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2022-11-24李根
李 根
引 言
格什温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纽约的犹太人,他初学钢琴时,弹奏的一直是古典音乐大家的作品,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在闲暇时间他会去欣赏各种管弦乐团的演出,来培养对音乐的感悟,这与如今钢琴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也相差无几。通过对古典音乐的长时间学习,格什温的作曲与和声理论逐渐系统化,格什温在少年时期就已创作了不少流行作品,如《RialtoRipples》、《Swanee》等。这为他以后谱写出《蓝色狂想曲》做了良好的铺垫。《蓝色狂想曲》是一部爵士色彩浓郁的钢琴协奏曲,在当时《蓝色狂想曲》是一部实验性的作品,因为格什温在《蓝色狂想曲》中运用了许多爵士乐中常见的和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正是这部饱受争议的作品使得格什温一跃成为20世纪顶级音乐家之列。
一、爵士乐的概念
爵士乐(Jazz)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在美国南口城市的新奥尔良诞生,爵士的音乐根基主要来源于布鲁斯(Blues)。即兴是爵士乐最大的特点,以及具有摇摆特点Shuffle节奏为基础,这是非洲种族黑人文化与欧罗大陆种族白人文化的结合。奴隶制废除以前,爵士乐是黑人奴隶精神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方式,在爵士乐中黑人们表达自我的生活情感,互相鼓励着彼此。在奴隶制废除以后,黑人彻底得到了解放,非洲与美洲发展的都很迅速。这一时期,迁徙与自由形成了爵士乐的音乐根基。除此之外,构成爵士乐的还有两大因素,它们分别是灵歌、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一)灵歌
灵歌是一种共同演唱的歌唱方式,在演唱或演奏中会有一部分的表演者一边歌唱一边随着跌宕起伏的节奏来烘托气氛。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之下,另一部分人跟随着歌声欢快地甩动自己的肢体跳起舞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灵歌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的时候布鲁斯歌手也会借鉴这种形式去表演。但这种演唱方式并没有固定的乐谱可以遵循,因为灵歌通常都是即兴进行的。当时有很多黑人歌手组成的合唱团,再加上这些合唱团的传播,灵歌是美利坚最具有代表性的黑人民谣立足于美洲大陆,并成为了爵士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利坚北方的民间赞美诗也有灵歌之称。英国北方白人的流行音乐受到了黑人音乐极大的影响,对英国的流行乐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布鲁斯
作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鲁斯看似是一种简单的音乐形式,而事实上它却拥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并且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席之地。通俗的来讲,布鲁斯的特点是以八个或十二个小节构成一个乐段,歌词较为紧密,其中,布鲁斯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即兴的演奏或者演唱;第二点是独特复杂的和弦走向;第三点就是布鲁斯音阶的进行是以布鲁斯和弦为基础的。所以在爵士乐的演奏当中并没有固定僵硬的模式化进行,而是表现的很自由,严肃与流行时而转换。在爵士乐的演奏中,乐器的安排并不像传统乐队那样对音色和音量的严格把控,乐器在乐手中都能鲜活起来。另外“忧郁”是布鲁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色,是将音阶中的“mi”和“si”都降了小二度。而这种音乐风格带有鲜明的情绪特点,在二十世纪的美国,黑人歧视严重,这是不公平的社会待遇所导致的。音乐中缓慢的旋律和节奏都直接表达了黑人奴隶的忧伤与哀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布鲁斯作为一种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相互对应。
(三)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美利坚黑人特有的音乐风格,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形式之一。相对于美国其他的传统音乐而言,这种音乐的旋律更为简洁,与传统的节奏编排也不相同,切分节奏的运用与重音位置的变化是其最明显的特点,通俗讲就是常常使用三连音。由于黑人音乐与欧洲白人音乐的不断结合,不断相互影响,便诞生了这种独一无二爵士乐风格的拉格泰姆,在这种音乐风格里带有非洲和欧洲两个不同地区的音乐色彩,在爵士音乐中对此有许多美妙的体现。格什温的出现无疑是将此音乐风格更加完美的结合与运用,他不仅将严
二、《蓝色狂想曲》的诞生
关于钢琴的学习,包括格什温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古典音乐起步的。而古典钢琴的学习者或者是演奏家中,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进行爵士乐风格的弹奏。然而爵士音乐中酷炫的节奏型以及复杂多变的和声对于古典出身的学习者和音乐家来说想要掌控这些,较为困难。爵士乐中所蕴含的语气,味道,力度和节奏型都极其难把握。因此,这就能吓跑不少出身于古典钢琴的学习者。即兴演奏没有乐谱,而古典乐通常都是有乐谱进行服务的。如果古典音乐家没有乐谱作为参照,即兴表演爵士音乐的话,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古典音乐出身的人想弹奏好爵士乐,绝非易事。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格什温就是解决此难题的人。1924年,格什温受著名音乐家保罗·怀特曼的邀请为其音乐会创作爵士交响乐。不久后双钢琴版《蓝色狂想曲》完成,并交于Ferde Grofe 进行配器。
当时这场音乐会是的标题“An Experiment in Modern Music”,首演是在美国纽约,在这场音乐会的观众席里坐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家克莱斯勒以及发明苏沙号的苏沙本人等。这场音乐会非常的成功,并得到了各位音乐家的高度赞扬,使得格什温名声大噪,在整个世界引起了轰动。此后《蓝色狂想曲》的专辑畅销无阻,格什温在人们心中不仅是著名的百老汇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古典音乐家了。
三、《蓝色狂想曲》的主题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音乐家格什温专门为钢琴和爵士乐团而创作,具有浓郁的爵士风格。这部作品运用了主题变形的发展手法,对比与统一是音乐创作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而主题变奏正是这一原则的重要技巧。主题变形手法主要体现在调性的变化,配器的改变,音色的运用,和模进的的手法等。格什温综合运用了这些创作技巧,且几乎没有局限性,体现了他对作曲手法的成熟运用。格什温把美国的传统音乐素材与西方的大小调融合在了一起,这种听觉盛宴给了观众们全新的音乐感觉。其内容大多来自民间,而形式上得到了大胆的创新,因此《蓝色狂想曲》便闻名于世了。严肃与流行合理地融合到一起,也极大地改善了这一艺术形式。
四、《蓝色狂想曲》的演奏分析
《蓝色狂想曲》是一部极其自由的作品,通过格什温天才的创作手法使得交响乐与爵士乐这两种迥异风格融合在一部作品之上。所以有人会称《蓝色狂想曲》为“爵士交响乐”,格什温是以狂想曲的结构形式创作了一首爵士风味的钢琴协奏曲。因此在这音乐部作品当中我们能听到不同于以往乐曲的音响效果。这部作品的旋律动人心弦,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感觉,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利坚特有的音乐风格。这种创作形式在音乐界极其罕见,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即使是一百年后的今天也未曾褪色。《蓝色狂想曲》大致由三个部分所组成。
(一)第一部分的主部主题
乐队首先进行演奏的乐器是单簧管,在低音区由一个颤音自然而轻快的向上滑去,在这段引子里弥漫着忧郁且带有爵士味道的情愫。旋律上降了七级音与三级音,我们明显的会想到这是属于蓝调风格降B大调。紧接着法国号,单簧管和萨克斯等乐器也奏起了节奏较强的主题部分,采用的是半音音阶进行的形式,同时较轻的鼓声参与其中。主题过后由弱音小号再次奏起主题,随后钢琴加入进来,钢琴的演奏也带有忧郁的色彩。
(二)第二部分的华彩乐段
在这部作品当中的华彩乐段是由钢琴完成的。“华彩”最早出现于西方音乐作品当中,在古典音乐时代,华彩只是在乐曲的末尾用于装饰性的段落,这样的安排能够让表演者即兴发挥自己的演奏技巧和尽情的表达情感。《蓝色狂想曲》中的钢琴华彩乐段是这部作品里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三)第三部分的中段与尾段
乐曲的中段与尾段的旋律采用的E大调,由弦乐演奏出来的旋律作为《蓝色狂想曲》的中心,在这段旋律之中充满了忧郁哀伤的情感和乐器独有的气氛。抒情的民谣风旋律通过弦乐队共同演奏,在整个旋律当中还有鼓声的轻声节奏。这对于后来的发展事先准备好了不确定因素。乐曲进行到最后部分时,快板速度成为主题,首先是钢琴的独自演奏,紧接着是圆号与长号的加入且力度逐渐加强,最终迎来了整个乐队的大合奏,走向乐曲的巅峰。这一时刻的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相同的音型演奏出了更为强劲的音响效果。全部乐器共同投入营造出了一个极其宏伟壮丽的画面,最后乐队演奏再现主题并以宏大的气势结束整部作品。
五、《蓝色狂想曲》的即兴艺术特征
前文笔者已经多次表明,即兴是爵士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当演奏者在即兴创作时,多数人都会运用令人激动的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等来当做中介,即兴的范围或多或少,少则几个小节,多则几乐章甚至整部作品不等。即兴创作几乎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旋律,反而更加丰富多彩,这在爵士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每一次即兴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而格什温在《蓝色狂想曲》里对即兴的理解与创作更是别出心裁。就比如在原谱中的第81至84小节,在谱例中预示到达八度的地方时,作曲家即兴加入了多个布鲁斯音阶,便使得音响效果更加圆润饱满,为即将到来的音乐高峰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六、《蓝色狂想曲》乐曲中的节奏
节奏一词不仅仅只局限于音乐的领域里,它在处于不同领域便拥有属于自己的含义。而乐曲中的节奏通俗的来讲即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这部狂想曲中的切分节奏属于一类长短关系的组合对比。在乐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爵士乐三大要素之一的拉格泰姆了,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这是一种音乐界里的时尚。拉格泰姆最大的特点是以切分节奏模糊节拍的重音,从而产生一种摇摇晃晃的音乐感觉。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所谓节拍重音就是某种节拍在一小节里,如何判断哪个节拍是重音?就拿4/4拍来说吧,第一和第三拍为重拍,在乐理知识中第一拍为强,第三拍为次强,所以两拍都为重拍。如果是3/4,那就是强弱弱,只有第一拍是强拍。无论是在音乐演奏或歌唱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运动中,节拍重音是我们自我控制的核心。当然这只是属于狭义上的重音,它仅仅局限于对乐曲里某个乐句的某个点的强调,并不会受整体结构的限制,较为自由。
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偶尔会重叠,有时节奏的重音也会出现在节拍重音上。重音往往代表了一个事件的开始,其中也包含某种音乐动机的开端,某种新的力度开始,或者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节奏型的开始以及一种和声变化的开始。可能也会使某种新的节奏形式发生转变,而这种变化体现了节奏结构动力的重要性。在《蓝色狂想曲》中,作曲家运用了许多切分节奏,这些节奏又将处于运动的节奏时值进行新的组合。这样一来,人们在听觉感受上会觉得短音音符没有长音音符更加有重音效果。
结 语
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从诞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直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格什温以天才的旋律创作为世界带来了这部珍贵难得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当中成功地把古典元素与流行爵士元素融为一体。不仅开创了古典乐与爵士乐融合的先河,也极大的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蓝色狂想曲》诞生以后,格什温名满世界,深受古典和流行两个领域的尊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远赴巴黎进修作曲。从而为世界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传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