。遗憾的是,在此起彼伏的疫情反复过程中,一些主流媒体的总体表现远非尽如人意。甚至,作为媒体融合时代最基层的各地融媒体中心,也是中国主流媒体系统感知能力最强的末梢神经部分,人们见到的更多的还是信息发布和相关知识普及的工作,对于在较为严重的公共危机面前,如何利用自身的数据整合优势、多部门资源协调优势,瞄准公众最切实的民生急难之事,主动作为,在社会力量动员和服务民生急需方面,似乎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公众对于一家媒体机构的印象,发生质变的时刻往往在于重大事件发生时,此时的表现若符合公众预期,那么可以有几何级数的加分;表现若与公众预期偏离太远甚至背道而驰,则是形象逆转的陡坡。这方面,中外传媒界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相信媒体人都很熟悉,在此就不再赘言了。

猜你喜欢

民生公众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公众号3月热榜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信用卡资深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