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实施策略与注意的问题略论
2022-11-23张泽军
张泽军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广东 深圳 518000)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是通过现场监测仪器和现场采样工具取样的方法,获得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从而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质量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对环境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质量。因此,针对当前废水采样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采样数据的准确性,以保证现场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有利于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准性,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1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概述
水和废水的现场采样是环保部门对水质监测的重要内容,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与标准进行,它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的质量,也会影响环保部门政策的决策,同时也决定着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为了有效提高水质监测的效果,在开展水和废水现场采样时,需要选择科学监测工具,提高水和废水的现场采样效率。在采样时,要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采样流程,提前做好水样采样的准备工作,便于在采样时能快速、合理地对水和废水进行现场采样。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求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保证监测结果的精度[1]。在废水采样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采样的位置,根据相关监测技术标准的要求,还需要提高采样的频次。通过多次监测,提高废水水质监测的精确度,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支持服务,对促进区域的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影响因素
2.1 准备阶段的影响
根据水样检测的要求,在准备阶段,需要结合采样的工作要求,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度。一般情况下,在准备阶段对采样工作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因素。(1)现场采集资料准备工作。即采样资料准备的是否充分、科学,用于采样分析的技术、设备是否先进,是否满足监测的要求;(2)仪器设备的选择。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仪器设备使用流程;(3)废水采样的器具准备工作。采样器具是否方便可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提高采样的工作精确度影响也十分明显。在采样准备阶段,任何一项的准备工作,都会影响着水和废水采样的效率,也会影响后期相关检测与管理工作的质量。
2.2 监测仪器设备的影响
在完成采样工作后,就进入水样的检测分析工作。监测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现场监测仪器、采样器具、样品的测量设备等[2],监测工作需要多种设备配合使用。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采样,还需准备不同采样设备,并做好标注;如果监测仪器设备的精确度不够,将会直接影响后期监测数据的精确度。监测仪器设备还需做到流程化、规范化使用,如果在监测过程中,仪器设备与采用的器具的使用不够科学,直接影响着采样样品的质量与后期的监测数据分析;采样器具与采样样品的存放条件,也会对后期的监测数据分析产生影响。
2.3 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监测数据的影响
由于监测仪器设备使用流程比较复杂,只有精通仪器使用与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水样的采集与数据检测分析工作。如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欠缺,对监测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就会影响各种设计的使用效果,进而给后期工作带来一系列影响;如果工作人员对水和废水采样、样品分装、样品保存、样品标签和运输等过程中的操作细节不够熟悉,或者不够重视,违规操作等都会影响后期监测数据的精度。
2.4 采样的点位及频次影响
在对某个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时,需要确定执行水和废水采样的具体要求,如果采样的点位与频次不合适,就会影响后期监测数据的精确度。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需要对多个区域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这就需要多次重复采集水样。提高水样的检测频率,设计科学合理的采样标准,保证采样的点位准确,所采集水质样品才能代表该区域的水环境的状态[3]。由于在同一环境下,要针对不同位置的水和废水进行采样,可以通过采用多点定位采样,多点采集水质样品,以尽力缩小样品监测过程中出现的点位不准的干扰。
3 提高环境监测水和废水采样质量的实施策略
3.1 做好采样之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采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采样的准备、运输、存储、数据检测分析等环节中,要保证每项工作都能按照要求完成。
(1)结合采样监测工作与监测对象的要求,编制现场取样与监测的工作方案,提出现场采样工作的实施方法,以及在采样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与采样的质量要求,并预测在水和废水采样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事前预防与控制。同时在采样前,还要准备必要的工作与安全防护物品,保证采样工作能安全、有序进行[4]。避免在采样的过程中,影响采样的工作与采样的进度。(2)在对水和废水取样前,需要按照监测项目的要求,提前做好样品容器的材质选择。如果监测水中含有铬元素,需要采用硝酸对容器进行浸泡与冲洗,同时为了保证水样不被侵蚀,要注意不要采用其他物质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检测数据的精度;在进行细菌监测时,需要对取样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对于需要监测的一些特殊项目,如易分解的污染物,要采用深色的容器,降低光对样品的照射。(3)根据水和废水现场取样分析方法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样本的取样,需要选择恰当的水样保护剂,方便现场采样后及时添加,便于对样本进行保护。(4)根据水和废水样品运输的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箱来存储水样,要求在水样存储有效期内将其运输到存储实验室中。例如,测试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水和废水的样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将水样保持在0~4℃的阴暗样品箱中,并及时将其运输至存储室内;如果要监测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样品,需要在采样后2小时内对样品进行检测,否则就需要将样品存储在10℃以下,时间不超过6小时,以保证在样品有效期内进行检测。
3.2 强化监测仪器设备的管控
监测仪器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相关人员应加大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在监测时要保证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规范化地运用现场监测仪器进行检测。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具体监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工作:
(1)监测工作人员要根据环境监测污染项目的特点、监测项目与标准的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现场监测仪器,保证监测仪器设备的灵敏性与稳定性,以及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保证检测仪器能满足各项检测标准的要求。(2)监测仪器设备需要建立专门的仪器设备维护档案,专人负责,详细地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的情况,不仅能防止监测仪器设备的损坏与丢失,还可以保证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处于正常状态。(3)要制定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流程,要求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按照仪器设备使用的流程、规范与标准进行检查,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3 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水和废水样品监测的要求,要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他们掌握监测仪器的使用流程,规范操作。环境监测工作中,只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强,才能满足复杂环境条件下采集样品的要求。在水和废水现场采样时,如果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不专业,采集的水样就有可能不满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因此,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是提高监测数据精确度的关键。(1)采样人员应具备一定专业素质与良好的业务水平,熟悉现场采样的规范流程,在采样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专业化的操作。(2)要定期对采样工作人员开展监测技术培训,从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监测工作流程、化学检测的相关知识等进行全面培训。通过专业理论培训、现场操作等方法,引导现场采样人员完成相关的采样、存储、运输等工作,杜绝不规范的操作,提高水样的采集工作水平。(3)需做好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提升职业道德,自觉履行现场采样的工作责任,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度。
3.4 做好采样点位布设的工作
由于水和废水的现场采样工作比较繁琐,需要严格按照提前制定的流程进行采样。在监测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同样环境采集的样品,数据监测的结果却不一致。为了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就需要对样品采样的点位进行合理布设,并确定好监测频次,保证后期监测工作有效实施。如可以在同一个环境的区域点内设置2~3个采样点位,并严格按照标准设置采样点的距离,便于收集整个监测区域的样品。还要注意减少影响点位布置的因素,另外还要根据监测要求设置好采样的频次,减少影响采样频次的因素,提高水与废水数据监测的效率。
4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
在水和废水现场采样时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前制定防控策略,以保证采样工作的顺利实施。
4.1 注意工作的规范性
为提高采样的效率,需提前制定相应的采样流程,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水和废水采样的流程、规范实施取样,减少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采样出现误差,保证采样不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且还要避免采样时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1)在采样期间,要严控样品与平行样品的质量,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采样质量意识。(2)现场采样人员的业务能力要能满足采样的要求,熟练掌握采样的规范、流程与技术,如果遇到特殊样品,还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现场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保护,减少样品存储、保护、运输中可能产生的问题。(3)在采样时,还需要重视采样的完整性,对每次采样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从根本上增强采样现场的管理效率。
4.2 做好采样现场的监测工作
(1)在采样现场,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点位,并设置标志物,非必要不能随意更换采样点位,保证采样点位的准确性,必要时可以采用GPS技术进行定位。
(2)如果利用船舶实施采样工作,可以采用逆流采样的方式实施,减少沉积物地样本造成的污染情况,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层次采样点之间的相互混扰情况。
(3)如果在采样期间,采取的样本存在泥沙等物质,要等泥沙沉降30分钟后再进行采样,如不能利用沉降的方法进行处理,还需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以保证采集的水样能够满足要求。
4.3 注意样品检查和运输的规范
在完成现场采样工作后,要按照提前制定的运输流程对样品进行封存处理后及时运输至实验室。如果样品存在着遗漏或者其他不当情况,就需要重新进行采样,或者补充采样某些样品;完成样品采集后,要将其放置在样品箱内,利用温度计测量样品的温度,尽可能将温度控制在0~4℃之间,并采用泡沫材料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保证水样采集的安全性;在样品运输时,要按照采样点位的远近、样品保存的时间等要求,尽快将水样送到实验室,以减少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质的情况,便于快速地对样品进行数据检测分析。
4.4 水样采集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现场监测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敬畏生命,敬畏规章制度,积极做好环境监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如水质采样时应有两个或以上监测人员同时在场,必要时穿戴好救生衣、绑好安全绳、戴好防护手套和安全帽、设置提示标志,做好防溺水、防坠落、防灼伤等安全防护措施。
5 结语
在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水和废水监测的标准、方法和规范进行,采集样品是开展水资源数据监测的基础,现场采样工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需要注意现场采样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并做好采样的点位与频次设置,保证采样现场监测监督机制与管理制度的完善,才能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