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记录能力培养策略

2022-11-23宋文娟

教育界·A 2022年28期
关键词:幼儿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幼儿记录活动进行分类,对大班幼儿进行记录能力评估,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记录活动计划,并组织幼儿开展记录活动,以此来提高大班幼儿的记录能力。

【关键词】幼儿;记录能力;记录活动

作者简介:宋文娟(1983—),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幼儿园。

记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录能够唤起记忆,再现经验;在科学活动中做记录能够提升幼儿的统计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让幼儿形成任务意识;分享记录内容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幼儿的记录能力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评估班级幼儿的记录能力出发,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记录活动计划,并付诸实践,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记录能力。

一、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评估

随着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各项能力的提高,大班幼儿的记录能力呈现明显的发展趋势。他们对记录活动和记录要求有明确的认识,能够较好地完成记录活动。为了掌握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具体情况,笔者将记录活动分为开放式记录、封闭式记录、书面记录、替代物式记录、统计性记录以及程序性记录,并且给班级的33名幼儿布置记录任务。笔者对幼儿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开放式记录任务,幼儿的绘画水平低,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记录的内容;对于封闭式记录任务,幼儿难以理解记录任务和要求;对于书面式记录任务,幼儿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难以完成任务;对于替代物式记录任務,幼儿基本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记录;对于程序性记录任务,幼儿难以理解记录要求;对于统计性记录任务,幼儿的数学能力较差,很难完成该类型的记录任务。针对幼儿记录能力的实际情况,笔者制订了培养幼儿记录能力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二、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策略

笔者翻阅了教材中涉及的记录内容,认为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编写者多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设计记录表,而且记录表内容比较单一。因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究适合大班幼儿的记录类型,根据幼儿的记录能力情况来设计相应的记录活动,通过开展多种记录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记录能力。

(一)封闭式记录能力的培养

封闭式记录是指由教师预设好幼儿记录的内容,幼儿只需要按照记录表上的要求进行记录的记录类型。比如记录一周的天气,幼儿只需要根据记录表上的要求,将每天的天气标志和温度填写至相应的表格中。封闭式记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幼儿能够很好地完成,所以笔者结合教材设计了一些封闭式记录活动,投放到区域中,鼓励封闭式记录完成有困难的幼儿选择该区域进行相应的记录活动。笔者为幼儿准备了一张记录表和一盘花生,让幼儿数出每颗花生的花生米数量并填写表格。在活动中,笔者发现,有的幼儿一次性取出5颗花生,然后开始剥,顺利完成了第一颗和第二颗花生的记录,到第三颗花生时,手中的花生不小心掉到了桌子上,和其余花生滚到了一起,该幼儿一下子就乱了,只能在表格上随便填写一个数字。而有的幼儿每次只拿一颗花生,剥完后数一数,写下数字,然后将剥开的花生放回原位,再重新拿一颗花生,重复刚才的记录。教师赞扬了后一名幼儿的做法,并让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封闭式记录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教师将记录表和材料投放在区域中,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几次活动后,可以直观地发现幼儿这方面的记录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能够较顺利地完成各项封闭式记录

任务。

(二)开放式记录能力的培养

开放式记录是由幼儿决定记录内容的记录类型。开放式记录一般利用的是空白纸,幼儿可以不受表格的限制,自主记录各种内容。比如当天的区域活动内容、周末参加的户外活动等,记录形式多为绘画。由于开放式记录没有表格的限制,记录内容比较广泛,因此难度相较于封闭式记录更大。笔者分别从生活活动、晨间锻炼、区域活动三个方面来设计开放式记录活动,以此来锻炼幼儿的开放式记录能力。

1.生活活动记录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生活活动,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其教育意义。为了发挥生活活动的教育意义,笔者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空白记录卡,让幼儿记录一天中喜欢的点心或者饭菜,并且将记录卡带回去给家长看,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情况。

2.晨间锻炼记录

晨间锻炼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户外游戏尤其受到幼儿的欢迎。笔者结合有趣的户外活动,给每名幼儿准备一本户外活动故事录,让幼儿从一周的户外锻炼中选择三个游戏活动进行记录,然后与同伴分享自己记录的内容。

刚开始实施该记录活动时,幼儿是在教师的要求和提醒下进行记录的,有的幼儿只能简单地记录某个片段。随着记录活动的不断开展,幼儿逐渐养成自主记录的习惯,并且能够将活动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幼儿的开放式记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3.区域活动记录

课程游戏化之后,每天幼儿园都会保证幼儿有至少一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记录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再现经验,同时也能让幼儿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遇到的困难,有助于游戏活动深入开展,锻炼幼儿的记录能力。笔者在各个区域内投放活动记录本,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内容进行记录,并且集中讲述,笔者进行评价。经过一学期的区域活动记录之后,笔者发现幼儿的开放式记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发现幼儿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书面式记录能力的培养

书面式记录是指幼儿以书面形式记录发生过的事的记录类型。书面式记录根据所采用的具体手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绘画、数字、符号、图表、连线式、粘贴式、自制图书式记录。从书面式记录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书面式记录与封闭式记录、开放式记录是存在交叉的,所以笔者在设计书面式记录活动时,主要选择图表、连线式、粘贴式的记录手段。

1.图表式记录—花瓣涂色

在学习了奇数和偶数后,笔者设计了一份图表式记录表,在记录表中设计了1—10个不等数量的花瓣,要求幼儿将奇数花瓣涂成黄色、偶数花瓣涂成红色。笔者将该记录表投放至益智区,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发现有一些幼儿在记录时没有理解记录要求,但是在多次集中讨论之后,幼儿能够理解图表式记录的具体要求,快速准确地完成记录表。同时,幼儿该方面的记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连线式记录—动物的眼睛

笔者根据动物眼睛的特征设计了连线式记录表,投放在科学区,鼓励该记录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此外,笔者还设计了图形连连看、喜欢吃什么等系列的连线式记录表。在连续的记录任务锻炼下,笔者发现,只要幼儿能够掌握记录表中涉及的知识,就能顺利完成连线式记录表,可见幼儿是能够很好地理解连线式记录表的内容,并且具有相关的记录能力的。

3.粘贴式记录—早餐吃什么

笔者将日常早餐内容制作成图卡,让幼儿用粘贴图卡的方式记录每天吃的早餐内容。在开展一周记录活动之后,笔者发现,粘贴式记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所有幼儿都能顺利完成记录任务。因此,笔者认为不需要再特意开展针对该方面的记录活动。

(四)替代物式记录能力的培养

替代物式记录是指用物品作为记录内容的记录类型。比如,笔者让幼儿用贴水滴的方式记录每天喝了几杯水。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替代物式记录的方法,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兒记录时态度不够严谨,随意粘贴水滴。所以笔者针对记录的真实性要求,开展了一次集体讨论,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不真实记录的情况少了很多。

(五)统计性记录能力的培养

统计性记录是指幼儿对某个事件或者物品进行总括性的记录的记录类型,可以分为频次记录、数量记录[1]。频次记录是对次数的统计,数量记录是对数量的统计。

在开展统计性记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数量记录相对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因此笔者设计了频次记录相关的区域活动。

在每个区域中,笔者都放置了一块进区记录板,要求幼儿在进入所选择的区域时,在记录板上放上自己的标记贴,并且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区域选择记录表,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标记来填写记录表。频次记录对幼儿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一开始笔者详细地为幼儿讲解了表格的记录内容,带领幼儿开展记录活动,并且随时留意记录板上的标记贴是否掉落以及幼儿有没有忘记贴标记贴。经过三周的记录之后,笔者发现幼儿基本能理解频次记录内容,并且大部分幼儿能够顺利完成记录任务,少数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也能完成记录任务,幼儿的频次记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程序性记录能力的培养

程序性记录是对完成某一事件的程序进行记录的记录类型,包括记录事件的过程以及事件的结果[2]。程序性记录比较复杂,是所有记录活动中难度最大的记录类型,在对幼儿的记录能力进行评估时,笔者发现能够顺利完成程序性记录的幼儿比较少。因此,笔者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设计了折纸蘑菇的程序性记录活动,以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的形式,提高幼儿程序性记录的能力。笔者在传授折蘑菇的方法后,发现幼儿折蘑菇的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幼儿能快速掌握折蘑菇的方法,少部分幼儿则难以理解。于是笔者让会折蘑菇的幼儿试着将折蘑菇的步骤记录下来,然后放在美工区,这样不会折的幼儿就可以按照步骤记录图来学习折蘑菇。接着,教师示范绘制折蘑菇的步骤记录图,帮助幼儿制作记录表。绘制折纸的步骤图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记录。笔者选择折纸为切入点,帮助幼儿直观理解什么是程序性记录,并且引导、帮助幼儿绘制步骤记录图,然后逐步放手,让幼儿自主绘制步骤图。随着记录活动次数的增加,幼儿能熟练地进行以折纸为内容的程序性记录。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记录活动,笔者从幼儿的记录表和记录作品中发现,幼儿的记录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记录类型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封闭式记录活动中,笔者发现,只要教师从幼儿理解的角度表达记录要求,设计符合幼儿理解方式的记录表,那么每个大班幼儿都能顺利完成封闭式记录活动。在开放式记录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开放式记录能力的提高尤其明显,幼儿从只能完成简单的绘画到能记录完整的活动内容,以及能完整表述自己记录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到幼儿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进行开放式记录。在替代物式记录活动中,笔者发现大班幼儿能够理解替代物的意义,也能理解什么是替代物式记录。在经过连续的记录活动后,幼儿能够熟练地开展该记录活动,但是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个别幼儿记录的数据不够真实。在书面式记录中,连线式记录、粘贴式记录都相对简单,通过几次记录活动,大班幼儿基本能够完成记录任务。而图表式记录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较困难,所以笔者将目标设定为初步感知图表式记录的形式,开展了几次相关的记录活动后,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图表式记录,并能够顺利完成简单的图表式记录任务。统计性记录活动在幼儿具备了丰富的记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笔者发现一开始幼儿需要教师的引导,到后期很多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该项记录任务。程序性记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难度最大,笔者将该记录活动放在了最后,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在活动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幼儿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较快地掌握程序性记录的方法,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也能够完成程序性记录任务。

记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明确记录对幼儿的意义、幼儿适合什么记录类型、如何开展记录活动。这样教师才能开展真正属于幼儿的记录活动,让幼儿在有意义的记录活动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实践[J].好家长,2020(17):33.

[2]袁文君.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2(01):88-90.

猜你喜欢

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