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生式理论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2022-11-23张丹绘阚张飞

乡村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生山村景观设计

张丹绘 王 姝 阚张飞

(扬州市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6)

1 研究概况

1.1 社会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为必要。我国乡村景观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景观资源已被过度开发,乡村组织及文化系统再造的缺席,村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缺失等,阻碍了现阶段乡村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内生式理论为研究切入点,分析神居山村落的内生发展模式。

1.2 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我国乡村景观体现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追求经济效益,但相应景观资源被过度开发,多数效益由外来投资者获得,而当地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却由当地村民承受,具体表现为开发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乡村组织和文化体系重建工作等落实不到位,导致村民参与的程度不高。

江苏省扬州市大多数村庄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可归结于乡村景观原生态环境的优势,乡村景观生态因其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广受全国关注。但多次走访调研发现,村民可以在乡村景观中获得的效益非常有限,多数村民仍然无法从乡村传统景观中获得较高的收益。例如,神居山村在开始之初依据“一轴、两核、两翼、三区”的规划开始文化景观度假区建设。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为“烂尾”工程,周围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究其原因,其在规划过程中摒弃了自身“亮点”,一味追求时下“流行”的乡村特色。造成神居山村“没落”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的景观设计,即当地景观设计规划前期只考虑当前,不计未来发展,一味地迎合市场,最终导致设计表达生硬甚至同化,使乡村景观不能很好地成为当地特色地域文化传播的媒介。

2 内生式理论概述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2.1 内生式理论概述

内生式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强调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村民参与度、强化乡村组织、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理论是在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产生的,其中大部分观点已被人们广泛认可。最初提出内生式发展理论的是日本学者鹤见和子[1],她针对地域发展方式初始状态的不同,将内生式发展理论分为“外生式发展”与“土生土长的发展”两种发展方式。“土生土长的发展”即当前的内生式理论。该理论重视社会文化的发展,强调人是发展主体,与实践互为验证,以创建宜居环境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建设景观宜人的街区,提高人们的福祉和文化水平,将地域开发和地域问题与国家综合开发计划相结合,助力产业振兴并改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

2.2 内生式理论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乡村景观可以带动当地的生产生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被全国很多地方村落借鉴参考,但在此过程中当地的环境景观却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具体表现为当下我国乡村景观发展中“飞地化”现象十分严重,即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所产生的多数收益最终并没有落在村民“口袋”,而是由外来开发者所获,但是却要当地居民在获得少数收益后承担当地环境破坏后产生的损失。另外,虽然中国乡村发展景观设计背景详实,但是缺乏相对完整的内容解读[2]。部分传统设计师思维固化,不易接受现代科技的融入与衔接,因此易产生设计断层。新一代年轻的景观设计师很大程度上可以接受现代科技的融入,但与传统设计师思维难以融合,无法取其精华。而内生式发展模式给了人们新的启发,关于内生式理论的运用实践也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景观设计是一门理性严谨、秩序感非常强的学科,研究过程聚焦于理论知识与设计想法的高度结合,是将整体景观方案的严谨性作为考虑主体,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即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具象化的形式进行艺术表达,展现对内生式理论的新视角[3]。将科学严谨的方案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结合现代成熟工艺,多样化展现设计情感。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内生式理论的景观设计策略

目前,大多数人关于景观的认识仍驻足于比较传统的思维中,没有意识到乡村振兴背景需求下,景观设计在其中可以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旨在分析乡村景观现有的表现形式与呈现方式,进行各种元素多维度的融合尝试,从而谋求更多的可能性。如何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并从中获得新的体验,是现阶段深入探讨内生式理论与当地山村景观相结合的多样化路径的内容之一。将山村地域文化特色与景观设计各部分相互联系起来,最终达成看似一体却又具有独特魅力的设计[4]。

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脱贫、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大多数扬州市市民在周末假期出游时愿意选择在当地或周边乡村度假。在数次对扬州市乡村的实地考察与调研中发现,以乡村景观带动旅游发展,从而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的占比很少,多数村民并不能从中获得良好收益,但却需要承担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产生的压力,因此当地村民对当地景观开发态度不容乐观,甚至持排斥态度。为进一步支持乡村景观发展,避免类似情况出现,结合调研情况概括如下设计策略。

3.1 利用地域优势

选择乡村综合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助于实现乡村与周边区域发展建立联系,聚焦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山村。完善乡村固有功能,提高环境质量,打造规模不大但精致秀美的乡村景观。进一步综合利用区域、产业、文化、景观等天然优势,精准定位。内生发展受地域限制,具有“地域性”,内生式理论内涵的确定直接受地域边界的界定影响,但对于地域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地域并不是单独的社会场所,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地域主要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历史文化场所,作为内生式理论的特色“单位”,并不是将社会作为主要“承担者”,而是以区域形式散落[5]。如今,大量规模较大、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建设加速了社会发展,而内生式理论则反其道行之,发展过程中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加以实践,尤其是小社会、低成长的地域实践,更强调乡村 特色。

结合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内生式发展与现代发展相融合,对于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互为体现,互相借鉴,互补共存,地域空间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

3.2 创新融合现有资源

为促进乡村原有基础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将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纳入计划,规划以自然景物、古物风趣为主的特色布局。设计策略注重打造神居山村特色产业,将景观环境与乡村风土人情相结合,激发乡村特色新活力。内生理论进一步推进区域实践,将表现模式归入规划发展;结合区域本土开放特点,并将其当成创新基础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流动性不佳的乡村,其村民的理论和思想认识较为有限。只有对现有资源进行创新融合,发展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拓展新产业,实现地域之间的交流。

3.3 探寻内在需求

内生理论提到“初始状态的不同”,其核心为困境中存在、逆境中发展的模式,地域发展中,环境差异造成地域发展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可逆性,所以需要对乡村本地资源合理运用。对神居山村现有地域环境进行分析,选取合适资源,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纳,注重乡村本地现有的农田资源、乡土现状、环境景观等,找准契入点,将当地人文关怀与乡土环境巧妙融合。适度助力现存农业产业园或者当地农业优秀企业发展,促进农业高效生产的同时兼具艺术观赏功能,使农业生产与景观休闲融为一体,提升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乡村景观设计,应基于国家全面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上,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彰显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必须立足于对乡村资源十分了解的本土居民,提高居民的参与度,体现乡村村民的个人能力,从而保障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提升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各地基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模式的乡村景观设计正蓬勃发展,丰富了乡村景观设计实践内容。但伴随着乡村旅游游客数量的增长,乡村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自然环境被肆意破坏,传统文化逐步退出舞台,社区居民关系逐步冷漠。随着上述种种问题的出现,内生式发展理论应运而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内生式发展理论已悄然诞生,其主要是为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理论重在强调山村景观开发过程中村民参与的重要性,强调乡村组织的重要性,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达成可持续发展。该理论已被多数人认可。为了做好山村景观设计,应着力于内部力量,即确立村民的主体地位,这对解决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内在需求的确定可以坚定村民意志,使村民意识形态得以提升,精神面貌得以正向展现,提高面对困难克服的勇气。故“有无条件”是外因,相对“创造条件”是主观能动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创造条件”一定程度上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生产活动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起推动作用。内生式理论为乡村振兴实施策略提供的不仅是地域发展方向方式的引导,更是内在与外在的双重体现。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展望

乡村景观通过在传统化、地方化、民间化等“三化”的内容和形式中寻求亮点,而内生则是对当地文化的延伸。只有在久经历史考验的本土文化土壤滋养下形成的乡村文化才会盛久不衰。因此,内生式乡村景观设计理论必须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固本培元,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乡村本土居民往往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农耕技艺、宗教信仰等,这也是当地村民在这片土地上牵绊最深之处。为了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往往需要更有效率的交流沟通方式,帮助实现村民之间、村民与游客之间真诚深刻的沉浸式互动,进而树立以村为家的生态理念,更好地诠释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如果长时间缺乏主人翁意识,久而久之村民便会厌恶、排斥乡村景观设计,甚至反感、破坏景观设计,这对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优秀的景观设计必须借助景观活动传承乡村文化,尊重并传承乡村景观设计文化,保留乡村景观设计的亮点、特色,彰显乡村景观最本质的意义。

当下,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相对传统的概念上,缺乏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无论是景观设计形态还是其表现方式,都应该与生活中的各种元素相结合。在景观设计方案中融入内生式理论与乡村景观相关理论,探索更多贴合乡村发展的可能路径。如何通过更加新颖的方式接纳、传承本土文化是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追寻的本质并不是指设计师需要一味追求创新,追寻“夺人眼球”的感染力,而是需要与景观设计其他部分互相融合,呈现出贴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创造力[6]。

5 结语

笔者基于国家全民脱贫、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通过内生式理论联系乡村景观建设,整合乡村资源,焕发出乡村改造新的活力,促进扬州市神居山村从传统村镇景观发展向当地特色靠拢,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现有乡村环境设计,提高经济价值。将乡村景观作为塑造神居山村整体环境的切入点,结合自然资源,让乡村景观焕发出新的活力,给现代人以新的审美感受,进而对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世界产生思索。综上,内生式理论可以在自然条件产生的审美价值中深度挖掘当地村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深入研究理论,将理论应用到神居山村的景观设计方案中,从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效果。

猜你喜欢

内生山村景观设计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我请大雁落山村
山村之晨
植入式广告的新创意
山村晚归
民办高职获得生机的必由之路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