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的思考
2022-11-24吴选玮蒋奇勇
文/吴选玮 蒋奇勇
成都市青羊区通过抓标准化服务、信息化应用、科学化运行、专业化提升,在全区人社业务大厅建成35个区级人社标准化窗口,在提供就业、社保、人才等共计100余项服务基础上,设立16个社保经办服务网点和20个基层就业服务示范点,全面构建“15分钟服务圈”。
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
从近年来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来看,2019年社会保障类测评分为84.09分,在全市22个区(市)县中排名16,全区行业排名第5;2020年为83.34分,在全市排名18,全区行业排名第2;2021年为84.42分,在全市排名16,全区行业排名第4。影响社会公众满意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保办理程序复杂、企业社保养老金偏低、对社保的政策宣传不够方面。
从2022年个人问卷调研来看,通过对596份有效电子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对经办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7.52%,比较满意的占30.03%,认为一般的占34.9%,不太满意、不满意的占7.55%。在不满意的原因当中,认为办事效率不高的占51.11%,认为政策繁琐复杂的占48.89%,认为服务态度不好的占44.44%,认为等待时间较长的占42.22%,另有55.54%的群众不知道大厅开通了特殊困难人员绿色通道和专窗服务。可以看出,个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办事效率、经办流程、服务态度以及等待时间方面。
从2022年单位问卷调研来看,通过对413家单位电子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对经办服务非常满意的占39.23%,比较满意的占50.85%,认为一般的占8.96%,不满意的占1%。在不满意的原因当中,认为人员业务不熟、等待时间较长、服务态度不好及政策复杂繁琐的分别占25%。可以看出,单位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员业务不熟、等待时间、服务态度以及办理流程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政策专业性强且宣传分散,导致经办单位及群众知晓度不高。目前人社领域的政策宣传呈现散点分布的“单打一”局面,尚未形成主题明确、点多面广、聚势成效的宣传合力。
人员编制紧缺且结构不优,导致窗口人员总体素质有差异。社保、就业窗口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正式职工占59.80% ,聘用人员占40.21%。同时,基层网点人员不足,难以保障专人专岗,给对口指导、系统培训、业务经办等方面带来了较大挑战。
同城标准化建设推进较慢,导致群众经办服务体验不佳。全面推动场所、岗位、经办“三标”建设以来,青羊区因就业、社保、人才等窗口较为分散,加上标识标志不够明显,导致群众对人社服务体验感不强。同时,因系统差异和人员因素,“综合一窗”制度推进也较缓慢。
考核制度激励效果不好,导致窗口人员存在“躺平”心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中心城区业务经办量较大,经办服务要求严格,窗口人员长期面对大量群众往来咨询,加上聘用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导致部分窗口人员流动频繁,或工作主动性降低,甚至出现工作懈怠等情况。同时,窗口人员考核往往以事后激励为主,正面激励不够,及时性不强,降低了人员激励的心理预期。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路建议
拓宽思路建设政策宣传“矩阵”。在深入基层网点、企业单位收集意见建议基础上,聚焦制度文件、政策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新青羊》报、青羊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及时公开最新政策文件,做好宣传解读,搭建宣传平台阵地。
克难攻坚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按照人社领域标准化建设要求,推进实体大厅服务窗口集约化,优化窗口布局,完善标识标牌,增配设施设备,推进“综窗受办”“窗口集合”。拓展自助服务新场景,推进“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同时持续落实“规范办”要求,制定通用标准,开展基层网点标准化建设试点。
顺势而为开展窗口人员达标评比。聚焦新形势下对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新要求,建立窗口人员胜任力模型,建立定期培训学习计划,试点推行人员分批轮岗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结果与考核挂钩。常态化开展优质服务大厅、优秀窗口服务人评比工作,持续推进典型示范、创先争优。
与时俱进优化人员绩效考核方式。结合政务窗口人员工作负荷量、胜任力分析,持续修订完善窗口人员管理方式,细化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考核标准,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同时,工资分配向一线窗口岗位、重点岗位倾斜,建立退出机制,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