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与安全管理研究
2022-11-23吕金
吕 金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 山东 青岛 266555)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讲,在开展监测工作时会使用各种的化学试剂,而这其中就包含了部分有毒试剂,会产生各种废水、废气等,如果未进行有效地处理,直接将其排放在环境中,则会严重危害环境,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所以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监测工作中,应认真做好相关的污染防治工作及安全管理工作。
1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特点、种类及现状分析
1.1 污染物特点
1.1.1 种类过多
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监测废气、废水、大气以及地表水等,因为具有非常多的监测数量,导致监测种类也越来越多,监测方法也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污染物种类。
1.1.2 危害性大
通过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发现,其污染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因此在其所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中,部分物质具有非常强的危险性,例如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金属时,在结束实验后常常会残留少许的样品及试剂溶液,而这种溶液就可能产生重金属污染[2]。
1.2 污染物种类
1.2.1 固体废弃物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污染物时,常常会使用一次性纱布、手套、滤纸等一次性器具,这些器具在用过废弃掉后就成为了固体废弃物,另外,已过期的样品、化学试剂等也属于固体废弃物[3]。对于这类固体废弃物来讲,其具有较为复杂的污染物成分,如果随意丢弃,并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导致有害成分进入到雨水或者土壤中,进而严重污染环境。
1.2.2 废水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结束了相关的监测工作后,形成的试剂残液、样品、洗涤水等均属于废水[4]。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监测非常多的项目,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掺杂着比较复杂的成分,可能存在有毒物质、重金属或者微生物等。
1.2.3 废气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各种监测工作时会出现各种废气,例如泄露的标气或者载气、试剂及样品的挥发物等,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气体时,虽然会打开全部的通风窗,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确保不会污染实验室空气,外界环境却被忽视了[5]。废气污染物一般包括了光气、汞蒸气、酸雾、苯系物等。
1.3 污染现状
1.3.1 缺乏监测力度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问题,现阶段我国还缺乏科学的控制法规和条例,污染治理力度较差,也缺乏规范和同意的实验室建设规定,无论是标准化站建设还是计量考核,都更加关注实验室的监测能力及质量管理,并未对整体监测进行严格和有效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监测体系,缺乏监测力度,让环境监测实验室成为了污染物的形成源头[6]。
1.3.2 缺乏资金投入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作用现阶段虽然已得到了大部分环保部门的认可,而且也根据法律法规组建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然而当处于预算阶段时,常常只关注装修、样品试剂、设备仪器等方面,并没有在资金预算中考虑到后期控制和处理污染物所需资金,让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控制和处理污染物时,缺乏资金支持,不能有效防治实验室污染物[7]。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 缺乏安全硬件设施,未规范处理“三废”
现阶段大部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都没有配备完善的安全硬件设施,并没有重视合理配备通气线路、通风管理、灭火器、应急喷淋装置、洗眼器等设施。除此之外,很多环境监测实验室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合理、科学处理“三废”,直接将废液倒入下水管道,进而导致安全管理隐患非常大。
2.2 人员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意识
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不重视安全培训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专业操作技术水平较差,而且安全防护意识比较缺乏,在开展各项监测操作时缺乏自觉性,并没有根据相关的规范流程开展相关操作,例如穿着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随意交谈;所使用的试剂缺乏明确的标签;将温度计作为搅拌棒;粗心使用危险化学品;在对腐蚀性药品进行称取时并没有将防护用品佩戴好;上述行为均可能让环境监测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
2.3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
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都缺乏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有些环境监测实验室并没有针对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职的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8]。
3 污染防治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防治环境污染时,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在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时,所消耗的资金是巨大的,所以国家应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污染防治,使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利用这笔专项费用来更专业地处理废弃物,使废弃物造成的污染能有效减轻[9]。
3.2 加强清洁生产工作
要想让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有效减少,应从源头着手,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优化每一工作环节,尽可能选择低毒害以及无污染的试剂,让试剂的危害性、污染性能有效减轻,如果危险试剂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毒害性,则应专门管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使用,让实验室污染能明显减少[10]。
3.3 制定科学的污染物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实际的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而要想有效防止实验室污染物,就应严格管理污染物,所以环境监测实验室应针对污染物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实验期间产生污染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让污染物能尽可能减少,严格管理和检测实验室污染物,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实验室的每一环节和整个过程,制定详细和规范的处理标准、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能更加妥善和规范地处理各种污染物,让污染物的危害能有效减少。
3.4 提升环保意识
要想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的各种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首先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应从环保方面着手开展,重视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应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开展各项操作,在使用药剂时应定量取用,防止浪费药剂,在完成相关的操作后,应合理处理各种废弃物,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注意思考,该项操作是不是会污染环境,能不能有效控制污染,从环保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3.5 废物处理
3.5.1 废液处理
尽可能选择耐强酸强碱、不易老化和破损、不易变形的容器,防止废液扩散、渗漏而引起污染。操作期间,所采用的洁净具贮存容器的规格应相同,不能混合存储和放置废弃液体,防止出现高锰酸钾废液、高氯酸钾溶液中混入有机废弃液体等情况[11]。盛装废液容器的外层,应通过纸质标签的方式将废液的成分、时间、名称、重量等信息标注明确,在固定地区放置,而且应远离光源、火源以及水源,也注意不能随意搬运。
3.5.2 固体废物处理
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责任制度,从记录、处理、产生等方面着手,详细核实和完善,确保能有效解决和防控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实验室应按照清洁分析及操作原则,尽可能选择污染比较轻微的分析方法,按照分析的具体要求,严格遵循“小而全”的基本原则,对试剂的使用量以及样品的采集量进行严格把控,在分析时应尽可能采用精密度较高的仪器,让采样量能有效减少,进而来对固体废物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已经产生的固定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存放,并集中处理[12]。
3.5.3 废气处理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讲,应从大气环境管理方面着手,对管理内容体系进行不断丰富。从不同角度对大气环境的产生源进行考察,确定持续改进的途径,让监测分析的不利影响能有效减少。
4 安全管理措施
4.1 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手段和技术
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学技术水平,现代化手段及技术在不断创新、完善,因此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讲,应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及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能让人为操作缺陷明显减少,或者是择优选择各种材料[13]。定置化管理各种药剂,在储存时应分区、分类进行,如果物品间存在相互禁忌在储存时应将其分开,也可按照MSDS指定科学,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法,建立完善、系统的应急处置机制。
4.2 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时,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部分实验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在开始进行实验的初始阶段,工作人员能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小心翼翼地开展各项实验操作,而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工作人员会出现一定的疲惫感,进而导致其在实验中疏忽大意,这也是导致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督促,让其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让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能保持谨慎风格,小心翼翼地完成全部实验操作,牢记相关规范,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按照自身本能来有效处置和应对。总之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其工作态度应严谨,实验习惯应良好,在危险化学品的采样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及时进行有效地处理,防止损伤扩大。
4.3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
要想让环境监测实验室确保安全,首先对于新工作人员来讲,应充分了解危险品,而且面对紧急情况应具备良好的应对处理能力,积极组织新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工作,在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除此之外,应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各种事故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紧急预案,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事故演练,进而来对事故紧急预案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针对实验人员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对其应急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在遇到紧急事故时,相关人员能快速处理,避免事故恶化,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讲,在实验期间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危险化学用品,因此应对其专业素养及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对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除此之外,还应对实验人员的责任及安全意识不断培训。
4.4 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
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较多,其稳定性较差,因此不论是在保管还是在运输使用期间,均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操作应保证规范、科学,每一环节都应认真完成登记和使用工作,强化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及存放化学试剂的专门场所进行重点关注,场所应确保良好的房水、防火以及通风、遮光等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机制,处理紧急情况的相关设施应配置齐全,如警报装置、灭火器材等,这样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就能更从容的应对,安全警示标志应设置好,而且应严格把控,充分考虑防火性能、通光性能以及通风性能等影响,尽量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风险。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专人负责化学试剂的发放以及保管工作,及时登记,针对化学试剂建立完善、系统和规范的出入库记录。
5 讨论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实际的监测工作时,会产生非常多的污染物,污染防治和安全管理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及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和安全管理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污染,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