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声”与“情”的融合
——以歌曲《越人歌》为例
2022-11-24刘慧崔焕珍
刘慧 / 崔焕珍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概述
(一)创作背景
《越人歌》于春秋战国时期创作,也被叫做《越人拥楫歌》,楚辞就是《越人歌》与当时的其他民歌共同组成,我们现在研读的诗歌译品收录于西汉文人刘汉的《说苑·善说》。而本首作品作曲家刘青,重庆荣昌人,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祝你平安》、《高天上流云》、《永远的香格里拉》等。这首《越人歌》是他在2013年创作的音乐作品,他一改往日的作曲风格,将古诗词与当代音乐创作技巧完美结合,与此同时又将古代诗词独一无二的音乐风韵保留下来。
(二)《越人歌》歌词含义解读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解读:今晚是怎么样的晚上啊?我驾着小舟在河上漫游。今天又是什么样日子啊?我能够与王子同船泛舟。多亏王子不嫌弃我,不会看不起我这何等卑微的身份,不被他们所耻笑。心中始终宁静不下来,因为能够在这里结识王子。山上有树木啊,树木上有树枝啊,我这么欢喜你可是你却不懂得我的心意。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搴洲中流”的意思就是架着小舟在河中游,而这里“洲”表示“舟”,详细地记叙了这天晚上非常幸运的能与王子在河中荡舟这件事。船人与王子相遇的场景鲜明地呈现到听者面前,仿佛置身其中。“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平复的激动,而诗人在此运用这种非常情感化的句式,足以证明他心中的波涛汹涌。而“今夕”、“今日”这两个词在古语中主要描绘的是时间,但是下文中多次出现这种时间概念,可见诗人的内心早已不复平静、波涛汹涌。这种句式在以后的古诗写作中常为诗人所运用,为当时古诗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诗的中间两句感情表达就明显地由船人喜悦兴奋转为得知王子高贵身份而难过忧虑。“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这里的“被”通“披”,“被”有被动的意思,表示虽然船夫内心害羞但还是选择了和王子在一起,是说我十分惭愧面对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认可令我内心动荡不安,也不管如何被其他人所耻笑,也从侧面显示出当时的阶层等级对下层人士的蹂躏以及不公平。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一个情感抒发,在确定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此时的诗人已经下定决心,勇敢追求自己的爱。这种情感表现十分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情感到位。“山有木兮木有枝”这一句恰到好处地采用了比兴的手法,既以“山有木”呼应“心说君”,“木有枝”又呼应“君不知”这两句形成了上下呼应,又以通假字“枝”比喻“知”,用词十分细腻,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活动。在我们的自然界中,山上有树树上有枝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在人类生活中,自己倾心于谁只能自己偷偷埋藏在心底,不能光明正大地向世人吐露自己的内心,这也是船人唱出这首诗的原因。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中的“声”
(一)演唱过程中气息的运用
要想给观众聆听到一首自己演唱的美妙的声乐作品,气息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想要更好地控制声音,气息就是重要枢纽之一。对于一位歌唱者来说,如何正确运用气息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入门级课程。在演唱《越人歌》这首作品时,可以事先朗诵全诗,朗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全诗的理解,也有利于加强对气息的控制。本曲第一句中“夕”字的旋律走向是向下的,要将它的每一个音放在支点上去唱,气息要随着旋律下沉。而接下来一句再现了前面乐句,方法上面要注意气息的灵活使用、笑肌的抬起和头腔的充分运用,而情绪方面相较前一句更加兴奋,而这种兴奋要体现在歌唱中。A1段最后一句音都偏低,运用腰腹对抗的力量保持好位置,不能在唱时音都掉在口腔内,切记位置的保持。接下来耳熟能详的一句是此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最经典的一句,表达了越国船人对王子深深的爱恋。在演唱这句时,“山”作为全曲的最高音,其中的含义包含了太多,唱这一句时气息要滚动起来,整个人要兴奋起来,气息下沉,用上后腰的力量,并且到最后时候要用气息托住尾音,不能太过用力,娓娓道来。
(二)演唱过程中的行腔吐字
行腔吐字,通俗易懂来说就是指每个字的字头声母的发音。咬字吐字在声乐演唱中至关重要。咬字的着力点要十分准确,短促而清晰,咬字时应该咬正,从而使得演唱作品时声音清晰明亮,更加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在这首作品中,A乐段出现了很多次“兮”,在古诗词中“兮”的意思多表现为语气词,所以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可以翻译做“啊”“呀”等。“兮”在整首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它的重要性,也证明了正确地进行其咬字和吐字也可以表现出整首作品的情感。而且在演唱“兮”字时嘴不能张得太大,追求自然,口腔内部抬起上颚、软腭,要最大限度地往大打开,做到“前打喷嚏、后打哈欠”,这就是在演唱闭口音时要注意的,而且演唱每一个闭口音时要注意外笑里竖,笑肌抬起,口腔内部保持纵向打开,口型要一直保持就算演唱长拍时也不能变。乐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抬起笑肌,有支点撑住,而且声音要往前唱。而且在咬字吐字时,学会将“字”融入“情”,咬字和吐字不能作为声乐训练的一种手段,更多时候是在声乐演唱中来表情达意的。
(三)演唱过程中的强弱对比
在进行声乐演唱时的强弱对比也是能够声情并茂表现作品的手法之一,能更加体现出作品主旨。一般情况下旋律上行时力度要强、而旋律下行时力度要弱,想要强就要先弱下来,强弱交互。同样,这首作品亦是如此。A乐段每一句都遵循旋律上行力度强,下行力度弱的规律,强弱交叉进行,使观众置身于船上感受水面碧波荡漾的美感。而“得知王子”这一句与前几句正好相反,力度呈现由弱渐强之势,目的是引出高潮。接下来到了全曲高潮部分B乐段,“山”字是全曲的最高音,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气息与音量要达到高度配合,从而打动人心。最后的尾声情绪已由激动变为平静,力度渐弱渐慢,最后变为无声。音乐的强弱变化处理得当,就能够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音乐形象,能使我们在演唱时轻松自然,使得音乐整体更为完整立体。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中的“情”
(一)把握作品风格与情感
古代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要想演绎好一首古诗词艺术作品,首先要从各方面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然后要理解整首诗所要传达的意思。《越人歌》这首作品是一首新型现代创作作品,同时又运用了古词填新曲的特殊形式,想要更好的表达这部作品,不仅要保留古代诗词本身的内涵,又要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灵气、秀美和古色古香。
歌曲《越人歌》刻画了越人与王子的相遇,以及越人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从刚开始初遇王子内心的激动,到得知王子的身份而忧虑,到最后大胆表明自己的爱恋,层层递进,意味深长。歌曲前两句勾勒出一幅美好的意境,刻画了水面上宁静平缓美好景象,也为下面遇到王子做了一个美好的铺垫。第三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这四小节旋律呈现下行,象征着越国船人情绪走向由兴奋逐渐走向低落,给人以惆怅之感。接下来高潮部分“山有木”“木有枝”“心悦君”“君不知”这一整句,旋律向上,色彩变得明亮,而且这句歌词被反复吟唱,表明越人终于决定不顾王子身份而勇敢表明内心爱意。但乐曲进行到结尾时,又没有刚才的那份激动,心情慢慢回归平静,这是因为他并不确定,王子究竟明不明白自己的心意。整首曲子刻画了一个饱含深情的越国船人形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阶级的不平等,他对王子深情款款,却又因为地位的差距而不能表明心意。《越人歌》这首作品给听者的感觉是柔水多情,美不胜收,让人沉醉其中。
(二)合理正确的想象
在演唱作品时,歌唱者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歌曲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情景及角色之中,把音乐作品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也至关重要。演唱者不仅要将作品的创作背景心领神会,把握歌词的深层含义,还要把歌唱作品的情感基调、情感细节准确掌握,要在不断发掘、不断变化中巧妙地表达情感,实现创作者蕴含的深层含义。
演绎《越人歌》时“情”起着主导作用,准确并且极具创造性地传达出古人含蓄的表现形式,是声乐艺术魅力与审美的体现。把握《越人歌》中独有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人物内心,将理性和感性联系起来,将理性的思维合理运用,再加上自己的感性认识,从而将作品中的“情”毫无偏颇地表现出来。《越人歌》主要表达一位普通船人和王子的爱情故事,演唱时也一定要注意古时与现代两者之间的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既不失古时的韵律,又要让现代人听得余音绕梁。并且声音要做到空灵纯净,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突出歌曲的古风古韵。而且,过于明亮的声音在演唱时是不可取的,美妙的声音是演唱者最基础的,另外对于各种声音和音色演唱者都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演唱歌曲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沉稳而不慌张,要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娓娓道来。
四、“声情”融合
《越人歌》这首作品是典型的古词新曲,其表现是唯美的,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传统古诗词优雅别致的词句与吟唱的方式相结合。对于这种古曲类歌曲,不仅要抓住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要理清作品的内在含义。要反复诵读感受其歌词意思和曲调特征所传达出的主题思想,也要从作品中感受到音乐情感各方面的改变,“声”与“情”这两个概念在声乐美学探究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不能缺少的。有“情”无“声”,则不能表现出声乐艺术中最基本的音乐形象,而有“声”无“情”,也无法展现出声乐艺术中特有的音乐魅力。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分割操作也好,互相取代也罢,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歌唱艺术。
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歌唱效果,就必须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融合”。歌曲《越人歌》歌颂了跨越阶级的爱恋,短短几句就把主人公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刚开始见到心上人的欣喜,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参悟,去表现出来的。《越人歌》在运用了古代诗词的基础上又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两者的高度融合形成了现在人们欣赏和喜爱的音乐形式。“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演绎好一首作品就要以优秀的歌唱技巧作支撑,进而表现出情感。要想使得演唱效果既有个性又富有魅力,必须以情带声,确切地表达出作品中包含的深层次内涵,以丰富的情感来塑造音乐形象。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演唱技巧以及优美的声色,演唱时毫无情感而不能真正体会作曲家的真正意图,那么给观众的感觉就是索然无味的。总而言之,使歌唱艺术审美达到顶峰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声情融合”。
结 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艺术歌曲体现了传统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碰撞,通过诗词表现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广大声乐学习者仔细推敲。本文以古诗词歌曲《越人歌》为范例,论述了在演唱古诗词类歌曲时如何将“声”与“情”相融合。而这首作品也是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青睐,词曲婉转悠扬,可以说是近年来古诗词作品中的表率。本文不仅从“声情融合”的角度进行了陈述说明,同时对演唱时气息的运用、行腔吐字以及强弱对比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声乐学习的道路不仅漫长而且布满了荆棘,我们需要不断摸索、攀高,不断提高本身,为中国古诗词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