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皆因傲霜雪 建勋只为除瘟虐
——追忆梅建教授
2022-11-24沙巍
沙巍
印象中的梅建教授,是那个背着双肩包,健步如飞、精神抖擞地穿梭在中国澳门山顶医院的花甲帅哥;也是那个博学多才、思维严谨、在各种讲坛上侃侃而谈的硕学鸿儒;抑或是那个谈笑风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前辈师者;当然,还是那个衣着光整、悠闲雅致、放着妻女照片的办公桌一尘不染的上海克勒。
然而,他的音容笑貌,在2022年1月5日,戛然而止……
我是梅建教授的晚辈,和他也从未共事,与他的交集,绝大多数在各种会议期间,或者通过短信、微信交流,就是在这些极其有限的相处之中,可以无声无息、真真切切地一点一点感受到他的温暖、他的儒雅、他的智慧、他的人格魅力。
初次和梅建教授交流,还是在许多许多年之前,我应该还是个住院医生,跟着肖和平教授去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会议。他虽然已经位列国内很大的咖位,却没有一点架子地热情地与我招呼,向大家介绍还挺青涩的沈鑫教授。梅教授的讲座风格,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有时会夹杂着一些上海方言,分外亲切。那次会议,第一次了解了什么叫DOTS,了解了治疗管理在结核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他和肖和平教授一样,都是将我领入结核界的老师,他的言传身教,他对结核病防控的情怀,是我们愿意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的精神力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从别人的口中知晓了梅建教授的一些壮举。他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并在上海实施“三位一体”防控模式的结核人,将结核病防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的职责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相互监督,促进结核病诊治的规范性,提高结核病患者的依从性。这一防控模式如今在全国各地推广,已成为国家结核病防控的基本模式。他也是上海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政府补助项目的倡导者和落实者。通过他的多方协调和努力,无论是上海市民还是来自外地的常住居民,如果不幸罹患了耐多药结核病,都能获得足够的经费保障,完成长达2年的治疗,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他对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产生来源于传播的理念,为国家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他和肖和平教授开创了结核病临床和防治领域的无缝衔接和精诚合作的范例,而且这种氛围,仍在延续。作为上海结核病防控的领头人,他却低调而谦和,从不在大小场合提及他的这些业绩。也许,温润如玉,就是形容他这样的学者吧。
再之后,梅建教授“光荣退休”。随着中国澳门的回归,梅建主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赴中国澳门,作为中国澳门结核病防治的领头人,肩负当地结核病防治和研究的重任。一年一度的两岸五地的学术会议,让我们有了更多更从容交流的时间。每次作为东道主,他就成为热情好客的主人,将会议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也会很自豪地带领大家参观他所在的医院,介绍当地的结核病防治体系,推荐疫情防控的特色所在;最重要的是将中国内地的、港澳的结核病研究进展进行多重的、全方位的推送交流,让大家了解彼此,以便在今后更流畅地合作。作为会议的灵魂人物,普通话、沪语、粤语和英语,随意切换,侃侃而谈,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宾至如归。
在中国澳门做医生的他,时刻关注中国澳门地区、上海和内地的结核病领域的一切进展。他会定期推荐中国澳门的医生到中国内地进修,会推荐中国澳门的医生加入各个学会组织,参加中国内地的各种学术会议。对于中国内地推荐过去就诊的患者,不遗余力地进行诊治。在微信群中,经常会冒冒泡,发个圈,给好友们点赞。逢年过节,从不忘记发个问候的信息。
虽然远在中国澳门,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关注我们的成长,关心上海结核病学科的发展,给我们出谋划策,从来不说教,不摆谱,但是作为师长前辈的关怀却如汩汩暖泉流入心田。每年的新年期间回上海都会小聚,给大家送来中国澳门的小熊饼干品尝。在2021年12月份的最后一场学术会议——“2021海峡两岸暨港澳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合作论坛”中,在上海分会场,我俩相邻而坐。许久不见梅教授,除却头发更为花白,风度神采一如既往;几天后即是元旦,在返回中国澳门的前一天,又邀我共同商讨将来可以开展的临床研究,还笑着说今年要正式退休,等回到上海,就有更多的时间一起讨论了。没曾想,这竟是最后一次见到梅教授。
梅建教授驾鹤西去已两日余,每每回想起先生的音容笑貌,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辗转难眠。
我猜想,也许他会感觉遗憾,因为他再也不能亲眼目睹“End TB”的盛况;也许他也不会感觉遗憾,因为“End TB”的胜利,他也是其中的一名功臣;也许他还会倍感欣慰,因为学生们都已成长,将继续沿着他创下的路,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