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林业管理模式下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分析
2022-11-24邵博
邵 博
(东明县东明集镇人民政府,山东 东明 274500)
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会耗费很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等,相关的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化,通常没有较高的管控效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林业管理体系产生很多的问题。有鉴于此,务必要改革创新森林管控体系。伴随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体系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其中,智慧林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国内林业管控的重要未来发展趋势,其有着很多的技术优势,能够做好传统林业管控的革新发展工作,从而有效增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效率。
1 智慧林业管理的内涵
智慧林业管理是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等诸多技术,构建的全新管控机制。智慧林业管理重点是通过信息化管控手段,做好综合性的林业管理工作,比如林业资源方面、森林防火方面、森林调查方面、实时监控林业病虫害现象等,更好地保护生态多样性。智慧林业管理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核心构成体系,已经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可以保障林业管理系统的完善发展,从而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智慧林业建设
2.1 强化管理,组建机构
自2017年3月之后,依据国有林场整体改革要求,要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有效统筹商业林管护工作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打造森林资源管护团队,创建资源管护以及考核办公室,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颁布与推行森林资源管护信息化考核制度、人员竞聘办法、即时报告机制以及吉林巡护终端管理办法等诸多政策条例。结合林业改革总体思路,务必要创新森林保护模式,打造高层次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同时做好生态公益领域与商业经营方面的管护工作,持续优化各类管控体系,创建资源管理考核形式,要积极革新考勤机制与人员竞技模式等。平时开展的员工考核活动,成为有效开展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源。要不断加强相关的管控水平,构建卓越的员工考核机制,将绩效考评成绩和员工绩效薪资间紧密挂钩,为有着优秀绩效考评成绩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给较差绩效考评成绩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惩戒,从而保持高效的森林管护业绩水平。
2.2 科技引领,智能巡护
针对森林资源的巡护与监管工作,有着相应的难度,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有效开展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要为相关工作人员统一采配先进的硬件设施与终端设备,构建信息化管控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巡护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行进的轨迹等情况,同时通过终端设备将有关的巡护信息向上级汇报,并且接受来自于上级的指令信息,从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如果身处禁牧地区,没有较好的网络信号,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购买对讲机,以完成工作任务。针对林地管护工作,要严厉惩戒林区放牧行为。考虑到森林资源有巡护与监管的难度,选择“互联网+吉林巡护云平台”方式,并且有效整合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要给所有森林管护人员统一配备智能手机,并且安装所需的吉林森林巡护APP软件,森林资源信息化巡护管控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技术功能,譬如可以实现巡护位置实时定位操作、巡护轨迹快速查询操作、事件信息有效回报操作以及巡护日志高效管控操作。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受到省内国有林场管理总站的高度关注与赞同,已在省内国有林场中普及应用。
2.3 加强宣传保障
要不断提升林业保护与森林防火等知识的宣传效果,需要在周围景点设置智能宣传系统,可以借助于移动终端的网络媒介,为市民群众快速发布所需的各项林业政策法规以及森林防火警示信息等,把握恰当时机提供专项体验服务,不断强化市民群体的森林保护与防火意识。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选择主流的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形式,在更大化层面上强化宣教效果。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升针对森林巡护工作人员的硬件设施供应与基本保障水平,充分调动森林管护人员的主观工作热情,推行所需的生活补助保障政策,提供某些基础生活用品与就餐等福利保障。要完全配齐森林管护人员所需的移动终端设备,并且保障这些设备使用效能。除此之外,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关注在开展管控工作时出现的个人通信费用,要能够给森林巡护人员提供所需的移动流量数据耗费补贴。
2.4 增强措施,惠及民生
考虑到实际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情况与基层管护单位的反馈诉求信息,以内部自筹方式投入300多万资金,主要用在配套设施完善与保护工作创新领域中。其一是提升林区禁牧的管理效果,以此开展专项禁牧整治活动,采购77台联络对讲机设备,主要解决禁牧区网络信号弱的问题。而且要不断优化生态围栏建设活动,两年前建设的生态围栏长度已经达到246 km,既能保护幼苗幼树的健康成长,也能够高效阻隔越界流窜放牧行为。选择综合性的管控举措,对所辖林区中的违法放牧现象予以严厉惩戒,已经产生显著的禁牧成效。其二是强化森林保护的宣教力度。在森林景区与管护站中使用6套森林资源管护智能宣传系统,利用太阳能清洁资源与红外探测传感器等,为途经此地的行人与游客进行森林政策法规与防火知识的宣讲与提示工作。其三是要给基层森林管护人员提供全套的森林野外巡护专用的终端定制机装置,从而克服巡护难的现实情况,显著激发森林管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其四是颁布与推行《森林资源管护粮油补助管理办法》,要为森林管护人员提供适当的工作餐补助。其五是要和通信公司签订协议,可以在巡护过程中给予森林管护人员软件流量耗费补助,现在每位森林管护人员的月均全网络流量补助标准为40G以内免费。其六是森林管护单位安装47部指纹与人脸识别装置,主要用在平时考勤管理工作中。其七是完善森林管护培训制度,要为共计700多位森林资源管护人员进行分批次的业务培训活动,同时对完成培训工作的相关人员发放培训资格证书。其八是提升森林资源管控效能与防护效果,要严格遵守省内林草局的统一规划,全面贯彻“绿卫2019”专项行动,高效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工作,更好地保障当地的森林生态资源安全性。
2.5 打造卓越的培训体系
能够让森林管护人员更具专业能力素养,通过分批次的培训方式,让相关工作人员学会最新的林业管理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提高智慧林业管控系统操作水平,以培训资格证书发放方式检验实际的培训成效。
3 智慧林业管理模式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林业管理平台是通过信息化管控手段,做好信息的搜集工作、识别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等,其具备高效性与精确性,有着广泛的林业管理应用价值。
3.1 在林业检测中的应用
智慧森林管理模式已经在森林检测管控中大量使用,利用相关传感器装置与电子标签设备对树龄信息与树高信息等进行专业化的记录与统计研究,要实时监控林地的温湿度情况,从而有效掌握森林的生态环境情况、养分获取情况以及健康成长状态等。在树木中使用传感器装置,可以有效且精准地获取树木实际的成长情况;同样科学选择摄像头的安装方式,可高效监控林地中出现的乱砍伐问题。综上所述,智慧森林管理系统会对林业建设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够精准记录数据信息,还会提供可视化的数据资源,进而精确分析与管理森林资源。
3.2 在保护野生动物中的应用
针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同样成为林业管理的核心要务之一,智慧林业管理平台的应用,会更好地保护森林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在相关动物身上使用传感器装置与电子标签设备等,并且录入有关的动物名称信息与年龄信息等,实时监测野生动物的状态,强化森林资源管控效能,快速获取动物所处的生存环境及其适应能力,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要想防范森林狩猎问题,要给动物使用路径识别设备,如果发现野生动物有着不寻常的运动轨迹范围时,相关林业管控部门需高度关注,同时快速采取保护措施。在林地安装的摄像头中获取有关的野生动物数据,会给人工开发利用与培育等带来便利。
3.3 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森林防火成为保护森林安全的最核心工作内容,智慧林业管理平台会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重要的保障作用,利用森林多发火灾地区使用的检测设备,可以快速了解相关区域的风向数据信息以及温湿度数据信息等。对有关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预判森林防火情况,如果获取的数据在研究时有着逼近火灾临界值现象,要加强关注度,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选择互联网技术,对周边区域的居民与游客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普及宣讲活动,规避由于个人轻视而出现森林火灾的后果。
3.4 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智慧林业管理模式会高效检测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实时情况,从而为快速采用防控对策带来技术支持作用。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利用森林监测点网络体系中监测设备与红外线传感器等,对被测区域的温湿度环境情况与病虫害动态现象等进行监测,从而预测病虫害问题出现的风险。如果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风险时,需要快速告知有关林业主管部门,迅速采取病虫害防治策略,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显著降低人工作业量。
3.5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建设林业工程项目,维护国内林业健康发展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譬如长江防护林工程项目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等。应用智慧林业管理平台,利用各种先进科技力量,推动林业工程的建设水平,更好地符合国家林业发展需要。重点选择各类监视器对林业工程项目进度展开监测,选择小班造林方式,解构诸多监测单位,利用电子标签技术记录与储存工程开建时间信息、工程名称信息以及造林密度信息等。再通过各类传感器对不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检测,以此辅助造林工程高效推进。在统一研究各个监测点汇总的信息后构建综合的数据库,可以给造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更好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持,从而保障林业工程的建设效能。
4 结束语
智慧林业管理模式已经是未来林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向,这种管控体系有着即时性与精确性等优点,在森林管护的诸多领域中普及推广。发展智慧森林管理体系,要依托于信息化技术,持续探索创新的林业管理思路与模式,可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效统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当前智慧森林管控模式仍处于完善发展时期,因此需要森林管理部门强化相关领域的管控力度,不断增强各项森林政策的宣传效果,打造并完善各类森林保护机制,利用智慧森林管理模式,从根本层面上显著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