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策略
2022-11-24方红梅
方红梅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河北 衡水)
现代教育理念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高阶思维是相对于被动接受和简单记忆等低阶思维所提出的概念,是指学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有效应对复杂任务和问题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学生具备了高阶思维后,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对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全面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以及数学教学而言十分重要,所以下面就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现状
(一)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滞后
通过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处于茫然状态,虽然他们在很努力地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但是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却往往有所延后,在面对难度大一点的数学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思维的衔接性不足,并且很多学生还学完就忘,难以做到知识的随时调取,思维活跃性不足。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他们的高阶思维发展不足。多数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采取简单理解、记忆的低阶思维方式,再加上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二)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经过主动思考和探究后,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给学生留下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时间非常有限,通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留下3~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未能思考出答案,教师就直接将答案公布。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进而限制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不注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阶思维的逻辑性和丰富性往往需要通过语言呈现,因而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能力的提升。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语言性的学科,数学中的符号、概念、法则以及解题思路等都需要通过语言呈现,这也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但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都不会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通常是让学生直接解答数学问题,通过笔测的方式检验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而很多小学生回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会前言不搭后语,缺乏逻辑性,这些都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高阶思维也可以获得发展。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则要求教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学生的学习偏好和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便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在对“比例”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特征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测量桌子和黑板的长度时,我们可以通过尺子来完成,那么要测量我们现在所在建筑的高度又应该使用什么工具、运用什么办法呢?”这一问题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其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这对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而言十分重要。
(二)借助差异化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由于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使他们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计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实现知识之间的层层递进,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跨度缩短到最小,并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对班上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并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性,对课堂问题进行分层设计,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为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打好基础。
(三)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形成
在小学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首先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分析与探究的机会。可是传统数学课堂明显很难实现这一点,不过这一问题却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来改善或解决。现如今,智慧校园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教育”也成为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教学质量要想得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例如,在对“观察物体”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考虑到学生对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已经具备了基本认知,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现实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物体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体”和“面”之间的关系,之后再为学生整合微课资源,结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并通过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这些资源推送给学生,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效率和质量。而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实物教具,并且基于此提出以下合作探究问题:(1)你们现在看到的物体是怎样的呢?(2)你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几个面呢?(3)你们一次性最多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几个面呢?(4)你知道这些物体面与面之间存在哪些联系吗?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些问题的逐步引导下,可以促使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四)借助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征,并注意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衔接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思维过渡,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将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即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为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思考如何将这个四边形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部分学生通过裁剪、拼接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之前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五)深度互动,引导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数学课堂上要确保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现状,并针对性引导和启发,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挑战性任务时展开深度思考,在完成任务时不断尝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迁移运用知识,形成新的任务和思路。在学生完成挑战性任务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在必要时提供引导和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处。教师课前要设计深度学习的活动,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课堂上通过组织学习活动,以任务或者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深入,任务难度逐渐增大,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支架和阶梯。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思考,拓展思路,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研讨,对不同的意见先不说谁对谁错,而是让学生研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促进思维碰撞,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高阶思维培养作为教学主要目的时要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深度探究与学习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准确意识到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基于这一培养目标来创新教学方式、精心设置课堂内容,并通过对教学过程和作业等环节的优化,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真正有效达到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