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
2022-11-23晋一然于海玉王梦颖刘洋成梁鳕宇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 晋一然 于海玉 王梦颖 张 权 刘洋成 梁鳕宇(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2020年5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鼓励更多农户加入创业队伍,优化创业主体发展环境,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现有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创业选择的因素很多,但金融资源的可得性是首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金融的固有属性,导致对农村地区的有效支持不足,再加上农户自身财富有限、缺乏正规抵押品、征信数据不健全等原因,致使农户创业面临较强的资金约束。那么如何缓解农户创业的资金约束,激励农户创业意愿,优化农户创业行为选择?这些问题成为乡村振兴实施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1]。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中型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和精准化数字金融产品,为农村地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有效减少了农村地区人才外流。我国中小银行、农信社系统和村镇银行不断强化对农村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支撑,给农村地区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农户创业积极性不断提高。通过调查可知,农户创业的形式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部分农户采取了生产合作社、合伙经营形式。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户的创业领域不断扩展,形成了实体创业和电商创业并存的局面。同时创业农户利用网络采购生产原材料,并利用APP、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告宣传,扩大自身的销售面并提高创业收益。随着农户创业类型及创业规模的丰富及扩大,创业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不断提高,对数字普惠金融等正规金融服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二、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
(一)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
按照经典职业选择模型,农户是否创业取决于创业的预期收入与既有职业收入的比较,农户创业预期收入受初始财富水平及信贷资源可得性的影响。传统金融业务出于收益及风险监管的考虑,对农村小微信贷项目层层把关,针对个体农户的“惜贷现象”较为严重。农户创业项目的周期较长、利润率不高,加上外部金融支持不足,农户创业的营利性及可持续性不强。再加上非法高利贷平台泛滥等因素,导致农户借贷纠纷和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近几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数字普惠金融使得金融交易场景化,信贷流程数字化、透明化,征信体系科学化,为创业农村家庭提供高度匹配的多样化数字金融服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农村家庭的资金约束。多样化的数字金融服务,增加了农户的创业选择。多样化不仅体现在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国家政策扶持体系的多样化,通过多方面的推动作用,缓解了一定程度上的资金约束,增加了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提升了农户的创业意愿,有利于促进乡村的创新创业[2]。
通过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逐年增加,这意味着现有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方式正逐渐向多元化及纵深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支付方式的变革,使得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张,推动了农村地区项目的发展空间。通过线下商务的线上交易,释放了大量农村创业商机,农村家庭创业方式更具多样化,辐射范围更广泛,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选择。面对众多的数字金融产品,农户存在多样化的创业选择以及一定的资金来源,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农户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二)数字金融对农户融资渠道的影响
通过对文献的剖析可得,农户的创业决策至少受到最低资金门槛和融资规模的影响,在自身资金不足的前提下,会通过各种方式的融资来获得资金,其中包含正规融资和非正规融资,正规融资大多来源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而传统金融大多是通过增加营业网点来扩展服务范围,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并且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较差,金融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且农户居住地域相对分散,金融服务成本较高。根据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传统金融机构由于无法掌握创业家庭的完全信息,为了避免后续无法偿还贷款等问题,会先让贷款人提供抵押物作为融资凭证,但由于农村地区抵押物的可变现值低等问题,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村创业家庭发放贷款更加谨慎,发放周期长且程序繁琐,农村创业家庭的融资渠道狭窄。而非正规融资近期暴露的问题愈发严重,导致其不再成为农户融资的最优选择。因为农村的融资渠道单一,自有资本就加大了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加之农村地区固有的传统思想,导致农户创业的意愿低。综合上述原因,使得农村地区的创业可能性小。
而如今数字金融不断发展,可改善农村地区农户融资难等问题,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数字金融不仅不需要依赖物理网点建设,通过互联网即可获得金融服务,还改变了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依托信息数字化,将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就能较为准确的衡量个人或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降低信息搜集、线下审核和风险管理的成本。此外,通过一些新型融资平台可以增加民间资本量,利用其强大的平台信息搜索能力,能够更好的控制借贷风险,改善交易质量,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拓宽农户融资渠道,提高农户融资的可得性。数字金融不但可以满足普惠金融的要求,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普惠金融产品,而且能够提升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融资的能力,促进农户创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3]。
(三)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信贷约束是制约农户创业,降低创业绩效的重要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对农户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内生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虽作为农户的另一大选择,但即便有社会监督可以减少信息约束以及降低风险,在其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无法兼得时,依旧无法对农户提供满意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而数字金融基于互联网、云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字金融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以更低的成本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了农户居住分散等地域限制问题;而且通过数字金融的大数据手段,可以在网上获取用户的碎片化信息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金融机构不再单一通过抵押来进行信贷支持,增加农户获得信贷的可得性,推动金融产品下放农村地区,对农户的创业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例如大北农集团旗下“智慧大北农”平台的农户贷,为农户或企业提供贷款的平台,降低了农户和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大北农充分利用后台所具有的大数据,以客户数据作为依据来解决中小企业及农户信用评级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根据这些数据再将信用等级高的用户推荐给银行。
数字金融的普及还会改善社会信任环境,提升社会信任程度,从而提高农户的创业绩效。信任在当今社会是合作的基础,而数字支付等手段可以让农户在大数据下进行安全性极高的金融活动,能够增加农户的社会责任感。在如今的互联网发展时代,提高信任程度不仅可以减少农户在创业时期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还会在后续提高农户的创业效率,从而增加其创业绩效。由于数字理财产品更加注重安全性,用户信息都注重实名化,从而会增加农户对于陌生人的信任程度,社会信用程度的提高,会导致与他人的联系增强,促进合作的发展,从而提升农户的创业绩效[4]。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以及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数字金融,打破传统的空间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农村家庭创业缓解了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增强了农户的创业意愿,使农户的创业选择更加多元化,推动了农户的创新创业。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终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选择、创业融资渠道、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可得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起到明显的支持作用。数字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创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对创业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其蓬勃发展能提高农户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显著提升农户创业的数量与质量,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最终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二)对策建议
1.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增加维权意识
由于农村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以及数字金融以互联网数据为依托的特征,农村居民对于数字金融的认知不足,对相关的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对其中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了解程度浅显,尽管数字金融给农户提供了众多创业条件,但由于农户自身因素导致其对数字金融产品期望值普遍偏低。鉴于此,提高农村居民对数字金融的认知水平及金融服务效率,并以较低成本向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捷及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使得村民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收益,从而形成完整闭环,使得增加农户创业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提高创业意识,尽早实现利用数字金融的生财之道。
2.改革传统金融机构,加强“三农”数字化程度
传统金融机构数字金融参与度不高,且其在数字化金融服务与产品上未能与市场同步,加强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能更好的推进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发展,改变传统服务模式,降低农户搜寻成本,增加农业专属信贷产品,为农户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向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和有效的金融资源,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例如建立银行与农村的合作,设置农户服务点,征集相关信息并指导村民下载相关产品,使金融服务信息更加完备[5]。
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环境,在一些偏远地带需加强网络体系建设,扩大原有金融覆盖不足的地区,并完善相应的数字设备技术,从而提升网络能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化、低成本化的金融环境,使得数字金融覆盖面积更广,信任度更高,发展程度更深,从多维度、多方面增加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户进行创新创业。
3.构建功能完善的数字金融体系,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对于数字金融体系的建设,要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起一个制度完善、功能齐全、激励相容的数字金融体系。打破原有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吸引更多的金融供给主体加入到农村地区,为农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降低融资门槛,促进农户实现创新创业。要实现精准发力,直击农户创业的痛点,使真正创业资金困难的农户获得融资,从而降低创业农户群体和金融产品提供者双方的成本。
增加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线上化、数字化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提高获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不仅如此,农村应当联合当地的金融机构进行信用体系建设,可设立多个信用村、信用社等,优化农村的信用环境,更好的为农户提供信用支持,从而巩固脱贫攻坚宝贵成果,缓解农户创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激发农户的创业意愿,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为农户获得正规融资增加可能性,从而促进农户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信用村、信用户的建设能够让农村懂生产、会经营、有诚信的农户方便快捷地获得信贷资金支持,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对周边的村民起到示范效应;也能够让金融机构更加放心大胆地发放信用贷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践行社会责任。增加数字金融和乡村振兴建设的耦合度,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而实现人才兴旺,产业振兴[6]。
4.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防范各方风险
为了促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管力度。针对数字金融的风险,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监管部门需要有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监管结构,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准确找出数字金融在不同类型业务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数字金融的良性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强数字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
四、结语
除此之外,数字金融的第三方平台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制定更加完整的风险管控技术以及严格的信审流程,实现公司管理透明化,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过程中,根据对象的实际需要发放贷款,建立信用档案,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