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老化: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社会工作实践
2022-11-24赵玲玲
赵玲玲,廖 颖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一、问题的提出
老年人处于人生阶段的末期,老年人能否坦然面对死亡,承认和理解自己的死亡,确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既是对生命衰老的适应,也对生命正确和全面的认识,更是高质量社会生活的保证[1]。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老化态度总体不甚乐观,出生队列较晚、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的老化态度更为消极[2]。同时,我国多数老年人无法正确地面对死亡,他们对死亡存有焦虑或者对死亡态度模糊和矛盾,亦或是死亡逃避和逃离接受,过度重生,较难坦然接受死亡。与之相反,将死亡作为生活解脱途径而轻生的老年人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农村独居老人自杀率占比更高,近10年有直线上升的增加趋势[3]。我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消极的老化态度和不正确的生死观,严重影响到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质量。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通知中明确提出“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老年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散居、独居老人的教育服务。生命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根本,因此,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境中,提升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提高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和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起源于死亡教育。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学界采用死亡教育,国内学界因东方文化传统,先是用生死教育替代死亡教育,后又将生死教育以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整合进生命教育之中,因概念不断外延,最后统称为生命教育,以探讨生死相关的问题和现象。老年生命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是对老年生命关怀的全人教育,涵盖整个老年生命历程,协助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等方面的调适和升华,维系老年人自己与他人、家庭、社会、环境等和谐共处关系,促进老年人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实现生命价值,最终超越生命,坦然面对死生,提升晚年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2007年,陈金香专门对老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具体探讨老年生命教育问题[4]。随后,老年生命教育被众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主要表现在对老年生命教育内容的理论论述和老年生命教育的实践等方面。在对老年生命教育内容的理论探讨方面,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和生死等取向论述老年生命教育内容,如生理取向的老年生命教育主要是传递生命知识,提升老年人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心理取向的老年生命教育主要是关注老年人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心理问题,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取向的老年生命教育主要是专注于自我生命内涵的丰富,生活范围的扩充,以及人生履历的厚实等丰富自我内在的精神生活;社会取向的老年生命教育主要是协调生命关系,提升老年人人际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生死取向的老年生命教育主要是进行死亡教育,正确地理解生死和探寻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含义[5-9]。在老年生命教育的实践方面,如上海静安区启动老年生命教育“三部曲”:举办讲座、课程建设和全面推进,满足了老年人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10]。广州市G老人院,由社工科工作人员承担老年人的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讲座、开设佛学大讲堂、做好生命关顾计划和进行临终关怀等服务[11]。部分学者通过个体化的生命教育干预研究,促使养老院老年人正确地面对死亡与痛苦,珍惜生命,积极投入生活,肯定生命的意义,提高其生存质量[12]。
综上所述,多元视角的老年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为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特别是老年生命教育实践内容更丰富于理论探讨,表明实际老年生命教育实践更加多元复杂。同时,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到:老年生命教育理论内容较为全面但实践缺乏普及性及系统性;现有老年生命教育内容较窄,主要侧重身心健康教育;老年生命教育形式主要以传授和说教为主,方式较为单一,实施领域主要在城市而忽视了农村。总而言之,农村独居老人的生命教育是普及不足甚至是缺乏的,农村独居老人消极老化态度对其晚年生活与生命质量的不良影响将持续存在。因此,本研究结合农村独居老人的身心特点及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农村独居老年开展生命教育,为提升农村独居老人晚年生活和生命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对象是农村独居老人。农村独居老人指在农村居住、具有农村户籍且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独自一人居住的未婚、丧偶、离婚或分居的老人,包括无子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他们往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活无人照料、孤独抑郁、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消极的死亡态度等问题,但归根到底是生命质量相对不高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村独居老人样本量占比较大,代表性较强的吉安市P村独居老人进行生命教育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截至2018年,P村6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400余人,其中独居老人78人,占全村老年人口比重的近20%。本研究拟以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听到死亡话题直接拒绝或中途因情绪过度悲伤而中止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中死亡排斥高于死亡顺应、需要生命教育服务的农村独居老人等为直接服务对象,其他类型为间接服务对象。
(二)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死亡态度是影响农村独居老人生命质量的核心因素。通过引用崔以泰的死亡态度调查问卷(A型)[13](P95-101)对P村78位独居老人进行调查以及对调查数据分析得出P村独居老人的死亡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一是老人死亡态度持排斥、不接受者比顺应、接受者的人口比例略高;二是宗教信仰、参加葬礼次数、谈论死亡情形、身体健康状况、接触重病患者经验等因素对农村独居老人死亡态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有宗教信仰比没有宗教信仰的、参加多次葬礼比参加少数几次和没有参加过的、家庭中能公开谈论死亡比尽量避免谈论和从不谈论的、自觉身体良好比自觉身体一般的、有接触重病患者经验比没有接触重病患者经验的农村独居老人均更能顺应、接受死亡。
(三)生命教育需求的预估
通过对P村独居老人关于如何提升晚年生命质量以及对生命教育的需求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出结果归类如下:一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求,包括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有上门诊疗服务、如何养生保健、如何预防疾病以及如何应对现有疾病;二是社会参与的需求,包括参与和融入子女家庭生活的需求、融入村里老年集体并参加老年活动的需求、参与社区的需求;三是死亡教育和寻找生命意义的需求,包括了解火葬、如何临终话别、如何排解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何坦然面对死亡、探寻生命意义等。
(四)干预计划与服务目标的确定
基于P村独居老人的死亡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生命教育的需求,2019年,研究者即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尝试对P村独居老人进行生命教育干预。初步确定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服务目标为:协助积累保健知识,提升身体质量和保健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鼓励参与群体活动,提高家庭、社区、社会的参与度和参与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协助正确面对死亡,形成正确的和积极的死亡态度,协助寻找生命的意义,体认生命价值所在,统整生命与感知晚年幸福,提高生命质量。
(五)理论基础:成功老化理论
成功老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主要从医学的客观角度和自我主观感知角度来评价,主要包括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社会指标等来定义,如延长健康寿命,主观幸福感高、孤独感低与社会融入度高[14]等则被视为成功老化。目前影响最大和运用最广泛的是Rowe及Kahn提出的成功老化“三因素模型”,即成功老化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在生理上降低罹患疾病与因疾病而发生失能的危险;在心理上维持高认知与身体活动能力;在社会上主动参与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和生产性活动),主张老人可发挥主观能动性,藉生活形态的调整以中和老化的负向影响[15](P36-52)。Crowther等提出了增强模型,即加入第四个因素:正向灵性。灵性是个人对生命、意义与信仰等终极问题的追求,正向灵性涉及自我内在和神圣或超然关系,不受种族,民族,经济或阶级等的束缚,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正向灵性包括宗教和灵性层面,并受到老年人的积极肯定[16]。有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关注教育和灵性的干预来促进成功老化[17]。因死亡是最能促使人们去领悟生命本质以及生存与生活的价值意义,促使个体灵性觉醒和灵性感悟,故结合中国社会文化表达,促进成功老化的教育层面主要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参与教育、死亡教育等。
三、社会工作干预行动
因为P村独居老人的死亡态度影响因素中的心理因素并没有显现出显著性,所以,社会工作干预在成功老化理论指导下主要从P村独居老人的生理健康教育、社会参与教育、死亡教育(灵性干预)等三方面展开。
(一)生理健康教育:生理成功老化
这类农村独居老人表现出对身体健康过度关注和焦虑,特别是不能理性看待老化现象和疾病侵害,加上独居与缺乏照顾现实,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和恐惧情绪难以排解。成功老化理论认为,老人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提升生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照顾能力,进而促进成功老化。有研究发现,老人参加体育活动或者使他们能够继续参与植根于他们的文化和作为老人的传统角色的生存活动有利于改善或维持他们的身体、心理、情绪和精神健康[18]。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体育锻炼、饮食质量高和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提升生理和心理认知以促进成功老化[19]。
因此,社会工作干预以传递生命知识,提升农村独居老人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为目标,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排查、认识衰老、健康锻炼、饮食指导、疾病防治等知识输送和技能指导,协助老人积累保健知识,识别正常性衰老与非正常性衰老以及如何延缓衰老,理性对待疾病以及缓解对疾病的厌烦和恐惧心理,理性对待衰老和疾病等。具体干预内容如下:一是健康排查:社会工作者链接本市某三甲医院专业医疗团队免费为农村独居老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诊治,同时,社会工作者协助进行疾病预防宣传和保健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情绪宣泄与减压:邀请专业社会工作者正确引导农村独居老人将长期独自忍受对衰老和疾病的压力及情绪进行宣泄,放空压力与负面情绪,同时充分了解农村独居老人的非理性情绪并进行辩驳。三是正确认识衰老:邀请相关专家用本地语言向农村独居老人讲授什么是衰老、衰老的判断、区分衰老和疾病、如何延缓衰老等。四是健康锻炼指导:鼓励肯定老人适当对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根据老人的实际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让老人自主选择手指操、走路、广场舞、太极拳等保健运动。农村独居老人自我维持生计的农活和家务活其实已经保障了日常的身体运动,群体性的保健运动则可以增加精神愉悦。五是饮食营养指导:邀请具有营养师资格证的专家授课指导如何健康饮食和合理膳食,内容主要包括:摄入食物要多样性、日常瓜果蔬菜肉食等怎么吃最健康、如何烹饪食物最健康等,同时授课专家针对个人饮食疑问进行解答。六是疾病防治教育:特邀请某三甲医院的专业医师队伍为农村独居老人针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骨关节肌肉疾病等常见老年病症的防治开展系列讲座。通过服务,农村独居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二)社会参与教育:人际互动与生产性活动
这类农村独居老人表现出较强的行为被动性和自我封闭性,缺乏与群体互动,如较难以融入子女家庭、与亲朋邻里关系生疏,较难参与村里事务活动等。有研究表明,增强自信比只向老人提供物质支持和信息更有效,应帮助老人意识到成为有价值和独立的人并接受自己[20]。社会互动环境是成功老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互动取决于双方甚至多方的参与。整体而言,社会互动环境越好越有助于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21]。那些有更多亲密邻居和朋友的老人更容易倾向成功老化,因为个人可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有益的社会支持。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变得越来越有限,所以,除了家庭支持外,应建立和加强涉及朋友、社区、组织和专家的各种类型的情感支持[22],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增加社区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老人积极成功老化。
因此,社会工作干预以协助协调生命关系,提升农村独居老人社会参与能力为目标,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增加自我生活管理技巧,家庭成员沟通知识和技巧教育,学习和掌握智能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信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邻里关系强化,增强邻里和族里的亲情支持功能;积极参与社会,融入社区生活等教育。具体干预内容如下:一是提升自我生活掌控能力:在尊重原有生活习惯即用柴火土灶做饭炒菜的前提下,针对有使用现代家电需求的农村独居老人,培训如何使用现代家电,具体包括电饭锅、电磁炉、高压锅、煤气灶、电热水壶、彩电、洗衣机等,以减轻生活负担和压力,更好地自我照顾和方便生活。二是学会与家人交流沟通。识别农村独居老人与家庭成员沟通存在的不良类型,如过度经验型、过分监督型、过分放纵型、严厉惩罚型等沟通类型,针对每种沟通类型,共同讨论如何处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三是学会使用通信设备。针对没有电话、有电话不会用的部分农村独居老人,由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老人互助方式,现场进行操作学习如何打电话、视频通话等,以增加与亲朋好友的联系,以缓解日常的想念之情。四是学会与邻里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引导农村独居老人讨论分享身边人缘好与不好的表现并进行总结,得出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参与村里事务,帮助他人等是与邻里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倡导农村独居老人以村里人缘好的老人为榜样,助人为乐,尽量处理好与邻里关系,和睦快乐相处。五是参与社区,创造社会价值:社会工作者在特殊节日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社区活动,发挥和激发农村独居老人优势能力和潜能,如进行文艺表演、人生经验分享、农村社区建设意见和建议提供等,促进老人社会参与,发现和体验自身价值,愉悦身心,同时营造全村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通过服务,农村独居老人的自我生活掌控能力有所提升,家庭、邻里、社区、社会等人际关系互动增加,社会支持网络扩大并得到加强。
(三)死亡教育:灵性干预
这类农村独居老人表现出消极的死亡态度,对死亡话题避而不谈,觉得日子得过且过,生死没有意义,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希望和对生命没有过多追求。成功老化理论认为,正向灵性可能会降低因疾病而产生的失控感和无助感,减轻负面生活事件压力并增加面对疾病的目的和意义,减少孤立感和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感。正向灵性体现在个人对信仰的追求方面[16],而农村独居老人的信仰,一般是以民间信仰和习俗为主[23](P17),敬崇本地风俗。
因此,社会工作干预在尊重信仰与风俗原则下,协助探寻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意义,提升其生死应对能力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了解生老病死的生理过程,正确地理解死亡;了解面对死亡的心理过程,正确地对待心理变化;了解身前身后事的准备、内容、流程,做好生前身后事安排;鼓励增加接触死亡经验和能公开讨论死亡。具体干预内容如下:一是认识死亡,意识到生命死亡的必然性:通过关于“死”的日常生活话题如“笑死了”“渴死了”等引出农村独居老人关于“死”的话题,得出"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极致的表现;通过回顾生命历程和思考“人生的最终归宿”,认识到“死”是一种必然结果;通过赞美自己为生命历程做出的努力,将死亡情绪转移到肯定自身业绩上来,重建自信心和成就感。二是接纳死亡,坦然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通过死亡态度讨论和分享,找到共鸣者的同时形成对比,让具有接受、顺从死亡态度的老人为排斥、恐惧死亡的老人提供情绪支持;分享临终人士在面临死亡时存在悔恨、全景式回顾、牵挂感、快慰感、离别感等临终心态,学会针对临终者的不同心态去满足其人生愿望,给与关怀和慰藉。三是应对死亡,提升应对死亡的能力和准备:主要包括了解生前身后事的准备、内容、流程,做好生前身后事安排,如土葬仪式回顾、火葬疑虑解答、关于新丧葬仪式和准备讨论、死后生命问题讨论、生命心愿清单等,重构“死亡故事”并转化为生命历程。四是珍惜生命,认可生命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何认可自己和保持生命意义和价值,实现生命自由自在、幸福快乐、圆满和谐的完整[24],讨论结果为:健康饮食、保持好心态、看淡生死、不多劳儿孙事、多与人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多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而活,“做自己”与“成全自己”。通过服务,农村独居老人尝试着渐渐从身心社灵方面反省自我的生死意义,积极成功老化。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尊老敬老不仅是晚辈内化于心的为老原则,而且也是老年长者融入骨血的价值理念。因此,社会工作者秉承传统美德和专业价值,尊重农村独居老人的自主权和自决权,在平等和尊重等理念下践行社会工作专业性和本土性策略:以农村独居老人为中心,以实际需求为服务出发点,服务设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挖掘农村独居老人的个人潜能和充分利用地方的人力与文化等资源优势[25],从生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参与教育逐渐推进到死亡教育的生命意义探讨,促进生命教育服务目标的达成。
(一)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社会工作的本土性策略
1.尊重主体性和充分运用本土资源优势的生理健康教育策略。社会工作者尊重农村独居老人的自主性意愿和选择,充分运用本土性专业资源,使农村独居老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尽可能大地发挥,使本土专业资源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如所有的服务开展,都是基于农村独居老人的需求,并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农村独居老人的参与度,在相关专家、社会工作者、农村独居老人等三方互动协商中达成一致目标;链接的本土性专家资源,都是精通本地语言与熟知本地生活习惯,并都是进村入户开展专业服务,缓解农村独居老人被动出行和出行不便的困境;开展的义诊、饮食讲座、疾病预防讲座等内容都是与农村独居老人自身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尊重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习惯上,对农村独居老人的生理健康疑惑进行专业回应;在鼓励肯定农村独居老人适当独立生活与劳作作为日常运动的同时,让老人根据实际身体情况和作息情况自主选择保健运动类型。也就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尊重农村独居老人的生存和生活习惯,再在此基础上提升农村独居老人的生理质量。
2.扩大和加固在地熟悉性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参与教育策略。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发现,农村独居老人对加强邻里和近亲关系有更为强烈的愿望,对参加社区集体性活动有更为主动的积极性,对社区外界的社会支持有更为快速的接受度。因此,除了巩固家庭支持外,可以建立和加强涉及近亲、邻里、社区、社会等组成的社会网络支持。但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是基于本地情感和情结的,亦即基于本土熟悉性而产生的自发信任与联结。不管是接受义诊、参与讲座、集体锻炼、还是分享家庭沟通、组建学习小组、参与社区活动等,都是以“熟悉”为前提,因为在地,熟悉的语言、熟悉的场域、熟悉的群体、熟悉的生活场景、熟悉的活动等让农村独居老人能建立和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维系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尽量扎根所在社区,在熟悉场域与空间内通过自助、互助、共助、公助等形式实现在地成功老化,同时注意保持农村独居老人的独立性,注重个人自主性;保持持续社会参与,巩固与熟悉社会群体共同构筑的社会支持网络关系;尊重“地方依附感”,保持因熟悉感而产生的安全感[26],促进农村独居老人以更加正向态度进行成功老化。
3.尊重本土丧葬习俗的死亡教育策略。Corr等认为死亡教育实施可分为认知的、情感的、价值的等层面[27](P13)。认知层面上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与死亡相关的信息;情感层面上是如何面对和处理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感情与情绪;在价值层面上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三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侧重。现有的死亡体验教育对于农村独居老人而言,这种认知层面上学习死亡相关信息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特别是在“土葬”改为“火葬”剧烈变革期,传统丧葬习俗或文化的割裂使农村独居老人对自身处境和死亡的焦虑、无助和孤独表现更为明显,特别是因死后不可控而增加对死亡的恐惧。社会工作者如何在这种死亡文化或者死亡态度重塑中发挥作用?尊重本土习俗与本土信仰以及感受农村独居老人的人生体验基础上重构“死后故事”是重点,即对生前的生活与心理等准备和对死后世界的重新叙事,构建适应新的和更加圆满的丧葬方式的话语故事。只有尊重本土信仰下的丧葬习俗,在本土习俗的基础上重构故事,才能让农村独居老人对以往的经验和现实情景形成新的认知,才能真正让农村独居老人在情感层面顺应死亡,才能在价值层面继续思考现实生活和死后生活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统整生命,关注由死亡引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思考而非死亡本身。
(二)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社会工作的服务重心
1.生理健康教育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基础。衰老或者老化是生命晚期的自然过程,是老年生理发展最显著的现象,由生理变化逐渐导致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化也是一种思想和态度,可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也可以是充满希望和魅力的过程[28]。保持身体健康是农村独居老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成功老化的最基础条件。在实际服务中发现,农村独居老人比其他老人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力、生命抗逆力和生命复原力。因此,提供生理和生活保健知识,提升保健意识与能力,最易被农村独居老人接受,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特点和基础所在。
2.社会参与教育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重心。家庭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核心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在老年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9],但对于农村独居老人而言,家庭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现象,而且他们不需要照料晚辈,更多是社区参与,因此,关于农村独居老人的亲密社会关系维系除了亲密家人以外,还应多关注在老人身边的亲密照顾人群,如邻里、非直系亲朋、社区工作人员等,因此,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并保持社会参与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重心所在。
3.死亡教育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核心。正如前文所说,死亡更能让农村独居老人体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直接关乎晚年生命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开展死亡教育协助农村独居老人进行灵性体悟,促进成功老化。而成功老化研究,需要阐明文化价值体系的共同构建作用[30]。对于社会工作而言,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对话与合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扎根中国社会的必然途径[31];对于农村独居老人而言,民间信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生命寄托,是自我过往、当下与未来的有效对话,能实现人生统整。因此,应接纳和尊重农村独居老人的精神信仰和当地习俗文化,接纳“人死后在死后世界会继续存活并与在世亲朋好友有紧密互动”的生死观念,在此“生的延伸”基础上去回应为“我死”做好生活和心理准备,缓解对死亡的痛苦、未知以及丧葬改革与传统丧葬习俗冲突等纠结不安的心理。这是农村独居老人寻找自我、人生意义、生命归属感和精神信仰所在,亦是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核心所在。
五、结论
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社会工作实践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当前中国农村独居老人生命质量实际结合所进行的尝试与探索。社会工作者根据农村独居老人群体和个体特征,进行生命问题分析和生命教育需求评估,再根据农村独居老人的感觉性和表达性需求,制定社会工作干预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目标,在成功老化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开展生理健康教育、社会参与教育、死亡教育等服务。社会工作干预有效缓解了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服务取得一定效果,包括农村独居老人的生理保健知识得到增长、孤独感得到缓解、悲观厌世情绪得到安抚、接受并能公开讨论死亡话题、死亡态度在慢慢发生着积极改变,正向影响着其晚年生命质量和生命幸福感的提升。农村独居老人生命教育的社会工作完成,不仅促进了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更是为生命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参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