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1-23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满族体育项目吉林省

刘 训

(长春大学 体育教研部,长春130022)

1 传承与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价值

1.1 强身健体,促进运动技能提升

吉林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地区域满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体育运动方式。北方地区的环境相对恶劣,满族人民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就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生存技能[1]。所以,满族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就是在与自然长期抗争后所形成的,其主要形式是以模仿自然为基本特征。这些运动来自生活,但是其本质又高于生活,是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智慧。这些运动项目可以使满族人民的身体技能获得提高,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长时间的体育运动也能让人体的机能得到有效优化,以便更加适应自然生存的内在规律。

1.2 实现民族自立,传承文化内涵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满族与各个民族文化相交融后才最终形成的,这一文化形式也可以充分体现出满族人民在生活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文化观念以及审美意识[2]。将这一文化的内涵向更深层次挖掘,也可以深刻了解到满族人民勤劳质朴的优良品质,间接表达出满族人民乐观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所呈现出的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明显表达出满族人民在传承过程中赋予文化的包容性。这也是为什么在民族长期发展中,满族人民能够形成强烈民族精神的原因。

1.3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只有应用合理途径将其大力向外弘扬,让其实现个性化发展,才能够为我国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增添一笔重要颜色。立足于体育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满族传统体育属于活态形式的满族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区域历史环境中根据满族的生产模式以及生活过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属于独特内涵的民族性质传统文化[3]。这是满族人民生活智慧、审美习惯的具体展示,也是民族特殊属性的重要体现,是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可以这样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整体水平的进步,其形成主要建立在社会实践以及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所以,传承和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需要深入探究文化的内涵,并将其精华部分予以保留,与现代化元素相互融合,根据人民需求和文化需要不断加以优化创新,让我国体育文化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区域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是人们生活智慧的重要体现,也能突出反映出当地特点以及民族性。吉林省地区山林地形较多,所以满族人民只有通过狩猎才能够满足生存需求。这种技能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体育类型的项目,人们可以通过锻炼让身体的力量和协调能力获得显著提升[4]。例如满族特有的“雪地走”,满族妇女身穿满族特色的鞋子和衣服在雪地中参与竞走,这种项目不仅能够有效抵挡寒气侵入身体,也能使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同时让长期受困于家中的传统满族妇女可以走出家门得以解放。

满族特色体育与政治生活两者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具有明显的军事技能性质。例如“骑射”在军事战争中受到广泛使用,在满族200年的统治进程中,为抵挡外敌入侵,逐渐扩大政治版图,满族士兵常年征战在外,并且将骑射作为主要训练项目。军事训练项目中还包括骑马以及跳骆驼,主要作用是让士兵在短距离接触敌人时,可以最快速度从马背或是骆驼侧面一跃而上,以骑擒方式制服敌人[5]。满族体育项目在长时间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得以留存并流传至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满族体育是经过实践所检验的,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能够为满族人民带来娱乐,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各个阶层人民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满族政权逐渐失去统治地位,因此满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不再受到重视。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硬性实力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占据一定地位,文化软实力也正处于强势发展的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行“孔子学院”,在各类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的健儿也屡获佳绩,为我国不断增添新的荣誉。

3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也导致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走出大众视野。恶劣天气环境已经不能够对生活和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形势下也不再需要满足军事需求,交通出行以及生活设备的便捷性都让人们不再被自然环境所束缚。因此,满族多种传统体育技能逐渐失去发展的空间,渐渐被人们遗忘。

在大众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体验和娱乐方式有多样化的选择空间,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大部分空余时间都被手机、网络所占据。娱乐方式的日渐增多,让满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射天球、桦皮篓、拉地弓等诸多体育项目都已无人继承,得不到延续。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区域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只有珍珠球被纳入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当中,其余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即使少部分项目得以流传至今也是满族人民自发性传承,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仅作为区域民众的休闲自娱项目。目前也只有北京怀柔地区和承德地区举办过满族传统体育主题的运动活动。由于在意识和思想层面没有对项目开发和文化宣传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得不到有效推进。

4 吉林省传承与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策略

4.1 把握文化特点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满族文化的结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留其中的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在思想,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吉林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以及生产方式这三项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最终形成的,是满族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文化传承中要把握好文化特点和精髓,将文化以崭新面貌展示给后人。文化的传承需要建立在文化原有的内涵及风格的基础上,然后将多样化的文化符号吸收进来,赋予传统体育文化以新时代的含义,在保留文化深层底蕴的基础上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吉林省要尽量以丰富的形式来展现现有的体育文化,使文化表征和文化背景可以对满族体育文化的本质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最后将满族传统体育形式与现代特点的艺术符号相结合,以数字化的形式做出具体展现,这样在保留文化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能够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符合新时代大众的审美要求。

4.2 顺应时代发展

文化的传承要坚持灵活性特点,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念,辩证地、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理念。任何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都会存在不可取之处,全面继承和照搬文化,并不利于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相反还会使文化本质受到损害。因此,不仅要慎重选择满族体育文化的内容,还要针对其中包含的体育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加以创新性改进,使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新时代大众的运动习惯和审美需求,为新时代体育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以跳马项目为例。跳马项目在1896年正式被纳入国际比赛项目中,男性运动员在参与比赛时需要借助手臂支撑的力量进行跳跃动作,到20世纪50年代,由支撑跳跃演变为后摆水平腾空跳跃,在70年代后出现原跳方式,这也让跳马技术的难度增强,开始实行手翻接空翻跳马方式,更符合人类身体的运动原理。在项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良中,相继出现复合多周空翻,到了80年代初期转向多周转体发展。从90年代初,在手翻接空翻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周的旋转动作。从技术层面分析,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经验,将动作不断加以创新性改进,使其动作本身的观赏性更强,这一举措也让传统体育项目成功走向国际舞台。借助这一真实案例也可以充分说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顺应时代的各种变化,才能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中依旧站稳脚跟,得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4.3 地域特点与现代体育相融合

吉林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考量,需要在发展进程中尊重健康和可持续的原则。不能因为单一追求发展速度,而出现形式化建设的情况,或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在满族聚集区域无目的地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既浪费了社会性资源,同时场地的占用也会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破坏,让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吉林省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地域特点与现代化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做好前期的文化宣传工作,促进传统文化体系向现代化转型的整体进程,综合性考量吉林地区的特色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能推进吉林省生态文明的建设。

4.4 利用媒体传播优势

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做好内容选择和形式创新,也要寻找到有效途径将其进行快速推广。在过去,因为缺少便利的交通条件,信息传播的途径也较少,导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无法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当前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手机等多样化的实用性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所以在传承与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时,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借助短视频的方式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当地来,从而借助市场的强大推动力全面推进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拉近满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模式。

4.5 完善培育体系

我国竞技类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我国逐渐向体育强国的方向迈进,这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也为民族体育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吉林省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积极应用三级培训制度,让传承的主力人群以老带中,以中带青,这种借助传承人的力量来实现文化发展的模式,可以让传承人的队伍结构更具合理性,使文化传承工作得以有序开展。首先要从以往的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中解脱出来,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成功案例经验,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快速找到发展文化的正确道路。针对传承人的培训也主要以继续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使其自身对文化的承载能力得以显著增强。吉林省有关部门要积极打造一体化类型的体育场,让体育文化的传承人能够拥有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

4.6 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

提升满族体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满族体育文化已经过千年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已经具有较为独立且特点鲜明的文化特性,这也是划分满族体育以及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关键所在。另外,吉林省满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根据人民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实际需求,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既要提升人们对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程度,也要让其在运动参与中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

猜你喜欢

满族体育项目吉林省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