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治理手段赋能“三驾马车”

2022-11-23潘晞晨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驾马车居委车位

文/潘晞晨

过去十余年间,上海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城市治理目标层级的递进,当前基层社区治理还需要更大突破。

9月6日召开的上海市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会议强调,要深入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加快形成为基层赋权、减负、增能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因此,通过数字化基层治理手段,为基层治理“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减轻负重、增强动力,已成为重要课题。

扩大数字化治理覆盖面

在基层走访时,小区停车难、物业保安人手匮乏、垃圾分类监管难等问题普遍存在。通过扩大数字化治理范围可以大范围化解小区人、地等资源稀缺的难点,亦令小区物业收支、服务流程等做到公开、透明。数字化车位管理系统在录入小区已有的车位情况后,结合需求统计和小区出入口的智能道闸,动态平衡小区内的车位情况。在小区内增设传感器和摄像头,能辅助保安人员实时发现治安问题,并通过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将每月违规投放情况以汇总表和违规图片的形式通报至居委和业委会,避免物业相关人员长时间驻守。

除了为物业减负,数字化治理也要为居委减负。例如,数字化治理范围应覆盖到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利用数字化远程呼叫服务,居委能够掌握小区内独居高龄老人的日常需求、身体状况、防疫期间身心安全,应急按铃系统也方便老人紧急联络居委。

提高数字化治理的敏锐度

数字化治理的目的是给基层减负,令工作开展更为便捷,但除了扩大覆盖区域,后续处理、后期维护、阶段更新显然更为重要,只有令信息数据真实“保鲜”,才能真正提高数字治理的敏锐度,便利于民。一旦前端信息流爆棚,中端停滞流转,后端处理不及时,数字化治理流程变得冗长,反而遭到诟病。例如有些已经启动数字化治理的小区,疫情期间系统集中收到居民大量的求助、投诉、意见建议等信息,一线处置人员来不及调配资源,需求处理严重滞后。又如统计居住人员信息、物资发放、小区疫情日报等除了需要前期大量统计数据信息摸清“家底”,期间还要持续更新数据,否则在施行过程中反而会因数据不对等造成矛盾与误会。另有数字鸿沟令部分老人无法参与物资团购,出行交通、出入公共场所、查测核酸等常常卡在“码”上,不仅无法享受到数字化治理带来的好处,还增添了困难。

因此亟需面向基层开发更多“高效办好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基层治理立体、可视、可控,让科技更好助力基层做好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治理,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办、在指尖好办、在最短时间快办。

改进数据使用赋权

理想中的数字治理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机制。基层数据孤岛林立,各部门间难以做到数据实时共享,任何一个部门进行系统化填报都会面临范围广、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困扰。在这些有限的数据面前,基层工作所能做的工作显然杯水车薪且片面。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向基层开放数据使用权限,统一数据信息采集标准,汇聚各部门的数据,精准建立动态数据档案,构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更人性化的使用界面、更便捷的操作渠道,对公共数据深度治理,让基层使用起来更加快捷高效。

长期以来,基层的“三驾马车”压的担子多,赋的权力少,许多居委会、村委会已经变成了无限责任、无穷工作量的24小时在岗单位。在疫情中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干部、居民、能人,也令街道、社区和居委会有了更紧迫的意识:要加快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社区治理的人才队伍。当数字化治理模式能够为基层赋能、为基层分担,让各项事务有序开展,基层一线工作者们才能真正聚焦紧急情况下的紧迫事项,全身心回归到为百姓“雪中送炭”“雨中撑伞”的本职工作当中。

猜你喜欢

三驾马车居委车位
社区居委里的“挂职小干部”——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居委挂职小干部”少年团校实践课程
在少年团校里“实”践——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少年团校“居委挂职小干部”实践课程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我自己找到一个
VIGIL AUNTIES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