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在不断创新中奋进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2022-11-23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于1993年批准建设,1995年建成验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实验室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区位优势,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科学理论,构建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开展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彰显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研究特色,探索了一条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新路径。
实验室目前有固定人员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2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9人,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26人,82%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年龄45岁以下人员占63%。人才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学部委员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兴滇人才奖获得者2人,“云岭学者”2人等一批人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图1 实验室外貌
2018-2021年实验室新增科研项目94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重点基金等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21项。政府课题经费达4325.59万元,横向课题经费达724万元。发表论文350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论文131篇,国外、国内核心期刊219篇;出版专著13部;授权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获科技成果奖励4项,其中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近年来,在“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带领下,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已从成立之初单一的植物病理学研究,逐步拓展至植物保护学科的不同领域,围绕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等不同层次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原理与技术”“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构架及应用”以及“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关键技术”等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实验室将持续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持续构建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培育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家特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