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异化消费到生态消费

2022-11-23张静屹

关键词:异化消费生态

张静屹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但这种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根本来看,要想恢复生态环境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必须改变“竭泽而渔”式的消费模式,推动消费的“异化”状态向“生态”范式转化,以生态环境的稳定为根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异化消费的伦理困境

马克思指出,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种下的恶果:“尽管劳动者创造了劳动产品,但是不代表劳动产品就属于劳动者,它反而成为一种操控劳动者的手段。”[1]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的发展理念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也引发了消费主义盛行,导致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人们面前的商品形式将人们自己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为劳动产品本身的性质,并反映成了商品自身的自然社会性质。”[2]89在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的盲目作用使劳动者无法准确地把握社会的供给状况,商品交换的存在使人类的关系逐渐物化。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基于商品来体现自身价值,由此导致劳动异化、商品异化、需求异化和人的异化。

其一,劳动异化。

所谓劳动异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体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对抗性的联系,劳动异化体现了个体身上具有的异化性。社会分工由于生产力变化而逐渐趋于细化,从而导致工人的工作也逐渐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劳动丧失自由性,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这也是劳动异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由于大部分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为了维持生计,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所需的物资,从而导致劳动本身变为商品,这种发展与人的本质背道而驰。

其二,商品异化。

基于私有制,劳动经过分工,生产者需将劳动产品进行售卖才能够满足自身对剩余劳动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无法决定劳动产品的交换是否顺利进行,这就使劳动产品具有了操纵劳动者命运的魔力,商品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神秘感,这就是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拜物教的出现使金钱成为衡量人类劳动的直接标准,虽然劳动者才是劳动商品的拥有者,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越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会越贫穷,因为产品数量过大,商品自身变得廉价,物质世界在增值的同时,劳动者的劳动却在贬值。

其三,需求异化。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从实际需求出发,而是依赖于消费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是不可控的,这就导致消费需求出现虚假现象。很多购买行为与自身的消费需求不符,这种行为会导致异化,最终也会让人们无法准确识别这种虚假消费,不清楚哪种商品真正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错误地把消费当作快乐的方法或幸福的目的。人的存在感、主体性就像过往的时尚潮流一样,逐渐被新的潮流和欲望吞噬,人所做的似乎只有随波逐流。

其四,人的异化。

人的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尔库塞较早关注异化消费问题,他对西方消费社会中存在的异化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将包含“精神性”和“物质性”两个维度。正常的人异化为只有“物质性”一个维度的人,即单向度的人,这种单向度的人只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精神向度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利用国家机器进行商品宣传,制造“虚假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商品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生产,而是由于商品的存在,人才有了需求,人与商品的关系完全被颠倒。在这一过程中,人被商品所奴役,异化为彻头彻尾的“消费主义者”。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经济中心论”与“技术决定论”成为现代性价值体系的核心与资本主义的思维逻辑。[2]91生产是异化消费过程中进行资本运作的核心,人们往往会被商品的神秘光环欺骗从而对其顶礼膜拜。“除了人的社会化逐渐物化之外,个人要想证明或者获取自己的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事物的方式。”[3]因此,商品实际上通过异化的方式,对人类实现了统治,资本拜物教因此变成了异化的一种表现。在社会普遍流行资本拜物教的过程中,资本发挥了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事实证明资本在各行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将会导致消费呈现出异化的特征,由此导致享乐主义消费、奢侈消费、符号消费和面子消费。

其一,享乐主义消费。在商品文化的盛行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受消费主义的影响,网络媒体的普及使西方腐朽拜金主义快速地侵蚀大众传统的节俭消费观。享乐主义促进不合理的消费,让更多人盲目跟风,抛弃了原先节俭的传统美德。家中的老一辈还保留物质匮乏时期的节俭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年轻人更享受物质上的富足。年轻人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盲目攀比,便会导致沉重的家庭负担。

其二,奢侈消费。广告商与媒体共同推进消费主义的盛行,将购买与时代标杆紧密相连。奢侈品牌产品作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出现在各种社会活动以及商品广告中,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看重的并非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奢侈品牌背后所包含、附带的价值意义。消费异化使消费者对符号产生认定感并不知不觉地追从它,将品牌消费看作自身的身价、交际能力及社会地位的展示。符码运行中的差异逻辑驱使消费者通过差异消费来彰显自身社会身份的与众不同。然而消费不过是帮助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和途径,人类的价值不需靠它来言说和证明,看似占有的背后实质是消费者被商品牵着走的现实困境。

其三,符号消费。在社会活动中,“符号异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消费符号。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提到,每个商品都具有价值符号,因为每个商品都凝聚、体现了劳动。从马克思对商品与货币的分析可知,商品作为一种符号在交换和消费中实现自身意义,这个意义既包括商品的实用意义,也包括符号价值等非实用意义。传统社会从性质上来讲属于生产社会,而消费社会正是我们的现代社会,消费在生产社会中只是作为人们生产的基础条件,对于生产社会来说,消费的存在主要是用来服务生产,人们比较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符号价值只是附加的、不重要的部分,这时的符号价值主要是艺术添加值,即把商品做得美观一些。而在消费社会,生产是为消费服务的。消费不是为自身之外的目的服务,消费自身就是目的。消费者在“符号异化”消费面前,都主动地参与消费符号的过程,并自觉成为异化符号的守护者。

其四,面子消费。中国人比较看重面子,体现在商品上面,就是通过购买贵重的商品来体现自己的面子,用它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也就是常说的以价格“贵”来标榜自身,凸显自身的独特和面子。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消费习惯就是礼仪消费,或称为节日消费,像婚礼庆典、满月酒席这样的场合常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往往超出了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商家从脸面文化与面子消费入手,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掀起消费狂潮。

异化消费不仅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还扭曲了消费观,从而导致消费活动缺乏合理性和常规性。资本对利润的不懈追求迫使其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而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息息相关。欲望消费的无限增长使消费不再关注消费主体的现实需求,而是盲目追求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导致相应的生产过剩,这些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能源供应的巨大浪费以及环境恶化。

二、从异化消费到生态消费的伦理转型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们所有的资源都来自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大自然,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的基本物资。人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因素,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及发展也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影响。[4]因此,人类在试图改变世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还指出,生态消费必须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符合生态环境运行规律,人的消费行为只有符合其真实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精神消费与物质需求相匹配,才能将人的本质全部展现出来,也比较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种新型消费观念是当下人类发展理应选择的生态消费观,也是我们必须去坚持并践行的消费观念。因此,生态消费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的适度消费、需求性消费、低碳消费与可持续性消费。

(一)适度消费

生态消费要求消费者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消费,经济发展目标需要考虑全面性以及适度性,在消费的同时需考虑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同步达标,以此来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保持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其一,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身调整以及维持的能力,包含了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共容、具备相应生活水准的人的数量以及能够维持社会各项活动的强度,其中有三种要素,即社会、环境和资源。人口数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这关系到人类的消费行为是否会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当人类的消费行为超出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就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久而久之,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人类总是竭尽所能地向自然索取,想借助技术的力量来增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这种增大生态承载力的做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实现,反而会付出生物多样性减少或生态功能退化等昂贵的代价。[5]生态承载力的限度可以作为人类消费活动的警戒线,提醒人类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消费活动,降低对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二,虽然当前人们的购买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然需要保持优良的消费习惯,倡导适度消费。因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科技实力、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逐渐凸显。此外,从伦理学上来看,人们在进行过度消费的同时会对其他生命造成威胁;从长远发展来看,将会危及人类后代生存,造成资源枯竭。生态消费主张人们在消费时准确把握好度,不能靠牺牲发展前景来达到不必要的消费目的,消费必须要考虑生活品质以及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同时不破坏生态,科学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构建低能耗、高质量的消费体系,使人类和自然更好相处。

适度消费伦理追求的是人作为个体生物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反对在累积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毫无节制地消费,反对以攀比为目的的浪费型、炫耀型消费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度消费是生态消费在消费程度上的要求,人们对于生活消费的需要必须有度,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它是与过度消费和基本消费不足相对而言的。过度消费是以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为特征的非生态型消费行为,容易造成自然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基本消费不足通常是贫困的表征,威胁着人的生存,这种情况下也易使人们忽视环境保护,甚至促使人们对资源的攫取。

(二)需求性消费

马克思认为“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6],即必须以“自然的必要性”为人类消费的准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人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如果能实现“物尽其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攫取,那么它就是解决消费异化、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工业社会中,通过刺激挥霍性的物质消费来维持和扩大生产,消费者很容易迷失在异化消费中而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由于片面地追求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部分因此减少甚至被忽视。现实中,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片面地、过分地追求物质消费使诸多消费者精神空虚和心理紧张,甚至导致消费者的道德和精神状态的滑坡。生态消费正是要求从源头上摒弃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追求道德进步与精神升华。

需求性消费不是简单地回归原始,而是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在自然环境的相对承载力和净化能力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发展。高产能、高消费、高排放的消费模式是不可取的,必须将环保理念融入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提高大众保护自然的意识,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合理使用资源,抑制资源浪费和有害物的排放,同时要求消费者在消费时要更加理性、自发地进行生态消费的宣传,提升生活水准。需求性消费是以生态需要促进生态生产,强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社会的生态化转型,由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幸福与否不能与消费水平划等号。需求性消费的“消费尺度”是基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价值的内涵是满足人类自身的生产发展所产生的消费。如果为了面子去消费或者脱离实际盲目消费,消费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继而成为欲望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还会大量浪费社会资源。

(三)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倡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不过度消耗自然;在技术方面,积极研究并运用绿色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以往对资源的高消耗、高浪费;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对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的保护,由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低碳消费是一种顺应时代的新型消费模式。低碳消费不仅是指购买绿色商品、利用绿色资源的绿色生活消费,也是指商品被消费后的废弃物不会危害环境,或者消费的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强调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要有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低碳消费是一种提倡保护环境、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循环再生、消费绿色产品的消费模式。低碳消费目的就是通过对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进而保护大自然,倡导“绿色、健康、自然、环保”理念[7],更多地为后代人的生活发展着想。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只有减少碳排放,创造低碳消费环境,并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氛围,才能更有效地加快社会整体生态化进程。

(四)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倡导人与自然之间活动的长期性,利用消费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驰的生产消费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消除这一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改变生产消费方式。[8]人类社会生活所处的一切环境均为大自然的馈赠,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这些馈赠是最珍贵的财富。传统的消费模式将自然资源视为获取财富、追求利润的手段,这不仅危害了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更导致人类自身的财富大量流失。生态消费理念对人与自然的相处提出了健康、长期以及可持续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坚决杜绝为获取利益而破坏生态。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可持续消费把人类的消费活动置于“人-社会-自然”这个坐标系中,认为只有不违反自然法则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求人们合理消费、节约消费,在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的情况下进行消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它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9]

可持续生态消费模式,并不是要抑制人类消费需求,而是要对不合理的物质资源消耗加以伦理的抑制,是对人们消费理念的伦理提升。践行可持续生态消费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应注重人的精神需求、人与自然和谐需求,应注重更高层面上精神的满足。其次,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不应只注重个人利益,应树立兼顾整体利益、生态环境利益的伦理理念,使每个人都可以避免因个人行为给整体带来负效用。再次,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应树立理性消费伦理观念,不能盲目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或其他偏离目的的不合理消费,消费者要以最低消费支出达到最高效用满足。最后,将公平消费作为消费伦理原则,既重视代内公平,又重视代际公平。只有改变根深蒂固的不良消费观念,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伦理观,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三、“合力”构建生态消费社会的伦理路径

经济的增长源自消费,消费行为对经济有促进作用。生态消费以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为根本,宗旨是:绿色、自然、健康、和谐。生态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需求性消费、低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人类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将最少的浪费和最小的损害作为消费准则,在满足生态需求以及提升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将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物进行循环利用。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媒体和消费者的“合力”。

(一)政府的“引导力”

政府通过市场监管,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消费,推动低碳环保,构建低碳、环保的消费体系,将消费重点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政府应定期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全面普及和推广生态消费观念,有计划地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合理规划自己的储蓄,杜绝不必要的铺张浪费。政府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大力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从税收、法律、行政、道德等方面对个人和企业的消费进行一定的限制,并采取减税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生产企业、实体或网上销售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行为。

首先,政府应制定节能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水条例、废弃物管理和再利用条例,并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保信息公开等绿色指标作为环保考核的重要指标。规定企业必须达到市场准入的标准,严格限制高能耗、高耗水、低环境绩效和高碳排放的企业发展。其次,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规定,制定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的管理办法等特殊的强制性或激励性政策法规。对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包装作出具体规定,对过度包装企业进行分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处罚。最后,制定废物分类管理办法和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强调消费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督促消费者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生态消费义务。

(二)企业的“推动力”

首先,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技术改进和升级自身生产方式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以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促进整个社会生态的和谐。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越来越强,企业也应该具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和环保责任感。根据环保要求制定符合长远利益的发展规划,给消费者和全社会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这不仅会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也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通过对生态技术的投资,加强对生态消费的推广,将技术创新融入整个企业,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绿色生产的氛围,大力研发环保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应该着眼于长远,采用先进环保技术进行生产,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发对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有重要意义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内涵应兼顾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和产品质量高等特征。在绿色产品的生产中,有必要抵制过度华丽的包装,使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10]当绿色环保产品在市场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将获得长远发展。

最后,企业应该将绿色文明的理念写入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生态责任意识,在企业内部进行绿色环保生产的讨论活动,等等,进而形成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的企业文化。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要求,以低能耗、少浪费、低污染为核心改进生产方式;对公众进行合理引导,将更好与更少相结合,生产出相对耐用、生态有机的产品;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要与消费者密切接触,宣传自己的产品理念和商品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终使企业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社会媒体的“宣传力”

广告媒体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引领时尚潮流,影响并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为了引导消费者进行资源消费,广告媒体通过“消费平等”的信息传递来呼吁大众积极消费,使消费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和满足,广告宣传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商品的主要途径。

首先,媒体应当传递正能量,形成价值认同。随着社交媒体环境的不断净化,媒体应该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对铺张浪费。理性消费的观点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通过向消费者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媒体可利用自己的宣传渠道,揭露和监督一些不良商家的商业广告,等等,这对社会形成理性的消费氛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规范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是消解消费异化的必要措施。媒体应及时、客观、真实地传播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反映科学、合理的消费价值取向。媒体在宣传推广某类商品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了使广告媒体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行政主管部门须进一步把好广告媒体准入关口,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广告媒体信息,强化广告媒体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媒体在广告宣传中传达和谐消费、平等购物的正确理念,形成健康消费,让媒体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助推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消费观念。

再次,加强舆论引导是消解消费异化的关键。消极的舆论环境会释放错误信息,误导人们的意向从而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因此,将社会舆论向正确方向引导,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对于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消费主义的中国身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占领社会舆论阵地,扩大马克思主义消费话语的影响范围和主导地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渗透,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消费舆论氛围,从思想根源上消除非理性消费行为因素,追求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美好生活。

(四)社会公众的“内在动力”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要加强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生态消费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重新认识和确立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绝购买不环保的商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我国要坚持发展绿色科技,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人民生产生活要以低碳交通和发展绿色生活为基础,倡导在社区内进行资源回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绿色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必要消费,提倡绿色生活方式。社会全体成员应共同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的消费社会。

猜你喜欢

异化消费生态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亲情的异化:《斯卡伯勒的婚约》中长幼关系的文化诠释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