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和厄贝沙坦及叶酸治疗高龄T2DM合并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23李海东

医药前沿 2022年25期
关键词:吡格贝沙坦高龄

李海东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北京 100065)

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是一种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症状,并伴有血糖增高的内分泌紊乱疾病,T2DM 缺乏胰岛素和对胰岛素产生抗性造成血糖水平升高而致。由于糖尿病引起小血管硬化痉挛,长此以往将引起高血压发生[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蛋氨酸在细胞代谢中的主要物质,当其浓度>10 μmoL/L 时,即可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显示,Hcy 的增多会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流灌注减少,水钠潴留、前列腺素下降,血压上升,而引起H 型高血压[2]。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病情复杂,目前临床常采用如二甲双胍、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其中二甲双胍虽可有效控制血糖,但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依赖性;硝苯地平降低血压虽有优势,但头晕、头痛等副反应较大[3]。因此,需联合其他降糖降压药物共同维持血压血糖正常水平。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抗糖药,通过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达到使血糖下降目的[4]。本研究旨在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厄贝沙坦、叶酸在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5 月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 例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9 例;年龄65 ~80 岁,平均年龄(75.45±4.49)岁;体重指数26 ~33(kg/m2),平均为(29.07±2.14);高血压病程7 ~10 年,平均(8.12±1.64)年。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6 ~82 岁,平均年龄(76.21±5.45)岁;体重指数26 ~33(kg/m2),平均为(28.47±1.25);高血压病程为7 ~10 年,平均(7.82±1.56)年(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表现诊断符合2 型糖尿病标准[5];②患者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140 mmHg(1 mmHg ≈0.133 kPa)、舒张压超过90 mmHg,且Hcy ≥10 μmol/L 属于H 型高血压诊断标准[6];③年龄≥65 岁。排除标准:①1 型糖尿病患者;②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1.2 方法

(1)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厄贝沙坦加用叶酸进行治疗:①早餐后服用二甲双胍(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50,规格0.25 g/片),起始用量通常为每日1 ~1.5 g,晚餐时根据测定血糖情况调整用量,每日使用最大剂量不超过2 g。②厄贝沙坦(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6,规格75 mg/片)起始用量150 mg/次,1 次/d,并视患者情况逐渐将药物加至300 mg/次,1 次/d。③叶酸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2023302,规格5 mg/片),1 次/d。治疗周期为12 周。(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进行治疗:早餐后服用吡格列酮(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78,规格15 mg/片)用量30 mg/次,1 次/d。治疗周期为1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用药治疗后疗效。治疗后3 个月进行评价[7]。①显效:经治疗,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②有效:经治疗,患者舒张压较基线下降≥10 mmHg,或收缩压较基线下降超过20 mmHg,血糖控制达标。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血压、血糖变化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情况使用血糖仪(罗氏卓越)采取指尖血,测定餐前和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0.0 mmol/L 为达标;使用血压仪(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辽械注准0939-2013)监测患者血压情况。(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cy 水平。治疗前后于患者空腹时进行采取静脉血5 mL,采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江苏双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津械注准20202220099)内容: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CS-400B)检测,包括:超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Hcy。(4)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低血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龄2 型糖尿病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以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以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 s)

注:1 mmHg ≈0.133 kPa;a 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空腹血糖/(mmol·L-1)组别 例数 餐后2 h 血糖/(m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9.47±1.58 6.48±0.61a 12.14±1.89 10.47±0.67a对照组 30 9.50±1.10 7.64±0.79a 12.47±1.58 11.78±0.58a t 0.085 6.365 0.733 8.097 P 0.932 <0.001 0.466 <0.001收缩压/mmHg组别 例数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48.47±10.25 130.21±8.89a 94.17±10.12 75.47±8.47a对照组 30 150.14±11.25 138.09±7.47a 95.78±8.78 82.14±7.78a t 0.601 3.717 0.658 3.176 P 0.550 <0.001 0.513 0.00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cy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超敏C 反应蛋白、HbA1c 以及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C、LDL、HbA1c 以及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高龄2 型糖尿病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cy 水平比较( ± s)

表3 两组高龄2 型糖尿病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cy 水平比较( ± s)

注:TC,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糖化血红蛋白;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a 与治疗前比较,P <0.05。

LDL/(m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5.78±1.00 2.78±0.47a 3.68±0.87 2.47±0.25a对照组 30 5.98±1.01 3.88±0.54a 3.58±0.97 3.17±0.34a t 0.771 8.416 0.420 9.085 P 0.444 <0.001 0.676 <0.001组别 例数TC/(mmol·L-1)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25±0.20 1.80±0.15a 9.47±1.47 6.47±0.78a对照组 30 1.20±0.18 1.42±0.14a 9.17±1.89 8.07±0.88a t 1.017 10.144 0.686 7.452 P 0.313 <0.001 0.495 <0.001组别 例数HDL/(mmol·L-1)Hcy/(μ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3.57±2.47 6.78±1.00a 13.68±2.14 9.78±1.24a对照组 30 13.78±2.78 8.79±0.89a 13.89±2.00 11.58±1.08a t 0.309 8.224 0.393 5.995 P 0.758 <0.001 0.696 <0.001组别 例数hs-CRP/(mg·L-1)

2.4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高龄2 型糖尿病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患Ⅱ型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1.5 倍[8]。长期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以及病死率事件增加,且H 型高血压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联,因此治疗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需在降糖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Hcy 水平,从而减少对靶器官的损伤[9]。

本文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脂中HDL 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厄贝沙坦治疗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具有降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因子以及降低Hcy 水平的作用。这与逄琪琪学者与吕曼学者研究结论相似[9-10]。分析原因为:①吡格列酮可使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以此调节血糖浓度,其主要机制是激活氧化物酶体增殖物,由此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及血糖产生[11]。②二甲双胍可延缓葡萄糖吸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贮存,从而减少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抗性,促进对葡萄糖的利用,进而起到降糖作用[12]。③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属于特异性地拮抗AT1受体,可抑制Ang Ⅱ、AT1受体结合,并使血管收缩,减少醛固酮分泌,起到降低血压作用[13]。另有研究表明,吡格列酮对血管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增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促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水平,并可通过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利用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诱导作用而产生抗炎目的[14]。

本文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厄贝沙坦治疗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安全性肯定。与郭珍学者[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为,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为降糖药,其通过改善外周葡萄糖运体活力,促进葡萄糖摄取与吸收,起到降糖作用,虽可有效控糖但可能造成低血糖反应。厄贝沙坦抑制血管收缩、醛固酮的分泌,而有效控制血压,且药物的代谢由葡萄糖醛酸化进行,且从胆道、肾脏排泄,因此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厄贝沙坦、叶酸治疗高龄T2DM 合并H 型高血压患者具有降低血糖、血压的作用,且可有效改善血脂,控制炎症因子,降低Hcy 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吡格贝沙坦高龄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