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3连芳
连 芳
(山东省荣成市水利局,山东 荣成 264300)
荣成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下辖3个区12个镇10个街道863个村。全市水资源自成体系,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近年来,荣成市以保障和改善3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导向,以“建设”和“移交”为核心抓手,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改革实践,抢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的机遇,将城市供水管理服务延伸到农村,全面推动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改革,着力解决好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管理“五统一”城乡供水模式,努力打造农村供水保障“升级版”。截至目前,荣成市863个农村供水的自然村、行政村、居委会全部通上自来水,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村庄452个(荣成市水务集团覆盖298个),其中使用大管网水的村庄130个(荣成市水务集团供水村76个),其余村庄实行单村供水。
1 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分析
1.1 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方面
1.1.1 管护主体专业水平低
村内自来水工程由村集体管理,普遍存在着工程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老龄化(60岁以上的管水员占90%)、责任意识不强、专业化水平低及不会操作使用设备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农村供水的安全风险。
1.1.2 过滤消毒设备使用率低
虽然全市单村供水村庄全部安装了过滤消毒设备,但多数村庄主观认为设备影响抽水泵使用寿命、增加村集体电费,导致设备长期闲置或失修,无法发挥净化保障作用,设备实际使用率仅为35%[1]。
1.1.3 工程管理不到位
尽管近年来建设了多批次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是管网跑冒滴漏、闸阀井坍塌、水表冻损等问题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也不利于推行规范化管理。
1.2 市场化运行管理薄弱
全市共有5个市级水厂及10个镇级水厂负责农村规模化供水,镇级水厂除大疃水厂外,均采取租赁承包形式经营管理,由于承包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基础设施逐步老化,很难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建设,加之管理人员少,管理水平低,管道抢修维护与检测设备不健全,日常维修养护开展不到位,不能满足市场化运行的需要。
1.3 农村供水建设标准低、应用性不强
受降水及地形等因素影响,全市无外来客水,水源点多量少分布广,有5座市管水库进行供水,包括八河水库、湾头水库、后龙河水库、逍遥水库和纸坊水库。但水库库容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用水形势严峻。目前,全市452个村接入市镇供水管网,村庄覆盖率52%。同时,全市农村群众大多习惯引山泉水、用自家机井打水的免费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对有偿用水和经过消毒的水口感不习惯,对大管网水接受程度不高,全市有254个村庄已经接入大管网而未实际用水,未使用率56%。
2 经验做法
2.1 构建改革体制机制保障
荣成市自“十三五”以来,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等,全市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2020年以来,根据山东省水利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中“2020年年底,基本完成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供水公司”要求及省市有关部署,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各镇街、市水务集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行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国有企业荣成市水务集团作为农村供水运行管理主体,鼓励镇街村居将农村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权移交管理,签订移交协议书,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荣成市水务集团全面承担供水设施设备维护、水费征收、管理服务工作,变原来农村供水的“单打独斗”为规范化供水公司的“集团作战”,全面构建管理专业、服务到位、水价合理的城乡供水运行管理一体化模式[2]。
2.2 探索供水管理模式
(1)对水务集团直接供水村,供水条件好或管网改造后的村,将供水工程水源、机泵、管网、水表、净水设备、过滤消毒设备、蓄水池及附属设施或建(构)筑物,各类管理章程和运行手册一并移交给水务集团运营管理,实现管理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解决农村供水水质不达标、收费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2)对不符合改革移交条件的村,组织镇街实施单村饮水提升工程并给予补助,其中,新建水源工程给予180元/m补助(单村不超过5万元),村内管网改造工程给予600元/户补助(单村不超过50万元),村内水表改造工程给予200元/户补助(单村不超过20万元),改造后的村庄立即移交给水务集团统一管理。
(3)镇级水厂供水村庄和村集体管理暂不移交的村,由技术骨干、水处理设备安装厂家到村开展指导做好供水设施运行、水费收缴相关工作,确保供水保障到位。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结合水质检测、设备维护等,定期到村宣讲节约用水、有偿用水及一体化移交管理政策,提高群众的“水商品”意识,引导群众认识到一体化移交管理不是为了提高水价,而是更好地提升水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动农村改革移交进展。
2.3 强化改革要素保障
2.3.1 强化政策资金保障
荣成市制定了《关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指导水价的通知》,对单村供水的村政府给予0.5元/m3水费补贴,减轻群众用水负担。出台了《荣成市农村饮水安全维护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意见》,市财政每年设立300万元农村供水维修养护专项经费,对移交给市水务集团管理的供水工程,给予升级改造、运行维护、水价补贴等补助,保障移交管理工作长效运行[3]。
2.3.2 强化专业人员保障
荣成市水利局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开展农村供水保障日常工作。荣成市水务集团下属3个自来水分公司分别成立“一体化移交”运营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制度,配备了5~7名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排查清点用水户台账、维修维护基础设施、开展水质检测等工作,有效改善农村供水管理专业水平低的问题。
2.3.3 强化行业监督保障
畅通市镇村问题反馈机制,设立市级“116”农村供水保障专线,接受群众监督,持续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建立内部督导检查机制,组织局班子成员分片包镇督导落实一体化工作推进慢、供水工程不完善、能力不达标、不收水费等问题,并列入重点工作督办,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常规问题月通报全市范围、重点问题“点对点”发送镇街主要负责人,落实跟踪督办,确保改革工作有人管、管到位。
3 对策与思考
3.1 构建建管结合一体化模式
结合全市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工作,按照“建管一体、全域覆盖、城乡融合”的原则,探索建立“一个部门主管、一个企业建设运行”的运行管护新模式,即由具有城市供水建设管护经验丰富的荣成市水务集团,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投融资、建设和管护,打破建设、管理分割的二元结构,在供水工程规划立项阶段提前介入,深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避免以往“建设方不管使用、运营方不熟悉工程”的建管脱节弊端,提高农村供水工程建后运营效果。同时,推进市级水厂、镇级水厂整合,通过关、停、并、转,由市级水厂逐步接管镇级水厂,开展抄表到户工作,实现供水体系的一体化规范管理。
3.2 统筹规划供水工程建设
在农村工程建设改造方面抓好统筹工作,在实行项目归口部门管理的同时,由政府主导,建立农村项目综合监管系统,对需要进行道路开挖的项目实行线上审批,统筹进行项目规划、施工,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由“九龙治水”向“攥指成拳”转变。特别是自来水管网改造与无水管网改造走向大致相同,两项工作同时施工,既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避免二次施工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3.3 加快推进规模化供水建设
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扩大工程供水规模,实施供水管网延伸,能有效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水质安全水平,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改厕、洗涤、环境卫生等用水需求。同时,引导群众使用规模化供水,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人们自觉地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可以减少单村地下水的使用,有效节约了地下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 提升农村供水管理信息化水平
强化供水配套信息化建设,对提水设施、主管网、供水管网末端压力以及水源水、管网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管控,能有效提高农村供水信息化水平。另外,更换智能远传水表,上线支付宝、微信缴费等便民服务模块,开通网上报停、报修、申请开户、充值及缴费等服务,方便群众用水,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3.5 加强水质检测力度推动改革进展
加强水质检测力度,做好源头水、末梢水的日常检测,及时公开水质,对村集体管理的单村供水水质及集团管理的单村供水水质进行比对,强化农村群众对水质的客观认识,意识到水务集团管理的好处,同时,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纳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加大农村供水水质指标在镇街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赋分比重,倒逼村集体将供水工程移交给水务集团管理,切实推动一体化改革进展。
3.6 保障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村供水保障领域的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切实发挥地方政府责任主体的作用,把握当前涉农资金整合新政策,有效利用乡村振兴市级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及县级切块资金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发改、水利等相关部门应健全协调机制,密切跟踪政策导向,超前谋划工程布局,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等融资渠道,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工程建设管护,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4 结束语
“十四五”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由原来的饮水安全提升为供水保障,在目标任务、工作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作整体进入攻坚和突破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建在一时,管在长远,尽管荣成市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都付出了努力,但县级农村供水公司组建运营、农村水费收缴、规模化供水覆盖和使用等工作仍然是难点重点,以后还要积极应对,把工作分条分块,按照先试点再全面、先建立机制再逐步落实的方式逐步推动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从而实现农村供水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