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①

2022-11-24马一先邓旭

现代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乡土学校文化

马一先,邓旭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教育基础性支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更需要教育发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培育内生动力的根本性作用[1],乡村教育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学界对乡村教育研究的关注从未间断,对乡村教育理解的不同“界说”决定乡村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定位,并进一步影响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及实践进路。“乡村教育指乡村中与村民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乡村学校教育、乡村成人教育、乡村职业教育等。其核心是乡村学校教育。”[2]在特定时期下,人们对乡村教育的理想诉求代表着乡村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其可以引领乡村教育朝着理想且美好的方向发展。[3]一直以来,乡村教育在“离农”与“为农”的悖论[4]分析中逐渐明晰价值取向:一方面,农村教育不单单是有益于农村生计、有益于农村发展的有用的教育,也不仅仅是为逃离农村的教育[5];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更应该是从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养为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力的教育[6]。其内涵为:坚持农村自然地理和行政属性特征;坚持农村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特征;坚持农村教育的社会职能;坚持将各具特色的农村自然、生产、文化等各类资源融入教育传承内容中;改变传统的以升学为教育目标的导向。[7]在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应真正回归“乡土本位”[8]构建起与乡村振兴共命运、同发展、有质量的乡村教育[9];进一步从价值论层面挖掘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从认识论层面明确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从实践论层面探寻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之本: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乡村教育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学校、促进乡土文化传承、建设和谐环境、为乡村产业兴旺贡献智力支持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富裕、文明、宜居、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从建设美丽乡村学校来看,“内外兼修、软硬兼施”的高质量乡村学校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一方面,乡村美丽学校建设的“内外兼修”要求乡村学校建设不仅要重视外显形态,如校舍建设的安全保障与功能性设计考量、设施设备的充足供给与充分利用、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等,更要关照“内隐”状态,如乡村学校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本土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植、学生文明行为养成、乡村教师乡土化教育情结的培育等精神层面价值意蕴的彰显。即便在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要求农村学校的建筑外观更现代、更统一,但由于农村学校自身坐落于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乡村田园与农舍之中,其所承载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因而会在校园风格、学校文化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与乡村性,并以此对农村学校师生的行为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也顺势成为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课堂教学素材,从而为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10]另一方面,乡村美丽学校建设要求乡村学校建设不仅要关注器物层面的“硬件”条件保障,还要关注如何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具有乡土教育情怀的本土化教师队伍,关注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资源供给。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学校将建设的重点由外在的、硬件条件上的修筑与实施转向内在的、软件资源的彰显与建设。从促进乡土文化传承来看,乡村教育不仅充分关注教育环境资源,如挖掘位于田边园畔、农舍民居之中的农村学校的乡村性,而且充分重视“乡土化”乡村教师的培育,使得乡村教师具备尊重乡村文化、热爱乡村生活、关爱乡村儿童的“乡村感”,并在“乡村感”的驱动下增加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动力。[11]从为乡村产业兴旺贡献智力支持来看,乡村教育弘扬乡土文化,积极推动乡村教育流出资源的回流,呼吁离乡人才回归乡村建设。与此同时,加快建设乡村人才引进与奖励政策,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编制和待遇,使得新能量回归到乡村教育资源的流动中[12]。针对新型农民、种养大户、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从业人员群体,乡村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适用于“田间地头”的精准技能技术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从建设和谐环境来看,乡村教育通过向学生传授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通过有计划、有意识、有组织地开展接触大自然、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成为热爱自然的宣传者、保护环境的践行者、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之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旨归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首先,共同富裕,教育奠基。教育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足,也是价值实现等精神层面的满足。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和人的幸福感最大化的基础,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保证。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对乡村振兴就能作出更大贡献,自我实现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其次,共同富裕,教育先行。教育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引领性作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汇聚不同人的思想和智慧的同时也在创新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孕育新的文化、新的思想的过程。最后,共同富裕,教育蓄池。教育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持久性作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与物的短期性、消耗性投入不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人力资本蓄水池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

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下,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应遵循从城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持续演进的过程。一方面,这是我国从注重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注重公平导向,实施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再到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融合,走向共同富裕这一发展脉络的本质要求,为乡村教育提供发展契机。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要义。没有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就难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相对于工业,乡村的薄弱环节是农民劳动力素质低,发展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相对于城市,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是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教育发展,发展的重点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我国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标准(即兜住底线,实现城乡学校发展的共同“富裕”)的研制与实施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乡村学校的建设尤为重要。[13]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应构建普惠均等可及的终身学习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搭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想学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乡村教育应成为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型、返乡就业型、职业技术型培训的实施载体,成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14]的中坚力量。通过统筹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农民教育结构体制,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并举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在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系统助力新型职业农村的养成[15],实现“职业学历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目标”[16]。扩大高质量乡村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以教育之力提升新生代农民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生代农民,促进新生代农民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足。

(三)乡村教育夯实乡村振兴之基:乡土文化浸润

文化是一种定势思维下形成的内在习惯。从文化的本质上看,文化是“生成的”而不是“构成的”,文化内生是文化生成的根本特性,是文化具有“内生性”的本质要求,这种文化的“内生性”本质决定了文化的形成与培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内化于心“浸润式”的,而不是外在驱动“强制灌输式”的。文化以浸润的方式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进阶发展:在文化浸润中形成“文化认同”;在稳固的“文化认同”根基上,进一步增进文化浸润的“文化自觉”;在文明的“文化自觉”基因基础上,将文化浸润推向新的高度——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乡土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根基”与“命脉”,同样具有文化的“内生性”本质特性。乡村教育通过乡土文化的浸润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同样遵循着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进阶发展路径:首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乡土文化浸润,根植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乡土文化认同是乡土文化自觉的前提和根基。青少年乡土文化认同是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样式及其价值的认可,是对乡土文化精神、乡土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定位的认同。其次,通过“内化于心”的乡土文化浸润,培植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乡土文化自觉是乡土文化自信的起点。青少年乡土文化自觉就是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乐于分享和积极传播,以及对不同文化的扬弃。最后,通过“外化于行”的乡土文化浸润,培育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自信。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7]青少年乡土文化自信是青少年对乡土文化自觉更高层次的价值表达,是建立在乡土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乡土文化坚定性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自豪感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是对乡土文化的自觉接受、主动追求和自觉践行,是对乡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实践过程。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克服乡村教育逐渐背离乡土文化,在一味模仿城市办学价值理念的追求中将升学作为一极目标追求,使乡村教育演变成“离农离乡”教育从而导致农村地区呈现老龄化和空心化趋势的弊端;避免乡村青少年盲目崇尚外来文化、摒弃乡村传统文化、认为民俗民风和传统技艺是“不时髦”“落伍”错误倾向的蔓延;改善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而使得乡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处境。[18]浸润式乡土文化教育是根植乡村青少年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自觉、乡土文化自信的进阶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方式。任何的强制手段都不如“渗透地浸润”行之有效,它是“内化于心”的伦理约束而非制度层面的规训与命令。乡村教育应摒弃个人中心主义与绝对理性的线性思维,以乡土文化价值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为切入点,通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使乡土文化价值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青少年内心,形成青少年乡土文化认同的浓厚氛围,培养青少年继承与创新乡土文化、扬弃外来文化的乡土文化自觉能力,培育青少年的乡土自豪感与振兴家乡的乡土文化自信。

二、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

(一)在美丽乡村大地上书写乡村教育的中国故事

在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教育应以“红色”为底色,在“绿色”大地上书写照耀美丽乡村“有根”的乡村教育的中国故事,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实践,孕育乡村教育新形态、新角色。乡村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方面起到了强大的助力作用,因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本身就蕴藏在乡村地域文化中。“在乡村教育体系中,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情趣熏陶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有根的教育’。”[19]也就是说,乡村教育只有找到合适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良性生长。

乡村教育发展之路是一条乡村自然资源、教育资源和学校自身资源被挖掘、利用与充分展示之路。田间地头、山川河流、历史古迹、革命故事、文化传统、民俗民风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诠释着“有根的”“生态的”乡村教育的新样态。乡村教育独特优势的发挥,让乡村教育能够行走在前景更为宽阔的道路上:在大力发展劳动教育时代背景下,乡村学生在充满教育智慧的大地上获得了在常规课堂上难以体验到的“别样的童年”。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保障的政策要求下,乡村教育坚守培育文明乡风、养成良好家风、传播淳朴民风的职责。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乡村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契机下践行着杜威倡导的社群主义的度量标准,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变革和希望里,找到了乡土乡情眷顾与守望的教育具象版本;在城区学生与乡村学生的相互链接中,学会了彼此接纳与包容,建立了友谊、增进了感情、分享了经验;在乡村普通教育与乡村职业教育兼顾的实践里,掌握了生存之技,打开了创业之门,看到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世界里的精彩。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教育默默书写具有独特优势的乡村教育的中国故事,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二)在乡村教育土壤上振兴乡村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文化是一个乡村内在的竞争力,乡村教育振兴可助力乡村文化更加繁荣。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承担着传承者与创新者的双重角色,通过对乡村青少年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自觉、乡土文化自信的培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要义,对乡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五育”并举,培养具有时代特征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从微观上看,乡村教育以具有乡土元素的课堂为阵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教育应充分利用乡土教育元素,如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挖掘农村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开展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学习的养成教育,为乡村学生塑造文明乡村、融入现代社会打下稳定扎实的素质基础;以积极向上的乡村学校校风带动家风,以家风带动乡风,从而整体上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要义在于唤醒人们从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回归乡土,反思城市化进程中的“不适”现象,从而进一步达到农村教育文化回归独特的乡土文化的功能。[20]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教育以承担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与创新者角色为己任,面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和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21],通过对乡村文化的扬弃与创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三)在基于乡土乡情的课堂上发挥乡土教育价值

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重新认识乡土的意义、乡土对于教育的意义、乡土对于学校的意义,充分发挥乡土教育价值,使得乡村学校的课堂成为基于乡土乡情的课堂。在达成这一目标指向的进程中,“乡土”不再是一种自卑的符号,而是一种丰富且独有的在地资源。在这种乡村教育价值观转变前提下,“乡土”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那些原本被视为落后的乡土元素都成为可被利用的在地资源。正是这些以“乡土元素”构成的“在地资源”,实现了乡村学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即乡村学校构建了课堂资源“在地化”、课堂内容“生活化”、课堂手段“本土化”的乡村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寓乡土认同于地方历史文化,寓学科知识于乡土文化学习,寓养成教育于日常生活,寓生活经验于学科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实现了“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有根的、绿色的、生态的乡村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坚持普遍性知识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的原则,乡村学校要将乡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重点开发建设乡土课程和教材,不断提高乡村儿童的生活技能;调动社会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以分享会、诗词会、读书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22]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每每提到城乡教育差别,隐藏在背后默认的比对标准是城市教育,得出的自然是乡村教育资源短缺、乡村教师专业素养不够等结论。但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视角,把城市教育十分缺乏的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故事传说、民风民俗、山川河流、动植物等乡土资源作为差别的着眼点,乡村教育不仅可以与城市教育“平等对话”,而且乡村教育还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与城市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合作。[23]

三、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教育本土化彰显的双轨道行进

对于乡村教育现代化与乡村教育本土化二者关系的认识问题,是乡村教育的定位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本质所在,也是乡村教育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在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教育现代化,更不能脱离教育本土化,是基于乡村教育本土化基础上的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教育本土化彰显的双轨道行进路径。离开本土化,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失去落实的根基;离开现代化,乡村教育的本土化特色无法得以彰显。但是在乡村教育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属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范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手段,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目的。也就是说,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是为了通过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于此,乡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彰显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如呈现乡村教育亲近自然、融入乡土的开放性特征;设计基于乡土挖掘乡村教育的校本课程;营造具有乡土乡情的民俗民风以及怀有乡土情怀的本土化教师的培养等。如果抛开乡村教育本土化而采取用城市教育的标准将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强加比对的视角,那么乡村教育将因为逐渐被城市教育同质化而陷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城乡教育“一样化”的误区,不仅会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对城市教育简单复制的泥潭,最终造成城市教育“化”掉乡村教育,出现乡村教育的“空心化”,而且还会导致将城乡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统一化”而遭遇乡村教育过度关注知识传授、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提高的现实困境,进而陷入背离教育现代化初衷的千校一面的境地。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不是将二者彻底割裂开来,也不是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建设成千篇一律,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国家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等层面的统一的基础上,城乡学校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理念、主体、课程、功能、方式和来源等层面的相互借鉴中实现其一体化进程。[24]

(二)乡土文化传承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彰显的双引领映照

乡土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根本要义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青少年价值观养成教育,它引领着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映照着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航程。在这条航道上,乡村教育承载着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文化传承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人们以往对乡村教育现状的认知仅仅局限在“离乡脱农”价值取向上。很多家庭为了能够走出农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生活,不惜倾尽所有供孩子读书,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家庭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教育质量优于农村的城市学校或乡镇学校就学。乡村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渐渐地演变成了向更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一极化目标而忽视了“合格公民”培养的终极目标,乡村学校的教学目标也集中在对升学目标的追求并最终达到使学生离开农村、改变农民身份的终极目标。这样的乡村教育的起点是乡土逃离,导致的乡村教育的结果是农村学生对乡土社会的远离和对乡土文化的疏离。乡村教育在升学主义价值取向与升学至上的功利追求中迷失自我;在“离乡脱农”的价值取向中放弃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自觉;在学用分离、就业无门、创业无术的尴尬境地中失去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坚守。

乡村教育逐渐脱离乡土文化这个厚重的土壤并逐步向城市化靠拢。乡村学校与乡土教育的价值逐渐消退,使得乡村学生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早已与乡村文化断裂了的学生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处于既无法回到农村又很难融入城市的尴尬境地。因此,乡村教育应充分遵从乡土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价值观彰显的双引领的实践路径。一方面,从乡土文化的价值出发,加强本校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基于并高于乡土价值的乡村教育校本文化,这既是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又是乡村文化别具一格的外显式写照。另一方面,回归乡村教育的原点,将乡村教育的关注点拉回到学生本身,放在学生兴趣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而非是使学生成为“能离开农村的人”;乡村教育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儿童价值观养成教育为根本要义,保障乡村学生无论是升学、就业或者是创业都能够适应和融入社会,行为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乡村教育培养的人既能“走出去”,把乡土当作通往乡土之外广阔天地的起点,也能因为对故土的满腔热爱而“回得来”,拥有对家乡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和民族的认同,扎根在本土文化之中,传播知识,建设家乡。

(三)乡村教育革新与乡村教育优势彰显的双理路推进

乡村教育的特征优势,为乡村教育革新提供了条件与现实可能。基于“本土化”“在地化”“生活化”的乡村教育革新进一步彰显了乡村教育优势。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如在以乡村特色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课程建设”“乡土田园课程开发”“乡土乡情校本教材开发”等教育实践中有大量可以就地取材的科学、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教育素材。学生从这些教育素材中感受并理解着四季的流转,时节的更替,万物的生长;在乡村独有的劳动中找到疑惑或未知的答案。基于乡村教育优势,寓养成教育于日常生活,寓学科教学于生活经验,寓价值引领于乡土文化浸润,可以实现有效教学,使教育革新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上变得切实可行。

乡村教师和学生一起借助已有的、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捕捉新的生活经验,对具体的生活经验进行抽象提炼。一方面,教师把语言文字或数学关系等抽象符号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经验进行抽象化的示范,把教材中的知识用儿童身边如那山、那水、那蓝天等日常的具象化的事物进行解释。另一方面,改变原有的乡村教育“升学至上”的一极目标追求,改变乡村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被城市教育同质化的现象,改变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村学校文化使其处于课程改革边缘[25]的现实遭遇,改变乡村教师远离乡村日常生活趋于城市时尚生活而导致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对乡村知识、观念、意识等传输[26]的现实困境;树立全新的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结合乡土文化导向,突出自身特色。同时,合理增加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与沟通,在提升农村学生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为继续升学、就业或创业做好准备。[27]这种内生的发展愿望,让原本陷于追求“升学至上”迷途中的教育目标重新复位,让原本寂寥的乡村学校再度充满生机,让原本处于低迷的乡村学校教师和学生重新焕发生机,让原本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迷失的乡村教育重新回归乡村教育应有的模样。

猜你喜欢

乡土学校文化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江澜新潮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