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媒体采编队伍的融合培养

2022-11-23倪久芳

传媒评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余姚市轮岗广电

文_倪久芳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全国县级媒体融合自2018年下半年启动,通过整合报社、广电等单位,集约报纸、电台、电视、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县级媒体融合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显而易见:一是宣传舆论阵地更加强大,二是内部运作更加高效,三是人员更加精干,四是经营实力更具优势。融合后,无论宣传、经营、人力资源、内部管理方面,都产生了1+1>2的整合集聚效应。从新闻生产来说,期望达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发挥整合集聚的社会效应。从经营来说,整合各种资源和平台,可以形成强大的经营优势,避免广电、报社分设时各自为政、低端竞争的局面。对于开拓新的营利空间,创造新的经营模式无疑具有良好效果。

但从县级媒体融合的现状来看,基于原有管理模式及人才水平现状,县级媒体融合后往往着眼于平台整合、采编流程再造等,对于如何将原报社、广电的人员,特别是采编人员进行融合,各家进度参差不一。如何真正培养复合型的全媒体采编人员,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无疑是一道难题。

一、采编人员融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人员技能素质不同,导致融合难。报社、广电、新媒体的工作性质、内容和方法不同,导致其采编人员所掌握的工作技能不同,报纸采编人员主要掌握的是文字采写、编辑、排版技能,电视采编人员主要掌握的是电视拍摄和后期视频剪辑、播音等技能。目前,一些县级媒体融合后,除了后勤人员简单相加外,采编线人员仍旧各干各的。比如对某一活动的采访,仍旧是报纸、电视、电台、新媒体记者悉数到场,各自按自己所在平台的要求采写播发稿件,从而达不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的效果,“一次采集”变成了“多人采集”,县级媒体融合所期望的人员队伍精干高效这一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机制体制不同,导致融合难。报社、广电、新媒体都有自己的采编人员,由于运作机制、考核模式不同,采编人员已习惯于各自为政,一下子融合成为全媒体人才,适应全媒体岗位,难度很大。如果不在体制及考核上有所改革创新,势必会出现人多于岗的现象,让融合更加困难。

人员结构不同,导致融合难。一部分采编人员,面对新的融合要求,有的因为年龄较大,很难成为全媒体多面手;有的因为专长经历不适宜,难以成为多专多能人才,使人员融合面临困境。

二、县级媒体人员融合的对策措施

县级媒体融合后,如果各自为政的局面不改变,长此以往,人员日益庞大,融媒体中心运行的负担也会日益加重。所以,县级媒体融合,除了采编、经营、各类平台融合外,必须着力解决好人员融合的问题,使采编人员成为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避免融合“两张皮”现象。笔者结合余姚市融媒体中心在采编人员融合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粗浅地谈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精选人员,充实一线。随着报社、广电两家单位的合并,行政后勤人员不应简单相加,否则管理人员过于庞大,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新闻单位的行政后勤中,许多从事过新闻业务工作,应把这些有着一定新闻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新闻业务一线岗位,加强新闻业务一线的力量。余姚市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骨干力量、绩效分配向采编一线倾斜的原则,两年来,通过内部排摸,已从行政、后勤、乡镇站抽调10名有采编能力和潜力人员充实到采编一线,通过培训和传帮带,切实提高他们的适岗能力。

(二)多种措施,培育多专多能人才。融合后的新闻采编人员,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岗位要求,着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多专多能的全媒体复合型采编人才。作为县级融媒体单位,要致力于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全媒型新闻工作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引入竞争机制,使职工队伍符合融媒体时代要求。

1、专项培训,全员提高。一是开设常年讲堂。邀请专家给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采编队伍进行采编业务授课,所有采编人员接受培训并掌握全媒体采编知识,同时组织考试,把学习成效列入考核。二是委托培养。由单位出资,选送相对年轻、素质较好的采编骨干到大专院校脱产培训,通过委托培养,补足技能短板。余姚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后,已多次开展全媒体素质培训,多次选派采编人员参加上级新闻单位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全面了解掌握报纸、电视、新媒体业务知识,为建设全媒体多专多能采编队伍打下了基础。

2、交叉轮岗,提高技能。鉴于目前采编人员紧张的现状,可以采用交叉轮岗的办法,如原报纸采编人员到电视采编岗位轮岗,原电视采编人员到报纸或新媒体岗位轮岗,相互熟悉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目前,余姚市融媒体中心已选派5名原广电人员轮岗到报纸采编岗位,原广电采编人员采写报纸稿件,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为新媒体供稿已经成为常态。

3、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单位选定各采编平台业务素质好的骨干员工,采取师徒结对、互帮互学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提高。如余姚市融媒体中心专门制订了《余姚市融媒体中心师徒结对制度》,导师由新闻从业时间较长、新闻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徒弟为参加新闻采编工作6年内的年轻同志。要求导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徒弟进行“一对一”帮学。该制度规定了结对帮学的时间及目标,对师徒结对帮学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在结对过程中,注重交叉结对方式,即报纸采编人员向电视采编人员学习电视采编技能,电视采编人员向报纸采编人员学习文字采编技能,传统媒体人员向新媒体人员学习新媒体采编平台的相关技能。

(三)全媒考核,倒逼成才。对于专项培训、交叉轮岗、师徒结对等,都要配之以考核。如报纸采编人员除了报纸业务考核外,每月规定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电视新闻、新媒体作品。同样,电视采编人员,也有一定数量的报纸、新媒体作品的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倒逼现有采编人员成为全媒体采编人才。余姚市融媒体中心专门出台了《采编线绩效考核办法》,力争使采编人员成为多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切实解决媒体融合中采编人员融合问题。

(四)改革采编部室设置。许多县级媒体融合后,在机构设置上,仍旧是报纸采编与电视电台分设,导致部室设置过多,管理人员过多,采编力量分散,人员调配难。要使采编人员充分融合,必须合理设置采编部室。余姚市融媒体中心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将采访部室设置为采访一部、二部、三部,三个部室中,既有报纸采编为主记者,也有电视采编为主记者,从机构设置上部分解决了采编人员融合问题,也使记者队伍更加精干高效。

猜你喜欢

余姚市轮岗广电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
广电巨贪借改制谋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