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育成之道

2022-11-23马仁锋李加林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学科

马仁锋,李加林

(宁波大学 a.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b.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 宁波 315211)

1 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1.1 创新及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是指在人类社会首次引入新事物、新概念、新变化,创新主要源于个体和组织。它最早由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书中提出,他认为创新是一种具有商业目的的生产过程,即企业家把生产要素及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新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5种形式[1]。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又衍生出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概念。例如,美国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的本质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其并非必仅在技术方面[2]。他提出创新有两种:一是技术创新,即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方式,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二是制度创新,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世纪90年代后,创新概念被引用至超出技术范畴的知识上,出现了“知识创新”概念,即为了经济和社会利益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社会/技术科学理论、方法、知识等发现的过程[3]。教育是创新活动的根基,教育创新强调根据创新原理,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进而提升社会的创新人才基数和整体创新能力[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指个人和组织利用已有的阅历、知识等要素,结合灵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新概念、新知识、新见解的技能和本领[5]。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独创性、探索性等特点。它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智力天赋、思维风格等, 非智力因素包括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个人精力、洞察力、好奇心、乐观性等一系列人格和性格特征,此外亦与专利保护制度等社会因素有关。创新能力从创新主体视角可分为国家或区域创新能力、组织或个人创新能力[6]。

1.2 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中西培养的侧重

西方国家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和模式因其国情不同呈现一定的差异。以美英两国为例。美国研究生学位纵向包括硕士和博士两级,横向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术型学位主要包括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7],学术性硕士学位在美国通常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8]。哲学博士授予者并不一定修读“哲学”学科,而是强调此人对某一学科范畴的理论、内容及发展等都具有相当的认识,能独力进行研究,并在该范畴内对学术界有所建树。学术型硕士培养年限一般为1—2年,学术型博士的修读年限因人而异,平均为4—5年。专业性学位包括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专业硕士属于应用性学位,是为从事某种职业进行的带有培训性质的专业教育,有些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是取得职业执照的必要条件;专业博士是专为不从事学术研究但又有较强创造能力并愿意在专业领域做出实践研究贡献的人所设立的学位。专业型学位的培养年限更加灵活,硕士一般为1—2年,博士则为3—5年,培养形式也包括全日制、业余制、压缩班等多种形式。英国的研究生学位结构与美国类似,也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其中专业硕士为授课型硕士,主要通过修读课程获得,但同时也要提交一篇学位论文。英国研究生的学制较美国更短,硕士学位修读年限一般为1年(部分学位为2年),博士学位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

中国现行研究生教育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并行的两类学位体系。学术型学位以科学研究或技术发明创造为导向,偏重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按招生学科分为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13类,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学术博士学制为4—6年,也有少数科研院所的学术博士学制为3年。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并能够适应特定行业(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专业博士的学制则由于专业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专业型学位侧重于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且学位数量远小于学术型学位,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培养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术和拥有的条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层面利用新颖的办法来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新产品等成果的能力[9]。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可按照学位类型和未来工作需要划分为基础性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创新能力两类。基础性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能力,包括学习新知识、分析新问题、创新性解决新问题等方面能力。其中,创新性解决新问题能力是指研究生用专业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出和理解新理论、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观点的能力等。适应性创新能力则并非缺一不可,根据学位类型和工作需要在某几个方面特别突出即可,包括批判性思维、知识构建、实践、组织协调等能力。学术型研究生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知识构建能力,专业型研究生则更关注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10]。

1.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展现,故而受到合理的知识体系、思维习惯和方式、外在环境及实践等因素构成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知识体系、研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尤为重要。不同于本科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培养,教会学生在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统摄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研究的兴趣点[11]。研究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案例等教学方式指引和鼓励研究生思考、讨论、发言,激发探索欲望、开拓研究思路。课程设置注重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紧跟时代和学科发展潮流,尽力涵盖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经典理论,以培养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体系。二是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撰写、课题申请与研究参与、科研实验、实习等形式。我国研究生入学后多会在导师指导和鼓励下参与课题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熟悉并掌握包括文献阅读、提出科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分析、论文撰写、论文投稿与发表等步骤在内的科学研究流程,并培养独立进行科学课题研究的能力,多数高校也都要求研究生毕业前要发表一篇乃至数篇中文一般期刊或核心期刊级别以上的论文。此外,学校也会为设立专门资金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研究计划和独立申请项目的机会,研究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通过独立撰写项目申请书、课题研究、撰写项目结题报告等方式,极大地锻炼、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表达能力。三是横向课题参与。参与导师和院校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承接的横向课题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横向课题往往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以解决企业发展和地区、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主要目的。研究生参与此类实际应用价值较高的项目研究,能够及时将所学方法、技术与实践应用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操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其对学科的热忱之心和科学探索精神。四是参与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指专门讨论、研究有关学术问题的会议,主要内容是介绍学术前沿、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学术问题。学术会议是研究生展现自身科研成果和科研成果重要途径,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生主讲自己研究成果并与参会学者讨论,可对自身研究的内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充分意识到当下研究成果的不足和局限,继而弥补和完善,同时提高学术成果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交流能力和交流意识[12];二是通过参与学科重要研究问题和前沿思想的讲座、报告、集会、讨论等活动,充分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自身视野,开阔研究思路,增强创新思维;三是接触本学科及交叉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知识、信息,感受学科大师和优秀学者的风采,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2 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特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13]。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涵盖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及多项自然、人文要素在内的复杂系统,不同区域的地球表层系统由于内部要素的组成和作用方式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的形态,又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特征使得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即以“格局—机理—过程”为研究范式,将地貌、水文、气候、聚落等多个研究对象作为统一的整体,剖析研究区域地表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各种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方法归纳其发展演变规律,追溯、预测其过去和未来的情况。同时,地理学又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化、资源集约利用、环境生态保护、地方治理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4]。因此,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特性主要体现于三方面:一是重视野外实习。野外实习是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较于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研究生通过野外观察和实践,加深对于地理学科中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好掌握和运用区域综合调查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野外实习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善、实操能力强、具有地理学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创新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二是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累积。地表系统的地域分异使得地理学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学派曾是地理学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流派。区域性使得高校和研究院所学者的学术研究在保持地理学共性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如兰州大学专注于干旱区地貌与土壤风蚀研究,西南大学高度关注中国西南地区岩溶环境的形成、格局、区域分异等)。由此,地理学人才培养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所在区域的包括自然(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人文(人口、产业、经济、城市、文化)等要素在内的地表系统概况,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治理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三是以任务带学科。以任务带学科始于1956中共中央批准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解决国家经济发展对跨学科合作的要求。其中,“任务”代表国家发展需求,“学科”代表基础理论研究。这种做法能够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性、集中有限资源和分散的力量着力攻克重大问题,故而被广泛接受[15]。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在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国土空间规划、环境生态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长期以来坚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16],地理学家组织和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重大调查研究任务, 如20世纪50—70年代开展的中国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工作,80年代开展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作等。因此,地理学科的教育亦格外注重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有机整合,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用具体实践项目(如国民经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了优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 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截至2020年,中国共计9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地理学硕士点,其中985大学10所、研究所11所,共计33所高校和8所科研院所拥有地理学博士点。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其独特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而言,中国地理学研究生培养途径可分为科学问题驱动、政府咨询和社会服务驱动、野外实践推进等路径。

3.1 科学问题驱动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疑难、反常或矛盾,科学问题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明确的答案。研究生培养的科学问题驱动是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和鼓励下参与自身感兴趣的课题或导师的纵向研究课题,并独立撰写学术论文,以此培养自身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地表系统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包括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分布规律、多空间尺度和多领域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格局等科学问题[17]。地理学研究生培养的科学问题驱动以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和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为代表,此类高校地理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但承接横向课题相对较少,学科发展和教师研究经费来源以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为主。以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团队和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团队为例。陈发虎院士长期从事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及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先后出版专著4部,在Nature、Scienc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30多篇(含SCI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奖12项(含一等奖6项)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并借此培养博士39名,硕士2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也多集中于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全新世干旱事件、西北干旱区湖泊演化、西风区湿度/降水变化、青藏高原环境考古、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的影响等领域;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长期从事跨国公司、产业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演化经济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出版《转型经济地理研究》《环境经济地理研究》《演化经济地理研究》等15部专著,在GrowthandChange、GeoJournal、SmallBusinessEconomic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含SSCI/SCI/EI收入80多篇),并借此培养博士14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也多集中于跨国贸易、产业经济地理、城市发展、演化经济地理等领域。

3.2 政府咨询和社会服务驱动

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者常常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环境生态保护、地方治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大量来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咨询项目(如国民经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整治工程等)。此类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型,以解决地区、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主要目的。研究生参与此类项目研究,能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继而结合自身兴趣所在将横向课题研究成果系统化、科学化,以培养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地理学研究生培养的政府咨询和社会服务驱动以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一些地理学科已具规模的地方性大学(如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为代表。前者地理学科往往发展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庞大,生源充足优质,综合实力雄厚,故而能够承担难度较高、数量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涉及经济发展和地方治理的横向课题。后者多为地方性大学,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课题往往带有浓厚的地方性特色,因此研究生培养也多表现为政府咨询和社会服务驱动。

3.3 野外实践驱动

野外实践是地理学科思维方式和科研能力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按照其与课程的结合程度可分为课程考察和综合考察。课程考察大多依托课程开设, 可以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如地质地貌学、水文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被地理学、气象气候学、海岸海洋地理学)考察、经济地理与城乡建设考察、社会文化地理与地方发展调查等。地理学野外实践主要目的为通过直观展示课程课堂教学知识,加深研究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野外调查研究方法。综合考察则依托复合的人文—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地方人地关系演化野外考察路线和基地,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若干现象及3S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野外考察内容更加综合、全面与智能化。研究生通过有机整合各三级分支学科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如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或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演化影响),掌握和运用区域综合调查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培养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学科思维。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野外考察线路便是以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构架为主线,设计沿海和沿江两条线路。沿海一线自北向南是连云港—淮阴—盐城—南通,重点给学生展示中国地理由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的地带性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自然背景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色。沿江一线自南京经镇江、无锡、苏州至南通,考察内容兼顾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外和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上海对沿江地区经济的辐射影响等。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区域地理概况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18]。宁波大学地理学研究生聚焦海岸带人地关系演化开展杭州湾南岸围填海与湿地/土地利用演替综合调查,全面提升地理学研究海岸海洋的实践能力、室内分析与外业交互思辨能力[19]。

4 培养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价值取向

地理学发展史源自人类对未知自然、区域的好奇心和认知探求,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多要素性,使地理学自诞生之初便具有浓厚的地方综合性色彩,会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工具,以至于形成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学派、计量学派等流派和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地理哲学思潮或学说。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则是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国民经济为主战场结合国家与地方发展需要建设地理学科形成“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特色[20]。虽然过去40年中国地理学界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且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由此呈现出和西方地理学为指导的“外生地理学”和根植于本土“任务带学科”实践派的“内生地理学”二元结构,二者间缺乏交融且相互远离[21]。“外生地理学”以西方地理学经典理论、方法和新思潮为指导, 研究成果符合西方地理学规范和主流,但存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热衷和盲目崇拜现象;实际研究中生搬硬套相关学说和主义,使研究结论看起来“高深莫测”,实际却变成空洞的文字游戏;同时,又存在引进西方理论时只注重要义归纳,忽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演化脉络,使其难以理解和推广应用等问题。“内生地理学”则植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与国民经济、社会建设的本土实践,主要以中国科学院地理学相关研究所为主体,研究结果有非常强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价值,但是“理论”自省、凝练及与国际地理学界对话不够充分,存在范式构建滞后实践、概念界定与运用推广逻辑不严谨,以至于地理学科系统知识创新进展缓慢等问题。如新型城镇化概念经历10 年研究仍没有清晰界定基本内涵;长江经济带研究经历30 年仍未达成“经济带”的概念、范围和形成基础的共识[22]。中国地理学界存在对实证主义的盲目崇拜和“方法至上”的偏见,将大量精力投入引入其他学科新方法,却不够重视方法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仅仅看重能在内容上自圆其说,最终沦为“虚证主义”[23],同时又缺乏筛选出具有前沿性的科学问题国家与地方公共财政资助机制,致使学术研究变成缺乏思想创新的数字游戏[24]。

中国地理学界存在内生地理学和外生地理学二元对立等问题,在地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应关注如下方面才能避免上述误区:(1)系统开设中、外地理学思想史和学科前沿课程。设置足够学时的地理学思想史课程,重点讲解地理学主要流派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核心主张、思想演变和典型运用案例;加大课程研讨型教学,以读书报告和定期小组汇报检查学生自学地理学思想史领域的经典著作的成效与进度,督促学生就所读专著开展课程专题讲解、互动交流乃至研究应用设计,地理学研究生深入理解地理学主流思想以及今后学术研究应用。(2)开设完善的计算地理学与GIS软件开发编程技术课程体系。可与数学系、经济学系、计算机系等专业系科教师合作,开设涵盖地学数学建模、计算地理学、MATLAB地学建模方法、R软件与地学统计分析——入门到精通等专业计量课程以及Matlab、Stata、SPSS、R、ArcGIS等经典统计分析、空间分析软件应用与开发课程。主干课程设置必修数理地理与软件应用或开发课程,要求所有地理学研究生共同学习,部分课程设为选修课程供学有余力和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学习。借此提升地理学研究生的计量知识体系和熟练的计量软件操作基础,以减轻创新研究过程的虚证主义和方法、技术短板。(3)强化地理学地表过程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测绘科学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推进课程教学体系重基础、重系统、重实践、跨学科、跨国际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积极开展地理科学全球和区域尺度模拟、监测及野外实习、实践教育教学,帮助解决国家与地方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学科
学科新书架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学科新书导览】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