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型教学法,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2-11-23季倍燕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够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在应试时表现良好,但是却无法运用英语完成日常的交流,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而言,是一种更凸显英语的实用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改变上述情况。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出发,探讨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作者简介:季倍燕(1987—),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实验小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教学法,它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以人为本、着重体现语言价值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还能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消除应试教育的弊害[1]。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就要在实施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出不同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一、融入生活元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对与自身生活经历相关的事物更感兴趣,教师应该利用这点,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运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对生活元素的利用,将其融入任务型教学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并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对生活元素的利用,还应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歌曲导入和创设情境正是合适的策略。
(一)歌曲导入
歌曲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有力工具。当代小学生多是在歌曲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歌曲分享结合,为学生打造更为丰富有趣的英语课堂。当然,教师也可在正式授课前,适当播放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歌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Happy New Year”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导入歌曲的形式开展任务型教学。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How do you celebrate new year with your family members? Did you spend a nice new year last year?”,让学生谈论自己和家人是如何庆祝新年的。在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新年庆祝方式后,教师就可以导入我国和英语国家庆祝新年的歌曲,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让学生由贴近自己生活经历的新年进入英语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播放学生熟悉的“Happy New Year”等歌曲,这些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欢乐而轻快,在歌曲营造的欢快、融洽氛围中,学生更易燃起学习热情。由此,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了解新年的含义,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歌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运用生活经验学习英语知识,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知识,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二)创设情境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这一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引导,在恰当的时机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扮演好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获得更大的能力发展空间。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深入地探索知识,达到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完成贴近生活的教学任务。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On the Farm”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师讲解农场中会出现的动物之后,就可以创设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促进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手段,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on the farm?”,然后鼓励学生用英语表達自己的想法。农场离城市学生的生活较远,但农场里的动物往往是学生熟悉的,这样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运用语言表达观点,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运用英语表达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二、以良好的学习策略养成为目标,让学生终身受益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做充分的准备[2]。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往后的学习中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完成此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相关英语能力做起,这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设计调查性任务。
(一)培养口语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一直是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口语能力也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体现。要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可以考虑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泼而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接下来,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积累沟通技巧,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英语习惯,让学生能够在既定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幅画,让学生描述这幅面的内容。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这幅画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对话和组织演讲比赛,让学生用积累的英语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表达,这样的活动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而言,更具价值。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I Like Dog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与狗有关的画,然后启发学生用英语列举狗的好处和作用。接下来,教师安排拓展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以“I Like Dogs”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由此,学生的口语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也能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积累良好的学习策略。
良好的口語会话能力,对于小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可以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水平,让他们学会用英语去表达,从沟通、交流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二)设计调查性任务
设计调查性任务前,教师需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相关的任务,确保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方法。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My Day”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调查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来描述自己的生活。首先,教师可以问学生:“When did you get up?”和“What time did you go to school?”,让学生用英语说明自己做事情的时间;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eat at the school canteen?”,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此后,教师还可以继续问“What subject do you enjoy at school?”“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等问题。这样的调查性任务,可以让学生了解与自己的生活有关的英语知识,从而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意识到可以用英语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一个综合性的描述。
调查性任务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探究如何运用英语知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生会由此逐渐掌握对自己有效的英语运用策略。因此,教师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应认真设计调查性任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不断探索。
三、创造更多合作机会,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在团队中,学生有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完成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从而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开辟更为合理的合作路径,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并逐步形成合作意识[3]。
(一)科学分组
学生的英语基础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科学分组,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需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和分析,确保自己对学生的现状有所了解,并能够把学生分到合适的学习小组。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黑板写上动物的英文单词,如monkey、dog、cow、horse、cat、 sheep等,然后要求一组同学用英语朗读上述单词,另一组同学用英语说出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比如,一组学生说“Monkey.”,另一组学生可以说“Jump.”,然后顺势做出跳的姿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科学分组在任务型教学中非常关键,合理的分组能够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二)设计恰当的竞争环节
恰当的竞争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压力,让学生小组更具凝聚力,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在科学分组后,设计恰当的竞争环节,让学生在这种竞争活动中,点燃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学习氛围。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Keep Our City Clean”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恰当的竞争环节。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组完后,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竞争的规则。此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小组则需要派出学生回答。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our city’s environment?”。有些学生会说:“Our city is very clean and tidy,but we still need to help the environment.”。还有的学生会说:“Our city is badly polluted,we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接下来,教师可以问:“How can we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tidy?”,然后继续让学生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在这样的发言竞争中,学生不仅有兴趣参与活动,也能从彼此的发言中学到东西,实现共同进步。
良性的竞争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它能够使学生凝聚在一起,产生探究答案的动力。教师可以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适当设计这类竞争环节,让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简言之,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任务的完成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摆脱传统教学法的限制。为此,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让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75.
[2]毛丽伟.循序渐进夯实三个阶段 有效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0,58(12):11-17.
[3]李东方.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