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广播剧的艺术魅力看发展前景

2022-11-24

视听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广播剧听众受众

曾 嘉

没有画面,只有声音,却能让人“一秒入戏”,这是广播剧的独特魅力,但是作为一个诞生于1924年的媒体形式,在媒体竞争激烈、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它还有什么能够吸引受众的新招儿,又该怎么突破发展的困境呢?事实上,广播剧在表现方式上对声音充满依赖,它用听觉为受众架构起“空间”,而每个人收获到的“空间世界”都是不一样的,都带入了受众自身的阅历、思考、心理因素等,这就是广播剧引人入胜的根本所在。广播剧营造的是“一个人的小剧场”,而现代人的“宅”心理,正符合广播剧的这个艺术特点。“宅”有种蜗居的意思,就心理而言,带些懒散,带点安稳,有种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十分自由的感受。当现代人的“宅”遇到广播剧的“一个人”,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一、从听觉感受向视觉画面转化,“个性脑补”带来无限可能

广播剧从本体上来说,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不同声音元素的运用,推动情节发展,引起听者共情,但是同一条广播剧,一百个人听可能会产生一百种面孔,这就是“想象力”造成的。

用对白塑造人物性格。广播剧的对白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但是和电视剧完全不同,电视剧里的人物形象由演员扮演,演的好的,受众认为“他即是他”,以后再出现这个人物,脑海中会自动替代为某位演员的形象,容易被固化。但是广播剧却因为仅有声音,难以给角色一个明确的面孔,每个角色都是受众根据自己听到的感觉“脑补”出来的,形象各不相同,也更加“个性化”。可以说,这个角色在编剧创作之后,经过导演、演员的再加工,最终在听众这里被第四次画像,听众同时也参与了角色的塑造。

用音响营造环境氛围。广播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元素就是音响,一条两分钟左右的微剧作品,甚至可以有六十处左右的音响元素。而大量添加音响元素的目的,就在于给听众营造更加真实的环境,达到身处同一场景的感受。但是再多的音响元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感受到完全一样的环境。例如“雨滴在屋檐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在听众的脑海中,绝对塑造不出完全一致的景象。

用音乐渲染人物情绪。好听的广播剧离不开恰如其分的音乐,如果说音响的运用是为了营造环境氛围,那么音乐就是推动情节发展、展露角色心理的重要推手,它要的是听众的“共情”。和电视剧里音乐与画面相匹配,通过演员表演、环境渲染等比较容易将观众带入剧情所想要表达的情绪相区别,广播剧的音乐带来的“共情”效果往往更加慢热,只有某些特定的旋律会被受众记住,例如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连续剧一等奖的广播连续剧《果拉山作证》(由苏州广电总台创作)的主题歌,虽然全歌不长,但是“登上高高的果拉山,流云花海带笑颜……”的旋律却是每个听完剧的受众都会哼上两句的。

以上这些,就使得一部广播剧从成品传输到每一个受众的耳朵里,都会有“千般面孔”。

二、从单一创作向多元创作转化,“题材宝藏”带来裂变空间

广播剧在我国最初的发展,经历过一段时期的高峰,随后在电视的冲击下日渐式微,虽然各个广播电台都有创作,却往往“曲高和寡”,有些为“创优”而作的意思。然而随着互联网上音频产品的兴起,广播剧似乎“春风吹又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就很容易发现,互联网上的“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相比,已经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广播剧的传统形式。传统广播剧也是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主要创作方向,往往选择大主题、大事件,通过某些重要人物的刻画,展现既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这是广播剧评优的重要生力军,对于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来说,也是倾注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广播剧单元。从实际效果来说,这类广播剧也往往都是精品,无论是从剧本创作还是后期制作上,都有着相当高的水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类作品往往时长较长,基本都在60分钟以上,对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碎片化时间来说,传播力不够,较难普及。尤其是一些题材较大的广播剧,往往分为上中下集播出,同样90分钟的时间,可能受众更愿意选择感官刺激更加强烈的影视作品。

广播剧的新生表现。在传统广播剧式微之时,有一种类型的剧慢慢发展起来,这就是二次元剧。和传统广播剧的高大上选题不同,这类二次元剧选择的多为较受欢迎的网文,由一些爱好声音艺术的人进行改编创作,门槛较低,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但优点在于“短、平、快”,时长较短,多为20分钟以下,受众可以很快听完作品;内容平民化,里面会有很多流行于网络的“梗”,容易引发共鸣;操作流程快,一集广播剧可能只需要两三天就能推出,快的也许当天就能放上云端,蹭热点,刷流量,十分便捷。并且这样的广播剧投入也比较低,与传统广播剧相比,也许只有二十分之一或者更低。

广播剧的更多品种。除了上述的广播剧表现形式以外,广播剧还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方法,比如现在很多电台都会去制作的微剧,时长一般在3~5分钟左右,最长也不会超过10分钟,通过一个非常简短的故事或是场景片段,展现想要传达的社会百态、公益行为、家庭伦理等等,往往成系列播出,如中国广播剧苏州创作基地制作播出的《都会好》系列剧、《时代新人》系列剧等。除了微剧,各大音频头部平台推出的较多的声音产品还有“有声书”,较简单的有声书只有一个人播讲,并不属于广播剧的范畴,但有些制作精良的有声书却在录制时进行了角色的划分,并加入了适当的音效、音乐,可以吸引到不同年龄的受众,某些头部平台的有声书大V甚至坐拥千万粉丝。

事实上,随着时代进步,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受众对于媒体的认知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未来还会产生更多的广播剧形式,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形式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内容,更多致力于广播剧内容的发掘才是制胜的王道。

三、从小群体向大数据进军,“技术革命”赋能更大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媒体行业中,技术更是嵌入到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先后出现的各种传媒技术应用,给传媒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广播剧在近年来扭转颓势、快速发展,更是与技术发展紧密连接,技术进步不仅给广播剧制作本身带来了更好的听觉体验,同时也拓展了广播剧的传播渠道。

录音技术进步营造更美空间。随着环绕声、全景声技术的日益发展,使音频后期制作在空间定位、环境声场塑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这也使得广播剧给听众带来更加沉浸更加逼真的听觉感受。例如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省优秀广播剧展播”的广播连续剧《丁香》(由苏州广电总台创作),在一个展现丁香和革命伴侣阿乐在上海生活的段落中,既要有丁香和阿乐的对话推动情节、表现情绪,同时传来了具有上海特色的街巷环境音,小女孩若隐若现的童谣等,用这些或近或远、或连贯或断续的声音营造出了老上海亭子间的既视感。

传播渠道多元催生更多圈层。业界习惯性认为,1924年1月15日在BBC上播出的理查德·休斯的《危险》是第一部广播剧,而之后的几十年里,广播剧也是通过电波进行传播的,但是随着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小屏普及之后,移动端成了广播剧的新战场。各种各样的声音产品不断出现,广播剧的传统形式被屡屡破圈,越来越多原本的受众转换了身份,也成为创作者,参与广播剧制作的人群基数在不断扩大,覆盖的年龄层次也在不断拓展。

相比视频产品来说,广播剧依然是“小众”的,但是曹禺先生说过“听众是广播剧的创作者”,只要从重视用户体验出发,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创作手段,最终都做到为创作内容服务,就一定能寻找到“小众”和“主流”之间的平衡点,广播剧也就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广播剧听众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