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2022-11-23罗来庚
罗来庚
(杭州师范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城市是现代社会区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我国,高校与城市有着与生俱来、血肉与共的密切联系。基于现代高校和现代城市的互动共生关系,从文化互动的观点看,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就体现着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交融渗透的辩证关系[1]。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建高教园区(大学城)的热浪。这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发展起来的,也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集约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但是因为主城区高校大多迁入位于副城或市郊的高教园区,使得高校与城市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文化互动上都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杭州市先后建立了4个高教园区。其中下沙高教园区,地处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近11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80余万平方米,迁入高校14所,在校生规模超16万人。区内高校办学层次多样、学科差异明显、结构特色鲜明。作为教学科研型的高教园区,该园区具有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互动的天然优势。
一、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特色
(一)文化互动意识强烈,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0.4以下,居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带动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同时,市场越来越成为进行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大力推进公共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成为必然。高校文化事业和产业不仅是高校文化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具有推进和引领城市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和提升区域文化创造力、影响力的重要功用。下沙高教园区集聚了大量师生,并且师生一年有10个月居住在园区,形成了一个庞大及稳定的消费群体。除餐饮等基本生活消费外,师生的文化消费需求较大,进行文化互动的意识强烈。
(二)文化互动方式转变,为学术文化互动之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从高教园区的功能看,高教园区特别是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的高教园区,集产学研为一体,将学术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科研创新及成果的转化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据华东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作的杭州市新一轮高教产业规划,下沙高教园区规划建设目标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提出要推进下沙高教园区与下沙开发区良性互动,高校为开发区提供科技支持,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基地,企业则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并成为高校学生实习基地等。当前,下沙开发区依托下沙高教园区,正在积极建设省内最大规模的大学科技园,主要承担IT、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的孵化功能。鉴于高教园区优越的科研条件、良好的人居环境,其周边必然会聚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园区内进行孵化。而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受到高教园区学术前沿研究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吸引,选择在高教园区周边集聚,从而形成一股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力量,积极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文化互动效果明显,推进了下沙的城市化进程
对城市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教园区发挥其学术资源辐射和文化渗透功能,不断改善高教园区及周边居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正向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下沙高教园区的建立,在提高下沙居民的素质,推进下沙的城市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各院校的入驻为下沙带来大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和创业者定居下沙,成为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市民;下沙居民可就近使用园区内大量文体设施;等等。
二、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不足
(一)文化互动认识不到位,重视校园硬件建设,忽视校园文化的传承
下沙高教园区内的高校由于建成时间还不够长,这造成高教园区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其组成要素稀少、单一,而且其整体层次浅薄,由此高教园区的高校乃至整个高教园区的文化氛围就难免稀薄。在高教园区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中,只有物质文化相对成熟些,其他要素尤其是精神文化都还处在培育之中。即使物质文化部分,目前也仅局限在现代物质文化方面,而传统物质文化在高教园区的高校难以寻踪。研究表明,在高校物质文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并彰显高校个性的主要是传统物质文化。在下沙高教园区,有的是作为学校的一个校区,有的是学校整体搬迁,前者尚有原来文化的积淀和保留,而后者几乎是“连根拔除”,将一所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的过去去除干净。新的校园虽然干净整洁,但是除了整齐有序的教学楼外,却难以寻找文化的根源,校园文化出现了“断流”,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学风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在新校区扎根还需要时间。此外,教师是学校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资源,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细雨润无声”的力量。由于下沙高教园区地处城郊,只有少部分教师常住园区,教师“走教”现象比较严重、参与园区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师生交流减少,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学生的文化发展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影响。
(二)高教园区和主城区距离较大,文化互动的效率不高
一方面,城市文化对园区校园文化的滋养和影响下降。和发展成熟的城区相比,园区及周边公共文化设施比较缺乏,有些商业文化设施的品位不够高,与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学生基本上还是在校内过着“三点一线”式生活,接受城市文化的“阳光雨露”较少。园区高校难与城市的各类会展、文化主题活动同步,而且也不易参与其中,城市的都市文化形式对园区高校的影响下降。这既不利于学生感受城市生活气息、了解现代社会生活状况,更延长了学生城市社会化的过程,迫使学生本应在大学阶段完成的城市社会化课题不得不推迟到大学毕业后融入城市才有可能完成。
另一方面,园区校园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变弱。园区高校的老校区大都处于杭州市主城区,与周围社区紧密相连,高校以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周围社会环境和社区居民产生强大的文化辐射和精神引领。园区高校由城市中心搬迁到城市外围后,与主城区的交流合作大为减少,师生直接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成本相对增加,市民很难共享高校的讲座和文化设施,高校的学术文化活动也因此变得少办或择地另办,使得城市缺乏校园文化的浸润[2]。
(三)文化互动层次不高,较多停留在生活层面的互动
相对于杭州市成熟文教区内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而言,园区内学生的文化需求层次比较低,园区周围的文化供给层次相应不高。作者此前开展的“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文化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3]表明:园区学生学历层次、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等的不同,以及学生生源的区域差异、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不同学校间学生的文化需求出现了一些不均衡现象。园区学生文化需求的主流值得肯定,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出现了多元化、易变化、功利化、流行化和网络化等特点,部分学生倾向于感官满足型文化、陶醉于娱乐型文化、热衷于功利型文化。特别表现为园区周边文化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学生闲暇生活和娱乐的最主要内容和途径,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网络文化的双刃剑性质导致了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文化互动机制缺乏,互动的随意性较大
从下沙高教园区的情况来看,在文化互动机制建设方面,各高校缺乏必要的专门负责与城市文化互动的组织机构,近年来成立的下沙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协调园区内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未能代表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和杭州城市文化互动发展建立机制;杭州市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落实高校社区服务,参与高校活动的组织机构。
高教园区内部未能真正实现文化互动是造成园区和城市文化互动机制不健全的一大原因。各高校陆续迁入园区后,实现了地域相对集中,不同形态的校园文化难免会出现相互碰撞,不同高校的师生必然会对周围学校的校园文化产生一些排斥情绪。导致了广大师生对整个园区校园文化认同感的丧失,园区内部高校间校园文化的互动不够,高校间存在封闭性现象,这也影响了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和杭州城市文化的互动发展。“各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是构建高教园区的基本理念。下沙高教园区的建立,为园区各高校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为园区形成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各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共享是有所保留的,开放多数情况下是有名无实。在没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园区内各高校很少转变自身的体制机制,仍然习惯于“关起门来单打独斗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很少主动参与整个园区的文化建设。尽管园区内广大师生有着文化互动的愿望和要求,但因缺乏有效的文化互动机制,以及推进文化互动的障碍性因素还很多,造成师生们只是在出于自身需要时才会进行一定的文化互动。
三、推进高教园区校园与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对策
(一)提高文化互动认识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 它不仅处于历时继承创新中,而且处于共时交流互动中[4]。文化互动理念的勃兴,源于文化特性的重新认知。以往的文化观念认为,一种文化形成后便有了固定不变的特质,文化的传播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一个单向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发生文化冲突,结果是所谓的先进文化战胜并取代所谓的落后文化。如果按照这种观念,不同文化间的关系是一个个“自我”与“他者”或者“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文化之间是二元截然对立的。然而事实上,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文化并不是“没有窗户的房子”,有机、动态、流变才是其基本特性。高教园区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全面互动,不仅能促进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丰富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开放办学,还有利于城市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专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教园区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是,无论是高教园区主体还是城市主体都未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加强思想认识建设,为互动提供动力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即要让互动双方认识到通过互动共生、共建共享,最终能达到双赢。
(二)建立健全文化互动发展机制
要使高教园区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良性持续互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实现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处于良好的自适应状态,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迅速做出反应,调整互动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实现两者互动发展目标的优化。不管是园区内高校还是城市政府都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被管理的思维来认识高校及高教园区与城市的相互关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平等、主动地相互参与文化建设和发展。要突破级别、隶属、领域等的限制以及条条块块管理的传统模式,从临时性的、随意性的情感互动向规范性的、长久性的互动机制转变。推进园区内可共享文化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筹管理,同时加强对园区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的协调,积极探索互动的新载体、新模式。
(三)搭建文化互动平台
高教园区文化设施向城市社区开放[5]。如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场所,在规划与建设上要与城市周边地区规划接轨。目前高教园区可优先向城市开放的文化场所是图书馆。具体来说,可向社区居民发放一定数量的图书借阅证,并在相对空闲的时段向居民开放阅览室;将社区居民的家庭网络和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进行适当连接,建立起开放性网络交流平台。
高教园区校园文化进社区[6]。在文化互动中,高教园区除将文化设施向城市社区开放外,还可将其校园文化向周边社区进行输出,从而丰富城市社区文化生活的内涵,带动整个社区的文化建设。如,在园区内举行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中,设置公开组,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园区高校定期到社区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依托园区建立社区学校,根据社区居民需求,设置各种课程,引导居民参与终身学习。
产学研一体化。高教园区的亮点之一是具有自己的科技园区。针对当前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是缺少中试平台这一现象,城市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高校、企业联合体,使企业由原来找项目、找技术,高校由原来找资金、找市场,转变为企业与高校共同研究、联合开发。在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打破体制“壁垒”,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原创性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更多的学术文化成果在城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研究。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贴近社会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并积极承担文化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为地方培养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开设文化经营专业,积极解决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经营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加强文化互动主体建设
一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和标签,就像威尼斯是“水上之城”、巴黎是“时装之都”、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一样,城市品牌竞争均依赖于文化的支撑。为此,必须及时纠正城市发展的价值偏向,把城市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地位。
加大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力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切实把文化发展纳入整个城市规划体系之中,使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有机统一,充满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把握城市历史文脉,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高水平地建设现代文化设施,使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烈的现代文化特色、完善的文化休闲功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职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逐步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人人享受文化为理念,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城市社区为重点,构建与城市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基层文化新格局。
二是加强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高教园区校园文化稀薄的现象,高教园区要改变以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内涵的思维,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植入文化内涵,大力加强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消费便利化、学习娱乐结合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品位层次高雅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提炼和培育与办学特色相符、充分体现学校历史积淀和个性特点的学校精神。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迁移,不仅要把一个“物质”的大学搬过去,更重要的是要把反映大学个性特色的文化在新校区发扬光大。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育人功能。培育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品牌。园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加大力度,创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品牌,还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园区资源打造品牌。发挥高教园区管委会、各高校的职能,加强对园区内校园文化活动的整合,定期开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参与面广的、影响力大的标杆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区别于其他高教园区的文化品牌,并不断扩大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探索实现高教园区文化资源共享。开放性和共享性被誉为高教园区永恒的魅力。园区高校要坚持开放共享,在弘扬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整个园区中,加强交流,为我所用。探索实现文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如师资互用、学科互补、课程互听、学分互认;探索实现文化研究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如合作学术研究、信息交流、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探索实现文化基础设施的开放和共享;探索实现文化资源开放和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
加快高教园区城市化建设步伐。高教园区在规划建造时,要充分考虑到社区管理政府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特别是针对高教园区远离主城区的情况,把高教园区建设成为高教综合体,既有效契合教育建筑规范,又充分体现城市建筑美学。同时,校园主体建设和周边生活配套建设要同步,以达到高教园区和配套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同步启用的目的。