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叙事的艺术性

2022-11-23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回顾性守望者霍尔

丁 凡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服务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1

《麦田里的守望者》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发展在美国的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但故事的本身却影响着整个社会,值得对其叙事艺术性展开研究。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由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并在1951年正式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品出版后深受美国青少年群体的喜爱,被誉为成长小说的典范。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霍尔顿的青少年,他的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初中阶段开始就在美国著名的寄宿中学就读,但由于他并不用心学习,最终因为成绩不合格而被开除。小说描写的重点部分是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游荡3天的经历,以及他在此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者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塑造了一个叛逆、敏感、孤独、迷失自我的青少年形象。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分析

(一)时代的反省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引发了当代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然而,经济发展对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却并非全部为积极正面的,人类受到社会影响后,所产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通常体现出明显的矛盾性,这也成为文学家创作的灵感来源。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创作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自出发后广泛畅销,被誉为19世纪美国青年成长之必读,对许多学者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伴随其他国家学者的翻译,进一步扩散了这部小说的影响力。这部小说的主题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描述的是青少年眼中的美国社会。经历第2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呈现飞速发展状态,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成年人却更加贪婪与不负责任。故事讲述的是霍尔顿以青少年的身份招妓,最后不情愿与妓女发生了关系,却遭到皮条客的暴打和勒索。这一事件从侧面映射出美国社会对于青少年一代的不负责任,整部小说以时代反省的描写非常多,对时代和社会的反省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公认的主题之一。

(二)成长的意义

霍尔顿作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一个16岁的中学生,但无论是在校期间或是在纽约度过的3天,其行为均不符合一个青少年该有的举止。许多文学评论中针对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读,均将其定义为病态的存在。他认为自己是学校击剑队的负责人,但实质上仅仅是一个帮忙的人物,虽然不知道自己要去纽约干什么,但仍然去到纽约召妓,他认为自己的女朋友十分虚情假意,但仍然希望和她亲近。基于心理学视域下霍尔顿的这些行为,均是对现实社会压力的逃避,并不是一个健康心态青少年应有的表现。但是事实上,在19世纪中后期许多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均如此,因此许多读者在阅读后似乎能够通过霍尔顿探寻曾经的自己,继而感慨霍尔顿想要做守望者的愿望。无论是对霍尔顿行为的认同或是反思,这部长篇小说均在不断阐述成长的意义。

(三)回归与守望

霍尔顿在纽约生活3天以后,经历了昏暗、纠结、殴打、饥饿,他开始担心自己会因此而死掉,在临死之前希望能够回家看望自己的妹妹,当再看到妹妹纯真的欢笑时,他感受到了儿童的纯真,也被妹妹的行为所感动。他告诉妹妹,自己幻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悬崖边上成为守护孩子的人。在这段描写之中清晰地表达了霍尔顿在经历成年人社会后,逐渐开始认同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并且开始了解社会的危险与矛盾,这也意味着此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下,青年人思想产生的变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群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未来不知将奔向何处,但是他们很有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变得丑陋。若此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潮,能够对这些青少年以及社会的主流思想产生影响,那么必然能够保留社会中的人性与道义。《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部小说,事实上也是美国社会思想的守望者,深刻影响着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青少年,这种影响力也伴随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深,这一小说主题使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叙事的艺术性

(一)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

德国学者曼费雷德·雅恩曾细化分类了小说叙述情境的类型,主要包含作者叙事、第一人称叙事和角色叙事。《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叙事方式上选择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以主人公霍尔顿的视角,讲述自己由于考试不及格,学校将自己开除学籍,然而离开学校后却不敢回到家中,孤身一人在纽约所经历的一天两夜感受。在这部小说作品中,叙述者霍尔顿自称我,并且向受述者称之为你,以此来发挥叙述功能,同时也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叙述交流。这种叙述方式,有效提高了故事讲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也在这种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中塑造了生动形象的霍尔顿。在小说的开头部分,霍尔顿说道:“我想告诉你的,是我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整个身体垮掉了,不得不到这里来休养”。从这一段叙述可以发现,这一段故事是在霍尔顿经历这件事的一年后,他在精神病院中回顾自己的经历。基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下故事中的我,往往是回忆中的我,讲述的是经历这件事时的我,两个不同的我,针对这件事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看法,这一对比往往体现着成熟与幼稚。在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可以发现作者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不同视角,在基于人物视野下讲述故事前,会通过叙述自我来提供一些信息。在小说的第六章中,作者叙述了霍尔顿面对一些事情很难回忆,已经记不清当时发生的具体细节。这一段的叙述体现出霍尔顿是在回忆过去的世界,以及他与回忆之间存在的巨大时间距离,他的回忆发生在精神病院。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的过程中,作者通常摒弃叙述自我,而是采取正在经历事件的角度来叙事。例如霍尔顿说,“我只穿了晴雨两用的风衣,没戴手套什么的,上个星期有人从我的房间里偷走了我的骆驼毛大衣,大衣袋里还放着我那副毛皮里子的手套”。这一叙述显然并不是发生在回忆的时间,而是事件本身发生的时间,叙述者从叙述自我剥离出来,以经验自我的角度来进行叙事。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整部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同步存在的,通常以叙述自我来进行事件的总结。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方式,带给读者双重的叙述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作出总结性的评论。

(二)内聚焦叙述

在文学作品叙述文本进行事件描述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明确叙述视角和观察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抛出问题。针对聚焦趋势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无聚焦叙述、内聚焦叙述和外聚焦叙述。内聚焦叙事是聚焦者参与故事中并与某一人物重合,借助特定人物视角,来将周围的一切故事进行描写和呈现。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作者则采取了内聚焦叙述的方法,充分展现了美国战后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充满矛盾和痛苦的精神世界,传递了当时青少年的真正心声。作者以质疑少年霍尔顿作为聚焦点,通过与这一人物的重合来展现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心理活动,使整个人物更加丰满和生动。作者基于霍尔顿的视角,将所观察的客观世界呈现出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沃尔顿无人理解与孤独无奈的情感。霍尔顿对纯真世界的向往,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客观世界的伪善。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为广大读者呈现了真实的美国现实世界。虽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社会却逐渐进入病态化,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空虚,个体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在物欲中难以找寻自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霍尔顿以小丑式的行动和叛逆行为,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

也有读者认为霍尔顿是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基于他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与人生,往往不具备客观性。事实上的确如此,从霍尔顿的言行举止中能够发现它仅仅是一个青少年,尚未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对待事物的理性思考也不足。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是虚伪而肮脏的,他想进行控诉,但却没有较强的逻辑性,无法通过标准化的语言描述,只能通过孩童般的语言进行倾诉。这种叙述方式却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霍尔顿真实的内心世界,从他无厘头叛逆行为中体会到他处于当时社会和年龄阶段复杂无奈的心理状态,他运用的粗俗话语表达着自己对成人世界的憎恶。

(三)非人格化叙述

美国学者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将小说叙事方式分为人格化叙述与非人格化叙述两种类型。人格化叙述是作者融入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叙述来展现自己的主观上想。在该叙事方式下,通常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意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能对读者的阅读产生深刻的影响。《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作者所采取的是非人格化的叙述方法,作者并未融入故事之中,而是通过与写作主体相互分离的方式,运用主人公霍尔顿来承担叙述者的任务,充分体现出这部小说的叙事艺术性和特色。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有意地隐匿自己,通过霍尔顿的视角,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体现出来,通过一个尚未成熟且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进行描绘,针对他混乱的思想与错误的语法,并未进行改进。所以,作者所塑造的霍尔顿形象具有客观性,他从不遮掩自己的不光彩行为,他不用心读书、被学校开除,吸烟酗酒、找妓女,每天无所事事。霍尔顿不能称之为优秀的青少年,他被当时的社会所影响和感染,形成了丑陋的恶习。但是他仍然向往美好,厌恶丑恶的现实世界,对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反叛。小说的结尾,霍尔顿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将自己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纯真愿望表达出来。作者描述中采用了象征手法,进一步深化了小说主题,孩子们在金色的麦田中嬉戏玩耍,这也是霍尔顿内心中纯洁美好的世界。然而,人终究要在现实世界中生存,这仅仅是主人公的理想,他无法接受成年人世界的世俗,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进入精神病院的命运。直至故事的结尾,作者均没有主观干预霍尔顿的言行,而是通过细腻的文笔,来描写孩子内心的世界,将主人公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同时也揭示出当时社会青少年的一些共性问题。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没有按照自身意愿进行人物的处理与思想表达,作者是通过一种更为隐匿的方式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可以通过霍尔顿的限制性视角下,来感受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质疑与思考,这种非人格化的叙述艺术,为读者保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个体能够结合自身的道德标准与思考和判断,而不会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正因如此,《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其作品评价者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化功能,充分体现出对当时社会与思想价值观念的反叛。然而,这正是读者通过霍尔顿看清现实社会的路径,感受真善美与丑恶之间的对抗,最终霍尔顿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选择妥协,而是将自己的反抗进行到底。

四、结语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认可,不仅是小说所表达的深刻主题与其现实意义,更因为作者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法,展现出叙事的艺术性。作者在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方法,将故事中的经验自我以及故事外的叙述自我,通过双重视角还原故事情节,使故事主题更加明确。又通过内聚焦的叙述方法,将霍尔顿复杂、矛盾的内心呈现了出来。最后通过非人格化的叙述方法,体现出青少年的人生境遇。这部小说的叙事方法颠覆传统,为后来的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猜你喜欢

回顾性守望者霍尔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双重性格的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大桥上的守望者
太田痣患者1 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守望者
1126例儿童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648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俏皮精灵
美士兵写反战歌曲入狱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