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2-11-23

乡村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战略绿色资源

王 彬

(中共天水市清水县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4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好“三农”

问题,这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工作,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理念,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而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时,必须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只有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并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和产业环境,同时针对绿色发展加强相关政策体系建设和完善等,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农村实现绿色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贯彻绿色发展,是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发展理念的必要路径,同时对于农村及农业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保障等建设目标,这对优化农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等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的必要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我国乡村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源约束不断缩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农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同时加剧了农村资源紧缺的问题,各种相关要素条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也越来越明显[1]。

首先,在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就造成水资源紧缺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在应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很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大部分淡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严重。目前,在我国400多个大型灌溉区中,仅有30%的灌溉区采用了一定的节水措施,大部分灌溉区的灌溉方式较为落后,而且农田灌溉设备严重老化失修、配套条件差、标准较低且功能低下,因此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其次,耕地数量锐减,质量大幅度降低,是当前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实践调查及资料对比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耕地的整体数量呈现出持续缩减趋势。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973.3 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5。受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各地区往往习惯于掠夺式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肥力严重下滑。除此之外,污水灌溉、农药残留、农业垃圾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也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耕地质量大幅度下降。此外,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盲目开垦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2]。

1.2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使得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大幅发展,城市污染物及工业“三废”的扩散范围越来越大,对农村水土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镉、汞、砷等重金属的排放,对农村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侵蚀,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同时,在受到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使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目前,工业“三废”排放量和排放范围扩大,导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30%左右无法达到灌溉标准要求。同时,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大幅度增加,使得酸雨频繁出现,不仅破坏了大气环境,还严重破坏了农村地质生态,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3]。

第二,农业面源的内源性污染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受这一问题的影响,我国农业资源正面临着质量骤降、农村环境污染范围快速扩大的问题,进而滋生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农业面源的内源性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技术落后,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造成残留,废弃农膜回收量小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我国农业面源的内源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4]。

1.3 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包括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的激励效果不明显,缺少农业绿色标准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整体较滞后,对于资源环境的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甚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与其实际发展需求产生严重的冲突。这种滞后的农村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不仅无法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农村地区发展建设过程中,针对资源环境管理问题,除了政府失灵之外,其市场机制也尚未建立,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2 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

建设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特别是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这一指导策略下,我国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都取得了深入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这对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建设农村经济,同时融合绿色发展理论,使乡村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建设手段。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有必要融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更好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使我国农村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效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实施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和对策,具体策略如下。

2.1 落实规划先行,加大空间改进力度

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地管理秩序紊乱、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反映出了我国在农村绿色发展建设过程中缺少前瞻性规划,同时无法有效监督约束农村农业生产活动,进而造成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土地管理秩序的规范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传统的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已逐渐实现常态化[5]。这种形势下,想要有效推动农村实现绿色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对农村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落实绿色发展的第一要务。以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及人口变动趋势作为基础,以全面迎合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元性等客观规律作为前提,针对农村资源进行整体统筹规划,从而确保对农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系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依据因地制宜原则,从整体层面对农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乡村地域新布局,打造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生态化、绿色化新农村。通过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加大农村空间改进力度,从而有效落实农村与城镇、生态与经济的均衡发展,透过农业产业布局,依据相关规范标准,从而有效协调农村及农业空间秩序,使农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构建和谐的农村生产、生活及生态关系,为实现乡村振兴及农村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重视绿色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做好产业经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持续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照绿色生态理念,建设绿色农业,培育绿色农业企业。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建设,必须从出产地着手,建设生态化的出产地,进而在此基础上,生产绿色产品。同时,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实现产出高效化,从而构建全新的绿色农业发展局势[6]。

除此之外,必须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及绿色发展的要求,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及集体产权机制进行全面整改。针对承包地,建立完善的“三权分置”制度,从而有效促进资源到资产、资金到股金及农民到股东的转变,真正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要提高绿色农业产值,使农业实现持续增收致富,必须大力开发绿色农业产业链,调动更多的市场力量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打造优秀的绿色农业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自然融合,从而有效提高绿色农业的附加值,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绿色农业发展建设,为绿色农业拓宽发展空间,使农民获得持续增收致富的渠道。

2.3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资源管理秩序较为紊乱,这对乡村振兴战略及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加强政策体系建设。政府要提高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政策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指导农村、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可集中时间、资源对农村经济及生态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从而制定出更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政策体系,有效引导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如针对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投资及减税环境;通过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的政策,有效确认产品质量,明确农业生产及加工活动中的责任主体;创新政策体制等,有效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农业绿色发展建设,从而有效盘活农村绿色经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制订更加精准、完善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及实施方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及农村绿色发展,做好政策 保障。

2.4 打破瓶颈,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农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其核心力量就是科技。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大科技在农村及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应用,通过科技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从而有效打破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 发展[7]。

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动员这些主体,使之加入农业绿色发展建设,从而有效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创新要素及资源的集成,不仅可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辅助生态环境修复的共性技术,从而重新构建农业科技资源布局,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农业绿色发展建设之中,有效提升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环境。

3 结语

当前,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三农”问题,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生态先行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效引导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构建生态型农业。通过对山水森田湖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采用科学的治理和建设措施,生产生态产品,增加服务供给,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等,从而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构建可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绿色资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给资源分分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