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3韩俊德
尹 峰 韩俊德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0)
0 引言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国家在智慧农业或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扶持。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涉及智慧农业的相关内容。例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重点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和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政策持续加码,不断推动智慧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 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1.1 政策现状
近年来,天津市非常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例如,《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应用,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驱动,助力农业智能化生产。在人才引进上,天津市政府制订“海河英才”计划,大幅度放宽了人才落户要求,不断精简了户籍办理程序,鼓励人才来天津入户,为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天津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农机相关政策法律,进一步宣传推广了智能农机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先进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装备,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技术装备支持。《天津市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发布,为农民购买农业现代化机械装备提供财政支持,不断畅通农业设备现代化、机械化的整体环节,进一步支持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高质量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天津市多项政策的大力推进下,天津市智慧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2 取得的成效
1.2.1 农产品营销模式不断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电商销售模式运营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开始在农村得到应用。同时,天津市政府大力实施农产品电商招商工程,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引进大批电商企业,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利用补贴等形式加大对本土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新增合作社、电商企业500余家,在此基础上新增农产品800多种,大幅度提升了天津市的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本土企业转变思路,不断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如天津市农业龙头企业多兴庄园采用“有机农产品基地+溯源+会员制”模式,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配送于一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天津市的本土品牌——“沙窝萝卜”,积极与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每年销售额可达47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50%。
1.2.2 农业新技术广泛应用。随着智慧农业的不断优化发展,农业新技术被农业企业广泛应用。作为天津市龙头企业的宁河原种猪场,采用先进的种猪测定技术,用种猪性能测定系统代替人工测定,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此外,原种猪场的母猪投喂采用了最先进的自动饲喂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天津市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积极引进荷兰、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设备与技术,再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设备,获得了多项专利,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1.2.3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天津市基于地域特色创建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在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取得了许多农业科技成果。2017年,天津市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对小站稻从育种、生产、加工及销售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建立水稻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及高质量、智能化研究实验室,选育出一批品质优良的小站稻品种,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1.2.4 智慧农业研究院建设与人才引进。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始建于静海区,计划投资2.5亿元,建造 35 000 m2的科研、检测及生产制造用房,建设 20 hm2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智能农业试验、示范与展示基地。智能研究院将工作重心集中到智能农业研究领域,未来研究团队将帮助天津市争取国家各类智慧农业项目,举办相关智慧农业会议与智慧农业创新活动,不断吸引各地高素质人才来天津发展,为天津市人才引进提供新平台,提升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高度。
1.2.5 农业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天津市政府大力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对全天津市农村进行4G网络覆盖,并对农村网络建设与维护提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信息化受阻的难题。目前,天津市积极开展新媒体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等形式,为农户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内容。此外,农户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信访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农户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次数逐步增加。“村村通”宽带工程的推进,使政府发布的农业信息更加有效,也使农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真正意义上方便了农民。
2 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智慧农业政策有待推进,政府投入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各地村镇政府开始陆续出台与电商、现代物流、大数据等相关的政策,但是与“智慧农业”相关的政策与规划则比较缺乏。在政策缺位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村的基层干部对于智慧农业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对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缺乏了解,从而影响了智慧农业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对于智慧农业的投入力度不够。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产经营,都缺乏相应的优惠支持政策。企业税收高,人力成本高,农机设备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再加上高新技术申请,政府补贴的程序不够精简,阻碍了天津市智慧农业的发展。
2.2 科研体系有待完善,科技成果缺乏推广
天津市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机构,但智慧农业的发展仍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许多先进设备、技术仍源自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可落地使用的创新项目较少,科研工作人员整体经验匮乏,没有建立统一的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在科研分工与协作研究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一些科研项目出现重复公关的现象,科研效率低[1]。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由于没有建立合作体系,导致单个科研机构攻关难。此外,一些科研机构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推广范围局限于部分地区,导致天津市其他农业科技企业无法进行仿效学习。同时,农业科研成果未经过大规模的实践检验,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问题。
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民相关意识薄弱
首先,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因此需要大批既懂农业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其次,大多数农村基层工作者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甚至未接受过教育,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且年龄较大。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十分欠缺,不利于智慧农业发展。最后,农民缺乏进行智慧农业生产的意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较弱,并认为智慧农业发展是政府及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没有认识到智慧农业对其自身的意义,不愿主动了解智慧农业,极大地影响了智慧农业发展。
2.4 基础设施未普及,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率低
首先,现阶段天津市一些农业示范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应用农业物联网装备、人工智能装备及一些先进的农机装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智能农机装备并未普及到天津市所有农村,仍然有大部分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很少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质量不高[2]。其次,虽然村村进行了网络覆盖,但农业生产网络设施亟待完善。最后,一些智能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装备的价格过高,且政府补贴力度不够,一些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购买力严重不足,最后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现代化机械装备使用率较低。
3 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3.1 优化智慧农业顶层设计
面对智能科技改变生产方式的新形势,天津市政府应更加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加大对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对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优秀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大力推行农业示范基地所采用的相关生产方法及技术措施,引领一批农业企业发展。政府应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提升对智慧农业的资金投入与研发力度,为日后农村产业信息化、数据化发展奠定基础。
3.2 完善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天津市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攻坚的支持力度,统筹规划,逐步完善智慧农业科研体系,推动各农业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加强实用性项目研究,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同时,科研机构应向农民搜集意见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将难题与科研攻坚相结合,以此推动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多方位推广新研发的技术和设备,加快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推广。
3.3 培养农业实用性人才,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依托农业高校人才资源,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与交流合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平台,为天津市智慧农业的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实现双赢;二是建立人才下乡奖励机制,通过资金补助及政策优势,不断吸引大批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人才参与智慧农业发展,解决智慧农业发展缺乏技术人才的难题;三是培育大量优秀的一线农机操作人员,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就信息化方面的难题进行讲解,培养一批能熟练使用现代农业装备、能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农业经理人[3];四是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智慧农业,开展相关智慧农业讲座和培训会,引导农民接受新生事物,提高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智能化意识及对相关农业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发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头引领作用,引导农民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使农民认识到发展智慧农业的积极意义。
3.4 加快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普及,提高现代化机械装备使用率
首先,在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在先进装备研发、智能农业机器使用及网络覆盖等方面提前做好规划,对一些潜力较大的、区位优势较明显的村镇进行试点推广,根据效果制订天津市农村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普及方案[4]。其次,由于一些先进农业设备、现代化农机装备价格昂贵,政府应加大对相关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经营主体使用先进农业设备及现代化农机装备。最后,科研机构与科研工作人员应加大对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力度,开发出成本低、效果好、适应性强、精度高的农机装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业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5]。
4 结语
智慧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天津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智能农业研究院,对农业智能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天津市智慧农业发展多局限于示范园区,并未推广到所有区域。天津市政府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智慧农业的相关经验,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契合天津市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提升智慧农业的整体发展效果,助力实现天津市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