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24陶贵菊
陶贵菊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甘肃 白银)
从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讲,要想切实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必不可少的。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具有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所谓语感,本质上指的就是学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从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通过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此,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就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积极意义
从培养小学生语感的角度来讲,要求教师能够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之处进一步进行发扬,但是又需要能够对课堂上的阅读材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把握,尤其是要对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深入挖掘。通过深入地领会以及理解阅读材料,学生会逐渐形成语感。要想更好地转化语文教学的方式,教学中需要加大对学生主体的思考以及阅读的关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以及仔细品味语言材料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语感教学,能够更好地凸显语文新课标的价值理念。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一方面要借助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一)通过倾听引导学生强化感知
当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探索欲望。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想要让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新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教师要熟练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然后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如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当中的场景,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互动当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从语感的角度来讲,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感受力。一个人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语速、语调以及语气的变化,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一个人情绪方面喜怒哀乐的外化。同样的一个词,用不同的语调、语气以及语速表达出来,其所表达的情感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让学生通过倾听来感受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味,进而实现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提升。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的文本资源进行利用并且深入发掘,通过准确以及丰富的语言进行表达,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视频以及背景音乐等,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对语言中蕴含的美感以及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主动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以及感受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通过诵读深化学生的文本理解
朗读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要想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加深入,从直觉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感受语言,朗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数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其不仅语言精美,同时内涵也十分丰富。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文本中的语感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带领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仔细揣摩以及反复引用,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错落有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体验以及音韵变化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悟。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文本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节选,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及课后反复诵读这些片段,借助抑扬变化的语调、缓急变化的语速、轻重变化的语音等,使文本中描写的场景、情感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展示,为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品评深化学生文本体味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提升语感教学的有效性,品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其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味,促使学生主动走进文本之中,去感受蕴含在文本之中的深刻情感。教师应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交流、互动贯穿进去。课堂教学一开始的时候,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课堂内容,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利用品评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对知识内容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一般只会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在较少的时间内,期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更需要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以及情感;对于学生而言,利用教师所采用的品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巩固自己在本节课当中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阅读学习,理解并消化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式。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文本中的关键内容,包括文眼以及字眼等,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替换文本中的经典句式、经典词语等,尝试调换文本中的语序,借助增删以及替换的方式来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以及推敲,对比原文和调整后的文本存在哪些差异,进而对课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有更加深刻的体味,更深入地感悟语言之中蕴含的情味以及意蕴。
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精细化剖析的过程中,教师讲得越细,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越不理想,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在遇到其他文本中的同一问题时,他们依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教师讲解的知识,而并没有真正对文本进行体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对比品评,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深刻感悟所得出的结论印象也往往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正在不断地加强,为此,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品评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探究不同的知识,逐步拓展自身的思维模式,巩固课堂当中所学的知识。后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带领学生举一反三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文本体味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久而久之,语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为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写、说促进学生思想升华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延伸,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以及理解。通过对言语作品以及言语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语感大体可以分为输出型和输入型两个大类,输入型语感主要是以读和听为主,输出型语感主要是以写和说为主。都说学以致用,培养以及训练学生的语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以及更加出色地对语言文字进行运用。因此,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文本中的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能够使学生对自身已有的经验进行充分利用,不断发挥想象,持续地进行自写、自悟以及自说、自评,让学生在参与自主实践的过程中绽放语感之花。
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境说写。教师先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学生在对课文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对文本中的精彩对白片段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发挥。表演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语感能力提升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说、写练习,对照原文,自主对自身语言文字的运用情况进行品评。(2)模拟说、写。以文本内容为依托,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平凡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的无穷魅力。(3)创新说、写。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针对文本的修辞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对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经验进行调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说、写练习。学生在想象以及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所写出的内容也往往更加新颖别致、丰富多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此加以重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能够切实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明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到课堂阅读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