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2022-11-23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郭 平 张 洁

引 言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简称“非遗”)研究延续十余年来的热度,形成一批精深和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以下或简称“非遗学”)学科建设相关政策与实质性举措面世,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各个环节走向科学化道路。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生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三方面为未来一段时间非遗保护工作指明方向;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发布日期:2021年8月12日,浏览日期:2022年1月2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校在培养非遗专业人才、将非遗保护传承理念贯彻到国民教育直至社会教育之中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门类设立,中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为非遗学学科与非遗教育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开辟了试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向社会公布,325个项目(含扩展项目)成为学界关注和参与的焦点之一……综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非遗学学科的设置深入开展学理等方面的探索;二是继续开展非遗相关概念、保护理念、保护机制以及传承路径等方面的探讨;三是着眼于非遗的传播,以不同门类非遗不同传播方式的实践为个案开展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构与教育实践

(一)从行动到学科的学理性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以来便受到相关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非遗保护实践及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化,非遗学科化的理念萌生并被付诸行动,一些高校自主设置非遗类二级学科,在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2020年9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以《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为题,明确提出了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的重要性。在政府、高校与学者的多方推动下,202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一系列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转向提供了制度支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成为2021年度非遗研究的重要关键词。

近十几年来,从学科维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未止息。2021年,相关学者在前期观点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学”的概念进行溯源与界定,并对学科史展开回顾与梳理,试图以此厘清非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定位与特质。具体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门跨学科、整合性的研究范畴,非遗学是否有必要在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既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独立为一门新学科?第二,成为学科的非遗学应当作为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又应归属于哪个学科门类之下?第三,作为一个实践概念、政策概念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经济概念①[美]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其概念的学术转向?

关于非遗学学科定位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与其他相关学科并列。如黄永林、邓清源基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与非遗学的紧密关系,建议将非遗学与民俗学、民族学并列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②黄永林、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民俗研究》, 2021年第5期。苑利、顾军指出,非遗学与艺术学、民俗学等既有学科对非遗本质、项目遴选标准及非遗保护理念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在以非遗事象为对象的研究中,非遗学可以更准确地解决既有学科在非遗保护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从“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提出了非遗学的三大理论架构。③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东南文化》, 2021年第3期。二是将非遗学与文化遗产学进行学科整合,如王福州④王福州:《“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潘鲁生⑤潘鲁生:《关于“文化遗产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思考》,《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向云驹⑥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张勃⑦张勃:《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化遗产》, 2021年第4期。等学者建议,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来整合文化遗产研究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方法论等相关学科体系,下设非遗、物遗与自然遗产三个二级学科。其中,向云驹认为非遗学的定位还可以考虑新设文化遗产学门类并下设非遗学一级学科,或者在历史学门类下设非遗学一级学科,倡导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科整合。张举文认为,学科性与学术性的概念不同,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多学科性的特点,现阶段的文化遗产研究更应关注其学术性。①[美]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彭兆荣则从生物、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切入,通过对物、非物、博物三者的比较分析,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定位难的原因之一在于博物学的缺席导致非遗相关学科之间缺乏关联,因此将非遗学划归到博物学最为合理。②彭兆荣:《物、非物、博物:属性、类属、归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学学科定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

黄永林、肖远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中践行了建构交叉独立的非遗学学科的理念,在明晰非遗内涵与分类、特征与价值、保护与利用、田野作业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础上,对非遗的重要类别和内容展开深入研究。③黄永林、肖远平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二)非遗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新文科视角下的非遗学学科建设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非遗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交叉合作平台与制度支撑,非遗学的学科设置无疑是新文科建设的有效尝试。张勃提出,高校的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耦合关系——高校是非遗保护的应然主体和实然主体,同时强调非遗学科建设需要新文科视角。④张勃:《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宋俊华认为,非遗学的学科确立亟待建构自己独立的学科范式,可通过学科借鉴、政策引导、体制保障等方式建构非遗学的学科范式,包括事实范式、实践范式、批评范式和阐释范式。⑤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范式建构》,《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乔晓光指出大学与非遗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活态文化传统与学院教育知识体系的关系,民族社区的知识生产与学者的关系,以及非遗传承与大学教育的关系,同时建议大学与遗产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⑥乔晓光:《田野研究与学科建设:以民间剪纸为个案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王福州曾于2019年出版《非遗文化形态学》一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形态学的理论深化。其在文章中指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两种存在形态,二者存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呈现出交叉性、整体性、贯通性、应用性及独特性的学科特征,⑦王福州:《“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2期。故应通过“大遗产观”视域对文化遗产的结构认知与体系构建展开学科群建设。在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方面建议相关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管理、文创产业、教育和研究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且文化遗产学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发挥非遗学的跨学科性。⑧王福州:《从实践探索到学科建构还须行多久——兼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自21世纪初我国全面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学界中以民俗学学者参与度为最高,这与20世纪中国民俗学者开展的民俗调查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基于此,许多民俗学者从学科体系与方法论的层面对非遗学与民俗学的关系展开讨论。杨利慧认为,我国的“非遗教育”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本土民俗教育实践的延伸,她以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及北师大文学院的教育实践为案例详细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存在直接的连续性,同时指出“非遗”概念为中国当代民俗学教育带来两大转向,一是教育观由客位向主位的转向,即从文化外部观察者视角向文化内部持有者视角的转向,二是学院派民俗学与公共民俗学的融合。①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高丙中亦明确指出非遗学对民俗学的对象、学术方法、价值理念与学术成就的承接与沿用,但非遗学不同于传统基础性学科的办学模式。他认为,非遗学在较大共识基础上被定位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正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动能呼唤理论整合和方法创新,并成为显学。②高丙中:《非遗学的建设与新文科的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

2.非遗教育与非遗学建设

严格来说,在非遗进入学科体系之前,非遗教育主要指的是传承人教育,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为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综合能力提升平台,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能力;二是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开设非遗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三是在高校、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培养相关领域的学历传承人及其研究、管理人员。

自非遗学科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以来,非遗教育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学术内涵与社会意义,其概念范畴拓展到了研究、设计、管理等多个方面。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最初由文化部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数十所高校试点运行,成为我国非遗教育的重要实践案例,但该计划实施初期一度引起学界质疑。王晨阳通过梳理传承人研培计划的实践经验,阐明非遗传承人与大学教育之间并不存在冲突,提高了参与院校的非遗保护效力。③王晨阳:《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说起》,《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吴新锋、柏仙爱认为在非遗正规教育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高校需要仔细考量非遗教育扶智与扶志、非遗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非遗及其衍生品产业化等问题。④吴新锋、柏仙爱:《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艺术评论》,2021年第5期。巫宇军从赣南师范大学客家古文研培实践出发,认为学术争鸣使非遗领域及研培计划存在的问题变得明晰,研培方案得以完善,目前质疑逐渐减少,共识日益增多。要强化基础研究,倡导和而不同。⑤巫宇军:《从争议到共识:非遗研培的再认识与实践》,《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许珂、郭可冉讨论了如何通过民族职业教育使非遗传承人顺应社会分工的变迁,从而实现非遗传承人从“个人的发展”到“融入社会共同体”这一逻辑。⑥许珂、郭可冉:《“非遗”视角下民族职业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雷显峰指出“精英式”研培存在的弊端,提出引领文化自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课等实施策略以及主体多元、指标多元的评价机制。⑦雷显峰:《“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的高校研培模式探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邵卉芳立足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认为应该运用“跨界”思维调动学校非遗传承的所有相关主体进行多维互动耦合。⑧邵卉芳:《多维互动耦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对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的借鉴,可以为我国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提供参考路径。何彬、马文结合在日本高校从事非遗相关工作的经验,介绍了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立法层面对文化财的保护、教育提供制度保障的实践历程,以及日本高校关于开设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科、课程的设置情况。接受大学教育、完成规定课程学分是获得学艺员资格的捷径之一,各个高校为了迎合各类博物馆的人才需求往往基于本校专业特色设置多元化的配套课程,为后来日本文化财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办学模式打下了重要基础,①何彬、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可见日本高校介入文化财教育的开端在于为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韩国学者郑然鹤、庞建春将本国施行的非遗学科教育分为技艺传承人教育、专门人才教育和社会普及教育三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几个代表性高校非遗相关专业的课程目录,呈现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特色。韩国非遗教育的特点体现为非遗教育对象的拓展和专门化,形成了师徒与学校相结合的双轨制教育模式。②[韩]郑然鹤、庞建春:《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教育的现状和启示》,《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美国民俗学杂志》主编丽莎·吉尔曼梳理了非洲南部和美国的非遗教育状况,提出必须挑战与非遗有关的现有定义和学科结构,以消除在体制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或教授的准入门槛中深藏的殖民遗风。她倡议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的质量和数量,大学生必须既学习关于文化的理论与学术思想,又学习如何从事具体工作的实践技能。③[美]丽莎·吉尔曼:《在两种对照性背景中检视非遗训练的价值:以非洲南部和美国为考察点》,贾志杰、彭牧译,《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总体来说,国际上走在文化遗产保护前列的国家通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文化遗产学科体系之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随着近年“三区三州”“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与传统工艺振兴成为该战略的重要实现路径,在此过程中,作为地方重要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地方发展需求相互借力。

(一)区域文化生态的空间性保护

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共同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域,学界曾先后提出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过程性保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理念均指向了文化生态空间的重要性,因此文化生态空间建设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议题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自2007年开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整体保护而制定的重要措施,十余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区域文化、经济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延伸。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对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性,陈华文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指出该制度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④陈华文:《文脉和自信: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最高价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林继富探讨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⑤林继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视角》,《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同时从“空间认知”⑥林继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认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空间生产”⑦林继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讨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空间赋能”⑧林继富:《“空间赋能”:融入乡村振兴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三个层面对文化生态保护的空间问题展开递进式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之间的整体关系及其联动机制。赵尔文达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分析。①赵尔文达:《“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现况与展望》,《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周洁梳理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脉络及其在生态博物馆、非遗社区、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实践,讨论了产城人文融合视角下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理论、实践与机制。②周洁:《走向产城人文融合的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演进、实践探索与机制建设》,《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此外,部分学者围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探讨。傅安平关注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绩效评估体系问题,提出了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原则、评估主体以及具体指标内容。③傅安平:《文化生态保护区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张志颖讨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建设成效与现存问题。④张志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与问题探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楚国帅讨论了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多重“身份属性”及其未来建设。⑤楚国帅:《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走向》,《民俗研究》, 2021年第3期。黄仲山讨论了城市文化生态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保护理念与保护策略。⑥黄仲山:《论文化生态视域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策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樊永强以社火民俗体育的文化生态变迁为例,分析并提出了社火文化生态发展的共生路径。⑦樊永强:《文化生态视阈下社火民俗体育的发展困境及共生路径》,《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杨一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面对变迁时应主动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革新。⑧杨一:《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以黔剧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韩顺法⑨韩顺法、徐鹏飞、马培龙:《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科学》,2021年第9期。、卢松⑩卢松、王立妹:《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期。、文冬妮⑪文冬妮:《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廊道构建》,《社会科学家》,2021第3期。、常媛媛⑫常媛媛、赵馨、刘耀龙:《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年第11期。、李亚娟⑬李亚娟、罗雯婷、王靓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8期。、张新友⑭张新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及集聚发展研究》,《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应奎⑮应奎、李旭东:《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张红梅⑯张红梅、盖京平:《基于GIS的山西省戏剧类“非遗”时空分布及成因探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鄢慧丽⑰鄢慧丽、王雅茜、熊浩等:《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等学者从多学科视角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除了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地理文化生态展开的整体保护方式之外,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与传播技术的发展等因素促使文化生态的范畴发生外延,文化生态的保护不再限于地理空间概念。高小康认为社群(文化传承群体)、媒介(文化传播媒介)与场景(文化生态环境)是影响非遗价值活化的要素和非遗传承的生态根据,也是构成历史认同的记忆载体,⑱高小康:《社群、媒介与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三要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1期。并进一步提出,非遗保护的学理研究应当从记忆和心灵层面关注非遗的史学研究,即建构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史。⑲高小康:《活化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理建设思考》,《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阎彬、王立峰立足文化认同的目标,提出重建集体记忆、赋予符号象征、营造共享生态等发展路径。⑳阎彬、王立峰:《文化认同视域下传统武术非遗的基础特质与发展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21年第5期。此外,王明月、马知遥还提出了一种区别于“区域性空间”的“离散性空间形态”观点。㉑王明月、马知遥:《离散性空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另一种空间形态》,《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机制与路径研究

1.基于公约框架下的保护理念研究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以来,国内外陆续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其中的核心术语与理念被学界反复探讨。“社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之一被《公约》提出,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吕微从概念的学术使用角度针对《公约》与《伦理原则》中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表述逻辑进行了民俗学反思,提出应避免社区主义对普遍人权的压制。①吕微:《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民俗学的逻辑出发点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修正案”》,《 民俗研究》,2021第3期。孟凡行认为尽管非遗持有者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第一群体,但其行使权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应由相关利益方共同推动非遗保护的生态性建设。②孟凡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第一群体”及其生态扩展》,《民间文化论坛》,2021第1期。张玲对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小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中文译介,从包容性社会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包容性经济发展、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指导。③UNESCO: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张玲译,《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王薇则梳理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在相关文件中的拓展,建议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重新认识、调整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政策。④王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与嬗变》,《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黄永林、刘文颖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及其特征。⑤黄永林、刘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特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安学斌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人本属性、实践属性、历史属性、文明属性、非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及其共生、共振的关系。⑥安学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论纲》,《民族艺术》,2021年第6期。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学理性探讨的深化,不断有学者对政策文件展开深度研究与阐释,拓展相关理念。唐璐璐对《公约》进行释义,认为公约实施需要克服全球性、地区性、全球在地化的问题以及国际规则与地方实践之间的差异性。⑦唐璐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释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张计云追溯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遗产保护领域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与工作历程,为深入理解相关文件宗旨提供了参考。⑧张计云:《UNESCO:非遗国际组织管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解读。萧放从完善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三个方面出发,强调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⑨萧放:《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彭兆荣基于《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分类保护”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形制进行了论述,指出分类形制的确立取决于不同分类机构的特殊目标和目的,而非任何单一学科可以独立完成。⑩彭兆荣:《分类形制中的非遗“分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宋俊华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观念、操作、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空间的必要性。⑪宋俊华;《非遗名录制度建设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2.非遗保护的机制与路径探索

如何活态传承、活化利用仍然是学界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热点话题。萧放、王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可从民众个体与公共生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和民众的审美生活,另一方面切合当代社会生产形态,重构地方精英权威体系与民众生活伦理关系。①萧放、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章莉莉、刁秋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态建设概念,建议将其视为一个文化生命体来思考其发展规律。②章莉莉、刁秋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态建设》,《民族艺术研究》,2021年第3期。

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是文化生态空间建构的重要目标之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季中扬、高鹏程从文化自觉、文化需求、文化记忆等方面讨论了文化认同的建构策略,指出生发于民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作为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有效资源,但也应避免和警惕本土意识在此过程中的排他所导致的“文化自闭症”。③季中扬、高鹏程:《“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杨程认为通过抑制某些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现代需求来维持非遗的原生环境有违非遗产生的“初衷”,提高非遗对当下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才是其活态存续的关键。④杨程:《活态视角下非遗的进化机制与路径》,《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王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一书中,从文化认同的视角系统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路径。⑤王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年。郑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沉思录》一书,从古村落、民间文学、信仰民俗等角度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场景、集体记忆及其保护实践反思。⑥郑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沉思录》,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1年。

近年来,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讨论了文化遗产“地方性”回归所面对的全球发展“同质性”与遗产保护“异质性”之间的矛盾困境。⑦彭兆荣:《变迁的文化与固定的地方——文化遗产研究的人类学视野》,《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周星、黄洁对国内外人类学家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述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参考。⑧周星、黄洁:《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周星、黄洁:《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王海龙阐述了人类学思想在北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⑨王海龙:《人类学渊源与北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失》,《民族艺术》,2021年第3期。

此外,部分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及保护制度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与反思。黄瑶、王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人权因素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功用与机制创新展开系统梳理,对于深度理解、反思现行的传承人保护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⑩黄瑶、王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人权因素:缘由、功用与对话机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桂榕、袁廷认为,遗产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应赋予非遗“活”在当下的现实合法性,建立相关主体的合作制衡机制,鼓励面向未来的遗产心态和创造性。⑪桂榕、袁廷:《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权威版本生产与遗产话语实践——以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为例》,《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何研通过分析江永女书传承人制度认为,地方民众对于传承人的认可标准可作为政府认定、考核代表性传承人的参考指标。⑫何研:《江永女书传承人制度探析》,《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杨民康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与建构行为过程中包含了“传承、建构、创新”的分段呈现与对应关系,并且融入了官方、学界、民间的“共谋”与学者的主体参与意识。①杨民康:《“非遗”传承、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话语体系内在机制及功用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2021年第6期。宋俊华讨论了非遗保护的主体间性关系及其行动逻辑。②宋俊华:《契约、中间人与规则:非遗保护的行动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姚慧进一步讨论了遗产项目如何重塑社区的主体性及其主体间性,构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力的共识体系。③姚慧:《遗产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重建》,《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刘鑫、苏俊杰认为非遗相关工作能否用动态理念真实反映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十分重要,政府“全能式”角色和非遗以传承主体为核心的理念之间存在冲突。④刘鑫、苏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还有学者关注到了市场与资本对传承人的影响。王历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过程中,其主体既是作为非遗保护公法行为的非遗“传承者”,又是作为私权载体的非遗“实践者”的角色,同时还应注意到社群来源本质对非遗传承、实践者行动的限制和调整。⑤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邢海燕、谭雪一认为,民族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可提高民族文化资源持有者的社会地位,并对其传承活动产生影响,其主体能动性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资本的相互转化。⑥邢海燕、谭雪一:《文化资本视角下土族绣娘的非遗传承与实践赋能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王燕仓、黄璟针对传承人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创新的智力成果提出了“分类施策、共合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⑦王燕仓、黄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以苏州现状为蓝本》,《知识产权》,2021年第4期。德国学者德明礼、马科丽讨论了如何以多种方式促使文化实践者参与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并在非遗制度保护下实现自我经营。⑧[德]德明礼、马科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自我经营的非遗传承人》,张煜译,《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希腊学者Karampampas Panas介绍了希腊财政紧缩政策背景下的国家政策与非遗市场化之间的复杂关系。⑨[希腊]Karampampas Panas:《希腊财政紧缩政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张煜译,《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

其他方面,宋俊华、白雪筱总结了2020年11月举办的“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上的与会学者发言,普遍认为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路向包括推动非遗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与非遗学科建设、加强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关系研究、加强非遗保护创新研究三个方面。⑩宋俊华、白雪筱:《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路向选择》,《文化遗产》,2021年第1期。徐雅雯对国际文化遗产管理与研究的范式、趋势及展望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文化遗产管理话语权的东移现象。⑪徐雅雯:《国际文化遗产管理与研究:范式、趋势和展望》,《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高丙中讨论了“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的转变趋势,同时对迷信的合法性与未来性问题进行了界定。⑫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领域一个大是大非问题的疏解》,《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谭萌从文化财产视角指出当代传统文化变迁经历了从异化到复归的迂回路径,其变迁逻辑在于传统文化与生活主体的关系之中。⑬谭萌:《从异化到复归:财产视角下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逻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周文、肖蓼从地方高校图书馆视角讨论了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参与地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建设的路径。⑭周文、肖蓼:《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机制建设探析——基于地方高校图书馆视角》,《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年第12期。

(三)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合并挂牌以来,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成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与价值转化的重要契机。通过中国知网以“乡村振兴”与“非遗”或“文旅融合”与“非遗”为主题组合检索发现,自2018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增幅十分明显。

1.非遗保护与利用助推乡村振兴

萧放、霍雯以贵州羊蹬艺术合作社的实践为个案,认为参与式艺术乡建达到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促进村民艺术认同、契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效果。①萧放、霍雯:《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的样态与实践——以羊蹬艺术合作社的参与式实践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郑丽虹以“看见大山”校地合作项目来反思“设计扶贫”的话语权力,创新性地提出并创建了“乡土设计”主客体融合的循环发展模式,对“后设计扶贫”工作的展开具有启示价值。②郑丽虹:《从“设计扶贫”到“乡土设计”——艺术乡建中的主客关联与融合创新》,《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毛巧晖注意到新型民俗节日对于地域文化空间的超越,依附于民俗节日的仪式展演将传统民俗时间与现代社会秩序相互契合有利于村落共同体的凝铸,从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③毛巧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谭志满以“撒叶儿嗬”为例,指出其保护实践中的三大转变,即传承空间从家庭到社区,传承模式从个人自发参与转变为传承基地组织的系统培训与展演,以及非遗传承人的角色实现从制度性安排向富有情怀的新乡贤身份的转变。④谭志满:《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人与新乡贤的互构机制——以“撒叶儿嗬”传承现状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谭萌从重塑乡村公共生活的角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存在彼此互动、上下联动的耦合机制。⑤谭萌:《公共生活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基于“撒叶儿嗬”个案的讨论》,《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王瑞光倡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充分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完善乡村文化运行机制,促进非遗元素与乡村文化形态的融合。⑥王瑞光:《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薛诗怡、朱强强调了云南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对于促进边疆经济文化繁荣及其区域稳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⑦薛诗怡、朱强:《云南民族非遗产业化发掘与边疆治理的多维耦合机制探索》,《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李斯颖针对非遗的“双创”传承与发展,认为可采用多产业合作的模式,突破被动“保护”与“传承”模式。⑧李斯颖:《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两创”实践与乡村振兴——以广西为例》,《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7期。张俊福以河州花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保护传承为例,提出认清其“水土不服”的现状、修复重建文化生态场和非遗产业转化三个路径。⑨张俊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城镇化路径——以河州花儿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6期。李宁、聂洪涛认为,当下非遗文创产业开发面临授权主体模糊、传统文化价值被篡改与歪曲、文创产品被侵权等困境,并借鉴美法等国相关法律保护经验提出对策。⑩李宁、聂洪涛:《乡村振兴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业开发中的法律困境与对策》,《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但资本的介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村落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苑利、顾军从“功”与“过”两个方面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所引发的正、负面影响。⑪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的“功”与“过”》,《旅游学刊》,2021年第5期。萧放、周茜茜以传统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提出实现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需注意传承与开发均衡的原则。⑫萧放、周茜茜:《文旅融合视阈下节日类非遗传承与非遗资源的开掘利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李毓、孙九霞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公共性与区域文化展演、文旅融合之间的联系。①李毓、孙九霞:《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2期。张涵、孙九霞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通过静态的文化符号和动态的微观展演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再生产的个案,②张涵、孙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文化再生产:以苗绣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提出这种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过程。苏俊杰提出了中国文化遗产旅游中七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构建过程和“真实性互动”关系,强调了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视角、作用及需求。③苏俊杰:《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概念:从分离到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此外,谢镕键筛选、梳理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成果,将其归纳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开发模式、具体开发对策、资源评价、空间结构、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等八个热点。④谢镕键:《国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田雷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在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技术升级三个方面。⑤田磊、张宗斌、孙凤芝:《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刘中华、焦基鹏运用场景理论,探索上海文化记忆机构在“非遗+旅游”中协同发展的新路径。⑥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赵崇华、刘云秀认为,非遗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出现了内卷现象,造成非遗诸多桎梏的形成。⑦赵崇华、刘云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中的“内卷”问题审思》,《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2.传统工艺振兴推动精准扶贫

随着2015年国家首次将“振兴传统工艺”纳入“十三五”规划,2017年文化部等联合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研究成果逐年攀升,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热点之一。

方李莉十分关注当代手工艺复兴与社会转型的问题,她在《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一文中,从传统中国的文化基因与哲学观的视角思考当代手工艺复兴实践,通过对课题团队在全国11个手工艺复兴田野点的调研样本展开整体分析发现,当代手工艺发展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出售产品到出售“文化”、从“产品再生产”到“文化空间再生产”的过渡,精英艺术家与民间艺人的互动合作为构建“生态中国”提供了可能。⑧方李莉:《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民俗研究》,2021年第3期。潘鲁生从内生动能的角度提出,传统工艺的振兴价值在于其适用性的当代转换,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与工匠精神,推动传统工艺回归当代生活。⑨潘鲁生:《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吕品田基于多年非遗保护工作实践,在文集中将民俗、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非遗内涵与中国社会、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展、未来等并行展开思考。⑩吕品田:《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彭牧在文集中总结了过去十几年中关于手工艺当代传承和发展的理论思考与保护实践,以生产性保护这一概念为核心展开理论思辨和实践反思。⑪彭牧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传统手工艺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姚莉、田兆元以侗族刺绣为个案,认为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从需求和认同的角度观照非遗的适用价值。⑫姚莉、田兆元:《基于民俗叙事路径的“认同性经济”建构——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为研究对象》,《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牟晓林指出了传统手工艺因其高文化附加值而具有高端化发展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⑬牟晓林:《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周阳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化转向,强调秦淮灯彩的可持续发展需使其回归日常生活,实现社会记忆的传递。①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非遗”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以“秦淮灯彩”为例》,《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杨颖兮、陈秀梅认为“共识性创新”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可以有效消除非遗创新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分歧。②杨颖兮、陈秀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性创新——以福建省“漆艺+”艺术创新实践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周毓华、谢越通过对昌都市卡若区的连续调查,总结分析其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的成效,针对商业化开发对传统技艺的反噬等问题提出了对策。③周毓华、谢越:《昌都市卡若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实践》,《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正是由于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价值化的特性,其在近年来成为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与市场经济捆绑发展,往往会与保护传承的发展理念相悖,这也是政府与学界长期思考、争论的问题。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席的意大利学者Bortolotto Chiara面对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的原则反映了管理传统文化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张力和脆弱平衡,是对专有知识产权制度与遗产管理制度之间的调和。④[意]Bortolotto Chiara:《“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马庆凯译,《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

此外,章莉莉⑤章莉莉、李姣姣:《新时代国潮热视域下的刺绣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美术观察》,2021年第2期。、梁正海⑥梁正海:《自然呈现与生态回归——基于民间工艺叶脉苗绣守正创新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韦秀玉⑦韦秀玉:《论文化产业语境下传统手工艺体验中心的建构路径》,《理论月刊》,2021年第11期。、郭寅曼⑧郭寅曼、季铁、闵晓蕾:《非遗手工艺的文化创新生态与设计参与价值》,《装饰》,2021年第5期。等学者分别从产品设计、生态观及体验中心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工艺的创新问题。

三、新媒体应用与非遗传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建设是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国内非遗相关法规政策开展的重要工作,自2003年起,我国非遗档案方面的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张赟等讨论了目前我国非遗档案研究的两个特点,即应用研究逐渐取代理论研究和逐步呈现跨学科多元融合趋势,其认为非遗文献的建档和保护将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热点。⑨张赟、王昊、刘友华、李跃艳:《面向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的主题演化研究》,《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6期。

巴莫曲布嫫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档案文献进行事件史梳理,从国际文化政策的视角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进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为学界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内涵、作用和功能提供了参考。⑩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郭翠潇则以名录数据库为对象,对数据库中的项目申报档案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并提出建议。⑪郭翠潇:《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冯莉系统阐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对“建档”的表述下而展开的唐卡普查建档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多元主体合作工作模式,并对该项目的工作机制、建档原则、建档标准、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①冯莉:《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实践与理论探索——以〈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华林等在隐性知识显性化循环模式基础上,为藏族生态伦理文化遗产档案化提供具体实践路径。②华林、陈燕、董慧囡:《生态治理视域下藏族生态伦理文化遗产档案化整理发掘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的研究之外,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也在持续进展中,相对而言,访谈成果较为丰富,理论层面的深度探讨仍显匮乏。杨文昊认为,非遗口述史正由前学科化走向学科化,目前中外相关研究仍局限于史料整理或延展性研究,只有步入基于非遗史学的综合研究阶段,客观性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③杨文昊:《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非遗”口述史客观性问题再认识》,《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关却尖措、刘冬梅对2021年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相关学者从理论探讨、个案研究角度围绕唐卡传承人口述史田野调查与文本书写所持的主要观点,其中部分观点对于我国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与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传承人在会议上的发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身身份的精英化转向。④关却尖措、刘冬梅:《“汉藏艺术交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暨2021年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综述》,《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宋本蓉基于近年来开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实践经验,系统概述了传承人影像口述史在前期准备、访谈以及后期保存、剪辑、整理的基本流程与案例思考。⑤宋本蓉:《为记忆留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口述史的实践和思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马伟华、张宇虹认为兼具研究手段与研究文本双重特质的“影像民族志”为非遗传承人保护开辟了另一种可能性。⑥马伟华、张宇虹:《视觉书写与动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影像民族志运用》,《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逐渐向数字化、数据化、可视化发展,吸引了档案学及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边媛认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整理成为大趋势,其分析了主体参与式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策略。⑦边媛:《参与式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的理论基础、模式与路径探析》,《档案学研究》,2021年第3期。李勇等针对文化记忆的社会需求提出了“激活→重审→重构”的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建设路径。⑧李勇、管慧、黄格等:《文化记忆视角下湖南省非遗传承人特色信息库建设路径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21年第10期。华林等针对目前各类档案资源的分布保存情况提出了档案数字资源跨业界整合的建议,认为这一整合有利于全面构建族群记忆,打破行业界限,实现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⑨华林、陈燕、刘凌慧子:《藏族记忆构建视域下藏族档案数字资源跨业界整合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赵雪芹等以华县皮影非遗档案为例探讨了知识图谱在非遗档案中的应用。⑩赵雪芹、路鑫雯、李天娥等:《领域知识图谱在非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探索》,《档案学通讯》2021年第3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迅速得到普及,传播媒介的多元发展与融合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社交范围,促进了新的互动方式的生成,在非遗普及和传承方面产生了可观的效用。

2021年度关于新媒体介入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仍侧重于对保护利用的实践路径探索。桂榕针对新媒体在国外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指出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⑪桂榕:《国外文化遗产领域的新媒体应用与研究——兼谈对中国的参考借鉴意义》,《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6期。谈国新、何琪敏认为目前非遗数字化传播主要以大众传媒、数字典藏和互联网三个模式传播为主,非遗的数字化传播不依赖于物质载体,不同的非遗传播内容决定了必须选取与其相适应的传播媒介。①谈国新、何琪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理论月刊》,2021年第9期。

袁宙飞以年画的创意衍生与传播为个案,认为融媒技术使年画的传播呈现出跨界性、分享性、交互性的特征,并衍生出了多样的年画表现形式与使用习俗,提供了线上、线下沉浸体验与活态传承的可能,合理运用当代思维及元素有利于传统民俗中乡土记忆与乡土情感的现代性对接。②袁宙飞:《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衍生与传播——以年画为例》,《民俗研究》,2021年第3期。聂洪涛、韩欣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有效利用展开讨论,他们认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应将游客、学者和媒体等相关方相互联系,影像记录的“活用”须保存其价值内核,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用的统一。他们还强调了影像的记录开发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③聂洪涛、韩欣悦:《数字化传播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与有效活用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杨红、张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的叙事特性与叙事需求,不同形态的展示方式与多感官的体验方式可增强展览叙事功能、再造展览的真实性。④杨红、张烈:《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式研究》,《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刘辉、张军龙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归纳为“储存-展示”“开发-产业”“传播-宣教”,三种类型各有侧重与利弊,针对此情况,渭南模式采取直播平台联动、新媒体传播、场景化叙事相融合的方式,取得一定的成效。⑤刘辉、张军龙:《利用新媒体拓展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路径》,《中州学刊》,2021年第8期。

尽管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有显著效果,但仍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不同视角对新媒体介入非遗传播进行反思可助力非遗传播健康长效机制的形成。甘元、谢春认为,应该警惕新媒体技术优势中所隐藏的风险,他们还提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运用大数据存储形成非遗信息传播“数字共同体”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体系的建议。⑥甘元、谢春:《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学理思考》,《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5期。彭慧、秦枫通过对“非遗合伙人”话题下短视频的内容、点赞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类视频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互动范围局限等问题,导致非遗短视频难以长效发展。⑦彭慧、秦枫:《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用户互动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未来传播》,2021年第3期。戚化怡认为,现代媒介是人类文化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贵州苗族音乐文化提出有效拓展的传播路径。⑧戚化怡:《新时代贵州苗族音乐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行为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还有学者从视频营销的角度思考非遗短视频传播的价值传递,肖梦涯提出了“推荐算法+短视频”的组合营销方式,并为非遗产业实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输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参考路径。⑨肖梦涯:《推荐算法+短视频:非遗营销组合创新》,《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此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成为非遗传承人身份重塑的重要手段。孙信茹、赵亚净在对大理白族村落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微信作为乡村精英构建个人文化身份权威、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传播渠道,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⑩孙信茹、赵亚净《“微言”与“大义”:微信使用对乡村精英权威构建的影响——对大理白族村落的田野考察》,《民族学刊》,2021年第3期。袁梦倩认为现代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危机在于民间本土文化认同和参与的断裂,短视频平台传播非遗利弊共存,在赋权传承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讯息生产,导致传承人无法深度参与。⑪袁梦倩:《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的非遗传播:内容策展、参与文化与赋权》,《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7期。

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新媒体传播在保持非遗存续力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传播伦理、传播效度、传播主客体关系等方面存在话语权适用不当等种种问题。

结 论

2021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正式走上学科化道路,学界关于非遗学学理、非遗学学科定位的讨论迈上新台阶,非遗学是一门独立新学科的观念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共识,其归属问题也进入专业化的探索阶段。2.非遗教育趋向理性化发展,院校在非遗话语实践方面更加以人为本,不仅发挥引导、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的功能,也身体力行,将非遗内容贯彻到国民教育之中,与传承人之间形成双向造就的机制。3.国际公约及相关文件中理念、概念的解读和在地化实践更加求真,也更为细致,学者们一方面在译介文献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另一方面在借鉴外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念与经验上取得了新进展。4.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科学化开展,关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充分发挥非遗学作为实践之学的功用。5.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壮大,协同发展的理念得到深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在成立非遗研究机构、举办非遗论坛、创立非遗学交叉学科学位点等方面,均取得新成就。6.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期刊、学术栏目增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系统刊载非遗研究成果的新锐平台。7.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事象研究继续推进,并与数字时代相联结,定量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得到更多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如下几方面存在明显缺憾:1.非遗学如何在拥有独立学科品格的基础上,融合、整合相关学科,从而走上学科体系建设道路,学界尚无共识。2.非遗教育仍然存在乱象,没有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院校在“文化经纪人”角色定位上并不明确。3.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研究方面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多为保护传承经验梳理或在此基础上开展延伸性研究,理论引介、分析或提升较难形成广泛且深远的学术影响力。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特别是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实施中,高校更为重视科研活动,与社区合作实践仍显不足。5.非遗学教材匮乏,特别是非遗基础理论、非遗史、非遗方法论、非遗管理等方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非遗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