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23杨国春
杨国春 杨 菡
(盐源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 盐源 615700)
林业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果对森林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本文从森林培育技术和森林保护两个方面对林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现代林业营林存在的问题
目前,林业营林缺少科学体系作为支撑,严重缺乏专业人才与机构。营林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较高,从业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阶段,营林工作者大都未经过系统化的营林造林专业培训,专业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此外,许多在职营林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工作缺少责任感,导致林业营林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行业发展速度缓慢。林业营林相关机构对职工要求不严,无法约束从业者行为,对林业营林行业中的恶劣行为没有发挥约束作用。林业营林管理方法陈旧,依然沿用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缺少创新性与科学性。部分地区仍采用不科学的造林模式,以致林业结构混乱;盲目进行人工改造,影响地区林木种类平衡,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林业发展的意义
2.1 维持水土平衡
林业开展对坚持水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一些区域,森林植被覆盖率很低。旱季往后,很多泥沙进入河流,形成自然灾害和洪水。植树造林能够削减自然灾害的影响,坚持水土平衡。
2.2 防风固沙
造林措施能够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防风固沙,削减沙尘暴产生的频率,遏制荒漠化的开展。在我国一些常常产生沙尘暴的区域,能够采取绿化措施削减风力,维护当地生态环境。
2.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林业资源不仅能够改进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例如,在合理使用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当地林业旅游经济,开发当地林业资源,促进当地林业经济的开展。
2.4 改进空气质量
森林资源在改进空气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植树造林能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增加植被吸收一氧化碳、灰尘和开释氧气的能力,为人们供给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5 维持生态平衡
林业资源在改进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森林资源中生物的多样化,为许多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通过植树造林,咱们能够维护生态环境,一起坚持生物多样性。
2.6 防止自然灾害
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削减自然灾害的产生。特别是在我国土地荒漠化严峻的区域,植树造林能够抑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蓄水能力,削减沙尘暴的产生。在山区,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在河流下游植树能够削减洪水灾害的产生。
3.常见的造林方法
3.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主要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进行造林。播种造林法实用性强,适宜大面积造林时应用。该方法对造林地要求苛刻,对造林后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较高。采用播种造林法造林,要求造林地具有充足的水源,且各类灾害性因素较轻。播种方法主要包括穴播、缝插、条播、撒播等,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处理,以增强幼苗抗旱抗病能力。
3.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法,主要用根系较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具有生长稳定、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等特点。但采用该方法造林时,苗木根系极易遭受挤压,因而对栽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高水平种植技术作为支撑。为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种植方法,不断强化营林质量。植苗造林法所用苗木主要是原生苗、营养繁殖苗等,要重点注意起苗、选苗、分级、包装或运输时的保护工作,确保苗木完整无损。植苗造林后,苗木存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因此,要确保各环节苗木水分充足。
3.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主要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器官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该方法能节省育苗时间与费用,技术简单、易操作,苗木成活率较高,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分殖造林法主要适用于松树、杨树、泡桐和竹类等。但该方法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易受母树数量与分布的限制。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造林方法。
4.现代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4.1 有效落实树种选择工作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经营中,合理选择树种,可有效提高种子成活率,合理选择树种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在树种选择当中,除了要了解不同树种的优势、习性、用途之外,还需要对树种外观进行观察,需要有光泽、饱满、无霉斑等,这样才能保证树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成活率。作为实际造林工作的一部分,我国的造林成本很高,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很大,有些环境地区并不理想,对于环境理想、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可选择当地树种进行种植。对于容易成活的树种可以采用分殖造林,这样有效降低造林成本。之所以选择本地树种,主要是其对本地常发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故而成活率高、投入相对低。此外,适当种植果树不仅可以产生理想的生态效果,还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本地树种较多、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的地区,建议建立树种、地理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管理,能够针对不同地块植入适应力最强的树种,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和种植经济效益。
4.2 加强苗木基地建设
在当前的林业经营项目中,加强苗木基地建设是保证林业质量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质量直接影响林业经营的成败,建立苗木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的苗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实际情况为指导,按照客观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规范管理,提高苗木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苗木基地时,应充分考虑苗木基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有关部门要开展苗木调查研究,加强对种子苗木基地的管理,加强对苗木基地的监督。同时,严禁随意采集、挖掘苗木,保持苗木基地健康发展,为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苗木基地当中也要实现良好的土地管理,要将苗木按照喜阴喜阳的属性来分别种植,保证喜阴苗木处在阴坡;喜阳苗木处在阳坡。
4.3 建立科学的苗木运营管理体系
加强苗木运营管理可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效提高林业经济水平。当前,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使林业经营和发展更加有效,有必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相关部门实现林业经营的多样化。在建立苗木运营管理体系时,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当地林业情况,建立合理的经营体制,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由于经济市场的频繁变化,建立的苗木运营管理体系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调整,以确保林业发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包括融入大数据技术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土壤营养成分等展开分析,能够做到病虫害主动防控以及土壤有效管理,提高苗木健康水平。
4.4 加大营林管理力度
为提高林业生产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鼓励相关人员积极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损失,确保林业生产的效益。首先,相关部门要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对营林的认识,说明营林的重要性和营林长期发展的好处,加强职工对营林建设的重视。其次,林业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改革创新人才,探索更好的造林和生产管理方法,定期培养林业管理者,提高林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后,林业草原局应建立问责制,既可以加强管理者的执法力度,又可以促进问责制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这其中森林管理技术的培训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大部分林场当中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林场管理处在粗放状态,以碎片化培训,能够在不影响日常工作情况下展开在线培训,利于管理人员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学习,让技术最终融入管理当中,提高管理效率。也要融入防火、防病等机制,要建立相应的措施、设备,确保相应的风险发生后立刻启动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4.5 完善管理制度
林业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利于保证人类的生存,具有可再生的特点,但生长周期长。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既注重林业的经济效应,又注重林业的生态效应,保持了林业发展的平衡。为此,政府必须颁布林业管理制度,禁止森林采掘活动,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例如,政府可以对不同程度的违规采矿行为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规则体系,可以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合理控制损失,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4.6 提升保护人员专业素养
从目前国内林业从业人员的现状来看,从业人员的素质仍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林业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林业培育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配合高中积极落实专业人才,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人的重要因素出发,强化森林保护意识,促进林业科学的发展。相关部门要主动构建人才机制,增强人才培养力度,主动吸纳专业人才;要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和考核,确保林业营林工作质量,顺利开展林业营林工作。要注重营林人才培养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充分提高职工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林业营林人才建设,为营林输送专业人才;要健全激励制度,调动人才强化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促使人才主动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林业营林质量,为营林高速发展助力。此外,相关部门要主动利用现代化技术,拓展营林人才聘用渠道,主动吸纳高校人才与社会人才,为林业营林提供人才支持,实现林业营林高速发展。
4.7 注重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森林资源的过度流失是当前林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是造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害危害的重要原因。一是森林火灾直接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破坏,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因此,在保护林业中,必须把防火放在首位。林业部门要加强防火管理,积极部署防火工作,树立防火意识,建立隔离带、消防站,落实防火措施。此外,林业部门还必须开展消防演习培训,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并培养林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病虫害部门直接威胁到森林的健康发展,林业部门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业务,加强杀虫剂的科学操作,确保及时消灭病虫害,保障牲畜健康,保持区域生态平衡。
4.8 开展宣传教育
相关部门在加强经济支持和技术支持的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其主动杜绝破坏环境等恶劣行为;积极制作林业营林宣传片,让更多年轻人投身环境保护工作,并借此加强林业营林意识,积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优秀青年学子选择林业营林专业深造,为林业营林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此外,各级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现场报告等途径,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恶劣行为发生概率;要加强林业营林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环境意识,营造良好的营林风气,以推进林业营林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9 强化资金支持
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林业营林系统,促使政府增加资金支持力度,为林业营林提供经济支持。政府要充分考虑融资体制,激发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以此作为林业营林资金来源,为林业营林提供经济支持。政府要酌情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各方对林业营林、生态环境等的重视程度,为林业营林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4.10 引进先进技术
相关人员要主动引进先进技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林业营林中,实现现代化林业营林目标;要根据实际营林情况,合理选择科学技术,以弥补传统技术缺失,推动林业营林高速发展。通过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减少营林对土壤的破坏,强化营林效果。引进先进技术,能打破时间、地理条件等的制约,直接扩增林木种植面积,缓解工作人员压力。在引进先进营林技术的同时,要增强自主研发力度,构建适宜自身未来发展的营林科学技术。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损害了人类的生命,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因此,林业部门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森林培育技术,提高培育效率。另一方面,林业部门必须保护林业,建立管理制度,加强对林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注重预防和预防森林火灾和病害危害。在开展林业营林工作时,需根据实际环境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人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林业营林提供所需人才,促进林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