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规定、观照:恩格斯幸福观的三维透视
2022-11-23杨非非
杨非非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关涉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起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是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实质性内容。恩格斯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1845年)(以下简称《状况》)、《反杜林论》(1876—1878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以下简称《终结》)中对幸福问题进行了理论阐发,这些著作是恩格斯幸福观的重要文本。恩格斯在较长时间跨度中对幸福问题进行探讨,说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学界主要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整体理论视角对恩格斯幸福观进行研究,没有凸现恩格斯幸福观的思想脉络和价值蕴涵。我们试从思想脉络和价值蕴涵上把握恩格斯幸福观,以获得对当下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启迪。
一、“两个批判”:恩格斯幸福观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幸福观在《状况》《反杜林论》《终结》中得到完整阐发,阐发的理论基础则源自代表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立足于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观察,对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学和宗教进行批判。
(一)国民经济学批判:揭示“国民幸福被伪善用语掩盖”的经济事实
一个社会民众的幸福问题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即国民对“国民财富”的享有情况,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相关联。因此,恩格斯幸福观的理论生成涉及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把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学界定为“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1]56,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批判。在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利用伪善的“国民财富”用语,将社会阶级矛盾、贫富分化掩盖起来,但对作为其前提的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却采取从不过问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人的‘国民财富’很多,他们却是世界上最穷的民族。”[1]60这就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幸福被国民经济学“伪善用语掩盖”的经济事实。
(二)宗教批判:指明“人向人的内容的复归”的幸福旨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宗教和幸福是两个具有高度关联性却又相互对立的范畴,要获得人真正的幸福就必须抛弃宗教幻想。基于这样的思想立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中,通过宗教批判将人的幸福提高到人的本质的高度。面对卡莱尔企图通过恢复宗教来克服资本主义金钱统治带给人民贫困、野蛮和道德堕落的意图,恩格斯指出卡莱尔泛神论思维方式的倒退性。卡莱尔说,“谁能找到称心的工作,谁就幸福;他不需要别的幸福”[2]644。恩格斯对这种幸福观进行批判,指出卡莱尔所要建立的不过是一种以“劳动崇拜”为核心的泛神论本质的新宗教,强调“我们要把宗教夺去的内容——人的内容,不是什么神的内容——归还给人”[2]649。换言之,恩格斯要求人们克服一切宗教观念,实现向“人的内容”的复归,并由此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与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思想是一致的。
二、“三重规定”:恩格斯幸福观的思想脉络
恩格斯幸福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体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原则,包括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坚持在实践中创造幸福生活、以集体主义为着眼点创造全人类普遍幸福、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归宿。那么,恩格斯是遵循怎样的思想路线去凸显这些基本内涵和价值原则的呢?恩格斯在《状况》《反杜林论》和《终结》中针对幸福问题的阐发不是随机的,也不存在理论上的重复,而是立足于不同视角层层递进,分别对争取全社会幸福的阶级、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现实幸福的本质进行理论规定,构成恩格斯幸福观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原则,形成恩格斯幸福观的思想脉络。
(一)《状况》以阶级关系视角对争取全社会幸福的阶级规定
恩格斯在《状况》开篇“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中直言:“在这本书里,我试图向我的德国同胞真实地描述你们的状况、你们的苦难和斗争、你们的希望和前景。”[1]382可见,《状况》是一本与英国工人阶级争取幸福紧密相连的著作。在《状况》中,恩格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社会历史变革为线索,立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对当时社会生活图景进行深度刻画。一方面,恩格斯勾画了英国工人阶级在大工业进程中的悲惨生活。他说,工人在此生活境遇中“不可能保持健康,不可能活得长久”[1]407。工人阶级不仅在身体、智力和道德方面遭到资产阶级的摒弃和忽视,并且由于受到资产阶级的宗教教育和强制劳动而变得颓废堕落。“英国工人在这种状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处于这种境况,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思想、感觉和生活。”[1]448另一方面,在资本主导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工人由于受到剥削而丧失作为人的幸福,而且作为统治阶级的资本家也生活在一种扭曲的幸福之中,“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不知道有别的痛苦”[1]476。恩格斯通过对工人阶级“不会感到幸福”和资产阶级“只知道金钱的幸福”的双重揭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争取全社会幸福的使命由谁承担?在恩格斯看来,争取全社会幸福的使命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因为“这个阶级的生活状况给了他们一种实际的教育”[1]427,促进了他们阶级意识的觉醒,不仅使他们认识到“除了为改善自己的整个生活状况而进行反抗,再也没有任何其他表现自己的人的尊严的余地”[1]449,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是“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的人”[1]384。于是,争取全社会幸福的使命就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肩上。
(二)《反杜林论》以唯物史观视角对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规定
争取全社会幸福的使命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规定了无产阶级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恩格斯批判了“永恒理性”。他指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看不到他们所宣扬的“永恒理性”的实质,其实质是“正在发展成为资产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知性”[3]272。因此,不仅“理性的国家”遭受破产,“理性的社会的遭遇也并不更好一些。富有和贫穷的对立并没有化为普遍的幸福”[3]272。与此相反,“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迅速发展,使劳动群众的贫穷和困苦成了社会的生存条件”[3]272-273。针对社会理想与现实的背反,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一切社会变迁终极原因”[3]284的原理,指出“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3]284。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分析,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消除的矛盾与冲突,并指出只有通过社会化生产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299。只有在这一条道路中,“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3]300。显然,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翻转恩格斯在《状况》中所描述的“到底不是人应该过的”“确实也不算是人”[3]390的工人阶级状况,这就在理论上指明了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
(三)《终结》以“现实的人”视角对现实幸福的本质规定
在指明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之后,揭示现实幸福的本质成为理论上的必要。恩格斯幸福观建立在唯物史观上,与唯心史观的幸福观区别开来。恩格斯在《终结》中对费尔巴哈建立在唯心史观上的伦理学进行批判。恩格斯抓住“抽象的人”这个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根本性缺陷,从“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起始概念出发,阐释了唯物史观视野下现实幸福的本质规定。在费尔巴哈那里,个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和权利是伦理学建构的基础,于是只要所有人“对己节制、对人以爱”就可以达到普遍利己的幸福。费尔巴哈由于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抽象关系,看不到现实幸福的具体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也就无法解释“被压迫阶级追求幸福的欲望”“被冷酷无情地‘依法’变成了统治阶级的这种欲望的牺牲品”[4]293这一问题,并最终沦为资产阶级伦理学。在恩格斯这里,现实的幸福是具体的,现实个人追求幸福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4]292。在恩格斯看来,现实的幸福是现实历史中带有阶级性的幸福,是必须依靠物质性手段实现的幸福。费尔巴哈所谓“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在资产阶级那里虽然以法律形式得到口头上的承认,但现实个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4]293。恩格斯判定“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幸福通向活生生的现实幸福的道路”,于是揭示现实幸福的使命“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4]295。
恩格斯对争取全社会幸福的阶级规定、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规定、现实幸福的本质规定,显示出恩格斯幸福观的思想脉络,这一思想脉络也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诞生过程的大致历史情景。马克思恩格斯抓住“工人阶级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这一主线问题,把为劳动人民谋取幸福和解放全人类作为奋斗目标,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及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造成人不幸福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指出只有在人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候,才会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
三、“双向观照”:恩格斯幸福观的价值蕴涵
恩格斯幸福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独有地位,在理论与现实的“双向观照”中呈现其价值蕴涵。在理论上,恩格斯幸福观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一个典范;在现实中,恩格斯幸福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一)理论观照: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
恩格斯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本写作横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探析恩格斯幸福观的理论建构过程,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批判中建构理论。在恩格斯幸福观的生成过程中,恩格斯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的国民经济学、托马斯·卡莱尔“劳动崇拜”的新宗教、18世纪法国哲学的“永恒理性”以及费尔巴哈伦理学,在批判中阐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逐步建构起科学的幸福观。二是在历史中建构理论。恩格斯幸福观的建构过程贯通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涵盖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史、工人运动史以及哲学思想发展史。正是基于对这些历史的把握,恩格斯建构了他的幸福观。一方面,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中无产阶级普遍不幸福的历史现实的观察,努力探寻符合历史运动规律的幸福之路;另一方面他历史地分析当时有关幸福的主要学说,立足于唯物史观彰显幸福真意,为人类追求现实幸福提供理论指引。三是在整体中建构理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恩格斯幸福观理论既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性规定,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说明,同时也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佐证。恩格斯幸福观在生成过程中所表现的批判性、历史性和整体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特征。
(二)现实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恩格斯幸福观可以对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性提供论证。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契合恩格斯幸福观对争取全社会幸福的阶级规定。恩格斯时代的无产阶级与当前我国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承担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使命。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契合恩格斯幸福观对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规定。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要求人民群众普遍获得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生活只有在“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中才可能真正实现。三是新时代推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契合恩格斯幸福观对现实幸福的本质规定。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5],这是具体的、现实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生活必然要在推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中依靠物质手段得以实现。综上,恩格斯幸福观可以对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可靠依据,可以论证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性。
四、结语
幸福问题是根植于人的生存境遇的实践问题。恩格斯幸福观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脉络与价值蕴涵,但对其立体化透视依然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整体性视域才能做到。同时,通过对恩格斯幸福观的整体性视域的立体化透视,我们能够探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以恩格斯幸福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以往幸福观有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走出了以往理论家对幸福问题纯粹感性化、超验抽象化的理解,开始从历史这门“唯一真正的科学”出发去重新理解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把握幸福的历史前提,从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和追求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将全人类幸福的实现置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的规律之上,从而将幸福的实现路径具体化、历史化。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幸福观能够实现对理论和现实的“双向观照”。因此,以恩格斯幸福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幸福观,能够贯通历史、指导当下、昭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