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焐热水袋吗
2022-11-23世界遗产地理
世界遗产地理/文
刚刚过去的严冬日子里,我们都自觉穿上了秋裤,裹上了羽绒服。乍暖还寒的三月,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暖,有时还得焐着暖手宝。据科学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时期比现在更寒冷,那么没有过冬三宝的古人们,又是怎么取暖的呢?
用:古人也有暖手宝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不过到了冬天,曹操也不能靠才华取暖,那么问题来了,他焐热水袋吗?
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古人发明了火盆,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盆里放置木柴、炭等燃料,点火燃烧以供暖,在密闭房间里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手炉和足炉是古人的另两项发明。
手炉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代始创,用于暖手,多为铜制,形制如小瓜大小,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放燃炭以产生热气,外壳包裹内胆,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镂空炉盖散发出来。手炉携带十分方便,且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常常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在明清时期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渐衰落。
足炉又称“汤婆子”,出现于宋代,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南瓜形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小口,热水从此处灌进。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起到“暖床”的作用。
所以,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曹操,除了烤火,只能搓手。
穿:没有羽绒服怎么办
直到20 世纪,现代人过冬必备的羽绒服、棉袄才真正引入中国。在此之前,国人的冬衣经历了漫长的变化过程。
从周代至唐代,民间最为普遍的过冬衣物是用葛质与麻质的蓬松絮状物填充制成的“缊袍”,保暖效果并不好。宋代开始,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原,种植成本低廉、保暖性能较葛、麻都有很大提升的外来棉花,带动着棉衣迅速发展,成为老百姓过冬装备之一。
达官显贵们最喜爱的则是裘衣,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鹿裘、羊裘品质略逊一筹。
住:给房子加点料
在房屋内安装供暖设施,亦是古人冬季取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远古时期至明清时期,供暖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发展出火塘、火墙、壁炉、温室等取暖设施。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发源于新石器时期,集炊事与取暖于一体。火塘意为在室内地上挖成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做饭。
秦代开始,壁炉成为冬季保暖的新秀。相较于火塘取暖火力难以控制、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弊端,壁炉采用了覆瓮形炉膛的设计,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另外,壁炉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木炭火焰小,燃烧时间较长,可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
秦长乐宫遗址中还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中空墙体内,与灶相通,向室内不断辐射热量,它是今天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暖气、火炕的雏形。
贵族家庭及宫廷取暖方式相比更为“奢侈”。《汉书·霍光传》记载:“(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这里的“温室”,指的是汉代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包括以花椒和泥涂抹的墙壁、披挂锦绣的壁面、火齐(云母)屏风、鸿羽帐、地上铺着的西域毛毯等。这种为墙壁增加一道特殊保温层等的做法,一直为后代皇亲贵族们所沿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