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精神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逻辑理路

2022-11-24喻秋雪

关键词:话语权建党弘扬

种 鹃,喻秋雪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极其重要的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对维护政权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提升民族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想日趋多样多变,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正确与谬误的价值观念相互交织,意识形态话语权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如何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目前学界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体、内容、载体等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说,培育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传播技能的主体力量[1],充实话语内蕴、加强主流意识形态阐释力[2],建构适应移动传播特点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3]等。但鲜有学者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层面展开具体研究。实际上,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巨大挑战给建党精神的弘扬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反过来,建党精神的弘扬有助于抵抗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能够成为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因此,面对当前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严峻斗争形势,大力弘扬建党精神,对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诠释

建党精神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厘清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对于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提出建党精神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逻辑理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4](P8)。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创建历程的凝练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铸魂之本、信仰之基和动力之源。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有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坚定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5]。坚持真理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对各种理论学说反复比较、对照的基础上,最终将马克思主义当作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守理想是指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标识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只有具备了远大理想的引领和激励,崇高的事业才能够获得坚定的意志力。例如,瞿秋白等先烈在步入刑场的过程中仍然高唱《国际歌》,因为他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离开现实而空谈远大理想,容易脱离实际。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并使其高度发达,因此,具体到现实还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激励下,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共产党人的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赓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社会主义进而走向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酝酿筹备阶段就已经确定的最高理想,但由于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导革命运动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不可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因此中国复兴之路需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具体说来,承担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承担使命,坚持奋斗。具体来说,首先,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经过浴血奋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走出了一条拥有中国特质的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不怕牺牲是指为了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百年前,前辈们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顶着巨大风险召开了中共一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具体来说,这种伟大精神展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身上,展现在众多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展现在新时代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而舍生取义的无数名同志身上。英勇斗争是指在困难面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敢于斗争的精神,坚持在伟大斗争中诞生、在伟大斗争中发展、在伟大斗争中进一步壮大[6](P2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作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与落后生产力和各种封闭思想作斗争;新时代,党与阻碍国家发展的一切敌对势力作斗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党强大的精神优势,共产党人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鼓舞下前赴后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历经百年之后仍然能够风华正茂、饱经磨难仍然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拥有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7]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首先,对党忠诚就是要绝对忠诚于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8]“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9]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要想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党员必须忠诚于党,遵守党的纪律。实际上,对党忠诚早已深入到共产党人的血液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例如,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之一江姐(人物原型是江竹筠),在面临敌人严刑逼供时指出,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用竹子做成的,而我们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10](P309)这不仅体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还践行了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其次,不负人民就是共产党员要不负人民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和期望。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把人民群众放在重要位置,从归还人民土地的土地改革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负人民。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两个词复合构成的一个概念。阐释这一概念,需要对这两个词结合历史和现实分别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了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法国哲学家托拉西(Destuttde Tracy)为了反对形而上学和宗教偏见,首次提出需要创立“ideologie”也就是“观念科学”。这一观念体系因与拿破仑企图恢复帝制、重建宗教行为相冲突而受到拿破仑的抵制和嘲弄,由于拿破仑巨大的话语影响力,从而使这一名词被抹上浓烈的否定色彩和讽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唯心史观批评时,延用了其讽刺意义的用法,认为ideologie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在这一用法上,ideologie被译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往的一切思想家们只是从存粹的思维材料出发,完全意识不到这些思维材料不过是以往物质实践活动的观念反映。他们企图以批判旧思想来促使历史向前迈进,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产生颠倒、虚假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1](P178)为了维护这种观念领域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1](P180),以此来达到操纵人们的能力和思维,维持其统治地位的目的。这样,统治阶级确立的具有统治地位的虚假意识,就成了意识形态最基本的定义。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科学地阐述唯物史观,除了从否定意义分析意识形态,还把意识形态概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并赋予其全新的含义。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即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反映阶级或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话语体系中的意识形态至少包含以下三重含义: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虚假的意识”;二是价值论意义上的“统治阶级意识”;三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式。

对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观念体系,马克思着重强调:“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迷信以前,是不能开始实现自己的任务的。”[11](P671)列宁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路,结合俄国革命进一步拓展,将意识形态与革命斗争结合起来,更加强调以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反抗反革命意识形态。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展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服务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需要强化社会民主主义或者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这里所称的意识形态是与资产阶级虚假体系不同的“破除一切对过去的迷信”的观念体系,是富有历史进步性的革命号角。综上所述,在不同场合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存在差异。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列为党和国家的主要指导思想。这里的马克思主义即是主导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或者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

法国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指出:“话语权是一种‘权力’,是人们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真正的权力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12]对于权力来讲,话语不仅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也是一种结果,话语对权力影响的形成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话语既有助于权力的加强,又能够弱化权力。[13](P82)也就是说,统治阶级若是掌握了话语权,就能够实现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通过控制整个社会舆论走向,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进而有效统领整个社会。反之,统治阶级如果不能牢牢把握话语权,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就会逐渐丧失,将会对政权的巩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还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因此,牢牢把握话语权是一项急迫而又极其重大的任务。具体来说,话语权内涵一般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种是实现表达的权利,即指具有说话的资格和权利,也就是“权利”伦理维度;另一种则是通过言说和表达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即是指话语拥有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计划和行动的能力,即“权力”维度。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当中则更倾向于后者即“权力”维度。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指话语在一个社会集群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亦可以说,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够阐释为话语主体为了将自己所主导的思想观念被大众所接受与认同,他们凭借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借助话语载体,利用恰当方式合理表达和传播其主要内容,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其在民众思想上的影响。具体到中国,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主导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阐释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被推广、认可以及应用的能力。

二、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辩证逻辑

通过对建党精神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基本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看出,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存在差异。但实际上,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还互相联系。具体来说:一方面,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会给建党精神的弘扬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建党精神的弘扬则可以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巩固的重要抓手。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影响建党精神的弘扬

当前,虽然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已经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也阻碍了建党精神的弘扬。

首先,市场经济趋利性引发的负面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6](P234)。一方面增强了利益主体的自主性,有效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竞争、效率、平等等现代性意识;但另一方面,也因此诱发了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出现。这些错误价值倾向局限于眼前、个人、现实的价值追求,忽略全局、长远的目标追求,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对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建党精神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强调的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不负人民等,与市场经济趋利性引发的负面效应形成巨大反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冲击并淡化着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影响着建党精神的弘扬。

其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自改革开放后,西方各个国家在将其文化产品输出到中国的同时,也向国内不断宣扬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各种错误思潮。比如,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着多种大众文化形式,如电视剧、网络文章、内涵段子等,选取某些拥有较强情节性的历史片段、英雄人物等,在大众消遣放松、接收信息、表达想法的过程中进行玩笑、恶搞,促使人们在观看“笑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错误的历史观,逐渐将人们领上一条对历史歪曲、诋毁和否定的歪路。这些错误思潮强调西方资本主义信奉的价值观念,不断诋毁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建党精神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引下,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中锻造出来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颠覆着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了建党精神的传承。

再次,网络媒体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随着网络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在网上针对某些热点事件自由地发表言论和观点,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注意力和凝聚力。现如今,有事发微博、热点问题分享到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各种转发、点赞、评论花样百出,这使得网络信息多而复杂、碎片而又片面;再加上某些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隐形渗透其主流思想文化,影响甚至左右网络受众的价值判断,对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定向信息推送技术,足以将某些缺乏辨别能力的网民包围在某种具有雷同性的海量信息之中,通过无数虚假信息固化其本来半信半疑的错误观念。由此可见,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引导力和控制力已受到严重冲击,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存在逐渐被弱化的风险。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进而也会影响建党精神的传承。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巩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核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宣传贯彻主流意识形态”[14],主流意识形态也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政治观进行塑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否真正实现。近年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过于僵化、缺乏启发性,这不仅降低了人们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积极性,还使人们产生了抵触和不满的情绪,影响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建党精神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动力之源、鲜明特质以及政治品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偏差,受教育者没有切实理解和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要义,进而也会影响建党精神的传承。

(二)弘扬建党精神有益于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

伟大建党精神的这三十二个字内涵丰富、铿锵有力。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展示出了百年大党永远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注重建党精神的弘扬是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抓手。

首先,弘扬建党精神能够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守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主阵地,就要坚定执着地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15],新时代牢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人们思想观念方面的主导地位。建党精神作为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帮助人民群众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正向精神力量能够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符合人民群众的价值认知,与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想法不谋而合,它能够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因此,弘扬建党精神在客观上具有引领社会正确价值追求,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稳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的关键作用。

其次,弘扬建党精神能够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建党精神是执政党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产生,在困难曲折中成长,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壮大,形成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回望历史,中国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建党精神的激励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逆风翻盘,在绝境中突破重围,昂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建党精神是执政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当前,巩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可预见的也有难以预见的。要想更好地应对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困难,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亮剑,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坚决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

再次,弘扬建党精神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建党精神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弘扬建党精神能够起到兴党强国、育人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这种作用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巩固相契合。一方面,建党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建党精神展现出的不仅是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还说明了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科学真理。弘扬建党精神能够让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熟悉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认识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来之不易,从而深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弘扬建党精神有利于建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维系点。当前,理想信念缺失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弘扬建党精神能够让人们找回精神支柱,振奋理想信念,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发挥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魅力,从而促使人们以深入的认知转化为积极主动的真切行动,坚决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以建党精神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逻辑理路

建党精神的弘扬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有着密切关系。面对当前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巨大困难,如何以建党精神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代条件下,在建党精神视域下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须注重建党精神的大众化诠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以及高度重视建党精神的网络宣传教育。

(一)注重伟大建党精神的大众化阐释

建党精神大众化阐释即是把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具体化、生活化、通俗化,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接受并运用,进而转化为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锐利武器。具体来说,注重大众化阐释,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力量,也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正确传播的坚强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主流媒体能够保证社会舆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化解错误思潮对人们的消极影响,始终占据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因此,注重伟大建党精神的大众化阐释,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大众化必须牢牢守住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16]党从创立之初至今,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始终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因此,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大众化、生活化,使其为人民群众所认识、理解并接受,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重点关心和处理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归属感。最后,还要丰富建党精神的表现形式。推动建党精神大众化,要采用口语化、故事化的语言和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变成言之有理的话语,让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还要听得进、记得住。比如,可以鼓励专家走入百姓生活,走进百姓中间,深入田间地头、农村小院、城乡广场与老百姓进行聊天式宣讲、互动式答疑,提升理论术语的亲民力。再比如,可以把理论政策融入文艺节目,通过文艺表演用一个个故事片段讲清大道理,让人们在愉快放松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

(二)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的典型的实用主义思潮,目的在于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7](P36),这给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了挑战。因此,建党精神视域下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法制建设。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意识形态领域也不例外。目前我国规范网络平台的法律暂时没有形成系统,因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尤其重视规范网络平台的法律建设。比如,对网络空间依法严加管理,对于公然违反我国法律,挑战人民道德底线,推销西方意识形态的网上平台进行重点监管、约谈,开展专项审查,限期整改,甚至关闭平台。其次,注重对历史虚无错误观点的批评。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相关人员要敢于亮剑,及时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背后产生的深层根源,揭露其真面目,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再次,要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青少年不仅肩负着时代重任,同时还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阶段,对其进行党史国史教育能够培育其爱国情怀,推动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阻挡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

(三)高度重视建党精神的网络宣传教育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获得资源和表达看法的重要平台,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建党精神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高度重视建党精神的网络宣传教育,守住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首先,创建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建党精神主题网站。一方面,要重视网站的内容建设,注重美化网站,避免版面设计呆板、色彩栏目单一,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如图片、影像、文献等,增强主题网站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在美化网站的基础上,还要及时更新网页,实时更新建党精神相关的热点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充分了解建党精神的平台,真正加强建党精神网络宣传教育。其次,培养精通建党精神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18],以建党精神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做好建党精神的网络宣传教育,必须重视培养既通晓建党精神相关理论又擅长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网络执政能力。一方面,要对宣传人员进行“四史”及建党精神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提高宣传人员运用网络的水平,使之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多种形式来开展建党精神网络宣传教育,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最后,充分利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类新媒体平台。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APP,创建建党精神宣传教育的官方账号,以接地气、通俗化的语言表述不定时的向网民推送文章,发起话题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建党精神网络宣传教育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制作宣扬建党精神理论知识的短视频,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用歌曲、故事等个性化形式向人民群众展现不一样的建党精神,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

总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国家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基石。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赓续红色血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对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新视域即建党精神的角度,探析了建党精神、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理清了建党精神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探索以弘扬建党精神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具体路径,以此来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夯实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猜你喜欢

话语权建党弘扬
建党百年礼赞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建党百年颂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陈年凡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