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探析

2022-11-23窦百会

园艺与种苗 2022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辽宁农户

窦百会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7)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邻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全省国土面积14.8万km2,大陆海岸线长2 292 km,近海水域面积6.8万km2。辽宁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东西。根据辽宁省地貌特点以及2016年12月1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目前形成五大特色农业区域,分别是位于辽宁中部、部分南部等地区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位于辽西、北、南等地区的种养循环结合区,位于辽东、南部等地区的农林生态复合区,位于辽南、中部等地区的产品加工积聚区,位于辽西、北部等地区的产业带动脱贫区。五大特色农业区域其中心主旨都是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不同区域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梳理,依托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同要素,辽宁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主要有:内生型、生态产业型、产业融合型、提质增效型、外部诱发型。

1 辽宁省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

1.1 内生型发展模式

内生型发展模式主要是内在发展动力较强,依据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可持续性好,农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位于辽中部、部分南部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主要采用规范化、集约化经营,如庄河、普兰店地区,水稻从育苗到插秧到收获,全程机械化。辽阳太子河区,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通过数字农业对稻苗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无人机进行封闭式除草。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振兴,如瓦房店海参养殖业,从种苗培育、养殖、加工到流通,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产业集群。高效农业示范这种发展模式内在动力强,农民收入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当然,高效农业不仅指经济效益,还应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综合表现应是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质量更优,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1.2 生态产业型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型发展模式主要是围绕乡村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打造农产业全价值链,其目的是形成具有生态适应性的乡村产业体系框架。如位于辽宁中部的沈阳沈北新区“稻梦空间”主题公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以农业、生态、文化三要素相融合为依托,形成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位于辽西、北、南等地区的种养循环结合区,主要依托当地的农业、牧业、水产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如辽宁铁岭张庄合作社养殖基地,用玉米加工后的废弃料、秸秆喂牛羊,牛粪经过发酵形成肥料,再将肥料还田。这种产业模式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当然,生态产业发展模式还要处理好生态产业发展与外部生态系统的关系,比如生态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但有时经济利益导向的生态产业会对外部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生态产业既与外部生态系统相互制约,也受制于宏观的社会系统,对生态产业的审视需要一个长期的视野。

1.3 产业融合型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型发展模式主要指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其目的是让农民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也就是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增产、增效。位于辽南、中部等地区的产品加工积聚区,主要是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临近渤海和黄海,当地的农产品以发展进出口贸易为牵引力,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创新,有利于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如大连盐化集团以传统食盐生产、海盐加工、海盐主题公园为项目,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国家级绿色产业园。2020年辽宁省大力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形成一批三产融合的特殊小镇。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这种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系统的规划布局,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造成乡村资源浪费。

1.4 提质增效型发展模式

提质增效型发展模式顾名思义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主要是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位于辽宁西北部的建平县,设施葡萄产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栽培占地面积达到600多hm2。为增加市场竞争力,建平县设施农业协会和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本地品种的改良和引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农民致富增收。提质增效模式就是从产业的提质增效中去增加收益,这种模式需要针对不同产业如传统种养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等,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

1.5 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

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指由于资源禀赋条件较差,主要依托外部要素来驱动当地产业发展,如依托行政力量实行的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政策。以辽宁西部为代表的产业扶贫区,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对当地农业产业进行调整,从资源配置要素角度,对整体农业发展进行升级改造,成果较为显著。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适合宝国老镇土壤的黑果花楸栽植,该项目由育苗中心为农户供苗、农户栽植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订单回购,最终让农户收益。

2 辽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 辽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辽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各区域在现有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特色产业,探索符合本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对不同发展模式的梳理,辽宁乡村产业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一,机械化程度较低,各发展模式主要依托特色产业,农户产业运营从生产到加工到进入市场,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多数农户处于机械化初始阶段;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虽然在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中,部分农户在科研单位的指导下,注重品种的改良、技术的培训,但就科学技术在整个产品的地位来看,还需加大科技比重,由农业学向营养学转换,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三,农产品供销渠道有待扩展,辽宁省是农业大省,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互联网+”现代化农业,积极建设智慧农业平台。经过近年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管理、运营等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有所普及,但就农户而言,特别是县级以下的生产单位,电子商务发展缓慢,还没有形成需求与供给一体化的信息链,农产品销售具有滞后性。

2.2 辽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对策与建议

2.2.1农业机械化从基础生产着手。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辽宁省是农业大省,根据2021年7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精深化”。单就分散农户而言,农业机械设备生产单位应就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作程序进行充分调研,以提供满足农户需求的机械设备,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精深化,从而整体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2.2.2建设新型农民职业化队伍。建设新型现代农民队伍,实质是让更多人回流到农村、农业上来,这就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收益。就农业生产成本而言,应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以合作社、企业等方式,建立工业化的现代农场,用发展工业的模式带动农业现代化。

2.2.3构建智慧农业平台,畅通农户与市场的链接。辽宁省地域广阔,从农业发展模式上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特色产业有特定的市场需求,把产品准确,及时地输送出去,需要通过权威、可靠的数据平台,让用户对农产品有深入、准确的了解。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供给与消费一体化,各种资源要素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再升级。

3 小结

辽宁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依靠特色产业为支撑,特色产业改造升级,需要从机械化、职业化、智能化全面发力。组织分散农户,走新型农民职业化道路,在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农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加快本地特色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为辽宁全面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石。

猜你喜欢

辽宁省辽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辽宁之光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