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长 生成 生命
2022-11-23单舒
【摘要】“四生课堂”是贴近生活的课堂;是凝聚集体智慧,促进思维能力的生长,师生互助共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是有预设但更包容生成的课堂;是渗透数学文化,升华生命精神,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课堂;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充满创造力的课堂。
【关键词】四生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简介:单舒(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能达校区。
“四生课堂”是指具有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学目的的生长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教学主体的生命性等四种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1]。生活性是“四生课堂”的内容,生长性是“四生课堂”的宗旨,生成性是“四生课堂”的要求,生命性是“四生课堂”的关键[2]。
一、构建“四生课堂”的策略
(一)生活:生活即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教师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一课时,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人民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创设生活情境,模拟小商店购物,让学生认识人民币,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學习活动中。又如,在“我们身体上的‘尺’”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讲解用身体上的“尺”测量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测量一拃、一尺、一步、一庹的长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拓展,比如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大小、黑板的长度、操场的大小、讲台的高度、课桌的高度、文具盒的长度等。在“认识东南西北”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知东南西北,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阳台一般都是朝南的。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二)生长:教育即生长,积木成林,合木为森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的教育观点。教育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体系不断生长、向外扩充的过程。知识是“木材”,教师应该怎样建构教学框架,让教学成为学生“积木成林”的催化剂呢?笔者认为,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的互相碰撞,生长出新的知识与想法。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想到零星的知识点,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再发挥集体的力量把知识线织成知识网,这张知识网是利用集体的力量编织出来的,会更加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生成:预设为生成让步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积极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备课,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预设和生成都是课堂的一部分,但是当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生成时,教师的预设需要给学生的生成让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以“求两数相差多少”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让学生认识算理并明白如何用减法计算两数相差多少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熊大、熊二一起种树,第一天种了25棵树,第二天种了10棵树。笔者让学生根据情境设计问题,学生提出了“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种多少棵树?”“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种多少棵树?”“第一天和第二天种的棵数相差多少?”学生理解题意后发现三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都是在求25和10这两个数之间相差多少。令笔者意外的是,有学生提出了“第二天再种多少棵树就和第一天种的树一样多?”,笔者随即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思考。有的学生说需要再种25+10=35(棵),有的学生说需要再种25-10=15(棵)。第二天种了10棵树,第一天种了25棵树,求第二天再种多少棵树就和第一天种的树一样多,转化成数学语言就是10+( )=25,求括号里的数,可以用减法25-10=15(棵)。这些精彩的生成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希望能在课堂上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不重视课堂生成,但这些偶然的课堂生成也许是学生的智慧亮点,也许是学生的盲点、难点和易错点。在把握住教学大方向的同时,教师要让个别学生的“朦胧星火”通过学生共同讨论、教师追问变成课堂的“燎原之火”,实现师生的共同生长,让课堂更自然流畅,让课堂生成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生根发芽。
(四)生命:体味数学文化,彰显情思教育
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遵循生命本身特性、全面提升生命品质及品位的教育[3]。数学教育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要有温度,有温度的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内心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及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的魅力和价值,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例如在教学“珠心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起源发展,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又如,在教学“七巧板”时,笔者告诉学生七巧板起源于宋代,最早称为“燕几图”,创始人是黄伯思,笔者还给学生讲了七巧桌的故事,学生的兴趣高涨。在学生操作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迸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都在兴趣的驱动下一点一点提高。
二、“四生”的外延与相互关系
(一)生命性是关键
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命性课堂即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赋予学生生命力量,让学生有勇气面对以后可能会遇到的挫折与挑战,建立自信心与勇气。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将爱国情怀从小根植在学生心中。
在教育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鲜活而独立的生命个体,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问题解决者、终身运动者、优雅生活者和责任担当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担当者,担什么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担当的职责:热爱国家和民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就需要教师思考教育的本质。爱国教育应当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中。华应龙老师在教学“阅兵里的数学”这一课时,将数学与爱国教育紧密融合,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还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发展之快,体会到现在生活的美好。
(二)以生活为根本内容促生长
生活是“四生课堂”的内容,生长是“四生课堂”的宗旨。生长是生命的本性,促进生长是后天努力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算式和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结合生活,以生活为内容,促进课堂的生长。比如在教學“认识2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一根小棒、一面国旗、一个文具盒帮助学生理解“1”的概念,在教学满十进一的时候也可以用捆小棒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又如,在认识2元的多种组合方式的时候,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动物园里小动物去郊游,它们一起排队去乘公交车,公交车票售价2元,不同的小动物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狗拿着2张1元纸币,小兔子拿着4枚5角硬币,小猫拿着20枚1角硬币,这时候小猴来了,它拿着2枚5角硬币和1枚1元硬币上了车,身后的小猪带了一张5元纸币,他们都能乘公交车吗?大家帮忙想一想小猪怎么办。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课上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想到了各种解决办法,并认识了人民币及人民币的换算。公交车付钱这一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生活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拓展与延伸,这才是有深度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促进学生的生长。
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同时教师也要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建立生长点。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能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眼里有学生,心中有理念。
(三)“生活、生长、生成、生命”都是生存
有人会觉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谈生存可能早了一些,但实际上一个人的三观、人格的初步塑造,甚至是决定他未来选择的很多潜意识都是从小学开始形成的。小学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积极的态度,让学生能勇敢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与挫折。教育是为了学生长久地生存,为了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教师关注现实生活,着眼学生生长,指向过程生成,重视学生生命,最终都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生存。
课堂应当是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课堂,是不断生长的课堂,是预设为生成让步的课堂,是体味数学文化、彰显情思教育、充满生命性的课堂。教师要培养充满生活趣味的学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畏惧面对困难与挑战、充满信心的学生,充满智慧与思考的学生,充满生命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庄华英.小学数学“四生课堂”的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张传燧.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四生课堂”建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46-157.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