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2022-11-23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化肥作物土壤

张 华

(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本文从农业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出发,探索农业种植因素的最优配置,以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使农业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得以提升,劳动种植率得到提高。

1 经济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关需求

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当前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农业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包括管理和种植方式的现代化。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耕作技术方法不当,不但会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污染,提高农民的整体经济效益,就变得十分重要。加强监管能促进绿色食物的种植,不但能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土壤结构和成分的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需要。

2 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因素分析

2.1 土壤因素

土壤是农业种植的基础,也是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土壤的质量不够好,将会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业种植存在着大量的土地流失问题,大量使用化肥、不科学栽培造成了农业种植结构的严重变化。因此,要想有效地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就必须在耕作中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即通过合理的土地布局,使土地的结构更加适合于耕作,从而提高土地的肥力和调节功能。特别是利用无机物、有机物与土壤的黏合作用增强土壤的防护能力,或是利用蚯蚓、大豆等动植物增加土壤的松软度。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品质,进而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奠定基础[1]。

2.2 施肥方面的因素

除了土壤因素,化肥也会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化肥可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卫生保健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适当地选用营养物质,可以促进植株的新陈代谢,提高植株的抗性和抗逆性。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包括氮、磷、钾。因此,工作人员要更加注重养料的投入,这样才能让植物的生长更加健康,从而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有效改善作物的品质。

2.3 栽培因素

在作物种植中,栽培方法也是影响种植结构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采用最多的栽培方式是良种搭配,即通过选择优质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并通过科学的肥料和土壤的管理来达到最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栽培方法单一、肥料和土壤管理方法落后等均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种植效益,并对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2.4 技术因素

从目前的农业种植状况来看,许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在传统的耕作方法中,机械化技术的运用尚不充分,存在种植效益不高、产量不高等问题,难以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的力量就一直在发展,它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让农业种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分散耕作逐渐演进到后来的集中化机械耕作。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其推广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因此,它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也很大。虽然我国目前有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种植所获得的收入微薄,很多农民不得不离家外出打工来维持家庭生计。这种现象使农村劳动力大幅度下降、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3 农业种植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

3.1 土地资源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中,采用人工施肥、除草等方法,不但会导致产量低,而且工作效益也比较低下,这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很多传统的耕种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种植效率提高了,而且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化肥、农药的滥用,以及土壤的破坏和土壤的侵蚀,给人类的种植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2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问题

对于农业种植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保证农田种植的合理性,提升农作物安全性和保护周围环境。但是,有些农民太注重经济效益,不能合理地控制农药、化肥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导致实际用量超过了预期要求,这就给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农业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大部分的作物都需要大量的药剂才能实现自然生长,这就给土地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土壤自身的抵抗力降低,那么种植的效率就会降低,如此一来,投入和产出自然就不对等了[2]。

3.3 作物产量方面的问题

在农业种植中,如果种植人员不能对有关的农业种植要素进行有效的调控,很可能导致作物的种植质量下降。比如,在作物施肥的时候,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化肥、杀虫剂,并且要有针对性地施用化肥和杀虫剂,如果不重视或是盲目的施用化肥、杀虫剂,就会造成作物的产量难以提高。还有就是在种植的时候,有些作物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那就会对农作物的收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种植中,如果不考虑各种种植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产量降低问题。

4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策略

4.1 适当使用肥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大多数肥料不会直接提供营养,只会与土壤中的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说,肥料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这也要遵循着物质守恒定律。另外,由于肥料被植物吸收后,会形成不完整的吸收和残留,进而造成土壤营养物质的累积,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生态平衡,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所以,化肥的使用要合理,不能光看作物的产量,而忽略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另外,目前国内化肥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化肥都可以用来解决作物的生长问题,而要让化肥的肥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需要选择适合的肥料并进行适当的施肥。

4.2 推动科技普及,让更多农民参与科学化种植

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他们在从事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依靠着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获得经验进行种植,无法利用现代科学和科技来帮助农业种植,导致了农业种植活动的“野蛮生长”,不但无法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因为错误的耕作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科技的发展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虽然现阶段有部分农民使用了先进的农业机械,但是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理论知识却是一知半解,无法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种植,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种植理论知识学习的价值[3]。另外,也要让农民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种植力”,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还要加大对农业种植科技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进而让农业科技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种植活动的发展。

4.3 完善机械化种植模式

首先,要对本地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并对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进行分析,以便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方面,要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对农机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而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在蔬菜大省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蔬菜种植的设备,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率,降低基础投资,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业种植机械化的资金投入,比如,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农业种植机械化推广和科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统筹安排,并将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农业种植中,进而提高农业种植机械化水平。

4.4 建立健全农业种植社会制度

为了改善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推动农业种植,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政府首先要重视农业种植,提高农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地位,提高农民的劳动收入。为了满足农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国家应该给农民提供物质上的补助,帮助他们解决种植和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坚持和发展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对农业种植的保护力度,制定并推出一系列鼓励政策,吸引更多人投入农业种植事业中[4]。

4.5 优化水资源环境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水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水资源的针对性优化与改善。优化水资源关键在于优化农业种植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在农业种植结构上,应尽可能地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加大环保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并且相关部门应注意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保护,对农种植结构造成的水资源污染与浪费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陈旧的水利设施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的综合效益。目前的滴灌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个范例,它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达到同等的灌溉效果。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也很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种植结构的稳定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处理好水体周边的环境问题,进而使得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优化。

4.6 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改良治理

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是土地,土壤、地形、占地面积、水热条件和排水性等都是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粮食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要结合实际开展有机质提升项目、化肥减量项目,积极改善土壤环境,采取适当的整地、种植等措施,逐步提升当地土地的肥力。另外,过去不合理的耕作方法,造成了土壤状况的恶化,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一是要充分地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改良沙地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春播或秋播时,将各种厩肥、堆肥翻到土里,由于有机质具有缓冲性,因此,应合理施用可溶性肥料,以保证铵态氮和磷肥不会在土壤中流失。二是河泥、塘泥的使用,可以改善砂土的肥力。三是在两季间歇时,种植豆类科蔬菜间作、轮作,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氮肥。

4.7 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科学的种植技术的运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来改进农业种植,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益和促进增产。首先,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品质,改善种植环境,并在作物的选育和栽培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从而推动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科学、合理地选择作物也是促进农业种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种植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文化环境等因素来进行种植,从而保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在某些降雨较少的地方,应选择一些耐旱易管理的农作物,如玉米、小麦等,并与之搭配种植棉花、果蔬等。因此,科学的种植方式,既能提高种植效益,又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逐步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进而带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

4.8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特色农业

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农业种植状况、创新种植模式、加强养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保证各方面工作都能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农业种植结构深化的前提是要有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以适应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逐步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水平。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业种植经营制度正在发生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适合于不同区域的作物品种,从而使我国农业总体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化肥作物土壤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土壤的平行宇宙
地下作物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