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22-11-24刘莉萍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小学生

刘莉萍

(甘肃省庄浪县大庄学区杨局小学,甘肃 平凉)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小学生积累阅读素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现状以及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归纳课外阅读教学的经验,仅供参考借鉴。

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课程,而课外阅读是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关键,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魅力所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阅读教学。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原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普遍偏低,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探讨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改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基于此,下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生缺乏兴趣与动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展开阅读学习,而且学生未接受系统的阅读习惯养成教育,也会影响其阅读习惯的养成速度与养成效果。而与教材中的课文相比,课外读物的趣味性更强,也有丰富的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更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长久的坚持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如果说阅读是知识输入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一般输出的知识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因此,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教师想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理想的效果,就需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增加知识量,或者积累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涉及的读物基本都属于儿童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等,有着丰富多样的故事内容和大量感性、美好、情感饱满的语句,是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所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就能够不间断地受到文学的熏陶、影响,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缺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倘若小学生喜欢阅读,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所以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按照兴趣诱发、兴趣激发、兴趣深化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兴趣诱发。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抓准时机推荐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诱导他们产生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这篇课文时,可围绕“寓言故事”这一教学主线,充分挖掘课外读物和课文之间的联系,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读物及时推荐给学生,以一篇带一类,让学生触类旁通,对这类型的文章产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推荐《庸医治驼》《郑人买履》等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学习迁移,对这些课外读物进行自主阅读与理解,在积累课外阅读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兴趣激发。除了找准时机及时推荐课外读物,以诱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外,还要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师生共同阅读。有的学生一个人阅读时,可能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阅读兴趣也不高。对此,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为学生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读到故事高潮部分或结束部分时,故意停下来,让学生畅想接下来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兴趣深化。当学生产生兴趣后,为使学生产生持续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中持续保持高涨的阅读激情,进而积极主动地阅读。如组织安排读书课、阅读竞赛、讲故事等,为学生提供形式不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一直保持阅读兴趣。《西游记》这本书的篇幅很长,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各种阅读活动中抓住课外阅读机会,对其进行递进的阅读学习。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有利条件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那么,什么是良好的阅读环境呢?在笔者看来,包括充足的阅读时间、自由的阅读权利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学生都无法拥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第一,保证阅读时间充足。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后,还要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这样才能一直保持阅读激情。所以,在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阅读课外读物,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同时,把每天下午1 点至2 点的时间段设置为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定时让学生阅读。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这种定时与分散相结合的阅读,利于形成读书的习惯。

第二,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阅读权利。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统一学生的阅读题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这样的考量,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类型的书籍,保证学生的阅读权利。当然,教师也要对学生选择的读物范围进行严格把关,以免学生接触到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读物,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自主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使学生不仅了解读物内容,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利用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围绕共同的阅读内容展开讨论,交流阅读心得,获得更深刻的阅读感悟,心灵上得到启迪,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进而喜欢上阅读,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阅读活动当中。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同学看,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他们,形成人人阅读、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氛围。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果

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有的小学生喜欢阅读,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总是没有计划、漫无目的地阅读,无法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得到心灵的启迪。

第一,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外阅读计划,统筹规划阅读,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减少阅读的盲目性,使阅读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指导前,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年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有一定了解,然后基于这些实际情况,从题材、时间安排上给予学生适当建议。在题材方面,对于低年级学生,结合他们喜欢色彩斑斓的图画等特点,指导他们制订阅读一些内容浅显的儿童读物的计划,鼓励他们多读一些睡前故事,或者阅读更多的绘本。中年级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读一些童话、寓言、科学小短文。高年级学生,指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如小说、散文等。在时间方面,由于平时学业紧张,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篇幅短的文章、刊物等,避免影响正常学习。寒暑假期间,指导学生制订假期阅读计划,规划好每一天的阅读时间,既能保证阅读,又不影响其他事情,让阅读和玩耍相得益彰。

第二,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方法,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丰富阅读情感,以促进学生阅读进步。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辞藻华丽、优美,情感丰富的语句,以及阅读感受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积累文学知识,日积月累势必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理想,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小学生有兴趣、有条件、有计划、有方法地阅读课外读物,并从中有所积累、收获,达到课外阅读目的。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小学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